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课文内容ppt课件
展开尿液的形成与排出 第二课时
1.通过观察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和动态模拟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在不同的阶段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变化,归纳尿液的形成过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2.通过尿常规化验单的分析,能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3.通过小组内分析人工肾示意图,指一指各部分模拟肾单位的哪些结构,了解人工肾的原理,同时增强生命意识,养成良好的泌尿系统生活、卫生习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态度责任)
丽丽一路小跑冲进卫生间排尿,那尿液是怎样形成的呢?
1. 自主探究: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并研读课本68页文字材料,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分析回答一下问题:(1)尿液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过程?2. 组际交流(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3)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1)尿液的形成经过了哪两个过程?
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2)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哪些成分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
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小分子物质,可以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
(3)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的哪些成分全部或部分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
(1)下列关于尿的形成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原因是肾小囊没有过滤作用 B.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动脉血 C.肾单位的组成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D.每天形成原尿大约有180L,而排出的尿液约1.5L,其原因是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2)在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中的液体分别是( )A.原尿、动脉血、尿液B.动脉血、原尿、尿液C.静脉血、原尿、尿液D.动脉血、尿液、原尿
任务二:区分血浆、原尿和尿液
尿液的形成需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有哪些差异?请结合尿液的形成过程认真观看视频并结合相关的图表资料,分析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差异。
(1)比较血浆和原尿成分的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有什么特点?
与血浆相比原尿中的蛋白质大大减少,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几乎不变。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作用可以透过水、葡萄糖、无机盐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
(2)比较原尿和尿液成分,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有什么特点?
与原尿相比,尿液中没有了蛋白质和葡糖糖,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略有减少,说明肾小管重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和剩余的蛋白质,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3)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了蛋白质和葡糖糖,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排尿主要排出的是水、无机盐和尿素。
(4)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蛋白质、红细胞和葡萄糖,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患急性肾炎时,肾小球病变,其通透性增大,红细胞滤过且进入到尿液中
患急性肾炎时,肾小球病变,其通透性增大,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且进入到尿液中
患肾小管肾炎时,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葡萄糖不能被全部重吸收。
血液、原尿和尿液的比较
(1)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物质是(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2)研究被测试者的血液、肾小管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面P、Q两种物质的浓度如表,请指出P、Q分别是什么物质?( )A. P是尿素,Q是葡萄糖 B. P是葡萄糖,Q是尿素 C. P是尿素,Q是蛋白质 D. P是葡萄糖,Q是蛋白质
当我们生病去医院做检查时,医生一般会要求做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测,尿常规化验单上的数据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同学们能读懂吗?下面咱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观察上述尿检单中尿液检查项目,有哪些异常项目,分析其异常的原因,推断病变部位?
红细胞、蛋白质、白细胞异常,病变部位是肾小球
尿毒症指肾脏功能衰竭,不能形成和排出尿液,人体内堆积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毒素在血液和组织中累积引起中毒。表现为全身各系统工作紊乱。神经功能异常,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尿毒症通常采取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
(1)透析模拟的是肾单位的什么功能? (2)用过的透析液与新鲜的透析液在成分上的主要不同是什么?
用过的透析液中尿素、尿酸、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含量增加
选取黄豆、绿豆、小米漏斗等资源或者结合学生制作的相应模型,动态模拟尿液的形成,并构建尿液的形成过程.
3. 迁移应用---建构尿液的形成过程
张大爷最近经常头昏、乏力,到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下表为部分检查结果(“+”代表检出,“—”代表未检出或微量)。则该患者( )A.患有糖尿病和肾炎 B.体内有炎症和贫血 C.血小板数量减少,并患有贫血 D.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3.迁移应用——跟踪练习
(1)液体B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液体C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大爷的哥哥尿检化验单中“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两项出现+,应该是____病变。 王大爷的老伴尿检化验单中“葡萄糖”一项出现+,且尿量大增,应该是_____病变。(3)液体A、B中尿素含量为0.03g/100毫升,而液体C中尿素含量为1.8g/100毫升,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下表为王大爷的血浆、原尿及尿液的成分比较,请结合此表完成下列问题。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而尿素不被重吸收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田世国捐肾救母的故事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他的母亲就是一名尿毒症晚期患者,和开头视频中的患者一样,只能靠每周三次透析维持生命。田世国不忍心母亲再受病痛的折磨,随作出了捐肾救母的孝举。(1) 通过透析隔膜,代谢废物从浓度高的血液中向浓度低的透析液移动,这相当于尿液形成 作用,血液中的 和 应该不能穿过透析隔膜。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
(2)田世国的肾脏在母亲体内很快就开始了工作,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Ⅰ.肾单位包括[ ] 、[ ] 和 [ ] 三部分。Ⅱ.通过a生理过程,在图中④内形成的液体叫 ,每天形成的该液体大约有150升, 而⑤中的液体每天大约只有1.5升,这是因为 [ ] 作用。Ⅲ. ① 是 ,与①相比,⑥ 内的血液成分变化是 。Ⅳ.请写出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处的结构特点: 以上特点分别与 和 相适应。
b 肾小管的重吸收
② 肾小球
氧气、营养物质、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化碳增多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
1.肾小球的壁和肾小囊内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2.肾小管弯曲细长,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肾小管和它周围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收集有关资料回答问题:肾就是我们身体的净化设备,担负着排出代谢废物的重要使命。它的结构非常精妙,我们很难完全模拟它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保护它的呢?
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济南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6847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备课课件ppt</a>,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知识应用,其他感觉,热触痛,耳与听觉,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触觉嗅觉等,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济南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w/tb_c684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课内容课件ppt</a>,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排汗排尿,粪便的排出属于排遗,输尿管,泌尿系统,肾小管,肾小体,肾单位,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二节 物质运输的器官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由心脏提供,位置大小,心脏的结构,记忆小口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房收缩,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心室收缩,心房和心室舒张,肺部毛细血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