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件+分层练习(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pptx
    • 视频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mp4
    • 视频
      硝酸铵一心想成为炸药的肥料(视频).mp4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第1页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第2页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第3页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第4页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第5页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第6页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第7页
    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第8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完整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完整版ppt课件,文件包含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同步课件pptx、氨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mp4、硝酸铵一心想成为炸药的肥料视频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1.能以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为例,分析和探讨化学工业对人类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2.能运用绿色化学的思想对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进行初步的评估,提出处理环境污染物的建议,发展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为什么硝酸铵爆炸威力这么大?
    不同温度下,硝酸铵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大量气体。
    氮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能 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促使叶片生长,提高植物对营养的吸收,从而 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氮肥主要作用就是 供给叶子生长,促进枝条、秸秆、茎秆粗壮生长 。
    铵态氮肥:主要成分含______硝态氮肥:主要成分含______有机态氮肥:主要成分含有尿素[CO(NH2)2]
    NH4Cl 、(NH4)2SO4 、 NH4NO3 、NH4HCO3
    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铵盐。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试纸变蓝
    NH4HCO3分解产生NH3
    固体逐渐减少,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试管口有白色固体生成
    NH4Cl受热分解产生NH3
    试管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试纸变蓝
    NH4Cl和NaOH热反应生成NH3
    所有铵盐遇碱共热都可以生成氨气。
    净化装置:通常用碱石灰干燥氨气,不能用五氧化二磷、浓硫酸和无水氯化钙干燥。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试管口塞一团疏松的棉花团,目的是防止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以收集到较纯净的氨气。
    ①方法一: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在试管口附近,若变蓝,说明已经收集满。②方法二:用蘸取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说明已经收集满。
    多余的氨气要吸收掉(可在导管口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润的棉花球)以避免污染空气。在吸收时要防止倒吸,常采用的装置如图。
    实验室快速制氨气的方法
    1、加热浓氨水法:NH3·H2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NH3:
    NH3·H2O NH3↑+H2O
    2、浓氨水加固体NaOH(或生石灰、碱石灰)法:固体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会促使氨水分解,而生石灰可与水反应生成Ca(OH)2,同时反应放热,也会促使氨水分解,故可在常温下向固体NaOH或CaO中滴加浓氨水来制备NH3。
    例1.下列关于铵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所有铵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3价  ②所有铵盐都溶于水 ③铵态氮肥不应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④铵盐都是离子化合物 ⑤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同时含有氮(N)、磷(P)、钾(K)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肥料,就称为复合肥料。
    复合化肥是一种优质、高效的化肥,目前使用较多的主要是含氮和磷的复合化肥,如磷酸二氢铵(NH4H2PO4)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等。这类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副成分少且物理性状好等优点,是正在大力发展和推广的化肥。
    合理使用化肥(1)考虑因素:土壤酸碱性、作物营养状况、化肥本身性质。(2)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①长期使用化肥的土壤容易酸化、板结。②部分化肥随着雨水流入溪水、河水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水华等污染。
    三、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
    1.氮氧化物(NOx)是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 、 。
    原理:2NO+O2===2NO23NO2+H2O===2HNO3+NO
    (1)化石燃料的燃烧(2)硝酸生产等排放的废气(3)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
    3、氮氧化物处理的原理及方法
    A、应用化学反应将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污染的氮气如,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根据氮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的性质,用碱液吸收工厂排放废气中的NOx,反应原理如下:NO2+NO+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
    C、使用洁净能源减少尾气的排放,如为减少汽车有害气体的排放,可采用以下三种措施:(1)以 、 代替汽油。(2)安装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将NOx转化为中性的,无污染的氮气。(3)使用以液化天然气(LNG)或高效燃料 作为动力的新型环保汽车。
    四、氮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
    (1)歧化——同一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既升高又降低。
    (2)归中——不同物质中同一元素的不同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只靠拢但不交叉。
    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例2.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氨气
    含氮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1.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常压、使用催化剂
    2.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  )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试纸是否变蓝B.将固体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C.加水溶解,用pH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相关课件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73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71氮的固定同步课件pptx、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实验mp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实验mp4、工业合成氨实验mp4、淀粉碘化钾鉴别溴蒸汽和二氧化氮实验mp4、芯片产业观察-氮气视频mp4、鉴别溴蒸汽和二氧化氮实验mp4、镁与氮气反应实验mp4、食品保存和液氮视频mp4等9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71氮的固定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71氮的固定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