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与惠子有游于濠梁之上》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35937/0-17113514083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与惠子有游于濠梁之上》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35937/0-17113514083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与惠子有游于濠梁之上》基础知识讲解与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35937/0-171135140838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讲解与练习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目解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濠梁,濠水的桥上。濠,水名,在 现在的安徽凤阳。标题意为“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本文选自《庄子-秋水》,标题为编者所加。文章是由游玩引出 的辩论。
♦作者档案
♦背景材料
庄子和他的好朋友惠子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忱。庄子对于外界的认识,常带着观赏的态度。他往往将主观的思想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惠子则不同,他只站在分析的立场,分析事理意义下的实在性。因此,他会很自然地怀疑庄子的所谓“真”。他们俩常在梧桐树下谈论学问,或往田野上散步。文中这个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论,便是在他们散步时引起的。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秋水》。
常考字词清单
♦词类活用
♦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文言句式
咬文品句嚼词
练习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2.庄子和惠子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
3.庄子为什么说“出游从容”的鱼是快乐的?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惠子相梁(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游玩)
D.请循其本(本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其名为鹓鶵/楚王问其故
B.于:夫鹓鶵发于南海/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C.而: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夫环而攻之
D.之:我知之濠上也/游于濠梁之上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语段(一)中,借鹓鶵的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人,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超然的态度。
B.鹓鶵的故事中,庄子用“鹓鶵”比喻高洁之士,用“腐鼠”比喻功名利禄,用“鸱”比喻醉心名利猜忌他人的小人,巧妙贴切,尖锐深刻。
C.语段(二)中,虽然惠子与庄子的性格、气质不同,但从辩论结果可见,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D.庄子从鱼儿自由活泼的生命状态中,由衷地感到了愉悦,他坚持认为鱼儿快乐,其实是他自己愉悦心情的反映。
【答案】
典型题精选
1.(1)鱼(在河里)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啊。 (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 可以确定的!【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的重点词有:从容,悠闲自在;是,这是;乐,快乐;句子翻译为:白(在河里)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是鱼的快乐啊。(2)句中的重点词有:固,本来;非,不是;全,确定;句子翻译为: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 可以确定的!
2.焦点:庄子是否知道鱼的快乐。原因:由于性格的差异导致了立场的不同--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中的美;另一个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他人的心理状态。【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焦点是认识事物的角度。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3.这是他愉悦心境的外在表现,反映了他顺应自 然、远离现实、追求绝对自由的理想。【解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与人物性格的分析。庄子看到水里的鱼,认为“出游从容”的鱼是快乐的,动物的情感人是不了解的,所以他这么说代表的是自己的一种心情,这里表现的当然是庄子性格洒脱,无拘无束的自由快乐的心境,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也就不为名利所累,所以自始至终都是自由的。
模拟测试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A.句意:惠子在梁国做宰相。相:做宰相。B.句意:在国都中搜寻了三天三夜。国:国都。 C.句意: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游:游玩。D.句意为: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本:本原,初始。 故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其”分别为代词,它的/代词,代墨子; B.均是介词,从; C.“而”分别为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D.“之”分别为代词,代“鱼之乐”/助词,的。 故选B。
3.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或”,有人;“相”,做宰相。句意为: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
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ABD正确; C.“他们对事物的思维方法与认识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不合文意。 故选C。
(一)文译文
惠子做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所以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里搜捕了几日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鸟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雏鸟,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魏国(相位)来恐吓我吗?” 作者
庄子 生卒年 约前369—前286 名周
籍贯
宋国蒙(在现在河南商丘东北) 朝 代 战国时期
评价
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 者和发展者。
代表 作品
《庄子》。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 典之一 。《庄子》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 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词
例句
释义
相
惠子相梁
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词
例句
释义
吓
仰而视之曰:“吓”
拟声词,模仿鸱发怒的 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 而吓我邪
动词,吓唬
于
夫禍刍鸟发于南海
介词,从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梁之上
介词,在
之
庄子往见之
代词,指惠子
安知鱼之乐
助词,的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 立性,不译
词
例句
古义
今义
或
或谓惠子曰
有人
或者,表选择的连词
于是
于是鸱得腐鼠
在这时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 接着前一事
止
非梧桐不止
栖息
停止
安
安知鱼之乐
怎么, 哪里
安全
句式
例句
判断标准
省略句
搜(庄子)于国中三日三夜
“搜”后省略宾语“庄子”
倒
装
句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状语后置,“于国中”是“搜” 的状语,正常语序为“于国中 搜三日三夜”
夫禍刍鸟发于南海
状语后置,“于南海”是“发” 的状语,正常语序为“夫禍刍鸟 于南海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 梁之上
状语后置,“于濠梁之上”是 “游”的状语,正常语序为“庄 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原 文
注 释
译 文
阅读技巧点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濠梁】濠水的桥上。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总括句】开篇点出人物、地点、事件。
【语言描写】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是快乐的,这是他愉悦 心境的反映,体现了庄子的心境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表 现出他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追求。
【疑问句】面对庄子的感慨,惠子提出疑问&
【反问句】庄子没有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采用了反问的方 式,可见他的机智
【语言描写】惠子采用逻辑推理,首先承认自己不是庄子,因 此不知道庄子的想法,然后照此推理,庄子既然不是鱼,自然 也不知道鱼是快乐的。惠子的论辩语言严密,很有逻辑性。 这句话说明他对事物的认知是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求实而 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语言描写】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 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 避重就轻,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其机智灵活的形象跃然 纸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从容】悠闲自得。【是】这。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固】本来。【全】完全,确定是。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曰:“请【循其本】。
【循其本】从最初的话题说起。循:顺着。其,话题。本:最初。
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话题,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云者】如此如此。
你开始问我‘你哪里知道鱼儿的快乐’等等,就说明你很清楚我知道,所以才来问我是从哪里知道的。现在我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讲,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默写,【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22课《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三行对译,朗读节奏停顿,文言知识归纳,内容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