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后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面是1500—1850年全球人口迁移情况表,其中人口迁移主流方向出现的原因是( )
A.欧洲大举进行殖民扩张
B.美洲人大量对外移民
C.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D.工业革命向美洲传播
2.据统计,16—17世纪,美洲的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0—95%,天花、麻疹、伤寒等外来病毒争先恐后地坐上了杀手的头把交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①印第安人体质羸弱 ②新航路开辟以后源自欧洲的病菌传播 ③印第安人对这些外来病菌的免疫力低 ④欧洲殖民者为消灭印第安人大量传播病菌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D.①②③
3.描述人类近代史上洲际人口迁移的诗文中有“我们是证人”一句。他们要证明的是( )
A.罪恶的奴隶贩运
B.对印第安人的屠杀
C.远洋迁徙的艰难
D.黑人奴隶制的残酷
4.16—19世纪,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掳掠了上亿黑人到美洲,这就是骇人听闻的黑奴贸易。欧洲殖民者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
A.非洲黑人远离故土,更容易被殖民者驱使
B.非洲的人口过剩,所以需要大量输出
C.非洲黑人的体力超过美洲的印第安人
D.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需要非洲的黑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5.加勒比海地区印第安人在1492年时约有600万人,50多年后剩下几千人;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人在印加帝国末期约有900万人,100多年后减少到60万人。这表明( )
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动由此开始
B.殖民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C.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防疫水平
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财富的集中
6.据美国2009年人口普查统计:白人占79.96%,拉美裔占15.1%,黑人占12.85%,亚裔占4.43%,印第安人及阿拉斯加人占0.97%,夏威夷人及其他太平洋岛人占0.18%,华人占0.9%。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土著居民的减少B.种族之间通婚
C.欧洲的殖民扩张D.大量战争移民
7.“16世纪40年代,海地岛上的6万多印第安人只剩下500人,牙买加、波多黎各和古巴等地的印第安人甚至被斩尽杀绝,为了补充劳动力,他们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材料中的“他们”主要是指( )
A.葡萄牙人B.西班牙人
C.法国人D.荷兰人
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 )
A.殖民扩张导致世界人口锐减
B.世界联系加强推动国际合作
C.国际交流急剧增加各国压力
D.世界移民拴紧人类共同命运
9.有学者指出,在16—20世纪,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世界各大洲彼此之间形成了人口大规模的迁移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国际移民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10.1869年5月10日,经过七年奋战,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欧洲人又大肆从非洲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以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轫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材料二 据官方公布的显然缩小了的数字,在厦门被掠卖出国的华工人数,1845年为180人,1849年为280人,1851年为2066人。香港总督包令(1854—1859年在任)亲眼看见在厦门掠卖华工的情况后,不得不承认:“几百个苦办……胸前各自按照准备把他们送去的地方,分别打上‘C’(加利福尼亚)、‘P’(秘鲁)或者‘S’(山德维治群岛,即夏威夷群岛)等印记。”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第三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影响。(5分)
(1)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四五十年代经厦门被掠卖出国的华工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时代背景。(5分)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B
6.C
7.B
8.D
9.C
10.B
11.(1)改变了许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交流;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融合;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给美洲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带来灾难。
(2)情况:被掠卖的华工人数大幅增加,华工被掠卖至美洲等地。背景:鸦片战争后,厦门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成为外国殖民者掠卖华工的据点之一;美洲等地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时间
迁出地
迁入地
概况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美洲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后测评,共7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后作业题,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