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7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了两个板块:“白白的大米哪里来” “美好生活的保证”。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板块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一种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了解生产过程中人们的辛勤付出,从而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美好生活的保证”板块设置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农业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农业是我们衣食的重要来源。
二、学情分析
当前,绝大多数的四年级学生,包括很多农村的学生,都远离农事劳作,对农业生产缺乏了解。尤其在城市,小学生五谷不分、蔬菜不识的现象普遍存在。
因此,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农耕教育,让他们感受农业生产的辛苦,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节俭、珍惜劳动成果等行为习惯有很大帮助。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
2.懂得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及其重要性。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属于农业中的哪一类。
【教学难点】
从日常生活中深入体会农业生产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保证。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农业的种类及其类别下的物品。
学生准备:生活中关于林业、渔业、畜牧业的物品。
一、导入新课
1.情景探究:周末,小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如果想买纸巾和橙汁,他们应该去哪个区域购买呢?
点拨:纸巾属于生活用品,橙汁属于饮料。所以,他们应该选择去生活用品区和饮料区。
小结: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和农业密切相关。
2.引入新课: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
农业: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劳动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引出课题:我们的衣食之源——美好生活的保证
二、了解农业生产
1.小组交流:我国种植业遍布全国各地,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来自农业中的种植业吗?
举例:课本第54页6种物品
2.思考交流:种植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种植业的产品满足了我们基本的饮食需求,且大部分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必备品,如大米、食用油等。因此,种植业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3.小组交流:观察教材第55页,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来自畜牧业?
举例教材第55页插图:饲养禽畜的生产部门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肉、奶、蛋等动物性食品,为工业提供毛、绒、皮等原料。
4.观察思考:观察下列物品,说说它们来自什么农业?(出示教材第55页羽绒服和鸡肉的案例)
(1)介绍羽绒的原料和做法。
(2)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肉食和禽蛋的需求,现在农村出现了许多养殖专业户。
点拨:这属于畜牧业。
5.知识链接:你知道什么是林业吗?
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
点拨:林业不仅承担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还肩负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要使命。
6.小组交流:你知道林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吗?(丰富的木材资源)
(1)做家具;
(2)建筑房子、围栏等;
(3)交通工具:马车、船等;
(4)工艺品:木雕等……
7.知识链接:你知道什么是渔业吗?
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及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小结:我国的渔业一般分为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两类。
8.思考交流:说一说我们餐桌上哪些食品来自渔业。(举例:海带、螃蟹、鱼、生蚝、鱿鱼)
9.课堂点拨:播放视频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样样离不开农业。农业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
10.我会分类:把下面的物品与农业生产的相关行业用线连起来。再说说这个行业还生产哪些物品。
玉米:种植业 举例:小麦 棉花
木头:林业 举例:桌子 课本
奶:畜牧业 举例:牛奶 鸡蛋
鱼:渔业 珍珠 海带
11.分享体会:如果没有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或渔业,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我们的衣食住行将受到严重影响。我们将不能享用餐桌上的美食甚至满足不了生存的基本饮食需求、没有暖和的衣服、没有可以寄居的场所……
12.自主思考:阅读教材第57页知识窗,说说我国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
点拨:因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我们要重视农业。节日的设立体现了我国重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文化传统。人们在庆祝节日的同时,也要学会节约粮食、珍惜资源,不破坏每一寸土地,尊重每一位辛勤劳动的人民。
13.活动探究:在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农村,了解那里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农村发生的一些变化。
活动要求:
(1)注意安全。
(2)准备好纸和笔做好记录。
(3)可提前准备采访提纲,询问当地的农民。
(4)……
14.课堂小结:
(1)农业生产种类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
(2)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
(3)我们要多了解农村地区的生产和变化情况。
三、随堂练习
一、填空题。
1.农业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
2.畜牧业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肉食和禽蛋的需求。
3.我国将每年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二、判断题。
1.我不喜欢吃肉,所以畜牧业对我来说没有用。 (×)
2.白糖来自农业中的种植业。 (✔)
3.我们要珍惜每一颗粮食,做到不剩饭。 (×)
三、快乐连一连。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1.交流:和家长议一议生活中哪些东西来自农业。
2.实践:实践:小组合作完成一份以“我们的衣食之源”为主题的手抄报。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2 家乡的喜与忧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6270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2 家乡的喜与忧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626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完成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6269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二课时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