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实验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解析)
展开1、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2单元
2、训练范围:蜡烛燃烧实验、人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空气组成中氧气含量测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1.(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化学小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再一次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说明蜡烛火焰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2)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 ,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3)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并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说明石蜡燃烧的产物是 。
2.(2022秋•西峰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下列实验。在A、B两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1)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 、 。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 、 、 ,其中温度 最高。
(3)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 (填“能”或“不能”)燃烧。
3.(2022秋•安化县校级月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1)甲同学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据此,你可以得出蜡烛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答两点)。
(2)乙同学点燃蜡烛,可以看到火焰可分为三层(如图1)。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3)丙同学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2),烧杯内壁出现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 。
4.(2022秋•南关区校级月考)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图一中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炭化变黑严重。
(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 (填“能”或“不能”)。
(4)图四中,将一个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5.(2021秋•庆安县校级期中)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 ,关闭 ;
(2)人呼气时,应打开 ,关闭 ,此时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 。
6.(2021秋•儋州校级月考)表格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表中:
7.(2021秋•鼓楼区校级月考)某化学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产生了兴趣,想知道二者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与白磷不反应。
【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
②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与白磷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一:(如图1)
(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医用输液袋中收集VmL空气,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医用输液袋中空气全部排入锥形瓶中,量筒内收集到液体V1mL,白磷露出水面。已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碳酸钠和水,请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由此测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V、V2表示)。
(2)关闭弹簧夹K1、K2,再 (填具体操作),使燃烧匙内的白磷迅速燃烧,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K2,量筒内剩余液体为V2mL,由此测得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用V、V1、V2表示)。
实验二:(如图2)
(3)把测定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传感器放入食品保鲜袋,然后向食品保鲜袋中呼出气体,采集数据经处理后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 (填“X”、“Y”或“Z”),Y的体积分数在约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实验结论】
(4)由实验二分析,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相比,组成上的差异是
(写两点)。
8.(2021秋•长春月考)Ⅰ.甲、乙、丙三名同学为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差异,收集了两瓶空气样品,并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呼出气体的样品,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①的现象为 ;
(2)实验③的目的为 ;
(3)甲同学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为得出正确结论,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为 ;
Ⅱ.乙同学对实验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提出猜想】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已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4)综合分析实验④﹣⑦,可以得出结论:猜想 成立,依据的实验是
(填序号);
【实验反思】
(5)根据以上实验(①﹣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由实验④和⑤可得出猜想1不成立
B.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均不相同
C.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没有O2
D.实验②中,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E.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9.(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图2为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得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白磷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 。
(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 。
(3)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若集气瓶的内部体积为200mL,则理论上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约为 。
10.(2022秋•仓山区校级月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2)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
(3)由P=0.79P0,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3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当红磷火焰熄灭,瓶内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会看到 ,他的实验目的能达到吗 ,原因是 。
(5)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则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个)。
11.(2022秋•崇仁县校级月考)如图这个U形管左侧装有用电阻丝固定好的白磷(温度达到40℃白磷就可以燃烧),闭合电源开关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过程中,左侧液面先 ,后 (填“上升”或“下降”)。等容器冷却到室温后,左侧液面在 刻度处。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4)反思交流: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测出氧气的含量远远低于实际值,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① ;② 。
(5)拓展提升: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12.(2022秋•宛城区校级月考)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1)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回答一点即可)
(2)小亮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回答一点即可)。
(3)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13.(2022秋•重庆月考)用来测定空气组成的方法有很多,如图甲所示是小红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需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待燃烧停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 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由本实验可知氮气还具的化学性质有 。(填一点即可)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的有 。(填序号)
①木炭 ②硫粉 ③细铁丝
(4)学生小亮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中他把红磷换成了白磷(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会燃烧),利用电烙铁加热提高温度,如图乙所示。比较两个实验,小亮的实验设计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
14.(2022秋•召陵区校级月考)如图是小轩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结论的现象是 。
(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
(3)反应结束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以推测氮气的化学性质是 。
(4)用如图所示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集气瓶中空气体积为250mL。量筒中盛入100mL的水。按图连好仪器,接通电源,红磷燃烧。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约为60mL。
①根据此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②若最终实验结果小于,请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15.(2022秋•仓山区校级月考)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b 。
(2)利用B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氧气的方法为 。
(4)为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F装置的 进入(填编号c或d),并在出口处连接 (填仪器名称)。
(5)
Ⅰ.实验①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
Ⅱ.写出上述实验①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
Ⅲ.实验②中,木炭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产生不同的现象,其原因是 。
16.(2022秋•双牌县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示的仪器名称② ,③ ,⑨ 。
(2)小红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 (填序号)。实验时该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还需加塞 才可连接胶塞。
(3)小龙同学用(2)中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现铁丝并未燃烧,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答案完整才给分)。
A、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前集气瓶未装满水 B、铁丝表面有锈
C、铁丝上未系火柴 D、没有在瓶底铺一层沙或放少量的水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
(5)写出一个用加热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你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因为氧气 ,还可以用 法收集,因为氧气 。
(6)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 ②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气体 ④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
17.(2022秋•凤翔县月考)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发生装置为 。(填编号)
(3)写出在实验室可选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5)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置G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气体从 端通入。
18.(2022秋•瑞金市校级月考)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干燥的氧气装置选用 (填字母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通入。(填“A”或“B”)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步骤如下:①给试管加热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装药品 ⑤收集气体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
A.②④③①⑤⑥⑦ B.④②③①⑤⑥⑦
C.④③②①⑤⑦⑥ D.②④③①⑤⑦⑥
(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代号“F”或“G”)
(5)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6)收集到的氧气可用来做硫和氧气,铁丝和氧气反应实验,在做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为保护集气瓶不被损坏,应注意的操作是 ;做硫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是 。
19.(2021秋•新化县校级期末)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Ⅰ.氧气的制备: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 ,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Ⅱ.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 。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0.(2021秋•蓬江区期末)实验室常用下列A、B装置制取气体,C、D、E装置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代号)。若用图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如图F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图G所示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装置不足之处是 。
(4)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字母),收集装置可选用D的依据是 。
(5)将反应后剩余固体溶解、过滤、洗净、干燥后又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其质量与反应前相比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2022•杭州模拟)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同学们用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可采取排水法的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为了较精确测定排出水的体积,C框内应选用的装置为 (填“C1”或“C2”)。
(2)实验1的目的是 。
(3)表中所列三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4)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催化效果最好。
(5)氯化钾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原因是 。
(6)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 。
22.(2022秋•重庆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丰硕成果的取得,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3)图1中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填字母)。
(4)如图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如图2)。甲、乙、丙、丁四种途径都可制得氧气,其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途径是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收集完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①撤离导管②熄灭酒精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人体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A
\
B
根据 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C
根据 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D
根据 判断水含量不同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的气体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
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③
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序号
④
⑤
⑥
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氧气的体积分数(%)
79.7
79.6
79.9
88.4
89.0
87.9
90.0
89.8
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79.7
88.4
89.7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1
5
无
无
171
实验2
5
二氧化锰
0.25
79
实验3
5
二氧化锰
0.5
49
实验4
5
二氧化锰
2.5
93
实验5
5
氧化铁
0.5
58
实验6
5
氯化钾
0.5
154
实验题专项训练1(解析版)
注意:
1、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2单元
2、训练范围:蜡烛燃烧实验、人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空气组成中氧气含量测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1.(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化学小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再一次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说明蜡烛火焰的 外焰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
(2)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 白烟燃烧 ,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
(3)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并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说明石蜡燃烧的产物是 二氧化碳和水 。
【答案】(1)外焰;(2)白烟燃烧;(3)二氧化碳和水。
【解答】解:(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结论为蜡烛火焰的外焰部分温度最高;故答案为:外焰;
(2)如图B,取一支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的现象为白烟燃烧,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故答案为:白烟燃烧;
(3)实验C中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石蜡燃烧有水生成,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石蜡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和水。
2.(2022秋•西峰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下列实验。在A、B两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1)以上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 二氧化碳 、 水 。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 外焰 、 内焰 、 焰心 ,其中温度 外焰 最高。
(3)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 能 (填“能”或“不能”)燃烧。
【答案】(1)②二氧化碳;水;(2)外焰;内焰;焰心;外焰;(3)能。
【解答】解:(1)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
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说明生成了水。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水;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温度外焰最高;
故答案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
(3)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因此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能燃烧;
故答案为:能。
3.(2022秋•安化县校级月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
(1)甲同学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据此,你可以得出蜡烛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小、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等) (至少答两点)。
(2)乙同学点燃蜡烛,可以看到火焰可分为三层(如图1)。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3)丙同学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2),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 水和二氧化碳 。
【答案】(1)硬度小、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等);(2)a;(3)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说明蜡烛的硬度小;把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度比水小;浮于水面而没有消失,说明蜡烛不易溶于水。(2)蜡烛火焰分三层,从内到外分别是焰心、内焰、外焰,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外焰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3)丙同学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这也反正出蜡烛燃烧的产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硬度小、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等);(2)a;(3)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
4.(2022秋•南关区校级月考)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图一中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 外焰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炭化变黑严重。
(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气态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 能 (填“能”或“不能”)。
(4)图四中,将一个 冷而干燥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答案】(1)外焰;(2)气态;(3)能;(4)冷而干燥。
【解答】解:(1)蜡烛火焰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图一中将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外焰部分炭化变黑严重。
(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因为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的固体小颗粒,可以燃烧;
(4)若证明有水生成,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必须是干燥的,蜡烛燃烧生成的是水蒸气,必须液化才能看到,所以烧杯还要是冷的。所以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是干冷的。干冷的烧杯内壁才会出现水雾。
故答案为:(1)外焰;(2)气态;(3)能;(4)冷而干燥。
5.(2021秋•庆安县校级期中)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打开 活塞A ,关闭 活塞B ;
(2)人呼气时,应打开 活塞B ,关闭 活塞A ,此时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答案】(1)活塞A;活塞B;(2)活塞B;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人吸气时,要除掉混合气体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让吸入的气体通过I瓶进入,应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
(2)人呼气时,需要证明生成了二氧化碳,因此呼出的气体需要通过Ⅱ,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应打开活塞B,关闭活塞A,此时观察到瓶Ⅱ内的现象是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1)活塞A;活塞B;(2)活塞B;活塞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2021秋•儋州校级月考)表格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表中:
【答案】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玻璃片上是否出现水雾。
【解答】解:A、可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以进行对比实验。
B、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时,由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较多,所以玻璃片会出现水雾,而另一片上不出现。
故答案为:A、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B、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D、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玻璃片上是否出现水雾。
7.(2021秋•鼓楼区校级月考)某化学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产生了兴趣,想知道二者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与白磷不反应。
【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
②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与白磷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一:(如图1)
(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医用输液袋中收集VmL空气,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医用输液袋中空气全部排入锥形瓶中,量筒内收集到液体V1mL,白磷露出水面。已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碳酸钠和水,请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钠+水 ,由此测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V、V2表示)。
(2)关闭弹簧夹K1、K2,再 向烧杯加入热水 (填具体操作),使燃烧匙内的白磷迅速燃烧,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K2,量筒内剩余液体为V2mL,由此测得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 (用V、V1、V2表示)。
实验二:(如图2)
(3)把测定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传感器放入食品保鲜袋,然后向食品保鲜袋中呼出气体,采集数据经处理后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 X (填“X”、“Y”或“Z”),Y的体积分数在约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水蒸气冷却液化 。
【实验结论】
(4)由实验二分析,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相比,组成上的差异是 呼出气体水蒸气含量高;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 (写两点)。
【答案】(1)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钠+水; 。(2)向烧杯中加入热水;。(3)X;水蒸气冷却液化。(4)呼出气体水蒸气含量高;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
【解答】解:(1)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碳酸钠和水,请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钠+水,输液袋中收集VmL空气,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医用输液袋中空气全部排入锥形瓶中,量筒内收集到液体V1mL,由此测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碳酸钠+水; 。
(2)白磷着火点低,关闭弹簧夹K1、K2,再向烧杯加入热水,使燃烧匙内的白磷迅速燃烧,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K2,量筒内剩余液体为V2mL,由此测得氧气体积(V1﹣V2)mL,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故答案为:向烧杯中加入热水;。
(3)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故X为氧气,Y体积分数先升高后降低,原因Y是水蒸气,呼出气体水蒸气含量高,故水蒸气含量增加,后来冷却液化,水蒸气含量降低,故答案为:X;水蒸气冷却液化。
(4)向食品保鲜袋中呼出气体,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升高,故呼出气体水蒸气含量高;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故答案为:呼出气体水蒸气含量高;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高。
8.(2021秋•长春月考)Ⅰ.甲、乙、丙三名同学为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差异,收集了两瓶空气样品,并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呼出气体的样品,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①的现象为 澄清的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
(2)实验③的目的为 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
(3)甲同学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为得出正确结论,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为 向等量的空气中滴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Ⅱ.乙同学对实验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下列实验进行验证:
【提出猜想】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猜想2: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O2的含量低。
已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4)综合分析实验④﹣⑦,可以得出结论:猜想 2 成立,依据的实验是 ④⑥或④⑦或④⑥⑦ (填序号);
【实验反思】
(5)根据以上实验(①﹣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填字母序号)。
A.由实验④和⑤可得出猜想1不成立
B.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均不相同
C.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没有O2
D.实验②中,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
E.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答案】Ⅰ、(1)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3)向等量的空气中滴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Ⅱ、(4)④6或④⑦或④⑥⑦;
(6)ABD。
【解答】解:Ⅰ、(1)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所以向呼出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因此由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可知,实验③是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故答案为: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3)实验①只是向呼出的气体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因此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还需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其操作为向等量的空气中第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故答案为:向等量的空气中滴入等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Ⅱ、(4)分析实验④~⑦的实验现象可知,氮气的含量增多,燃着的木条熄灭,则由实验④∽⑦可得出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中CO2的含量高的猜想不成立,故猜想2成立;因为空气中O2和N2的体积比为1:4,通过实验⑥⑦可知,随着呼出气体中氮气含量的增多,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能证明猜想2成立的实验序号是④6或④⑦或④⑥⑦;故答案为:④6或④⑦或④⑥⑦;
(6)A、由实验④和⑤可得出猜想1不成立;正确
B、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均不同,正确;
C、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而不是没有氧气,错误;
D、实验②中,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正确;
E、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木条燃烧得更旺盛,错误;
故选:ABD。
9.(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粗铜丝末端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图2为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得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白磷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 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
(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幅度大于氧气消耗导致气压减小幅度 ;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氧气消耗,温度降低 ;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 打开弹簧夹 。
(3)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若集气瓶的内部体积为200mL,则理论上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约为 36mL 。
【答案】(1)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2)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幅度大于氧气消耗导致气压减小幅度;氧气消耗,温度降低;打开弹簧夹。(3)36mL。
【解答】解:(1)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白磷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故答案为: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幅度大于氧气消耗导致气压减小幅度;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故答案为: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幅度大于氧气消耗导致气压减小幅度;氧气消耗,温度降低;打开弹簧夹。
(3)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若集气瓶的内部体积为200mL,则理论上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约为(200mL﹣20mL)×=36mL。
故答案为:36mL。
10.(2022秋•仓山区校级月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P+O2P2O5 。
(2)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 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 。
(3)由P=0.79P0,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
(4)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3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当红磷火焰熄灭,瓶内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会看到 气球膨胀 ,他的实验目的能达到吗 不能 ,原因是 不能测定瓶内气压减小的量 。
(5)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则可能的原因是 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或红磷燃烧时止水夹的不紧等 (写一个)。
【答案】(1)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P+O2P2O5。(2)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4)气球膨胀;不能;不能测定瓶内气压减小的量。(5)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或红磷燃烧时止水夹的不紧等。
【解答】解:(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P+O2P2O5。
故答案为: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P+O2P2O5。
(2)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
故答案为: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
(3)由P=0.79P0,说明气体减少了0.21,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故答案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
(4)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3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当红磷火焰熄灭,瓶内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会看到气球膨胀,他的实验目的不能达到,原因是不能测定瓶内气压减小的量。
故答案为:气球膨胀;不能;不能测定瓶内气压减小的量。
(5)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则可能的原因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导致瓶内部分气体逸出)或红磷燃烧时止水夹的不紧(导致瓶内部分气体逸出)等。
故答案为:燃烧匙伸入集气瓶时太慢或红磷燃烧时止水夹的不紧等。
11.(2022秋•崇仁县校级月考)如图这个U形管左侧装有用电阻丝固定好的白磷(温度达到40℃白磷就可以燃烧),闭合电源开关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过程中,左侧液面先 下降 ,后 上升 (填“上升”或“下降”)。等容器冷却到室温后,左侧液面在 1 刻度处。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五分之一 。
(4)反思交流: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测出氧气的含量远远低于实际值,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① 红磷量不足 ;② 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
(5)拓展提升: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答案】(2)下降;上升;1。(3)五分之一。(4)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5)难;不活泼。
【解答】解:(2)白磷燃烧放热,U形管左侧上方压强增大,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等反应结束,容器冷却到室温后,U形管左侧上方压强减小,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左侧液面在1刻度处。
故答案为:下降;上升;1。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故答案为:五分之一。
(4)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测出氧气的含量远远低于实际值,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不能将氧气全耗尽,也可能是装置漏气,在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外界空气进入,占据了一定的体积,也可能是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气体受热膨胀,占据了一定的体积。
故答案为: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5)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左侧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后不再继续上升),化学性质不活泼或稳定(足量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诗燃烧)。
故答案为:难;不活泼。
12.(2022秋•宛城区校级月考)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1)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回答一点即可)
(2)小亮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回答一点即可)。
(3)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 。
【答案】(1)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等。(2)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3)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
【解答】解:(1)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故答案为: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2)改进后的优点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故答案为: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3)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
故答案为: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
13.(2022秋•重庆月考)用来测定空气组成的方法有很多,如图甲所示是小红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需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P+O2P2O5 。
(2)待燃烧停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 1 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由本实验可知氮气还具的化学性质有 不能燃烧或不支持燃烧 。(填一点即可)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的有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木炭 ②硫粉 ③细铁丝
(4)学生小亮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中他把红磷换成了白磷(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会燃烧),利用电烙铁加热提高温度,如图乙所示。比较两个实验,小亮的实验设计优点是 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P+O2P2O5。(2)1;不能燃烧或不支持燃烧。(3)①②③。(4)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解答】解:(1)该实验需红磷稍过量,目的是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
故答案为:使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P+O2P2O5。
(2)待燃烧停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接近刻度1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由本实验可知氮气还具的化学性质有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1;不能燃烧或不支持燃烧。
(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的有木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不能测定氧气含量)、硫粉(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不能测定氧气含量)、细铁丝(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测定氧气含量)。
故答案为:①②③。
(4)比较两个实验,小亮的实验设计优点是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故答案为:实验结果更准确或更环保。
14.(2022秋•召陵区校级月考)如图是小轩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P+O2P2O5 。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结论的现象是 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 。
(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 。
(3)反应结束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以推测氮气的化学性质是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
(4)用如图所示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集气瓶中空气体积为250mL。量筒中盛入100mL的水。按图连好仪器,接通电源,红磷燃烧。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约为60mL。
①根据此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②若最终实验结果小于,请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P+O2P2O5;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3)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4)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6%。②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解答】解:(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P2O5。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结论的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
故答案为:P+O2P2O5;水进入集气瓶至1刻度处。
(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
故答案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
(3)反应结束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以推测氮气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①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00%=16%。
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16%。
②若最终实验结果小于,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故答案为: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
15.(2022秋•仓山区校级月考)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 长颈漏斗 ;b 集气瓶 。
(2)利用B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KMnO4K2MnO4+MnO2+O2 。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H2O2H2O+O2 。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A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氧气的方法为 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
(4)为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F装置的 c 进入(填编号c或d),并在出口处连接 量筒 (填仪器名称)。
(5)
Ⅰ.实验①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防止灼热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 。
Ⅱ.写出上述实验①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
Ⅲ.实验②中,木炭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产生不同的现象,其原因是 氧气的浓度不同 。
【答案】(1)长颈漏斗;集气瓶;(2)KMnO4K2MnO4+MnO2+O2;(3)H2O2H2O+O2;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4)c;量筒;(5)Ⅰ.防止灼热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Ⅱ.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Ⅲ.氧气的浓度不同。
【解答】解:(1)a是长颈漏斗;b集气瓶;
(2)装置B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作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MnO4K2MnO4+MnO2+O2;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氧气的方法为: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4)排出水的体积等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F装置的c进入;并在出口处连接量筒,用来测量排出水的体积,进而得到生成氧气的体积;
(5)Ⅰ.为了防止灼热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要在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的水;
Ⅱ.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Ⅲ.实验②中,木炭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产生不同的现象,其原因是氧气的浓度不同。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集气瓶;(2)KMnO4K2MnO4+MnO2+O2;(3)H2O2H2O+O2;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4)c;量筒;(5)Ⅰ.防止灼热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Ⅱ.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或Fe+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Ⅲ.氧气的浓度不同。
16.(2022秋•双牌县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示的仪器名称② 锥形瓶 ,③ 长颈漏斗 ,⑨ 水槽 。
(2)小红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 ⑦⑨ (填序号)。实验时该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还需加塞 一团棉花 才可连接胶塞。
(3)小龙同学用(2)中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现铁丝并未燃烧,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BC (答案完整才给分)。
A、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前集气瓶未装满水 B、铁丝表面有锈
C、铁丝上未系火柴 D、没有在瓶底铺一层沙或放少量的水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5)写出一个用加热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你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 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氧气 密度比空气大 ,还可以用 排水 法收集,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
(6)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 ②检查气密性 ③收集气体 ④加热 ⑤停止加热 ⑥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D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③⑥⑤
【答案】锥形瓶;长颈漏斗;水槽;(2)⑦⑨;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一团棉花;
(3)ABC;(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5)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排水;不易溶于水;(6)D。
【解答】解:(1)由图可得,仪器②是锥形瓶,③是长颈漏斗,⑨是水槽,故答案为:锥形瓶;长颈漏斗;水槽;
(2)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采用固固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采用排水法进行收集,处理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⑦⑨,实验时该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还需要加塞一团棉花,防止搞、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故答案为:⑦⑨;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一团棉花;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现铁丝并未燃烧,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前集气瓶未装满水;铁丝表面有锈;铁丝上未系火柴,故答案为:ABC;
(4)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排水;不易溶于水;
(6)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因此正确的步骤为②①④③⑥⑤,故选:D。
17.(2022秋•凤翔县月考)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
(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发生装置为 A 。(填编号)
(3)写出在实验室可选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C ,收集装置是 F或G 。
(5)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 (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置G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气体从 b 端通入。
【答案】(1)试管;集气瓶;(2)过氧化氢水+氧气;A;(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4)C;F或G;(5)a;b。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仪器②的名称是集气瓶,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喝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采用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注射器可以控制加入液体的量,进而控制反应速率,因此选择A,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水+氧气;A;
(3)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需要加热,采用C作为发生装置,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采用F或G作为收集装置,故答案为:C;F或G;
(5)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该从a进,若用装置G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气体从b进,故答案为:a;b。
18.(2022秋•瑞金市校级月考)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② 酒精灯 。
(2)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MnO2+O2 ,发生装置应选用 A ,收集干燥的氧气装置选用 D或H (填字母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 通入。(填“A”或“B”)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步骤如下:①给试管加热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装药品 ⑤收集气体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D 。
A.②④③①⑤⑥⑦ B.④②③①⑤⑥⑦
C.④③②①⑤⑦⑥ D.②④③①⑤⑦⑥
(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 F 。(填字母代号“F”或“G”)
(5)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MnO2+O2 。
(6)收集到的氧气可用来做硫和氧气,铁丝和氧气反应实验,在做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为保护集气瓶不被损坏,应注意的操作是 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做硫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答案】(1)试管;酒精灯;(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MnO2+O2;A;D或H;A;(3)D;(4)F;(5)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MnO2+O2;(6)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①为试管;仪器②为酒精灯;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所以收集装置可选D或H;若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A端通入;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步骤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加热、收集气体、待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②④③①⑤⑦⑥,故选:D;
(4)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故正确操作是F;
(5)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且试管口没有棉花,适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MnO2+O2;
(6)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1)试管;酒精灯;(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MnO2+O2;A;D或H;A;(3)D;(4)F;(5)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或KMnO4+MnO2+O2;(6)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9.(2021秋•新化县校级期末)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
Ⅰ.氧气的制备: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 铁架台 。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
Ⅱ.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延长收集时间 。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 集气瓶中含有水蒸气 。
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
【答案】(1)铁架台;(2)2KMnO4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3)延长收集时间;(4)集气瓶中含有水蒸气;
(5)3Fe+2O2Fe3O4。
【解答】解:(1)②是铁架台;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为了防止试管口产生的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要使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延长收集时间;
(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瓶中含有水蒸气;
(5)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故答案为:(1)铁架台;(2)2KMnO4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3)延长收集时间;(4)集气瓶中含有水蒸气;
(5)3Fe+2O2Fe3O4。
20.(2021秋•蓬江区期末)实验室常用下列A、B装置制取气体,C、D、E装置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装置字母代号)。若用图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集气瓶没有装满水或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如图F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O2 ;若用图G所示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装置不足之处是 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 。
(4)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A (填字母),收集装置可选用D的依据是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
(5)将反应后剩余固体溶解、过滤、洗净、干燥后又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其质量与反应前相比 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锥形瓶;(2)2H2O22H2O+O2↑;B;集气瓶没有装满水或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3)C+O2CO2;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4)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5)不变。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故答案为:锥形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不需要加热,采用B作为发生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集气瓶没有装满水或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故答案为:2H2O22H2O+O2↑;B;集气瓶没有装满水或刚有气泡就开始收集;
(3)木炭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用图G所示装置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装置不足之处是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如图操作会炸裂集气瓶底部,故答案为:C+O2CO2;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
(4)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反应需要加热,采用A作为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可选用D的依据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A;甲烷密度比空气小;
(5)二氧化锰在反应中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答案为:不变。
21.(2022•杭州模拟)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探究: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同学们用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可采取排水法的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影响。为了较精确测定排出水的体积,C框内应选用的装置为 C2 (填“C1”或“C2”)。
(2)实验1的目的是 对照实验 。
(3)表中所列三种催化剂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二氧化锰 。
(4)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1:10 时,催化效果最好。
(5)氯化钾 有 (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原因是 生成的氯化钾起到催化作用,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
(6)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 收集氧气的体积 。
【答案】(1)氧气不易溶于水;没有;C2;(2)对照实验;(3)二氧化锰;(4)1:10;
(5)有;生成的氯化钾起到催化作用,加快氯酸钾的分解;(6)收集氧气的体积。
【解答】解:(1)由于氧气不溶于水,因此可采取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不溶于水,那么排除水的气体即为所收集的气体的体积,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氯酸钾分解制氧气需要加热,等装置恢复到室温后,C2装置内水可以回流,防止因热量变化引起量筒内液面的变化导致测定结果出现偏差;
(2)需要验证所加入物质是否起到催化剂作用,因此需要空白实验进行对比,因此实验1的目的是对照实验;
(3)收集氧气所需时间越少,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的催化剂效果最好,由表格中数据分析知,当催化剂的质量均为0.5g时,收集50mL氧气时,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所需时间最少,所以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最好;
(4)由实验数据知,实验3催化效果最好,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0.5:5=1:10时,催化效果最好;
(5)实验4和实验1相比,氯化钾有催化作用,再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时,时间变短;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原因可能是生成的氯化钾起到催化作用,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6)要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1)氧气不易溶于水;没有;C2;(2)对照实验;(3)二氧化锰;(4)1:10;
(5)有;生成的氯化钾起到催化作用,加快氯酸钾的分解;(6)收集氧气的体积。
22.(2022秋•重庆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丰硕成果的取得,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长颈漏斗 。
(2)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H2O2H2O+O2 。
(3)图1中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C或D (填字母)。
(4)如图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如图2)。甲、乙、丙、丁四种途径都可制得氧气,其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途径是 丁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收集完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① (选填序号:①撤离导管②熄灭酒精灯)。
【答案】(1)长颈漏斗;(2)H2O2H2O+O2;(3)C或D;(4)丁;混合物;①。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应该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H2O2H2O+O2;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图1中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C或D;
(4)甲、乙、丙、丁四种途径都可制得氧气,其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途径是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收集完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应先进行的操作是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故选:①。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2)H2O2H2O+O2;(3)C或D;(4)丁;混合物;①。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人体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实验步骤
验证依据
A 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
B 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 石灰水浑浊程度的不同 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C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根据 木条燃烧情况的不同 判断氧气含量不同
D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呼气
根据 玻璃片上是否出现水雾 判断水含量不同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
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向呼出的气体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
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③
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
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序号
④
⑤
⑥
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
燃着的木条熄灭
燃着的木条熄灭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氧气的体积分数(%)
79.7
79.6
79.9
88.4
89.0
87.9
90.0
89.8
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
79.7
88.4
89.7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1
5
无
无
171
实验2
5
二氧化锰
0.25
79
实验3
5
二氧化锰
0.5
49
实验4
5
二氧化锰
2.5
93
实验5
5
氧化铁
0.5
58
实验6
5
氯化钾
0.5
15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推断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推断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训练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实验题专项训练3(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实验题专项训练3(原卷版+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训练范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实验题专项训练2(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实验题专项训练2(原卷版+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训练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