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3.4力的合成和分解(第1课时)(考点解读)-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1 次下载
- 3.4力的合成和分解(第2课时)(考点解读)-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1 次下载
- 第3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60题23大考点)-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1 次下载
- 第3章《相互作用——力》单元测试卷-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4.1牛顿第一定律(考点解读)-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同步高频考点专题训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1 次下载
物理必修 第一册5 共点力的平衡优秀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5 共点力的平衡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35共点力的平衡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35共点力的平衡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 一般情况下的共点力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条件:或,。
3、常用推论
①若物体受n个作用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一个力与其余(n-1)个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表示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三角形。
4、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基本思路
确定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巧选研究对象(整体法或隔离法)→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或作讨论。
5、求解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
①合成法:一个力与其余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常用于非共线三力平衡。
②正交分解法:,,常用于多力平衡。
③矢量三角形法,把表示三个力的有向线段构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常用于非特殊角的一般三角形。
6、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通过求出其中几个力的合力,将多个力的平衡问题转化为二力平衡或三力平衡问题。
7、应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题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物体、质点或绳的结点等)。
(2)分析研究对象所处的运动状态,判定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3)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4)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选择恰当的方法列出平衡方程。
(5)求解方程,并讨论结果。
考点2 动态平衡分析
1、动态平衡问题是指通过控制某些物理量的变化,使物体的状态发生缓慢改变,“缓慢”指物体的速度很小,可认为速度为零,所以在变化程中可认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把物体的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态。
2、动态平衡的四种典型解法:解析法、图解法、相似三角形法、辅助圆法。
3、解析法应用一般步骤:
(1)选某一状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2)将其中两力合成,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3)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
(4)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
※解析法适用于有特殊三角形的时候(直角始终存在)。
4、图解法应用一般步骤:
(1)确定恒力、定向力、第三力
(2)画出恒力,从恒力末端画出与定向力同方向的虚线,将第三力平移与恒力、定向力构成矢量三角形。
(3)根据题中变化条件,比较这些不同形状的矢量三角形,判断各力的大小及变化。
※图解法适用于三力动态平衡:一力大小方向均不变、一力方向不变、一力大小方向都变。
5、相似三角形法: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根据合力为零,把三个力画在一个三角形中,看力的三角形与哪个三角形相似,找到力的三角形与空间三角形相似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求解.
※相似三角形法适用于:有一恒力,另外两个力大小、方向都变。
6、辅助圆法:适用于物体受三个力处于动态平衡时,其中一个力大小、方向均确定,另两个力大小、方向均不确定,但是这两个力的方向夹角保持不变。
【考点1 一般情况下的共点力平衡】
【典例1-1】(2023•海安市开学)用两根相同的细绳和弹簧分别将小球1、2和小球3、4悬挂起来,静止时2、4两球等高,如图所示。则关于小球的质量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m1>m3B.m2=m3C.m1<m4D.m2=m4
【典例1-2】(2023•海淀区校级开学)(多选)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网兜把足球挂在A点,足球与墙壁的接触点为B。足球的质量为m,悬绳与墙壁的夹角为α,网兜的质量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悬绳对足球的拉力大小为mgcsα
B.墙壁对足球的弹力大小为mgtanα
C.足球所受合力的大小为
D.悬绳和墙壁对足球的合力大小为mg
【典例1-3】(2022秋•金山区期末)某校物理课外小组为研究石拱桥所用石料间的相互作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型。若四块相同的石料砌成圆弧形对称结构,每块石料对应的圆心角均为30°,其中第3、4块石料固定在地面上,假定石料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则1对2的作用力与3对1的作用力大小之比是 ;地面对3的作用力与3的重力之比为 。
【变式1-1】(2023•成都开学)如图,一总质量为m的快递箱放在质量为M的平板车上。某同学在快递箱上施加大小为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的推力,快递箱和平板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地面、快递箱和平板车接触面均水平,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板车对快递箱的静摩擦力大小为Fcsθ
B.地面对平板车的摩擦力大小为Fsinθ
C.平板车对快递箱的支持力大小为mg
D.地面对平板车的支持力大小为(M+m)g
【变式1-2】(2023•深州市校级开学)(多选)“抖空竹”是中国传统的体育活动之一,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记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将抖空竹中的一个变化过程简化成以下模型:轻质弹性绳(弹力特点类比于弹簧)系于两根轻杆的端点位置,左、右手分别握住两根轻杆的另一端,一定质量的空竹架在弹性绳上。开始时两手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保持轻杆水平,弹性绳的总长度为L0,接下来分别作出如下动作:保持弹性绳两个端点的距离不变,左手抬高使弹性绳两个端点的连线顺时针缓慢转过一个较小角度,此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L1;保持弹性绳两个端点的距离不变,右手抬高使弹性绳两个端点的连线逆时针缓慢转过相同角度,此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L2,不计一切摩擦,则关于弹性绳总长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A.L1=L2B.L1>L0C.L2>L0D.L1<L0
【变式1-3】(2023•金山区校级开学)探索鸡蛋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所示,鸡蛋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为 N;如果将鸡蛋直接投入水中,该鸡蛋将 (填“上浮”、“悬浮”或“下沉”);如果在水中加入适量盐并轻轻搅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这一现象说明 。
【变式1-4】(2023•深州市校级开学)如图所示,物块A的质量为mA=2kg,用绳悬挂在绳PQ和PCB的结点上,PQ偏离竖直方向角度β=37°,PC水平,连接B的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53°。所有绳及光滑的滑轮的质量不计。木块B静止在水平面上,质量mB=8kg。已知cs53°=0.6,sin53°=0.8,重力加速度为g=10m/s2。求:
(1)PQ绳的拉力为多大;
(2)地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分别为多大。
【考点2 动态平衡分析】
【典例2-1】(2023春•黎川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M=5kg的物体P静止在地面上,用轻绳通过光滑、轻质定滑轮1、2(滑轮大小相等,轴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与质量m=1.5kg的小球Q连接在一起,初始时刻滑轮2与P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小球Q与滑轮1间的轻绳刚好位于竖直方向,现在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小球Q,直到物块P刚要在地面上滑动。已知P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s37°=0.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始时P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19N
B.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Q与滑轮1间的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最大为53°
D.轴对滑轮1的最大作用力大小为5N
【典例2-2】(2023•重庆开学)(多选)如图,不计重力的轻杆OP能以O为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端悬挂一重物,另用一根轻绳通过定滑轮系在P端。当OP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缓慢增大时,OP杆的弹力FN和绳子的张力FT的大小变化是( )
A.FN先变小后变大B.FN不变
C.FT先变大后变小D.FT逐渐变大
【典例2-3】(2021秋•杨浦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装置,两根细绳拴住一小球,保持两细绳间的夹角θ=120°不变,若把整个装置在纸面内顺时针缓慢转过90°,则在转动过程中,CA绳的拉力F1 ;CB绳的拉力F2 。(选填“一直变大”“一直变小”“一直不变”“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变式2-1】(2022秋•徐汇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均匀光滑球夹在倾斜墙和竖直长木板之间静止,长木板的下端为固定转动轴。将长木板从图示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小球对墙的压力大小为F1,小球对长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2。则( )
A.F1、F2都逐渐减小
B.F1逐渐减小、F2逐渐增大
C.F1逐渐减小,F2先减小再增大
D.F1先增大再减小,F2逐渐增大
【变式2-2】(2023春•湖南期末)(多选)如图所示,一种简易手机支架由斜面和撑杆组成,一般撑杆可用来调节角度。某同学将手机放在支架上,若手机与支架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调节角度过程中手机与支架保持相对静止,则( )
A.手机由位置1到位置2,支架对手机的支持力FN逐渐减小
B.手机由位置1到位置2,支架对手机的摩擦力Ff逐渐减小
C.支架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α满足的关系式为tanα=μ
D.支架对手机的支持力大于手机所受的重力
【变式2-3】(2021秋•静安区期末)如图,一粗糙斜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物块N,斜面和物块M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物块M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1.(2023•贵阳开学)如图所示,学校门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石墩,石墩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工作人员用轻绳按图示方式匀速移动石墩时,两平行轻绳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均为θ,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两轻绳拉力的合力大小为
B.减小夹角θ,轻绳的合拉力一定减小
C.增大夹角θ,地面对石墩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D.轻绳的合拉力最小时,地面对石墩的摩擦力也最小
2.(2023•新城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拉力F增大,则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3.(2023春•贵州期末)中华民族在春节期间有挂灯笼的习俗.如图所示是某公园里同一型号灯笼的四种悬挂情景,其中绳子OA所受拉力最大的情景是(O为两绳子与灯笼的悬挂点)( )
A.B.
C.D.
4.(2023•浏阳市开学)如图,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应用到多个物理知识。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骑自行车下坡时,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惯性越来越大
B.把手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C.在水平地面匀速骑行时,车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骑行过程中,若一切外力消失,自行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2023•成都开学)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A和四分之一圆弧形滑块B相切于最低点并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在B上,使B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不计一切摩擦,在此过程中( )
A.B对A的支持力减小
B.竖直墙面对A的弹力不变
C.外力F增大
D.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增大
6.(2023•西安开学)如图所示,两根细线(不可伸长,但长度可以改变)的一端分别固定在M、N两点,另一端系在一个玩具娃娃上,使a段细线恰好水平,b段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若使a段细线的悬点缓慢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玩具娃娃的位置不变,则与移动前相比( )
A.a段细线的拉力变小B.a段细线的拉力不变
C.b段细线的拉力变大D.b段细线的拉力变小
7.(2022秋•芜湖期末)图a为无人机航拍的芜湖长江三桥雄姿,三桥线路全长5.4千米,主桥全长1.2346千米。现将桥梁的一部分简化成如图b所示的模型,已知桥塔竖直固定,质量为40吨钢梁PQ水平放置,其质量均匀分布,其左端P用光滑铰链连接在桥塔上,右端Q通过钢索固定在桥塔上的A点,且钢索AQ与桥塔的夹角为60°,则钢索AQ的拉力大小为 N;如果将钢索AQ换成长度更长、固定点更高且与桥塔成37°的钢索BQ固定,钢梁PQ仍水平,则钢索BQ的拉力大小为 N(钢索质量不计,sin37°=0.6,cs60°=0.5,重力加速度g=10m/s2)。通过计算发现桥塔越高,钢索与桥塔的夹角越小,钢索拉力越小,钢索越不容易断裂。
8.(2022秋•金山区期末)用如图模型研究斜拉桥的平衡:细杆CD固定在地面,从质量为m的均匀平板正中央空洞内穿过。通过两根轻质细线CA、CB将平板水平悬挂,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60°。则CB绳对平板的拉力大小为 ;保持平板水平不动,逐渐缩短CB线,使悬挂点B左移,CB绳对平板的拉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9.(2022秋•漳平市月考)如图甲所示,水平轻杆BC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装有一轻滑轮,细绳AD跨过水平轻杆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m1的物体,其中AC段细绳的拉力为FAC,水平轻杆的弹力为FBC,∠ACB=30°;图乙中轻杆HG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轻杆可绕H点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另一端G通过细绳EG拉住,EG与水平方向也成30°,轻杆的G点用细绳GF拉住一个质量为m2的物体,其中EG段细绳的拉力为FEG,轻杆的弹力为FHG。若甲、乙两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则FAC:FEG= ;FBC:FHG= 。(均用m1、m2表示)
10.(2022•闵行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的固定光滑圆轨道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圆轨道上,用细线通过小孔系在环上,缓慢拉动细线,使环沿轨道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拉力F和轨道对小环的作用FN的大小变化情况分别为:F ,FN (均选填“增大”、“减小”、“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等).
11.(2022春•酒泉期末)画出下图中质量为m且均处于静止状态的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重力加速度为g,并注明各力的符号。
12.(2022秋•红河县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横杆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圆环A,用一细线悬吊一个质量为m的球B。现用一水平拉力F缓慢地拉起球B,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此时环A仍保持静止。求:
(1)此时水平拉力F的大小;
(2)横杆对环的支持力大小;
(3)杆对环的摩擦力。
13.(2023春•新乐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再对物体施加一方向水平向右的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试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这一恒力F的大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力的合成和分解精品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34力的合成和分解第2课时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34力的合成和分解第2课时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优秀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考点解读原卷版docx、1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考点解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