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6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6,共3页。
“体验型课堂”学习方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导言】恐龙化石发现于世界各地,甚至在南极也出现了,这让作者想到了什么,让我通过归纳作者的行文思路来感知作者的写作目的。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让我通过品读课文来分析文章中语言表达有特色的句子。 课前学习(通读课文、积累基础) 【通读课文】1.课文的题目是《恐龙无处不在》,读完课文后,我明白课文不是写 ,而是写 2.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呈示内容哪?我的思考是 【积累基础】1.读一读 查一查 写一写遗骸( ) 褶皱( ) 追溯( ) 劫难( ) 致密 脊椎( ) 臀( ) 潮汐( ) 天衣无缝 陨石( ) 哺乳( ) 濒临( ) 驮着( )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国籍是 ,他是著名的 和 。3.“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者是 ,内容是 4.用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1)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 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 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2)该岛是 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 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 属于鸟臀目恐龙。 (3) 经历了一亿年,气候 变冷,植物 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 减少。(4)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 成四部分。(5)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 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课内学习(预习反馈、感知课文、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预习反馈】1、同桌互相检查、批改课前学习。2、同学批语: 。【感知课文】发现写作目的通观全篇,我认为作者写作目的: 归纳证明思路作者是一下子就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吗?让我来归纳作者的证明思路: 我知道这种证明思路的行文顺序是: 【品读课文】 阿西莫夫素以驾驭语言和概念的能力著称,让我来分析文章中语言表达有特色的句子。1.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2.课文中多处使用的设问句。 3.采用打比方手法的句子 。 【合作探究】找一找文中句子作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与我们想到的问题不一样呢?他提出问题的依据是什么?让我请在课文中找出来: 想一想科学实例让我想一想,把知道的一些科学联系的实例写下来: 课后学习(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本P60-61的1-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