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图中数字1所示)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
B. 3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 由2携带的氧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D. 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3内的一样多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血浆蛋白
C. 正常人的血浆pH接近中性,与它含有HCO3-、NO3-等离子有关
D. 葡萄糖、无机盐、水分、血红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3. 高级神经中枢的不同部位受损可能导致机体发生异常。下列受损部位和所导致的结果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
A. 大脑皮层——机体能排尿,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B. 小脑——保持身体平衡,但呼吸急促
C. 言语区的V 区——由于不能看到文字而无法进行正常阅读
D. 言语区的H 区——能听懂别人说话,但无法进行正常言语交流
4. 下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 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 、c 、d 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 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5个
D. 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5. 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a 点的电位
B. 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
C. 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时为动作电位
D. 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转变为a 的过程中,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6. 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
B. 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C. 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D. 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
7. 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是神经中枢,只能接受神经信号的刺激
B. 饱餐后,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C. 寒冷刺激下,激素Ⅱ含量上升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
D. 饮水过多时,调节肾小管、集合管活动的激素Ⅲ的含量下降
8. 恐惧反射是一种条件反射,其建立的过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声音属于非条件刺激,图乙表示强化过程
B. 图丙中的老鼠已形成恐惧反射,此时恐惧反射的中枢在脊髓
C. 电击引起的恐惧反射比声音引起的恐惧反射经历时间短
D. 条件反射建立后,声音反复出现而没有电击,此反射不会消退
9. 下图为水盐平衡调节机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往往是由吃了过咸的食物、缺乏饮水或体内失水过多造成的
B. 下丘脑细胞既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也能分泌多种激素
C. 摄水主要是通过饮水实现的,排水主要是通过尿液和汗液的形式实现的
D.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0. 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含量过高将导致糖尿病(分1型和2型两类)。注射胰岛素可以治疗1型糖尿病,对2型则无效。为进行一次医学测试,A、B和C三名成年人禁食12h,然后喝下含100g葡萄糖的溶液。在摄入葡萄糖后的4h内,定时测定每人血浆中的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 成年人B是糖尿病患者,病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发生功能阻碍
B. 成年人A是正常人,饭后能够通过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C. 成年人C是糖尿病患者,病因可能是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
D. 成年人C的血糖浓度随着胰岛素水平的升高而降低
11. 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会动员起来抵御寒冷。机体产生的反应包括( )
①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②皮肤血管收缩导致血流量减少
③神经系统快速反应,引起骨骼肌战栗
④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提高代谢速率
⑤生理性调节(如减少出汗)和行为性调节(如增加衣物)共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⑥寒冷环境中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有分级调控,对内脏活动无分级调控
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②③⑤D. ③④⑥
12. 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胺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B. 艾滋病、类风湿关节炎、荨麻疹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 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 艾滋病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
13. 人体内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和丙表示相应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吞噬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产生的
B. 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参与处理病原体
C. 乙为辅助性T 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 丙物质是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 细胞的增殖分化
14. 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一定存在于内环境中
B. 内环境中可以有激素、神经递质、酶等,且三种物质在发挥生理作用后即被灭活
C.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离不开信息分子的作用,均需与受体结合才能起作用
D. 神经系统只能通过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影响免疫调节和体液调节
15.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 骨髓既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生场所,又能作为神经中枢
B. 抗体、溶菌酶和白细胞介素是体内常见的几种细胞因子
C. 免疫细胞包括发挥免疫作用的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
D.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
16. 疫苗是现代医学的伟大成就,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疫苗包括灭活疫苗、核酸疫苗等。某种mRNA疫苗通过体外设计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序列,再经脂质体包裹后注射到人体内,引起相关免疫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灭活的病毒疫苗是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能保留其抗原特性的生物制品
B. mRNA疫苗进入人体后通过引起机体细胞免疫,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C. mRNA进入细胞翻译出相应的抗原蛋白,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 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提高机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17. 温室大棚种植草莓时,需要控制大棚中的环境条件,或喷洒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之加快生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植物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B. 细胞内的光敏色素被激活后,能直接影响到细胞核中特定基因的转录过程
C. 草莓开花至果实完全成熟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D.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效果稳定”特点是因为植物体内缺少分解这些物质的酶
18. 高三(17)班的同学们发现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往往不同,如图甲是一盆栽植物,①②是枝条上着生的芽,⑤⑥是其根的两个侧面。如图乙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在植物的幼芽和幼根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这称为极性运输
B. 图乙中,生长素为10-6ml/L浓度时,对根的生长作用是抑制生长,对茎的生长是促进生长,说明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一样
C. 图甲中①生长占优势,②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是顶端优势,解除该现象的方法是去除侧芽
D. 高三(17)班的同学们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乙图中的D点浓度可表示⑤(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
19. 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中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生长的机制(见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稻插秧前用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处理,可提高成活率
B. 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C. 抑制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
D. 不同种类植物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可能相同,作用效果可能相反
20. 植物体内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维持动态平衡。科学家以短日照植物紫苏为研究材料,发现光周期诱导其开花过程伴随DNA甲基化水平的降低。而且还发现使用甲基化酶抑制剂代替光周期诱导可以使其在非光周期诱导条件下开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甲基化可以使得基因的表达发生可遗传变化
B. 使用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可使得紫苏在光周期条件开花
C. 光敏色素被光激活后其结构要发生改变才能调控植物开花
D. 甲基化酶基因敲除的紫苏在非光周期诱导条件下可能会开花
21.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反映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C. 自然界中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K/2值上下波动
D.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外因有气象、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2. 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种群“J”型增长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的增长速率
B.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是固定不变的
C. 在鱼类养殖中,在接近K值时进行捕捞有利于该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D. 在“S”型曲线中,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23. 实验技术与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中生物学涉及的实验技术与方法主要有:①同位素标记法、②荧光染料标记法、③染色观察法、④差速离心法与密度梯度离心法、⑤样方法、⑥标记重捕法、⑦取样器取样法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均可用于物质的示踪或定位
B. ③主要用于检测或鉴定物质的含量
C. 分离各种细胞器可用④中的差速离心法
D. ⑤⑥⑦均可估算统计对象的数量或密度
24.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有差别。为了调查群落中物种数的多少,通常采用最小面积的方法来统计。最小面积是指基本上能够表现出某群落中所有植物种类的最小样方面积。如图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及落叶林中样方面积与物种数的关系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看出,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越大,其最小面积越大
B. 统计热带雨林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以用标记重捕法
C. 样方面积太小,不能完全反映群落的物种数,所以样方面积越大越好
D. 随着样方面积不断加大,样方内物种数越来越多
25. 森林分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寒带针叶林等,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类群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森林群落的重要特征
B. 森林群落的形成速度受土壤、气候和物种迁移影响
C. 适度砍伐森林可改变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D. 人类活动影响森林群落演替速度但不会改变演替的方向
26. 下图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 海葵和寄居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③来表示
B.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生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
C. 水车前和小眼子菜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②来表示
D. 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27.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 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 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 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28. 有两条食物链:①玉米→人,②玉米→牛→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 若①和②中玉米的数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都为10%,当①能养活10000人时,②最多能养活1000人
C.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减少
D. 若土壤中含有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体内比①中的人体内积累的重金属离子少
29. 下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流经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A
B. 图中的C和B1+C1+D1可分别表示桑树和蚕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 正常情况下D/C的值大于10%
D. 人工建立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30. 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群落、无机环境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
B.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
C.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密不可分
D. 研究两个物种间的信息传递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31. 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B.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32. 下列与图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 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
C. 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 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
33.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B. 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
C. 冻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强
D.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34.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知,历朝历代或多或少皆存在对环境保护的明确法规与禁令,用来规范指导入类的生产生活实践,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根据这一理念和生态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就地保护行为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B. 将生活垃圾回收后直接撒到农田中即可作有机肥
C. 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重要手段
D. 为了使养分还田可将植物秸秆焚烧处理
35. 天鹅洲自然保护区是为了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起来的,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没有大型食肉动物。1993年以来,分三批从北京引进的94头麋鹿,自由生活在保护区内,完全靠野生植物为食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约为450头,目前已经超过800头,并形成了3个亚种群。但近年来,随着人类在保护区内的某些活动增加,麋鹿开始出现种群密度制约的迹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保护麋鹿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后,麋鹿的环境容纳量就可以一直稳定不变
C. 麋鹿在保护区内生活,没有捕食者,食物充足,因此没有环境阻力
D. 由于出现生殖隔离,原来的一个麋鹿种群分化为三个亚种群
36. 许多谚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的是群落的次生演替过程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描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37. 湿地保护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实践,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生存福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 湿地保护可有效实现“碳中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用净化能力强且互利共存的水生生物修复湿地,体现了协调原理
D. 湿地生态修复时应禁止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同时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38. 古徽州有许多美食深受人们喜爱,如徽州毛豆腐、灵山酒酿、臭鳜鱼、徽州臭豆腐等。制作臭豆腐时需要将豆腐浸入含有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的卤汁中发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卤汁中的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相互独立,没有种间关系
B. 制作臭豆腐时,豆腐相当于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C. 培养霉菌时一般需将培养基调至碱性
D. 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乳酸和二氧化碳,需定期排气
39. 乳酸菌在盐胁迫条件下生存、生长和代谢的能力在食品发酵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为筛选耐高盐乳酸菌,某研究小组将酱油原培样品划线接种于不同浓度梯度NaCl的培养基中,从而培养得到耐高盐的单菌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养乳酸菌的培养基和器具都要进行灼烧灭菌
B. 划线接种前,无须对酱油原培样品进行稀释
C 乳酸菌培养时必须提供无氧、高盐且偏碱性条件
D. 培养基中得到的单菌落均由乳酸菌繁殖形成
40.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和消毒。下列关于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煮沸消毒法可以杀死所有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
B. 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
C. 吸管和培养皿通常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D. 接种环、试管口通过灼烧灭菌法进行灭菌
二、非选择题。
41.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A、B、C、D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序号代表相关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碳循环是指碳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与之相关的必不可少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
(2)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①过程从大气中摄取碳速率与生物的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大致相同。若这种碳平衡被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过程打破,可能会加剧温室效应。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___________,使能量沿着__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循环往复。
(4)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可来源于生物或非生物环境
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C.信息都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5)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称为__________稳定性。一般而言,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种类越多,该稳定性越___________。
42. 华南虎有个让中国人自豪的名字——“中国虎”,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华南虎和大熊猫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有一定生存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________。该信息来源于____________。
(3)下图是能量流经华南虎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华南虎的摄入量。那么,B、D依次表示华南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要确保华南虎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的相关植物所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__________________。
(4)大熊猫对人类有观赏、科学研究等重要意义,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近几十年来,人类才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该措施属于___________,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43. 为响应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广东某企业运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将该企业产生的CO2收集和储存起来,并对该企业排出的污水进行相关处理。回答下列问题:
(1)“碳达峰”和“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参与,理由是碳循环具有____。
(2)为美化厂区环境,同时实现一定程度的“碳捕集”,该企业选择了多种广东常见植物并充分考虑环境容纳量来合理种植,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建设的____原理。
(3)该企业之前将富含N、P的污水大量排入某湖泊引起水华现象。为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修复水体,该企业相关人员取该湖泊水样,分别种植了芦苇、黄花鸢尾、菖蒲三种挺水植物,每3天测定一次水体中N、P的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种植挺水植物可防治水华,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生物学原理是:____。
②据图分析修复效果最佳的挺水植物是____。实验后期,植物根部存在腐烂现象,且有叶片掉落水中,据此推测第12~15天水体中N浓度略有上升的原因是____。
③请在上述挺水植物中选择修复水体应使用的植物,并说明依据:____。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禄劝一中2024年3月月考高二生物试卷docx、禄劝一中2024年3月月考高二生物试卷pdf、高二3月月考生物答题卡1docx、禄劝一中2024年3月月考高二生物试卷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