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传统文化

    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传统文化第1页
    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传统文化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传统文化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1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传统文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2广东卷)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顺利往返、“天宫课堂”如期开讲及“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奥会“飞扬”火炬所用的燃料H2为氧化性气体
    B.飞船返回舱表层材料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
    C.乙酸钠过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并放热的过程仅涉及化学变化
    D.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的U与U互为同位素
    2.(2022湖南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键、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属于化学键
    B.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药剂师和营养师必须具备化学相关专业知识
    D.石灰石是制造玻璃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之一
    3.(2023广东茂名模拟)“石灰,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本草经集注》中记载的石灰的制法与性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近山生石,青白色”主要是因为成分中含铁量比较高
    B.“作灶烧竟”的过程为物理变化
    C.“以水沃之”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D.“热蒸而解”表明石灰受热溶解
    4.《天工开物》是我国珍贵的科技文献,下列记载中主要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B.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
    C.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
    D.水沙中所出,大者名狗头金
    5.(2022广东惠州二模)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造纸包括破碎、碱浸、漂白、沉浆等过程,均不涉及化学变化
    B.古代制造指南针主要材料是磁石,磁石中含有带磁性的Fe2O3
    C.大量使用烟花、鞭炮等火药制品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活字印刷术使用的黑墨,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名句赋物入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玉石是珍贵的无机矿物材料
    B.柳叶的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6H10O5)n
    C.制造剪刀的材料钢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
    D.柳树皮加工处理后的纤维产品是合成纤维
    7.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甜度仅为蔗糖40%的麦芽糖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B.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
    C.用纤维素制取硝酸纤维的过程中发生了酯化反应
    D.5G技术中使用的光导纤维不与任何酸碱反应
    8.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对人体无害且均具有氧化性
    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我国发射的“北斗组网卫星”所使用的光导纤维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9.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可用于给人体补充能量和制镜工艺
    B.油脂的皂化反应是高分子化合物的降解过程
    C.废旧电池、塑料均投入可回收垃圾桶
    D.可燃冰、太阳能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10.关于下列诗句或谚语隐含的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中的火药含有硫黄
    B.“木棉花落絮飞初”,“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谷雨种甘蔗”,甘蔗中的蔗糖是多糖
    D.“雷雨发庄稼”,该过程有硝酸生成
    11.(2023广西柳州模拟)广西新增了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瑶族祝著节、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北海贝雕、桂林米粉制作技艺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瑶族祝著节时制甜酒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B.螺蛳粉的螺蛳汤香气四溢,体现了分子是运动的
    C.贝雕所用贝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属于有机物
    D.桂林米粉中含有的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12.下列各项所涉及的材料或物质,属于合成高分子的是( )。
    A.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中使用了耐热性、导热性好的材料——氮化铝陶瓷
    B.中科院成功研发的硅-石墨烯-锗晶体管
    C.我国研制的AG600水陆两用救援飞机使用的燃料——航空煤油
    D.返回式卫星的烧蚀材料——酚醛树脂
    13.《本草纲目》中“石碱”条目下记载:“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浣衣发面,亦去垢发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
    B.“晒干烧灰,以水淋汁”说明石碱易溶于水
    C.“久则凝淀如石”是结晶析出的过程
    D.“去垢发面”过程中均有CO2气体生成
    1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来苏水(主要有效成分为甲酚)和过氧乙酸混合使用,消毒效果更好
    B.冰箱中放入活性炭,能起到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C.福尔马林具有防腐作用,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D.肥皂水可用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15.科学家们已利用石墨烯制造化学生物纸基传感器实现 5 分钟内检测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防护材料、检测方法和消杀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
    B.N95口罩中间的熔喷布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高强度有机高分子材料
    C.酒精和“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不同,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杀能力
    D.石墨烯纳米片上的金电极具有极高灵敏度和导电性,便于快速获取信息
    16.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水解反应发生
    B.小苏打可用作食品的膨松剂
    C.纤维素是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D.臭氧可用于餐具的杀菌、消毒
    1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飞船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C.纯棉面料穿着舒适,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用纯碱、石灰石和黏土制造钢化玻璃
    18.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柳絮的主要成分和羽毛的相同
    B.草莓棚中使用的“吊袋式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成分可以是碳酸钙
    C.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
    D.北宋《千里江山图》所用的彩色矿物颜料的成分是无机物
    19.免洗洗手液成分为乙醇、甘油、卡波姆胶、维生素 E、三乙醇胺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免洗洗手液的消毒原理是利用乙醇使蛋白质变性
    B.免洗洗手液应远离火源,避光存放
    C.甘油难溶于水,因此可以起到保湿作用
    D.免洗洗手液打开后,长期存放会降低消毒效果
    20.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盐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ClO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
    B.NaHSO3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C.NaCl易溶于水,可用于工业电解制备钠
    D.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抗酸药物
    21.(2023安徽宣城二中模拟)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的分析与判断错误的是( )。
    专题突破练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传统文化
    一、选择题
    1.D 解析 氢气作为燃料时主要体现其还原性,A项错误;玻璃纤维属于人工制造的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析出晶体过程中包含物理变化,C项错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U与U质子数均为92,二者互为同位素,D项正确。
    2.A 解析 氢键不属于化学键,A项说法错误;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B项说法正确;药剂师和营养师需要掌握相关化学知识,明确药物、食物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C项说法正确;制造玻璃的原料有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制造水泥需要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D项说法正确。
    3.C 解析 由于Fe2+、Fe3+和铁的氧化物均有颜色,含铁量越高颜色越深,A项错误;“作灶烧竟”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有新物质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错误;“以水沃之”的过程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中会放出大量的热,C项正确;“热蒸而解”表明块状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粉末状氢氧化钙,D项错误。
    4.D 解析 “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为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涉及化学反应,A项与题意不符。“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涉及化学反应,B项与题意不符。“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墨是由烟(炭黑)和胶两者结合而成的,“烧烟”的过程涉及化学反应,C项与题意不符。“水沙中所出,大者名狗头金”不涉及化学反应,D项符合题意。
    5.D 解析 造纸中的漂白环节一定发生化学变化,A项错误;磁石中含有带磁性的Fe3O4,而不是Fe2O3,B项错误;燃放烟花、鞭炮产生大量粉尘和刺激性气味的有害气体,大量使用烟花、鞭炮等火药制品会造成环境污染,C项错误;活字印刷使用的黑墨主要成分为碳单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较为稳定,D项正确。
    6.D 解析 玉石是自然界存在的无机矿物材料,A项正确。柳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表示为(C6H10O5)n,B项正确。钢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C项正确。柳树皮加工处理后的纤维产品是人造纤维,不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是由有机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生成的,D项错误。
    7.D 解析 麦芽糖分子结构中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是一种还原糖,可以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也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麦芽糖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水解,一分子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A项正确。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的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B项正确。纤维素分子中有羟基,能够与硝酸发生反应生成硝酸纤维和水,发生的是酯化反应,C项正确。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D项错误。
    8.D 解析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品被氧化,A项错误。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食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提取溴、碘、镁等物质时,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B项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项错误。“地沟油”禁止食用,但是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D项正确。
    9.A 解析 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可用于制镜,A项正确。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的皂化反应是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B项错误。废旧电池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否则不能投入可回收垃圾桶,C项错误。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可燃冰不属于可再生能源,D项错误。
    10.C 解析 爆竹中的火药含有硫黄,A项正确。柳絮含有植物纤维,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项正确。蔗糖是二糖,不是多糖,C项错误。“雷雨发庄稼”,在雷雨天,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生成硝酸,在土壤中形成硝酸盐,该过程有硝酸生成,D项正确。
    11.C 解析 制甜酒利用淀粉葡萄糖乙醇,该过程发生化学反应,A项正确;香气四溢体现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项正确;碳酸钙属于无机物,C项错误;淀粉属于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项正确。
    12.D 解析 氮化铝陶瓷是以氮化铝(AlN)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A项错误。硅-石墨烯-锗晶体管不属于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主要由不同的烃类化合物组成,不属于高分子,C项错误。酚醛树脂是由酚与醛在酸或碱的催化下相互缩合而成的合成高分子材料,D项正确。
    13.D 解析 “采蒿蓼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来自植物燃烧生成的灰中,可推知石碱的主要成分是K2CO3,A项正确。“晒干烧灰,以水淋汁”说明石碱易溶于水,B项正确。“久则凝淀如石”是由碳酸钾溶液析出晶体的过程,C项正确。“去垢发面”中的“去垢”为洗去油污,是由于K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可促进油脂的水解,“去垢”过程中无CO2气体生成;“发面”说明K2CO3能作为发酵剂发酵,“发面”过程中有CO2气体生成,D项错误。
    14.D 解析 来苏水(主要有效成分为甲酚)具有还原性,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两者混合使用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消毒效果变差甚至消失,A项错误。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冰箱中放入活性炭,能除异味,但没有杀菌作用,B项错误。福尔马林具有防腐作用,可用于制作生物标本等,但由于其有致癌作用,故不能用作食品的保鲜剂,C项错误。蚊虫叮咬处出现红肿、瘙痒主要是由于甲酸的刺激作用,而肥皂水呈碱性,故肥皂水可用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D项正确。
    15.D 解析 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A项错误。N95口罩中间的熔喷布的主要原料为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高强度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错误。酒精和“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不同,“84”消毒液中NaClO为较强的氧化剂,酒精具有还原性,两者混合使用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消杀能力减弱,C项错误。金和石墨烯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石墨烯纳米片上的金电极具有极高灵敏度和导电性,便于快速获取信息,D项正确。
    16.C 解析 高粱酿酒过程为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水解反应发生,A项正确。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使食品疏松多孔,常用作食品的膨松剂,B项正确。人体中不含有能使纤维素发生水解反应的酶,故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C项错误。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常用于餐具的杀菌、消毒,D项正确。
    17.C 解析 碳纤维的主要成分为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不正确。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单质,它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B项不正确。纯棉面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吸收汗液的效果比较好,穿着舒适,C项正确。钢化玻璃是普通玻璃放入钢化炉中加热,当接近软化温度时,迅速从炉内取出,然后用冷风急吹而形成,其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D项不正确。
    18.D 解析 柳絮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羽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因此两者的主要成分不相同,A项错误。碳酸钙分解产生CO2气体需高温条件,草莓大棚中不能高温,因此不能使用碳酸钙分解来产生二氧化碳,B项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产生乙醇,C项错误。
    19.C 解析 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能杀菌消毒,A项正确;酒精和甘油等均易燃,故免洗洗手液应远离火源,B项正确;甘油是丙三醇的俗称,极易溶于水,但能保湿,C项错误;酒精易挥发,故免洗洗手液打开后,长期存放会降低消毒效果,D项正确。
    20.A 解析 NaClO有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菌,A项正确;漂白纸浆是利用SO2的漂白性,B项错误;工业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备金属钠,与氯化钠是否易溶于水无关,C项错误;NaHCO3可用于制抗酸药物,是利用了其能与酸反应生成CO2,与NaHCO3受热易分解无关,D项错误。
    21.B 解析 “肥荚毛”暗示动植物遗体转化的氮肥有利于作物生长,涉及氮在自然界中循环,A项正确;“火”指CH4燃烧,B项错误;慈石就是磁石,主要成分是Fe3O4,磁石能吸引铁,C项正确;从草木灰提取“碱”指K2CO3,D项正确。
    选项
    传统文化摘要
    分析与判断
    A
    《元丰行示德逢》诗曰“旱禾秀发埋牛尻,豆死更苏肥荚毛”
    涉及氮在自然界中循环
    B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
    “火”指柴油燃烧
    C
    《吕氏春秋·精通》记载“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慈石指Fe3O4,能吸引铁
    D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
    “碱”指K2CO3

    相关试卷

    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9电化学:

    这是一份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9电化学,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6有机化学基础A:

    这是一份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6有机化学基础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3离子反应:

    这是一份新高考新教材广西专版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专题突破练3离子反应,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