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练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5930/0-17113513444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练习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35930/0-1711351344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复习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各种现象,更能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下表列出的生活中部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A.AB.BC.CD.D
2.化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B.利用煤的分馏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煤气等产物
C.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D.利用酒精能溶解碘单质这一物理性质配制碘酒溶液
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呈无色的离子组的是 ( )
A.Na+、Cu2+、NO3-、Cl-B.Ba2+、NH4+、SO42-、OH-
C.Ag+、NO3-、Cl-、 H+D.H+、 Na+、 NO3-、SO42-
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过程如下、已知紫甘蓝浸出液的变色情况与紫色石蕊溶液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烧杯中的物质属于溶液
B.乙中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
C.丙中碳酸饮料变为红色
D.丁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稀盐酸和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5.实验测得人体内一些液体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6.6~7.1B.胃液0.9~1.5C.汗液6.6~7.6D.血浆7.35~7.45
6.已知:相同条件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导电能力越强。往滴有几滴酚酞试液的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H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导电能力减弱,主要原因是水越来越多
B.a时刻Ba(OH)2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
C.BC段时烧杯内溶液为红色
D.若换成盐酸滴到NaOH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曲线也一样
7.“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NaOH、Na2CO3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8.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用作燃料
B.稀硫酸用于除铁锈
C.烧碱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二氧化碳用于供给呼吸
9.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用稀盐酸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B.用铜与废洗影液(含硝酸银)制取银:
C.用熟石灰处理含硫酸的废水:
D.用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热KClO3制备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B.实验室制取CO2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加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二、非选择题
1.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1)小明同学在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用 测定溶液的pH为13.6,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并不断搅拌,搅拌作用是 ,当溶液 色,说明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2)小明同学又利用图1装置研究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与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①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②图3中m的数值最接近图2中的 ;
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微粒有、和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④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20g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将V1 mL 3.65% HCl溶液逐滴滴入盛有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图1),测量并记录溶液的pH变化(图2)和温度变化(图3).(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0mL且各种溶液密度均为1.0g/mL).
(1)图2中V1=0mL时,图1中烧杯内溶液的颜色显 色;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2中的pH=7时,此时滴入的HCl溶液的体积V1= mL;
(4)通过该实验给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进行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 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
C 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D 溶液由碱性转变为中性,再转变为酸性且酸性不断减弱
(5)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3.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蕴含量极大的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又称“可燃冰”,请写出“可燃冰”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海洋中还有丰富的生物资源,鱼肝油是从鲨鱼、鳕鱼等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黄色,有腥味,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常用于防治夜亩。佝偻病符。
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机化合物,化学式是C20O30H,维生素人有促进生长、繁殖,维持骨骼、上皮组织、视力和黏膜上皮正常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维生素A及其类似物有阻止癌前期病变的作用。缺乏时表现为生长迟缓、暗适应能力减退而形成夜盲症。请回答:
①维生素A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
②维生素A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③维生素A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1位小数)
(3)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海水或卤水中就含有大量的氯化镁,还要进行添加石灰乳和盐酸这两步得到氯化镁的原因是 。
②发生中和反应的步骤是 (填写“①”“②”“③”之一),此步骤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发生分解反应的步骤是 (填写“①”“②”“③”之一),此步骤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生活中常见问题
解决方法
A
冰箱、汽车内有异味
放入活性炭
B
胃酸过多
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
C
油锅着火
放入水降温
D
去除铁制品表面的锈迹
放入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