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前好题精练(1):字词、默写、词性(含答案解析).docx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前好题精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前好题精练(1):字词、默写、词性(含答案解析).docx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前好题精,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音字形,默写,词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字音字形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莅临(wèi) 酝酿(liàng) 狭隘(ài) 怪诞不经(dàn)
B.匿笑(nì) 吝啬(lìn) 菡萏(dàn) 拈轻怕重(niān)
C.碣石(jié) 静谧(mì) 蝉蜕(tuì) 疲惫不堪(kān)
D.怂恿(sǒng) 桑椹(shèn) 憔悴(cuì) 人迹罕至(hǎn)
【答案】A
【解析】
A.有误,“莅临”的“莅”应读作“lì”,“酝酿”的“酿”应读作“niàng”。
故选:A。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匿笑(nì) 蜷曲(juǎn) 骇人听闻(hài) 踉踉跄跄(liànɡ)
B.憔悴(cuì) 澄澈(chè) 丝丝缕缕(lóu) 絮絮叨叨(dā)
C.干涸(hé) 威慑(shè) 头晕目眩(xuàn) 更胜一筹(chóu)
D.滑稽(jī) 冰雹(bā) 随声附和(hè) 忍俊不禁(jīn)
【答案】C
【解析】
A.有误,“蜷曲”的“蜷”应读作“quán”。
B.有误,“丝丝缕缕”的“缕”应读作“lǚ”。
D.有误,“冰雹”的“雹”应读作“bá”。
故选:C。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怅然(chàng) 称职(chèng) 抽噎(yē) 神采栾栾(yì)
B.惩戒(chěng) 羞怯(qiè) 陛下(bì) 惊慌失错(cuò)
C.狡猾(xiǎ) 寂寞(mò) 余晖(huī) 粘轻怕重(niān)
D.缥缈(piā) 晕眩(xuàn) 热忱(chén) 随声附和(hè)
【答案】D
【解析】
A.有误,“称职”的“称”应读作“chèn”,“神采栾栾”的“栾”应为“奕”。
B.有误,“惩戒”的“惩”应读作“chéng”,“惊慌失错”的“错”应为“措”。
C.有误,“狡猾”的“狡”应读作“jiǎ”,“粘轻怕重”的“粘”应为“拈”。
故选:D。
4. 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形近字:①通宵 ②云宵 ③元霄
多音字:④着落(zhá) ⑤着凉(zhá) ⑥着陆(zhuó)
成语:⑦翻来复去 ⑧喜出忘外 ⑨美不胜收
A.①④⑧ B.①⑤⑨ C.②⑥⑦ D.③⑤⑧
【答案】B
【解析】
A.有误,④“着落”中的“着”应读作zhuó,⑧“喜出忘外”的正确写法是“喜出望外”。
C.有误,②“云宵”的正确写法应该是“云霄”,⑦“翻来复去”的正确写法是“翻来覆去”。
D.有误,③“元霄”的正确写法应该是“元宵”,⑧“喜出忘外”的正确写法是“喜出望外”。
故选:B。
5. 下列成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杞人忧天 神彩奕奕 骇人听闻
B.人声鼎沸 哄堂大笑 惊慌失错
C.拈轻怕重 各得其所 大相径庭
D.麻木不仁 怪诞不惊 参差不齐
【答案】C
【解析】
A.有误,“神彩奕奕”的“彩”应为“采”。
B.有误,“惊慌失错”的“错”应为“措”。
D.有误,“怪诞不惊”的“惊”应为“经”。
故选:C。
6. 下列四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沾轻怕重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见议思迁
B.咄咄逼人 翻来复去 喜出望外 人际罕至
C.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混为一谈 刨根问底
D.沉默寡言 惊惶失措 畏罪潜逃 大相径廷
【答案】C
【解析】
A.有误,“沾轻怕重”的“沾”应为“拈”,“见议思迁”的“议”应为“异”。
B.有误,“翻来复去”的“复”应为“覆”,“人际罕至”的“际”应为“迹”。
D.有误,“惊惶失措”的“惶”应为“慌”,“大相径廷”的“廷”应为“庭”。
故选:C。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企盼 濒临 花枝招展 人声鼎沸
B. 帐蓬 取决 人迹罕致 咄咄逼人
C. 分岐 禁锢 接然不同 正襟危坐
D. 阴蔽 狼藉 内忧外患 恍然大悟
【答案】A
【解析】
B.有误,“帐蓬”的“蓬”应为“篷”,“人迹罕致”的“致”应为“至”。
C.有误,“分岐”的“岐”应为“歧”,“接然不同”的“接”应为“截”。
D.有误,“阴蔽”的“阴”应为“荫”。
故选:A。
8. 仔细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
当绿枝上闪shuò 着露珠的光彩,梅布尔的朋友们sǒng 恿她花钱摆阔气。这就使得她那充满活力、跃跃欲试的青春,遭到了精神上的禁gù 。这一切难道不是破绽百出的滑jī 表演吗?
【答案】烁;怂;锢;稽
9.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掠时序之美:春天,花仙子盛装莅(lì)临,眼前花团锦簇,______,与轻风流水应和(hè)着的牧童的笛声嘹亮响起,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_____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热烈而又粗犷的夏雨迫不及待,它的到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______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______。秋雨是那样使人静谧(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终年贮(chǔ)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莅(lì)B. 和(hè)C. 谧(mì)D. 贮(chǔ)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领掠B. 嘹亮C. 粗犷D. 迫不及待
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咄咄逼人 呼朋引伴 流 喜悦
B. 美不胜收 争先恐后 鼓 希望
C. 美不胜收 呼朋引伴 鼓 喜悦
D. 咄咄逼人 争先恐后 流 希望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B.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终年贮蓄的绿色一并拿出来,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C.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D.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答案】1. D 2. A 3. C 4. A
【解析】
1.D.有误,“贮蓄”的“贮”应读作“zhù”。
故选:D。
2.A. 有误,“领掠”的“掠”应为“略”。
故选:A。
3.第一空:咄咄逼人:气势汹汹,使人惊惧。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结合“眼前花团锦簇”可知,第一空处主要形容春天到处是美景,故应填:美不胜收。
第二空:呼朋引伴:意思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结合语境,第二空处应表达拟人化的鸟儿招呼朋友热闹地鸣叫着,故应填:呼朋引伴。
第三空:喜悦:非常愉快、高兴。希望:心里想着实现某种事情或目的,或者盼着出现某种情况或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欲望或理想。结合语境,第三空处应表达丰收后人们的愉快,故应填:喜悦。
故选:C。
4.“一年到头”和“终年”词义重复,任意删去其中一个,正确语序为: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或者: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故选:A。
二、默写
1. 古诗文默写。
(1)行舟途中的王湾看到时序交替,景观变化,从中领悟到自然的理趣,写下诗句: , 。(《次北固山下》)
(2)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修身立德”没有捷径可循。正如《论语》中所说“ , ”,唯有广泛学习、坚定志向、多问多思,才能涵养仁德、锤炼品行。
(4)深夜听雨,勾起多少诗人无尽的情思。《夜雨寄北》中李商隐面对秋雨,想到的是“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未来欢乐的重聚,抒发思念之情;《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陆游听到风雨声,想到的是“ , ”的铁骑踏冰之景,抒发报国之志。
(5)“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答案】
(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4)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5)吹面不寒杨柳风
2.古诗文默写。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②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③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
。
④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⑤《<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告诫我们要珍惜时光的句子是: ,
。
【答案】
①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
③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④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⑤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3. 学校开展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请你帮助主持人完成串词。(10分)
要求:①在前3名选手的串词中填上恰当的诗句,必须是将要朗诵的诗文中的句子。②参照前3名选手的串词,为第4名选手写出完整的串词,他朗诵的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途经潼关时对山水的描绘,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下面,有请1号选手为大家朗诵《潼关》。(2分)
(2)古诗月中有景,月中有情。“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描绘的是月映江中的美景,赏心悦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是边城月色,凄神寒骨。接下来,有请2号选手为大家朗诵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2分)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将“学”与“习”统一起来。接下来,有请3号选手为大家朗诵《〈论语〉十二章》。(2分)
(4)
(4分)
【答案】
(1)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2)回乐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3)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4)示例:思乡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大雁传书,寄托诗人思乡之情;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深秋晚景,来渲染游子羁旅之悲。下面,有请4号选手为大家朗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4.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2) ,巴山夜雨涨秋池。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 ,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答案】
(1)便引诗情到碧霄
(2)君问归期未有期 何当共剪西窗烛
(3)风正一帆悬
(4)强欲登高去
(5)不义而富且贵
5. 请根据要求默写古诗词名句。
(1)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3)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
(5)曹操《观沧海》中总写大海、山岛景象的句子是“ , ”。
(6)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暮春逢友,表达了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的句子是“ , ”。
【答案】
(1)应傍战场开
(2)便引诗情到碧霄
(3)影入平羌江水流
(4)终古高云簇此城
(5)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6)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三、词性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烟花往往是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开闭幕式的一大看点。区别于以往大型活动实体烟花的表演模式,杭州亚运会开幕式通过三维动画、AR技术等数字科技,从仰视、俯视、侧视等角度,用电子烟花为观众演绎了一场视觉盛宴,灿烂效果不亚于实体烟花的同时,还实现了零碳排放。
在这场盛大的开幕式中,除了展现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充满古韵的东方美学和精致典雅的生活态度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选自中国环境网)
从艺术角度来说,焰火设计不仅是为了烘托热闹氛围,更是以焰火为媒介,传递艺术观念和时代气息。每次设计焰火前,我们都会根据活动主题,搜集各种资料,找到恰当的创意。比如,北京世园会开幕式焰火表演就以“繁华时代、精神家园”为理念,借用4幅古代文人画,展现“梅兰竹菊”审美意象,寓意高远的精神追求。为实现这样的创意,我们从文献典籍里找元素、找灵感,将古代造园理论与焰火设计结合起来,用借物抒情的园林设计哲思,让活动现场缥缈的夜空变成一处“焰火园林”。同时,我们运用传统园林窗户样式构建焰火动态,让观众产生一种移步换景的感觉。高空里的焰火不断变换,汇聚成空中园林里的百花齐放,夜空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选自《人民日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加点的“区别”“一场”“效果”“热闹”“这样”的词性分别是动词、数量词、名词、形容词、代词。
B.文中画线的“盛宴”“典雅”“氛围”“恰当”“灵感”等词语,从感情色彩上看,都是褒义词。
C.“烟花往往是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开闭幕式的一大看点”这句话的主干是“烟花是看点”。
D.“高空里的焰火不断变换,汇聚成空中园林里的百花齐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且有感染力。
【答案】B
【解析】B. 有误,“氛围”不是褒义词,是中性词。
2. 下列文化常识和语法知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为“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B.中国是礼仪之邦,交往言谈很有礼貌,初次见面说“久违”,好久不见说“久仰”。
C.“她把我的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的手上流过”一句中“喷水口”“手”都是名词,“放”“流过”都是动词。
D.“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一句中“田地”一词,在这个语境中的意思是“地步,境地”。
【答案】B
【解析】B.有误,“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3.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高寿”“惠顾”“令郎”等是常见的敬辞,“家母”“愚见”“鄙人”“见谅”是常见的谦辞。
B.《济南的冬天》《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的作者分别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英国诗人泰戈尔、美国作家海伦•凯勒。
C.我到很想知道,他们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句子中加点词语“怎样”的词性是副词。)
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为“家慈”,请人指点说“请赐教”。
【答案】A
【解析】
B.有误,泰戈尔是印度诗人。
C.有误,“怎样”的词性的疑问代词。
D.有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应该是“家父”,“家慈”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称呼。
故选:A。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爱这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真是太厉害了。”解说:“令爱”一词是谦辞的说法,此句中使用正确。
B.“你明天记得带伞,”丽丽说,“天气预报明天有暴雨。”解说: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解说: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礼物”“传统”“未来”“以上”都是名词。
【答案】A
【解析】A.有误,“令爱”是敬称。
5. 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乡愁是一个电话,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十五的月亮,每逢佳节备思亲;乡愁是一张机票,归心似箭。”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把乡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B.“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句中加点词“仿佛”是副词,“满”是形容词。
C.“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句中“放纵”的意思是“感情无法抑制,不能自控”。
D.“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学传统礼仪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个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删掉“通过”或者“让”。
【答案】B
【解析】B.有误,句中的“满”也是副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0 写作-【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0写作原卷版docx、专题10写作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名篇名句默写-【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统编版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名篇名句默写原卷版docx、专题03名篇名句默写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诗词默写-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前专项演练+模拟金卷(统编版)原卷版,文件包含诗词默写-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前专项演练+模拟金卷统编版原卷版docx、诗词默写-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期末考前专项演练+模拟金卷统编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