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展开1、化学试卷共二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物理和化学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解释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工业炼铁
B.干冰具有升华吸热的性质,常用于人工降雨
C.水能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2、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对于保护环境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最直接有效促进碳中和的是( )
A.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C.研发催化剂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
D.用乙醇汽油作为车用燃料
3、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固体药品 B.读出液体体积 C.滴管用后不洗涤直接插回原瓶 D. 添加酒精
4、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镓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镓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Ga3-
C.氧化镓的化学式为Ga2O3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
5、罗红霉素片是用于治疗咽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消炎药,其主要成分为罗红霉素(C41H76N2O15),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罗红霉素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B.罗红霉素中含有四种非金属
C.罗红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罗红霉素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6、实验探究需要仔细观察。对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雾
B.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C.灼烧羊毛时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铜出现
7、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钢丝球刷洗铝制品表面——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B.利用活性炭自制净水器——活性炭可以杀菌消毒
C.用空气泵给鱼供氧——氧气可供给呼吸
D.用墨书写或绘制长期保存的字画——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8、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匹配的是( )
A.盐酸易挥发——可用于除铁锈
B.氢氧化铝不溶于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可用于一般性灭火
D.烧碱溶于水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9、甲和乙可以合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微观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物丁属于氧化物
B.丙中C、H、O的质量比为3:1:4
C.丙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
D.化学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所以物质的化学性质都由分子来保持
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所以CO2是一种酸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11、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能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反应发生 B.检验气体成分
C.检验酸碱性 D.证明 MnO2是催化剂
12、水和乙醇(酒精)都是工业上重要的溶剂,NaOH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差别不大
B.20℃时100g水中至少能溶解109gNaOH
C.0℃时NaOH在乙醇中几乎不溶
D.NaOH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能力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新工艺和技术。科学家设想利用碳酸钙与氧化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太阳能加热器的作用下“捕捉”与“释放”CO2,实现碳循环。“碳封存技术”是指将CO2捕捉、压缩后运输到选的地,点长期储存。目前正在研究的技术有:海洋封存一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CO2的容器;地质封存一将CO2注入特定的地层等。
(1)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氧化钙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特点,常用以捕集CO2,主要因为其不但能与CO2反应,还具有 性。
(2)海洋封存CO2会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环境。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洋封存CO2导致海水酸化的原因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海水温度升高,海水对CO2的吸收率在逐渐下降。可见CO2的溶解性与温度变化的关系是 。
(3)地质封存CO2的方法之一是将CO2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一种固态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封存。该过程中CO2分子间间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6分)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制备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C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
(3)上述实验仪器中用有机材料制造的是 (写出一种即可)。
(4)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填符号),原因是 。
15、(6分)生活中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会锈蚀,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查阅资料】铜绿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
【工艺流程】为从某锈蚀的铜样品中回收铜并制得硫酸锌,“取该铜样品(除含有铜、锌和铜绿外,不含其它物质),进行如图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
(2)气体a中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
(3)溶液A中的溶质有_______。
(4)写出步骤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5)步骤③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16、(6+3分)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了酸、碱、盐的部分性质。
【实验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反应中无明显现象,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其中发生的变化。
(1)温度的变化。如图甲,向烧杯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后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 __ _,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中和反应是 __ 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pH的变化。图丙是随着盐酸的滴入,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情况。曲线上A点时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B点溶液中所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 。
(3)查阅资料得知,在中和反应中溶液的导电性也发生变化。已知导电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导电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根据图丁回答问题:
①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最少的是 ___点。
②M点表示的反应情况是________。
【实验二】
(4)探究NaOH和CO2的反应。
用如图1装置进行实验,a点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入稀盐酸。瓶内强变化如图2所示:
【若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3分,总分不超过40分】
= 1 \* GB3 ①b点的溶质为 。
= 2 \* GB3 ②e点的压强小于a点可能的原因是 。
= 3 \* GB3 ③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酚酞,则图中 点时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
17、(5分)氢化钙(CaH2)遇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为了测定某样品中氢化钙的含量,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根据所提供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B2、C3、C4、B5、C6、C7、B8、C9、C10、D
11、A12、C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吸附;(2) CO2+H2O=H2CO3;CO2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面逐渐减弱;(3)变小。
14、(6分)(1)漏斗;
(3)橡皮管或塑料片等;(4)B;固体和液体无法分离。
15、(6分)(1)过滤;(2)CO2、H2;(3)硫酸锌、硫酸铜;(4)Zn+H2SO4= ZnSO4+H2↑;
(5)将锌恰好完全转化成硫酸锌。
16、(6+3分)(1)溶液颜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放热;
(2)NaCl;Na+和H+;(3)M;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4) = 1 \* GB3 ①NaOH、Na2CO3; = 2 \* GB3 ②CO2部分溶于水; = 3 \* GB3 ③d。
17、(5分)解:(1)氢化钙遇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知,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0g+30g-48.4g=1.6g。
(2)设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为x。
x=16.8g
答:该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为16.8g。
2023年安徽省中考考前化学模拟卷(2):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考前化学模拟卷(2),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中和反应在生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