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解答,读图并尝试分析,完成“试一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单元
第八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五下
学习
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作出分析和判断。
2.读懂统计图,对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进行准确地分析、比较和判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3.感受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统计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看图回答有关问题。
难点
能够对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进行准确地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旧知
1.填一填。
这是( )统计图。
( )月销售量最高,( )月销售量最低。
(3)从( )月到( )月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从( )月到( )月销售量呈下降趋势。
2.给下面内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用线连一连。
提问: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反馈: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增减变化情况。
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讲授新课
一、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你知道中国最南和最北的位置吗?你知道两地的天气情况吗?
课件出示:
中国最南的位置在南沙群岛南端的曾母暗沙,最北的位置在漠河县,从南到北,距离在5000公里以上,而且温度相差也特别大。
师:下面是两地2011年4月7日~10日的最高气温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出示:
师:观察统计图,你能说说什么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引导学生得出:像这样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折线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上面的图你看懂了吗?与同伴说说。
反馈:
从图例中可知:红色的折线表示漠河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蓝色的折线表示曾母暗沙最高气温的变化情况。
这样的图一下子就看出温度的高低走向了。
我还发现曾母暗沙每天的最高气温都高于漠河的最高气温。
……
师: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有哪些优势?
引导学生得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
二、分析解答
师:你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课件出示:
(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2)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3)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三、读图并尝试分析
课件出示: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市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反馈:红色的折线表示最高气温,蓝色的折线表示最低气温;
折线起伏不大,说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都不是很大。
10月2日全天温差最小,10月3日和10月6日全天温差最大。
……
四、完成“试一试”
师:下面是甲、乙两城市2012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单位:℃)
课件出示:
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两市上半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想一想,在绘制时需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先用点表示数量,再连线表示变化趋势。
用不同颜色的折线表示甲市和乙市。
……
师:翻开课本85页,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你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课件出示:
(1)两市月平均气温最大相差____℃。____ 月份两城市平均气温相同,有____个月乙市平均气温高于甲市,其余____个月乙市平均气温低于甲市。
(2)分别说一说两城市平均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3)从总体上看,两城市月平均气温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自由说说。
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自由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说。
同伴相互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观察,并分组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画图,然后展示。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集体交流。
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直接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然后通过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意义和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加深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
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图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加深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通过“试一试”让学生学会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并通过看图分析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学生对统计图中的数据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巩固运用
1.选一选。
①单式条形统计图 ②单式折线统计图
③复式条形统计图 ④复式折线统计图
比较五年级4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情况,运用( )比较合适。
比较西安和深圳2014年月平均气温的变化情况,运用( )比较适合。
2.如图是甲、乙两名设计运动员10次射击成绩的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看图回答问题。
第( )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所得金牌数相差最大。
第( )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所得金牌数相差最小。
中国获得的金牌数一直( )韩国获得的金牌数。
4.看图回答问题。
B市月平均气温最高是( )℃,最低是( )℃。
两个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大的是( )月,最小的是( )月。全年月平均气温变化较大的是( )市。
A市月平均气温小于20℃有( )个月,占全年的( )。
明明打算和父母一起到A市或B市旅游,你会推荐她去( )市,理由是( )。
5.拓展练习:下面是加拿大某公司绘制的他们近百年来猎获的山猫和雪足免的数量,山猫是靠吃雪足免为生的。由这个图,人们惊奇地发现山猫和雪足兔的数量竟然会有很奇妙的变化规律。你发现了吗?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不同的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利用说一说帮助学生回忆新知,整体感知。
板书
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两条折线 图例
特点:不仅可以直观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直观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通过板书呈现本课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框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一 分数加减法折纸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完成试一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