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精品同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备课情况,个人备课情况,当堂训练,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个人备课情况
备课人
X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
辅助备课
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备课分类
新教师
后优教师
优秀或老教师
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
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实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能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增强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学生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进一步发展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能力。
3.学生能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提高运算能力。
4.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单元重点
重点:认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提高运算能力;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单元难点
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教与学建议
准备必要学具,如多媒体、小棒、学具。
单元课时分配
课题
课时数
练习数
辅导时间
有余数的除法
4
1
1
解决问题
2
1
1
小小设计师
1
0
0
单元教学策略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教学策略如下:
1. 直观教学:利用实物或图示,直观展示除法运算的过程和结果,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2.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 实践操作: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算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策略,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
辅助备课
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1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1)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小棒摆不同图形的过程,使学生认识余数。
2.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口算下面各题。
30÷6= 21÷3= 40÷5=
63÷7= 16÷4= 64÷8=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指明回答)
教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1))
过程
(教与学)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用下面这些小棒摆三角形。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摆一摆,并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9÷3=3(个),摆3个,正好摆完。
教师:这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呢?
学生:9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摆了3个三角形。
教师:那10根小棒能摆几个三角形?
出示课件: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结果。
(3)结果汇报
学生:10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摆了3个后还剩下1根。
教师:那剩下的1根还能再摆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不能。
教师:那剩下的1根不能再摆成一个三角形,可以用算式表示吗?怎样表示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
出示课件:10÷3=3(个)……1(根)
教师:10里面最多有3个3,余下的1不够再分,这个剩余的数叫作余数,这样的算式叫作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也要写单位,那你知道这个算式中余数的单位是什么吗?
学生:是“根”。
教师:对,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是相同的,那你知道为什么它们是相同的?
学生:因为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8“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圈一圈,然后填一填。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集体进行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P58“做一做”第2题。
(1)先让学生用学具具体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2)指明学生回答,要求学生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多少。
(2)教师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作业设计
布置作业
课本第62页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1)
10÷3=3(个)……1(根)
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的单位是相同的。
教后反思
这节课借助直观的操作促进学生对余数的理解,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但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后,没有给学生充分交流、表达的机会。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
辅助备课
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重点: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7÷2=3……1
教师:同学们谁能说出上面算是各部分的意义和名称?
学生:7是被除数,2是除数,3是商,1是余数,表示把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还剩下1。
教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有余数的除法(2))
过程
(教与学)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学习例2。
(1)课件出示例2:用小棒摆正方形。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8根、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正方形,合作讨论摆放的正方形个数和小棒剩余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名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摆的过程,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1:8根
8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正方形,小棒没有剩余。
用算式表示为8÷4=2(个)。
学生2:9根
9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
用算式表示为9÷4=2(个)……1(根)。
学生3:10根
10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2根小棒。用算式表示为10÷4=2(个)……2(根)。
学生4:11根
11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2根小棒。用算式表示为11÷4=2(个)……3(根)。
学生5:12根
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2个正方形,小棒没有剩余。用算式表示为12÷4=3(个)。
(3)结果汇报
教师:这是同学们列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出示课件:9÷4=2(个)……1(根)
10÷4=2(个)……2(根)
11÷4=2(个)……3(根)
学生:余数都比除数小。
教师:有没有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境呢?为什么?
学生:没有,因为余数是平均分剩下的,如果比除数大,那么剩下的还能平均分,商就会增加,所以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59“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做一做。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集体进行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作业设计
布置作业
配套练习中的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2)
余数<除数
教后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立表象,在老师的引导下感知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推理能力。但是一些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只顾动手,忘记思考了。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
辅助备课
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3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计算、比较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理解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2.经历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形式。
3.感受数学的严谨性,理解数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导入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直接写出得数。
34÷4= 25÷3= 42÷8= 59÷9=
教师:上面的题目口算起来是不是比较困难?想这样的题目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板书:有余数的除法(3))
过程
(教与学)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学习例3。
(1)课件出示例3:13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结果怎样?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请同学们用13根小棒摆一摆。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名回答。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摆的过程,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能摆成3个正方形,还剩1根。算式是13÷4=3(个)……1(根)。
(3)结果汇报
教师: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出示课件:
教师:商是3,要写在个位上。同学们知道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吗?
出示课件讲解:
学生1:“13”是被除数,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
学生2:“4”是除数,表示每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
学生3:“3”是商,表示能摆3个正方形。
学生4:“12”是4×3的积,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
学生5:“1”是余数,表示还剩1根小棒。
(4)探索应用
教师:如果有16根小棒,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名回答。
学生:16÷4=4(个),16根小棒,可以摆4个正方形,没有剩余。
竖式为:
教师:“0”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0“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然后独立思考做一做。
(2)指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集体进行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1“做一做”第2题。
(1)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然后独立思考做一做。
(2)指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集体进行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数的竖式计算,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作业设计
布置作业
课本第62页练习十四第3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3)
教后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让学生建立起分小棒的过程和写除法竖式的过程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除法竖式的含义及其书写。但是一些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只顾分小棒,没有关注商的位置,造成有同学写商时位置不对。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
辅助备课
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4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4)
教学目标
1.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试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难点:掌握试商的过程,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35根小棒,每4根摆成一个正方形,能摆几个?还剩几根小棒?
教师:同学们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列出竖式。
让同学独立思考,教师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出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及含义。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用除法竖式求商。(板书:有余数的除法(4))
过程
(教与学)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学习例4。
(1)课件出示例4:43÷7=□……□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同学们,这道题的商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指名回答。
学生1:商是6,六七四十二,42比43小,且很接近43,余数是1。
学生2:如果商是7,七七四十九,49比43大,说明商大了,要减少1,商是6。
学生3:如果商是5,五七三十五,35比43小,但余数是8,比除数7大,说明商小了,要增加1,商是6。
(3)结果汇报
教师:利用乘法口诀,求出除数与哪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那个数。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1“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试商。
(2)指名学生上台板演,教师集体进行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1“做一做”第2题。
(1)让学生独立思考做一做,然后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然后集体进行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数的试商,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作业设计
布置作业
课本第63页练习十四第5题。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4)
利用乘法口诀,求出除数与哪个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那个数。
教后反思
这节课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了多样化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
辅助备课
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5课时 解决问题(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正确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判断去掉余数后,商是否加1。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教师:横线上应该画什么呢?
学生:画心形。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图案是按心形和笑脸来回循环。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1))
过程
(教与学)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学习例5。
(1)课件出示例5:烘焙小组做了22块蛋黄酥,要装到盒子里。每个盒子最多装4块,他们至少需要准备几个盒子?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最多装4块”怎么理解,“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1:“最多装4块”表示不能超过4块,可以装1块、2块、3块、4块。
学生2:“至少”是最少。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但是有的同学认为需要5个盒子,有的认为需要6个盒子。现在请同学们用画一画、算一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结果汇报
学生1:我画一画(学生板演)
5+1=6(个)
学生2:我用数字表示。(学生板演)
4,4,4,4,4,2 5+1=6(个)。
学生3:我列式计算。(学生板演)
22÷4=5(个)……2(块)
多出2块,还需要一个袋子,所以至少需要准备5+1=6(个)袋子。
教师:解答正确吗?检验一下。
学生:每盒最多装4块,5盒最多装20块,6盒肯定能装22块。解答正确。
(4)应用探究
出示课件: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多少个?
教师:同学们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想一想做一做。
学生:10÷3=3(个)……1(元),所以最多能买3个。
教师:还剩下1元,能再买一个面包吗?
学生:不能,因为买一个面包需要3元。
教师:今天解决的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学生1:相同的是都有余数。
学生2:不同的是装盒问题需要用商加1,而购物问题需要把余数舍去。
教师: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要求,大家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审题,理清题意,考虑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5“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做一做。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进行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5“做一做”第2题(2)。
(1)学生独立思考做一做。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进行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作业设计
布置作业
课本第67页练习十五第1、2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进一法 去尾法
教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有部分同学对“最多”和“至少”的含义理解的不够透彻。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
辅助备课
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
重点: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难点:理解余数在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入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有13个面包,要装到袋子里,每袋装4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教师:请同学们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13÷4=3(袋)……1(个),可以装3袋,还剩1个。
教师:如果每袋最多装4个,至少要准备多少个袋子?这里的“最多”和“至少”是什么意思?
学生:“最多”是指一个袋子里可以装1个、2个、3个或4个面包,不能装5个及以上的面包,“至少”指能装所有面包的袋子的数量。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问题。(板书:解决问题(2))
过程
(教与学)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学习例6。
(1)课件出示例6: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的?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1:小旗是按照“黄、红、红、黄、红、红……”的规律循环摆的。
学生2:要解决的问题是第16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那同学们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3)结果汇报
学生1:我可以用画图的方法,题目中最后一面是第12面,我接着往下画。
学生2:可以用除法解答。求16里面有几组3面,列式为16÷3=5(组)……1(面)。第16面小旗是第6组的第1面,是黄色的。
教师出示课件:16÷3=5(组)……1(面)
教师:每3面一组,余数是1,说明第16面小旗是下一组里的第1面,应该是黄色的。
三、当堂训练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6“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做一做,同桌交流。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进行订正。
2.课件出示教科书P67练习十五第4题。
(1)学生独立思考做一做。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进行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按规律排列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
作业设计
布置作业
课本第67页练习十五第5、6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2)
教后反思
本节课先让学生自己审图、审读题意,再让学生交流获得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但是对于这种照规律的提醒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备课人
XX
备课学科
数学
备课年级
二年级
备课时间
2024年3月
辅助备课
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
课题
小小设计师
教学目标
1.能辨认出生活中的简单图案是由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或平移等运动得到的。能在正方形中拼贴或设计图形,并将所设计的图形通过轴对称、平移等运动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能将同样的图形拼在一起,并根据实际确定所观察成果的基本图形。
3.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教学难点
难点: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剪刀、胶棒、正方形纸。
导入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这些图案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利用图形的运动设计图案。(板书:小小设计师)
过程
(教与学)
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这类图案我们经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同学们能说一说这些图案是怎么得到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订正。
(3)结果汇报
教师:对,它们都是有一个图形经过轴对称、平移等变换得到的。
现在同学们剪下121页中的图形,与小组同学一起在正方形里贴出喜欢的图案。
学生自己动手剪一剪。
(4)运用探究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图案展示一下吧。
学生自己动手,上台展示。
学生1:我们把 拼在一起。这个图案可以看成由 平移得到的。
学生2:我们拼出来的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轴对称图形。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拼出了好多好看的图案,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展示收获。
板书设计
小小设计师
教后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激 趣引入, 探索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汇报导入,初步感知,动手操作,探究意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课堂总结,明确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下册6 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环节目标与材料,教学过程展开举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