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认识长方体的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下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
重点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认一认,连一连。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反馈:床垫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二、导入新课
师:看来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大家知道吗?正因为有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神奇。但是你真的认识它们吗?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摇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讲授新课
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课件出示:
师:数一数,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师:观察的真仔细!在立体图中,看不到的部分一般用虚线表示。
课件出示:
师: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两个面相交的一条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三条棱相交的这一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课件出示:
2.认识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师:找一找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二、探究面、棱、顶点的的特征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出示——思考提示:
1.数一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量。
2.比一比各个面的大小、形状。
3.量一量棱的长度。
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得出: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师:刚才我们知道三条棱相交形成了一个顶点,那么这三条棱分别叫做什么呢?
引导学生得出: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高。
课件出示:
师:当长方体的长、宽、高相等的时候,它会变成什么图形?
师:那也就是说正方体可以看成是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课件出示:
师: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那么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吗?
引导学生得出:正方体具有长方体所有特征,所以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课件出示:
完成“试一试”
课件出示:下面哪几个面可以组成长方体?(单位:cm)
师:说说你的想法。
反馈:
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一样,我先找出三组完全一样的面……
②和③都只有一个,不能用。
师:可以照样子剪几个图形,做一做,想一想。
师:将你选择的每个面的序号标在下面的长方体上,并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展示反馈:
前后分别是①和⑧号;
左右分别是④和⑥号;
上下分别是⑤和⑦号。
学生独自观察: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学生独自摸一摸,然后分组交流。
学生独自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可以变成正方体。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剪一剪,做一做,然后展示反馈。
学生在拼好的立体图形上标一标,然后自由说说。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通过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为后面进一步探究提供帮助,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通过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棱的名称,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试一试”的环节,让学生结合长方体面的特点完成,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巩固运用
1.下面的长方体都是由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算一算下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是多少?
揭示:长方体和正方体12条棱的总长度叫做棱长和。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4+宽×4+高×4
=(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3.看图填空。
(1)它的上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2)它的右侧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
(4)它的前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4.用下面几块玻璃做成一个鱼缸,它们分别做鱼缸的那个面?
5.拓展练习:用一根28cm长的铁丝做一个棱长是整厘米数的长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可能是多少厘米?想一想,填一填。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利用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新知,整体感知。
板书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正方体):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和=棱长×12
通过板书呈现本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探究新知,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新课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二 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新知探究,巩固提升,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