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依内妈妈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依内妈妈教学设计,共4页。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非洲歌曲的旋律特点。
(2)尝试演唱非洲、美洲歌曲。
(3)辨别非洲音乐。
2、过程与方法:在体验探究中,感受非洲音乐文化风格与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文化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非洲鼓乐与美洲音乐的过程中,逐步了解世界各地区的特色音乐文化,尝试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非洲鼓乐,简单介绍非洲的风土人情:赤道横贯非洲中部,一半以上的地区综年炎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是黑种人,哪里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还有独具神秘色彩的木乃伊,有世界上最大的沙哈拉沙漠。非洲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朋友,人们对非洲的传奇色彩充满向往,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去欣赏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一段非洲鼓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探究非洲音乐的兴趣。】
(2)简单介绍非洲音乐的作用,并点出鼓和马林巴是非洲使用最多的乐器,并出示图片。
(3)结合刚才所听的非洲鼓乐音响,说明鼓在非洲音乐中的地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文字的表述了解非洲音乐、非洲鼓乐,拓宽学生在音乐知识与文化方面的视野,同时引导学生在下面的环节中认真感受非洲音乐。】
2、走进非洲
(1)欣赏《鼓的语言》
①初次聆听录音,思考:在这首作品中,鼓敲击的节奏与语言的描述存在怎样的关系。
②再次聆听音乐,思考:让我们再次欣赏音乐,作品中除了节奏在发生变化以外,音色有没有变化?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感受音乐在音乐要素与音色上的变化,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欣赏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去欣赏音乐。】
③总结与思考:《鼓的语言》是如何通过鼓来表现说话语气呢?
(2)欣赏《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
①聆听录音,思考:同学们在这段音乐中听到固定节奏了吗?
②揭示《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音乐中的固定节奏型。
③再次欣赏《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思考:音乐中描写的场景是否发生变化?是由什么乐器决定的?
④总结非洲舞蹈音乐与鼓之间的密切关系。
3、走进非洲
(1)导入
①播放《飞驰的鹰》,思考:这首乐曲是哪个州的音乐?与非洲音乐什么不同?
②教师介绍非洲音乐的相关知识。
(2)欣赏《依内妈妈》
①聆听音乐,思考:歌曲中运用了哪种节奏型?歌曲由几个乐句构成。
②介绍古巴音乐的相关知识。
③跟随伴奏演唱歌曲《依内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加深对旋律的认识,同时强化对典型节奏的掌握。】
(3)欣赏《桑巴》《探戈舞曲》
①聆听音乐,思考:能听出乐曲中的主奏乐器吗?音乐的情绪怎样?音乐采用了怎样的速度?
②教师介绍桑巴的相关知识。
③思考这是一种什么舞曲?音乐中哪种乐器在演奏作品的主旋律?
【设计意图:探戈舞曲对于学生来说相对熟悉,直接听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④教师介绍探戈的相关知识。
⑤拓展与探究
根据教师的提示,练习探戈节奏。在实践中感受探戈节奏特点。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了解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在实践中加深对探戈音乐的理解。】
教师播放音响,学生听辨:哪一段是桑巴?哪一段是探戈?
6、总结
拉丁美洲音乐以其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呈现于世界乐坛。其节奏当中有较多非洲音乐的痕迹。由于有着共同的音乐渊源,各国音乐文化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在几十个国家中任何一首民歌都可以伴舞,任何一首民间舞曲又都可以填上歌词来演唱,所有国家的民间音乐都是载歌载舞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依内妈妈教案及反思,共1页。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上册欣赏 鼓的语言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音乐八年级上册欣赏 鼓的语言教案及反思,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