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案word)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9 论教养

    (教案word)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9  论教养第1页
    (教案word)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9  论教养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一等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一等奖教案,共4页。
    一 内容解读
    1.思路清晰,层层深入。
    文章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论题“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接着列举了生活中许多“无教养”的例子与“有教养”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再由“教养”转向“风度”,批驳了对“优雅风度”的错误认知,进而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最后得出结论:“优雅风度”是教养的重要表现,而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2.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本文透过许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二 技法总结
    1.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综合运用。
    本文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例,剖析了“无教养”和“有教养”的种种表现,在这众多事例的对比、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如课文第5—10段列举的是无教养的表现,第11—12段列举了有教养的表现,这些表现既是举例,又是对比。作者对生活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针对性很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2.行文活泼,思路清晰。
    本文行文方式活泼、灵动,文章思路清晰。从讲什么是教养,到分析关于教养的事例,再到剖析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最后点出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作者先列举了“无教养”的表现,再列举“有教养”的表现,再由“教养”转到“风度”,最后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思考教养的真谛,呼吁大家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三 主题概括
    作者开门见山,引出本文的论题,即“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然后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得出了“真正的教养”的本质是尊重。从而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有教养、有优雅风度的人。
    资料库
    1.作家作品。
    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文学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关于教养的名言警句。
    (1)自尊在礼节中是最微不足道的,彬彬有礼是有教养和友好的表示,也是对他人的权利、安逸和情感的尊重。——埃·马丁
    (2)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切斯特菲尔德
    (3)关心公益应当是每个有相当教养的人所共同的。——列夫·托尔斯泰
    (4)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马·阿诺德
    (5)没有教养、没有学识、没有实践的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田地,这块田地即使天生肥沃,但倘若不经耕耘和播种,也是结不出果实来的。——格里美尔斯豪森
    (6)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德谟克利特
    字词库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贸然(mà)恪守(kè)箴言(zhēn)自吹自擂(léi)
    hán(涵)养允诺(yǔn)妨ài(碍)jiǎ(矫)揉造作
    汲取(jí)愚chǔn(蠢)尴尬(gān)絮絮叨叨(dā)
    积淀(diàn)yàn(谚)语大发雷tíng(霆)
    2.解释下列词语。
    (1)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2)彬彬:文雅的样子。
    (3)涵养:本文中指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
    (4)恪守:严格遵守。
    (5)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6)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7)箴言:劝诫的话。箴,劝告、劝诫。
    (8)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9)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堪,能忍受。
    (10)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
    2.理解教养的真正内涵。
    3.通过讨论、合作探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掌握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4.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旁批自主阅读课文,思考“教养”的真正含义,领悟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2.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学习时注意体会。
    3.联系生活中的正反实例进一步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导入一:提到“教养”,同学们肯定都不陌生,因为它总是体现在我们的言谈举止的细节中。那么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吗?“教养”与“风度”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联学者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吧!(板书课题)
    导入二: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呢?(学生纷纷回答)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教养有着自己的认识。为了让大家能更准确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养,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教养的文章——《论教养》。(板书课题)
    导入三:播放社会上一些不文明现象的视频。(画面:公共场合大喊大叫,随地乱扔垃圾,影院里看电影把脚跷到前排的座椅上,从公共花圃中剪折花朵……)
    在播放的过程中,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皱起了眉头。视频中出现的这些不文明的现象,你在生活中可能也遇到过。这些现象令人反感,而做出这些行为的人也会让人觉得缺乏教养。那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呢?怎样做才是有教养呢?通过今天的这堂课,我们就能找到答案。
    二 自学指导
    (一)整体感知
    1.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第2—17段):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论题。
    第三部分(第18段):再次强调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明确】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二)深层探究
    教师出示问题,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并归纳讨论结果。
    1.作者认为教养应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2.作者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把“有教养”与“无教养”的具体事例进行对比,更能突出有教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优雅风度是有教养的重要表现,教养的本质是尊重。
    4.作者认为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在论述优雅风度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优雅风度是靠祖祖辈辈一代又一代人的经验积淀而成的,并且标志着人们渴望变得更高尚,渴望生活更优越、更美好的愿望,这是一种世代相传、持续不懈的追求。”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5.如何理解“自我修养,与其说是注重行为举止,莫如说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这句话?
    【明确】修养能够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一切的行为举止都是自我修养的表现,修养的本质是尊重,有教养的人会慎重对待世间万物。
    6.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对比论证。将没有教养的行为和有教养的行为加以比较,强调了教养应该首先体现在家里的观点。②举例论证。文章列举大量的例子说明哪些是有教养的表现,哪些是无教养的表现,增强了说服力。
    三 拓展延伸
    1.作者通过一系列身边小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教养。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增强自我修养呢?
    【明确】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能促进我们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提高审美追求。读者结合自己的经验深入阅读,融会贯通,就会有所收获。随着经验的不断增长,阅读的逐渐深入,我们就能不断地有新的发现。
    2.文中作者列举了大量“有教养”的例子,请你也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看看还有哪些事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明确】①认真接过路上兼职人员发的传单。如果有特殊原因不能接受,也报以微笑,表示感谢。②上菜时对服务员,或付款时对收银员说谢谢。③进出公寓和公共场合的大门,帮别人扶住门,方便他们进出,尤其是带小孩的和手里拿着东西的路人。④挂电话时,等对方先挂断。⑤公共场合洗完手不随意甩手,防止水甩到别人身上。⑥递剪刀等物品时,把尖锐的一边朝向自己。⑦上下楼梯脚步要轻。⑧敲门一次敲2—3下,停10秒再敲第二次。
    四 板书设计
    论教养
    五 布置作业
    对比阅读《择善而从最重要》和《跃出误区的艺术》这两篇文章,写一篇阅读心得。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论教养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论教养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A:导入新课,B:自主阅读,C:合作探究,D:课堂小结,E:板书设计,F: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