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材料一 三省六部制当中,职责分工明确,三省主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这是国家的主要行政机构,而六部则指的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对于国家基本运转予以负责。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命令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职能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从职责上来看,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掌握行政大权。作为朝廷的政策文书草拟机构,中书省需要对于皇帝的旨意进行下达。门下省是唐代非常重要的文书审核机构,它的地位与中书省保持一致,求局平等机构,主要负责的是文书审核,纠正得失。同时,门下省也是我国唐代主要的监察机构,对于皇帝的行为举止进行制约和监督,在客观上维护百姓的利益。尚书省是朝廷最高行政事务管理机构,自唐太宗时期开始不再设有尚书令,而是以左右仆射长为尚书省,监督各个地方官府的执行情况。作为唐代最高的执行机关,中书省是推广朝廷政策的关键机构。从一定程度来讲,三省是对于中央权力的划分,在皇帝和三省为核心的中央机构之下,又划分了六部,隶属于尚书省,分别为吏部、礼部、户部、刑部、兵部、工部,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 北宋王朝立国之初,尚因袭五代时期混乱的中央体制。乾德年间(公元963-967年),宋太祖赵匡胤改草旧的中央行政体制,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中书是中书门下的简称,设在朝堂之西,“为宰相治事之所一,负责掌管中央的行政大权。枢密院‘在中书之北’掌‘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戌之政令’”等军政务。宋太宗即位以后,伴随统一战争的继续胜利进行,北宋人口増多,疆域扩大,中央财政杌构三司的地位日益重要。淳化元年(90年)十二月,宋太宗交右正言谢泌的建议,把中书、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政的官僚割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的财、政、军三权分立制,并且“遂著为定制,中尔所上书疏亦如之”。
——摘编自玉英《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演变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的背景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宰相制度演变的原因。
【答案】(1)特点:决策和行政分离;集体宰相制;门下省发挥着枢纽作用;分层决策机制。作用:一方面,保证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对于国家的社会稳定、社会有效治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标志着隋唐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另一方面,三省分权,在一定程度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效率低下。
(2)背景: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造成的“内重外轻”的局面,宋朝统治者把加强中央集权制视为立国之本。
影响:中书、枢密院二府体制的确立,从中央行政制度上排除了将帅干预朝政的可能;财、政、军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不仅加强了皇帝对中央财政大权的直接控制,对后世中央行政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3)原因: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推动宰相制度演变的主要动力;各种政治力量的变化是宰相制度演变的重要原因;宰相制度的演变受客观环境变化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筦(同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敫(此字应加“西”字头)奏考帐……
——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
材料二 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曾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食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财用有无,不致于冗。
——摘自《蔡忠惠公文集》卷22
材料三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摘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5
(1)材料一中宋朝官制有何特点?其目的何在?(4分)
(2)从材料二、三中可看出宋朝这种官制导致什么弊端?(5分)
(3)材料二中为消除这种弊端提了一个什么建议?能够实现吗?为什么?(5分)
答案:(1)特点: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且互不统属。目的:加强专制集权。
(2)材料二可看出各部门都不了解全局,各行其是,遇事互相推诿,行政效率低下,朝政混乱;材料三可看出官员冗滥。
(3)建议:“通而为一”,将各部门合并。
不能实现。原因:封建帝王为加强皇权,必然会通过分化相权来减轻对自己的威胁,这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的规律。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不仅赵普说到“为陛下子孙设置条贯”,正在努力尝试从军阀到君主转型的太祖本人也与赵普谈及“使子孙谨守法度”事。开国皇帝的殷切期冀,使我们感觉到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担忧。
——摘编自邓小南《宋代“祖宗
之法”治国得失考》
材料二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语未毕,上曰:“卿勿复言,吾已喻矣!”
——摘自(北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1)由材料一及图片能看出什么信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朝初立时的“弊”是什么。宋太祖是如何改变这一弊政的?(10分)
答案:(1)宋太祖勤勉国政;宋太祖试图制定能为其后代效仿的有效制度。
(2)“弊”是藩镇割据。措施:为改变这一弊政,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行政上,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财政上,设诸路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军事上,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4.王安石的“青苗法”一直备受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介甫令(县令)吾浙之鄞(宁波),鄞滨海,其民冬夏乘筏采捕为生。有田率夺山麓……故民得指田为质,以货豪右之金。豪右得乘急重息之。介甫特出官钱,轻息以贷。至秋则田亩之入,安然足偿。所谓青苗法也。于鄞实善政,及为相,必欲推而遍于天下,则非矣。鄞人至今德之,立祠陀山下,神亦至灵。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
材料二以余观于前贤之论,而以今日之事验之,則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而不以谷……其职之也以官史,而不以乡人士君子……是以王氏能以行于一邑,而不能以行于天下。
——《朱子文集》
材料三青苗法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增值。有了硬指标,官员们就要用手段。他们根据农户的经济情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承担不同的贷软额度,而不论是否需要。同时,为了保证还贷,又让富户与不同等级的农户结为利益共同体,由富户提供担保或抵押。青苗法实行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
——梁小民《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
(1)据材料一,简析青苗法“于鄞实善政”的原因,并指出王安石将青苗法推行全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青苗法“不能以行于天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改革成功的因素。
【答案】(1)原因:济困助贫;抑制豪右。条件:在地方取得成功;任职宰相。
(2)原因:收息以钱;政府强推;用人不当;担保制度;自然灾害。
(3)因素:措施得当;以民为本;善于用人;完善制度。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后,担心宋朝会成为继五代后的又一个短命王朝,为此而彻夜难眠。一天,他问宰相赵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回答说:“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哪些解决的办法?
(2)宋太祖为此采取了哪些措施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3)宋太祖的这些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
答案 (1)根本原因:藩镇权力太大、君弱臣强。解决办法:“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2)削实权:在地方派文臣做知州,并设通判监督知州。制钱谷:设置转运司,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收精兵: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3)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a href="/ls/tb_c16029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一练</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a href="/ls/tb_c1602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复习练习题</a>,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a href="/ls/tb_c16029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