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生物精英模拟卷 【新课标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生物精英模拟卷 【新课标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民以食为天,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是糖类,此外还有蛋白质和脂质,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和固醇分子结构相似且都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
B.细胞中的脂质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C.人体中的绝大多数糖类不以血糖形式存在
D.相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脂肪耗氧少,但释放的能量多
2.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操作、材料、条件等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特点
B.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可以用碘液或斐林试剂来检测因变量
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应将对照组土壤灭菌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D.“同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中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
3.拟南芥是一种长日照植物,即日照时间大于一定值时才会开花。最新研究表明,长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会产生更大的种子。日照时间对种子大小的调节与基因和AP2基因有关,植物对日照时间的敏感性与CO基因有关,其机理是长日照条件下,拟南芥的CO基因可以抑制AP2基因的表达,而AP2因抑制种子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拟南芥的开花和种子的大小
B.植物的开花受日照时间长短的调节,与植物激素无关
C.长日照通过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种子的大小
D.若CO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拟南芥可能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产生大小相同的种子
4.某地对河流进行了水生态修复,具体措施为“水面养浮萍,水下种水草,水里养鱼虾,水底爬螺蚌,曝气放细菌”,其中“曝气”是指采取一定措施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水中转移的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浮萍和水草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
B.“曝气”可以促进好氧细菌生长繁殖,加快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
C.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河流水生态修复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5.酱油起源于我国,它是利用微生物代谢分解蛋白质、油脂等所得到的一种传统发酵食品。传统手工酿造酱油主要包括制曲和发酵两个阶段,参与的主要微生物有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具体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豆饼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氮源
B.参与发酵的米曲霉和酵母菌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发酵池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适量的食盐可抑制杂菌生长
D.该过程中使用的菌种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的
6.如图所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图中1号染色体和2号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都存在A基因和a基因,属于基因重组,该变异可发生在真核细胞的各种分裂方式中
②若2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所在的片段移接到3号染色体,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③若图中细胞继续完成分裂,结果可能产生四种不同基因型的雄配子
④若图中3、4号染色体均移向同一极,则属于染色体变异,且该细胞分裂结束后不会产生正常的配子
⑤若3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则1号染色体也为性染色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
二、读图填空题
7.某工厂用LED人工光源和密闭环境培养的黑藻制作护肤品。为最大限度省电,科研人员使用图乙装置研究黑藻的光饱和点,得到了图甲曲线,图丙为种植水深梯度与黑藻根系活力的关系。
(1)黑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场所是________。图乙的广口瓶中应放置________溶液。图甲表明,黑藻光饱和点是________klx,此时黑藻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为________CO2mg·100cm-2·h-1。
(2)科研人员探究黑藻的最适生长水位,发现浅水区(0.5~0.8m)黑藻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深水区(0.9~1.4m)黑藻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这说明高光照强度对黑藻生长有明显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作用。
(3)实验后期观察发现,浅水区(0.5~0.8m)黑藻产生大量的断枝残叶,深水区(0.9~1.4m)黑藻生长相对稳定,叶片呈鲜绿色。根据题图信息分析,这一现象与黑藻____________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4)研究表明,黑藻对的吸收较困难,而对的吸收较容易,原因是______。因此,该工厂应在广口瓶中加入硝酸盐以保证氮的吸收,配以含镁盐的投入,增加_____的合成,提高光合效率。
(5)为了最大化地保证黑藻生产,科研人员还可以进行哪些有关课题的研究: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8.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近年来,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许多森林、海洋及草原等生态系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应该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牛肉和蔬菜等食品的选择上,选择牛肉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原因是_________。
(2)我国草原的面积在逐渐减少,牧民合理确定载畜量既能保护草原,又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由此可见,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_________。
(3)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很多,一般来说,在遭受同等干扰的情况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针叶林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和维持原状的能力更强,这是因为热带雨林的_________更强。
(4)随着工业发展,排入河流的工业废水增多,导致水中汞等重金属增多。请观察图示食物网,回答相关问题:
①此食物网中体内汞等重金属含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
②假设图中海洋水生植物的同化量为a,海贝和海牛摄入量为b,同化量为c,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d,那么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
9.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ATTR)是一种罕见的、致死率极高的遗传疾病,该病患者由于转甲状腺素蛋白(TTR)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错误折叠的TTR在组织中积累,严重影响神经和心脏的功能。NTIA-2001是一种基于CRISPR-Cs9的体内基因编辑的创新疗法,通过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载体,将靶向TTR基因的CRISPR-Cs9组合递送到肝脏中,特异性敲除TTR基因,降低TTR蛋白的合成,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1)据图1分析,脂质纳米颗粒(LNP)递送载体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_____其在细胞内的降解过程主要由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完成。
(2)从功能上看,图1中Cas9-sgRNA核酸核蛋白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_____它能靶向切除细胞核中TTR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基因编辑技术令人担忧的“脱靶效应”,研究人员从____(填“原代培养”或“传代培养”)的肝细胞中提取DNA,利用PCR技术对TTR基因扩增并测序,实验结果显示并未产生“脱靶效应”。
(4)为对NTLA-2001的疗效进行评估,采用0.1mg/kg和0.3mg/kg两个剂量水平的NTLA-2001进行单次给药,测定了第28天患者血清TTR蛋白浓度相较于初始浓度的变化如图2,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_____。作为一款新研发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之前,我们还应考虑哪些影响药效的因素: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三、填空题
10.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在田径项目中有着不俗的表现。日常生活中,长跑也是大家比较喜欢的健身运动之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长跑过程中,人体内的血糖会有下降趋势,此时血糖的来源主要是_______。
(2)长跑时,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利用大鼠进行相应实验及分析:
①向大鼠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增加,同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也增多。
②将实验大鼠下丘脑中分泌TRH的区域损毁,血液中TSH水平明显降低。若下丘脑该区域的功能正常,摘除大鼠的垂体,甲状腺将萎缩,甲状腺激素显著减少;如果给该大鼠注射_______,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甲状腺的大小。
③由上述实验可以分析得到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为_______。
④若想证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可以向正常大鼠的血液中注射_______,结果是血液中的TRH和TSH水平明显降低。
(3)长跑时,为了维持血糖和体温的平衡,人体会有一些激素含量发生变化,在调节时,激素随_______运输到达靶细胞,并且激素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原因是_______。
(4)长跑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出汗,水分减少,_______受到刺激,最终通过主动饮水的方式,或通过_______减少排尿的方式.调节水盐平衡。
四、实验探究题
11.果蝇的灰体和黑体受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红眼和白眼受另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现有纯合的黑体红眼果蝇和灰体白眼果蝇若干,有人做了如下正反交实验(不考虑突变和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杂交组合甲:P纯合的黑体红眼雌蝇×纯合的灰体白眼雄蝇→F1灰体红眼雌蝇:灰体红眼雄蝇=1:1
杂交组合乙:P纯合的灰体白眼雌蝇×纯合的黑体红眼雄蝇→F1灰体红眼雌蝇:灰体白眼雄蝇=1:1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________是显性性状,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
(2)控制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
(3)若杂交组合甲的F1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F2中灰体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4)若杂交组合乙的F1雌雄果蝇之间进行杂交,则得到的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不用考虑性别)。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脂肪和固醇分子结构差异较大,但都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A错误;只有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错误;生物体内的糖类主要以多糖的形式存在,C正确;糖类和脂肪都由C、H、O组成,脂肪的C、H含量高于糖类,因此等质量的糖类和脂肪相比,脂肪氧化分解耗氧量更多,释放的能量更多,D错误。
2.答案:C
解析:A、“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特点,A正确;
B、本实验中因变量为淀粉分解后生成物的量或淀粉剩余量,因而可以用斐林试剂或碘液来检测,B正确;
C、探究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时,实验组将土壤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的恒温箱中灭菌1h的目的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C错误;
D、“同样方法调查某地某植物种群密度”实验中,求出所有样方该植物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可为该地该植物的种群密度,D正确。
故选C。
3.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光作为一种信号调控拟南芥的开花和种子的大小,A正确;植物的生命活动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调节的,因此植物的开花与日照时间长短常空和植物激素都有关,B错误;长日照条件促进了拟南芥CO基因的表达,CO基因又抑制了AP2基因的表达,而AP2基因是抑制种子发育的基因,即CO基因解除了AP2基因对种子发育的抑制作用,从而长出较大的种子,因此,长日照通过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面调控种子的大小,C正确;CO基因对日照时间敏感,若拟南芥的CO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可能导致拟南芥无法受光信号的调控,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产生大小相同的种子,D正确。
4.答案:D
解析: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A正确;“曝气”可以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好氧细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更多的能量,促进好氧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加速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和利用,B正确;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动、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正确;该河流水生态修复前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河流水生态修复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5.答案:D
解析:豆饼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氮源,A正确;米曲霉和酵母菌都是真核生物,都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正确;发酵池中微生物(如乳酸菌)的代谢可以产生酸性物质,使培养液的pH降低,从而起到抑制杂菌生长的作用,食盐也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C正确;由题图可知,该过程中使用的菌种(如米曲霉、酵母菌等微生物)来源于空气,不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的,D错误。
6.答案:B
解析:题图中1号染色体和2号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都存在A基因和基因,这属于可遗传变异类型中的基因重组,但该变异不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过程中,①错误;2号染色体和3号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若2号染色体上的A基因所在的片段移接到3号染色体上,则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②正确;若题图中细胞继续完成减数分裂,且3号和4号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则该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后可能会产生四种不同基因型的雄配子,③正确;题图3、4号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若两者没有正常分离而是移向同一极,则最终产生的四个雄配子与正常分裂产生的雄配子相比,应有两个雄配子多一条染色体,另外两个雄配子少一条染色体,该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④正确;由染色体形态、颜色和大小可知,1、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若3号为性染色体,则1、2号应为常染色体,但由于已知题图为雄性动物细胞的减Ⅰ后期,则3、4号形状相同,不可能为性染色体,⑤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7.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NaHCO3;6;18
(2)抑制
(3)根系活力
(4)细胞膜上两种离子载体的数量不同;叶绿素
(5)探究温度、CO2浓度、各种无机盐浓度等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
解析:(1)黑藻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产生氧气,其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题图乙的广口瓶中可用NaHCO3溶液为黑藻提供一定浓度的CO2;光饱和点是指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的光照强度,由题图可知,黑藻光饱和点是6klx;此时黑藻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速率为12+6=18(CO2mg·100cm-2·h-1)。
(2)浅水区黑藻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深水区黑藻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延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说明高光照强度会导致黑藻光合速率下降,进而对黑藻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3)浅水区黑藻产生大量的断枝残叶,深水区黑藻生长相对稳定,叶片呈鲜绿色,据题图丙可知,浅水区黑藻根系活力较低,而深水区较高,推测上述现象与黑藻根系活力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4)同一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速率不同是因为细胞膜上不同离子载体的数量不同。组成叶绿素的元素有氮、镁,因此保证氮、镁的吸收可增加叶绿素的合成。
(5)为了最大化地保证黑藻生产,科研人员还可以选择探究各种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8.答案:(1)牛所处的营养级比蔬菜高,牛生存所需的资源占有一定的草地面积,吸收牛生命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占有一定的森林、草地或农田面积,所以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合理即可)
(2)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抵抗力稳定性
(4)①鲨鱼;②c/a×100%
解析:(1)在牛肉和蔬菜等食品的选择上,选择牛肉产生的生态足迹更大,具体原因见答案。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一般来说,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多,食物网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更强,所以在遭受同等干扰的情况下,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针叶林生态系统抵抗干扰和保持原状的能力更强。
(4)①汞等重金属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聚集,所以生物营养级越高,体内汞等重金属含量越高。题图食物网中鲨鱼的营养级最高,即鲨鱼体内汞等重金属含量最多。②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c/a×100%。
9.答案:(1)胞吞;溶酶体
(2)限制酶;sgRNA(向导RNA)具有与目标基因TTR序列互补的区域,可以引导Cas9酶到细胞核中对TTR基因进行靶向切除
(3)原代培养
(4)两个剂量水平的NTLA-2001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且0.3mg/kg的疗效优于0.1mg/kg;给药次数、药物的副作用、给药方案、特殊人群的用药等
解析:(1)由题图1可知,LNP递送载体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其在细胞内的降解过程主要由溶酶体完成。
(2)从功能上看,题图1中Cas9-SgRNA核酸核蛋白相当于基因工程中的限制酶,它能靶向切除细胞核中TTR基因的原因是sgRNA(向导RNA)具有与目标基因TTR序列互补的区域,可以引导Cas9酶到细胞核中对TTR基因进行靶向切除。
(3)原代培养的细胞遗传物质稳定,若要检测Cas9-sgRNA核酸核蛋白是否产生“脱靶效应”,应从原代培养的肝细胞中提取DNA,利用PCR技术对TTR基因扩增并测序。
(4)分析题图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为两个剂量水平的NTLA-2001均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且0.3mg/kg的疗效优于0.1mg/kg。作为一款新研发的药物,在临床应用之前,我们还应考虑给药次数、药物的副作用、给药方案、特殊人群的用药等影响药效的因素。
10.答案:(1)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②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③分级调节(或TRH→TSH→甲状腺激素);④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
(3)体液;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4)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增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
解析:(1)长跑过程中血糖的来源主要是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②由题干可知,TSH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如果给摘除垂体的大鼠注射适量的TSH,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甲状腺的大小;③由①②实验可知,下丘脑分泌的TRH可对垂体起作用,而垂体分泌的TSH又可对甲状腺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调节,分析可得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为分级调节(或TRH→TSH→甲状腺激素);④向正常大鼠的血液中注射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血液中的TRH和TSH水平明显降低,说明甲状腺激素对TRH和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即可以证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3)在调节时,激素随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并且激素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原因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4)长跑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出汗,水分减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该兴奋传入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发主动饮水;同时机体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排尿,调节水盐平衡。
11.答案:(1)灰体;常;杂交组合甲、乙互为正反交,仅考虑果蝇的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由于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遵循;仅考虑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因为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EEXAXA、EEXAXa、EeXAXA、EeXAXa
(4)灰体红眼:灰体白眼:黑体红眼:黑体白眼=3:3:1:1
解析:(1)由题意可知,纯合的黑体果蝇与纯合的灰体果蝇杂交,F1全是灰体果蝇,则灰体是显性性状。杂交组合甲、乙互为正反交,仅考虑果蝇的灰体和黑体这对相对性状,由于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仅考虑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又因为控制灰体和黑体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基因型为eeXAXA和EEXaY,F1基因型为EeXAXa和EeXAY,F1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F2中灰体红眼雌蝇的基因型为EeXAXA、EeXAXa、EEXAXA、EEXAXa。
(4)杂交组合乙的亲本基因型为EEXaXa和eeXAY,F1基因型为EeXAXa和EeXaY,F1雌雄果蝇之间进行杂交,F2中两对相对性状的表型及比例分别为灰体:黑体=3:1、红眼:白眼=1:1,即在不考虑性别的情况下,F2表型及比例为灰体红眼:灰体白眼:黑体红眼:黑体白眼=3:3:1: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新高考生物精英模拟卷 【福建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新课标)(原卷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高考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1高考生物全真模拟卷(新课标)(原卷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