![第3章第2节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32305/0-17112647848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第2节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32305/0-171126478489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第2节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532305/0-171126478491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第2节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3章第2节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同步练习,共18页。
第3章第2节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SiO2和金刚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SiO2的晶体结构中,每个Si原子与2个O原子直接相连B.通常状况下,1mol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C.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D.1mol金刚石中含有4NA个C-C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2.某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结构如图,该分子中A、B两种元素都是第三周期的元素,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式是Al2Cl6B.不存在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C.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D.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3.萤石是制作光学玻璃的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氟化钙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a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B.每个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有4个C.位于构成的四面体空隙D.基态氟原子核外电子的原子轨道有四种伸展方向4.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NaCl晶体中,距Cl—最近的Na+形成正八面体B.在CaF2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含有4个Ca2+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D.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5.TiO2可用于油漆、油墨、塑料、橡胶、造纸、化纤等行业,也可用于制作电焊条、提炼钛和制造钛白粉。钛白粉(纳米级)广泛应用于功能陶瓷、催化剂、化妆品和光敏材料等白色无机颜料。一种TiO2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与每个氧原子直接相连的钛原子数目为A.4 B.12 C.3 D.66.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距最近且相等的有6个B.在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C.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之比为1:2D.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7.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下列关于石墨与石墨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需要破坏化学键B.石墨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每个杂化轨道含轨道与轨道C.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层内碳原子间存在共价键;石墨能导电D.石墨烯中平均每个六元环含有3个碳原子8.20世纪,科学家发现并证明碳有新的单质分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存在,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了管状碳分子和洋葱状碳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体中每个分子周围与它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分子有80个B.熔点比较:晶体三氧化二碳>干冰D.CO2、C2O3和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相同12.乙炔可用于照明、焊接及切断金属(氧炔焰),也是制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的基本原料。乙炔可以用CaC2与水反应制取,CaC2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CaC2晶体中由于的存在,使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下列关于CaC2晶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CaC2晶体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B.和距离相等且最近的构成的多面体是正六面体C.和距离相等且最近的有4个D.如图所示的结构中共含有4个和4个13.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正六元环拥有的共价键和碳原子数之比为3:2B.石墨烯中含碳碳双键C.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采用杂化D.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碳环上有6个碳原子14.美国某实验室成功地在高压下将转化为具有类似结构的共价晶体,下列关于的共价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的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互为同素异形体B.在一定条件下,的共价晶体转化为的分子晶体是物理变化C.的共价晶体和的分子晶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D.在的共价晶体中,每个C原子结合4个O原子,每个O原子跟2个C原子相结合15.下图是金属晶体内部的电子气理论示意图。电子气理论可以用来解释金属的性质,其中正确的是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B.金属能导热是因为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相互碰撞,从而发生热的传导C.金属具有延展性是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金属中各原子层间会出现相对滑动,但自由电子可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金属不会断裂D.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由于增加了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使电子数目增多,所以合金的延展性比纯金属强,硬度比纯金属小二、填空题16.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简单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图a、b、c分别代表这三种晶胞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种晶胞内金属原子数目之比为_______。(2)三种堆积方式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的堆积方式,那么自由电子有无确切的堆积方式?_______(填“有”或“无”)。(3)影响金属晶体熔点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17.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Ⅰ.金属铜的原子堆积模型如图-1所示,(1)该晶胞中每个Cu原子周围最近距离的Cu原子数目为_______。Ⅱ.能与、、、等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2)向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中除了配位键外,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填字母)。A.离子键 B.金属键 C.极性共价键 D.非极性共价键(3)将CuO投入、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氨浸”,控制温度为50~55℃,pH约为9.5,CuO转化为溶液。①CuO被浸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②结构中,若用两个分子代替两个分子,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由此推测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4)可以与乙二胺()形成配离子,如题图-2所示:③H、O、N三种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④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成键时采取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乙二胺和三甲胺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很多,原因是_______。Ⅲ.将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外磁场中,会使磁场强度增大,称其为顺磁性物质,(5)下列物质中,属于顺磁性物质的是_______(填标号)。A. B. C.三、结构与性质18.教材插图具有简洁而又内涵丰富的特点。请回答以下问题:(1)第三周期的某主族元素,其第一至第五电离能数据如图1所示,则该元素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2)如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第ⅣA~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3)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3所示。则该晶体的类型属于_______晶体。(4)第一电离能介于Al、P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有_______种。(5)图4是碳化硅的晶胞结构。若碳化硅晶胞边长为a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则碳化硅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19.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气体分析中,常用XCl的盐酸溶液吸收并定量测定CO的含量,原理为:2XCl+2CO+2H2O=X2Cl2·2CO·2H2O(1)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2)H2O中氧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3)X2Cl2·2CO·2H2O是一种配合物,结构如图所示,每个X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3个配位键,在下图中用“→”标出相应的配位键__。(4)CO与N2分子的结构相似,则1molX2Cl2·2CO·2H2O含有σ键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5)化合物XCl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距离每个X离子最近的Cl-的个数为____。物质单质B熔点/℃1902300沸点/℃182.757.62500参考答案:1.C【详解】A.SiO2的晶体结构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直接相连,A错误;B.SiO2属于共价晶体,不存在SiO2分子,B错误;C.金刚石的网状结构中,每个碳原子与周围的4个成键碳原子共同组成正四面体结构,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键角109°28′,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环上有6个碳原子,C正确;D.金刚石中每个C原子与另外四个C原子形成4个C-C键,每个C-C键为两个C原子共享,因此属于每个C原子的成键数目是,1mol金刚石中含有个C原子,故含有个C-C键,D错误;故选C。2.D【详解】A.将二聚分子变成单分子,得BA3化学式,根据两种元素都处于第三周期,可能是PCl3 或AlCl3,而在PCl3所有原子已达稳定结构,形成二聚分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只可能是AlCl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Cl6,A正确;B.该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只存在Cl-Al键,Cl与Cl之间没有形成非极性共价键,所以也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B正确;C.该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形成的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是分子晶体, C正确;D.该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的二聚分子,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也不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D错误;故选D。3.B【详解】A.Ca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为元素周期表s区,A正确;B.由面心的可知,每个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有8个,B错误;C.由晶胞结构图可知,距离最近且等距的为4个,所以位于构成的四面体空隙,C正确;D.基态氟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其中s能级有一种伸展方向,p能级有三种伸展方向,共4种,D正确;故选B。4.D【详解】A.由晶胞结构可知,氯化钠晶胞中位于顶点的钠离子与棱上的氯离子距离最近,则钠离子周围最近的氯离子有6个,6个氯离子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故A正确;B.由晶胞结构可知,氟化钙晶胞中位于顶点和面心的钙离子数目为8×+6×=4,故B正确;C.由图可知,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两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则每个碳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平均为4×=2,则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的比为1∶2,故C正确;D.气态团簇分子不同于晶胞,气态团簇分子中含有4个E原子,4个F原子,则分子式为E4F4或F4E4,故D错误;故选D。5.C【详解】的晶胞结构中黑球的个数是,白球的个数为,而化学式为,所以白球是氧原子,每个氧原子直接相连的钛原子数目为3个,故答案选C。6.D【详解】A.根据氯化钠晶体的结构图,在晶体中,距最近且相等的有6个,距最近且相等的有6个,故A正确;B.根据均摊原则,在晶胞中,位于立方体的8个顶角和6个面心,所以的数目是,故 B正确;C.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两个C原子共用一个共价键,所以在金刚石晶体中,碳原子与碳碳键个数比为1:2,故C正确;D.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和,能够导电,故D错误;选D。7.C【详解】A.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层内碳原子间存在共价键,每个C原子形成3个键,且每个C原子为3个六元环所共有,据此分析解题。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为范德华力,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烯需要破坏范德华力,故A错误;B.石墨中的碳原子采取杂化,每个杂化轨道含轨道与轨道,故B错误;C.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层与层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层内碳原子间存在共价键;石墨能导电,故C正确;D.每个C原子为3个六元环所共有,则石墨烯中平均每个六元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故D错误;故选:C。8.A【详解】A.以晶胞顶角上的为例,与之距离最近且相等的分子在该点所在面的面心上,所以这样的分子共有个,A错误;B.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因此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的高,B正确;C.金刚石、、管状碳和洋葱状碳,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正确;D.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参与形成4个共价键,但每个共价键为2个碳原子所共有,所以12g金刚石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D正确;故选:A。9.D【分析】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Y为Si元素;X、Y、Z、W同周期,Z、M同主族;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则X是Na,Z是S,W是Cl,M是O,据此分析作答。【详解】由题干信息容易确定X、Y、Z、W、M分别为Na、Si、S、Cl、O。A.Na和O可以形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离子晶体,A错误;B.冰晶体中存在着氢键,沸点最高,B错误;C.晶体硅为共价晶体,硫和氯气的晶体为分子晶体,C错误;D.元素Y和M形成的化合物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熔点,D正确;故选:D。10.D【详解】A.由表中数据可知,四氯化硅是熔、沸点较低的分子晶体,故A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单质B是熔、沸点很高的共价晶体,故B正确;C.由表中数据可知,氯化铝的沸点比熔点低,所以氯化铝加热能发生升华,故C正确;D.由表中数据可知,单质B是熔、沸点很高的共价晶体,氯化铝是熔、沸点较低的分子晶体,两者晶体类型不同,故D错误;故选D。11.C【详解】A.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或若干个原子团的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甲酸()与草酸()不符合要求,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B.由题图可知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B错误;C.草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不能,故草酸熔点比高,相对分子质量比小,因此熔点低于,熔点:草酸>三氧化二碳>干冰,C正确;D.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杂化方式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C。12.B【详解】A.中含离子键,属于离子晶体,其中中含非极性键,A正确;B.由于晶胞沿一个方向拉长,故和距离相等且最近的只有4个,且在同一平面上(与拉长方向垂直的面),构成的是正方形,B错误;C.和距离相等且最近的只有4个,且也在同一平面上(与拉长方向垂直的面),C正确;D.根据“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的个数为,的个数为,D正确;故答案选B。13.B【详解】A.在石墨烯晶体中,最小的环为六元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C-C化学键,每个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为6=2个,个数比为3:2,A正确;B.石墨烯晶体中,单层上的碳原子除形成单键外,还形成大键,不存在碳碳双键,B错误;C.金刚石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键,采用杂化,C正确;D.由金刚石晶体结构模型可知,最小的环为6元环,D正确;答案选B。14.D【详解】A.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的互称,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所以二氧化碳的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不可能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二氧化碳的共价晶体的结构和分子晶体的结构不同,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共价晶体转化为二氧化碳的分子晶体时,有共价键的破坏和形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二氧化碳的分子晶体和的共价晶体的构成微粒相同,但空间构型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故C错误;D.由二氧化碳的共价晶体的结构类似二氧化硅可知,共价晶体中,每个碳原子结合4个氧原子,每个氧原子跟2个碳原子相结合,故D正确;故选D。15.C【详解】A.金属能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故A错误;B.金属能导热是因为自由电子在热的作用下与金属阳离子发生碰撞,从而发生热的传导,故B错误;C.金属具有延展性是因为在外力的作用下,金属中各原子层间会出现相对滑动,而自由电子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得金属不会断裂,故C正确;D.合金与纯金属相比,由于增加了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相当于填补了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空隙,所以一般情况下合金的延展性比纯金属弱,硬度比纯金属大,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6.(1)1:4:2(2)无(3)金属键的强弱【详解】(1)a中原子位于顶点,数目为;b中原子位于顶点和面心,数目为;c中原子位于顶点和体心,数目为2;a、b、c三种晶胞内金属原子数目之比为1:4:2;(2)由于金属晶体中的自由电子不属于每个固定的原子,而是在整个晶体中自由移动,故自由电子无确切的堆积方式,答案为:无;(3)金属晶体是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金属键的强弱直接影响佥属晶体的熔点。金属键越强,晶体的熔点越高,故答案为:金属键的强弱。17.(1)12(2)AC(3) 正方形(4) O>N>H sp3 乙二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5)BC【详解】(1)金属铜的原子堆积模型位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该晶胞中每个Cu原子周围最近距离的Cu原子数目为12;(2)根据信息可知能与形成配位键,中除了配位键外,Na+与之间存在离子键,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故还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AC;(3)①将CuO投入、生成,CuO被浸取的离子方程式为;②结构中,若用两个分子代替两个分子,如果是正四面体结构,两个分子代替两个分子,得到只有一种结构;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化合物,由此推测的空间构型为正方形结构;(4)③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大,故电负性为O>N>H;④乙二胺分子中N原子与H和C形成3个键,有一对个电子对,价层电子对为4,采取sp3杂化;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不能形成氢键,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所以乙二胺沸点高;(5)具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具有顺磁性,Cu+价电子排布为3d10,Cu2+价电子排布为3d9,+2价的铜离子形成的物质具有顺磁性,故答案为BC;18.(1)12(2) 第二周期的元素的氢化物没有分子间氢键的是,为第ⅣA族元素,因此a为(3)共价(4)三(5)【详解】(1)该元素的第二电离能和第三电离能的差距较大,说明能层发生变化,故元素为Mg,最外层有12中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12;(2)如图2所示,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第ⅣA~ⅦA族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中,N、O、F三种氰化物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会造成熔沸点反常,第二周期的元素的氢化物没有分子间氢键的是CH4,为第ⅣA族元素,因此a为SiH4,故答案为:SiH4;第二周期的元素的氢化物没有分子间氢键的是,为第ⅣA族元素,因此a为;(3)CO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体其晶胞如图3所示,该晶胞结构与二氧化硅类似,故形成了共价晶体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共价;(4)同周期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增大呈增大趋势,但IIA族的np为全充满、VA族的np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则第一电离能:Al<Mg<Si<S<P,介于Al、P之间的第三周期元素有3种,故答案为:三;(5)晶胞中,C原子的数目为4,Si原子的数目为8×+6×=4,晶胞质量为m=g,晶胞体积为V=(a×10-10)3cm3,晶胞密度ρ=g/cm3,故答案为:。19. O>C>H sp3 14mol或14×6.02×1023 4【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X为Cu,据此分析解题。【详解】(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所以C、H、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故答案为:O>C>H;(2)根据水的中心原子的氧原子周围形成了2个σ键,孤电子对数为:,故其价电子数为2+2=4,所以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答案为:sp3;(3) 根据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可知,氯原子可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即氯原子形成两条共价键中只有一条是配位键,而X可形成3条配位键,故为 ,故答案为: ;(4) 因1molX2Cl2•2CO•2H2O含有8mol配位键,4molH-O键,2molCO含2molσ键,H-O键和配位键都属于σ键,即1molX2Cl2•2CO•2H2O含有8+4+2=14molσ键,即14NA个σ键,故答案为:14mol或14×6.02×1023;(5)图示晶胞中不能观察到完整的X成键,但根据Cl原子的成键情况判断X情况,图中观察到每个Cl原子周围有4个X距离最近,因XCl中离子个数比为1:1,故距离每个X+最近的Cl-的个数是4个,故答案为:4。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