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甘肃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一诊)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省份,饮食品类也很丰富,人们非常注重不同食物的合理搭配以满足日常营养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主食米饭、面条中富含的淀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既能为人体提供膳食纤维,也是島体重要的能源物质
    C.特色饮品“牛奶鸡蛋醪糟”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它们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
    D.牛羊肉和豆制品在烹制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
    2.真核细胞线粒体的起源很可能是在十几亿年前,原始需氧细菌被真核细胞吞噬后与宿主细胞共同生存,并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线粒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不可能发生蛋白质的合成
    B.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相似的环状染色体
    C.原始需氧细菌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统
    D.推测被吞噬的细菌可从真核细胞中获取丙酮酸
    3.呼吸跃变是指某些肉质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突然升高然后又下降,此时果实便进入完全成熟,开始走向衰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呼吸跃变期果实内乙烯的合成量可能急剧升高
    B.将果实贮藏在高CO2、浓度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延后发生
    C.呼吸跃变前期,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分解成CO2和H2O的速率会升高
    D.呼吸跃变发生后,果实中有些酶的活性下降,但也有些酶的活性会上升
    4.科学家利用细胞结构完全被破坏后的HeLa细胞匀浆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细胞色素C(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蛋白质)和dATP(脱氧腺苷三磷酸)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色素C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伴随着H2O的生成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色素C的浓度,因变量是促细胞凋亡效果
    C. 促凋亡效果会引起细胞中细胞色素C和dATP的含量升高
    D. 由结果可知细胞色素C的存在与否不影响dATP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5.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生物子代的基因组合更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一般不包括( )
    A.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形成的配子具有多样性
    B.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互换导致配子多样性
    C.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产生不同的基因组合
    D.由于DNA分子复制差错会导致出现子代从未有的新性状
    6.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卡塔林・卡里科(KatalinKarikÓ)和德鲁・魏斯曼(DrewWeissman)在研究中发现,与未经修饰的mRNA相比,经碱基修饰产生的mRNA能显著增加蛋白质产量。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核酸均可携带遗传信息,但只有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mRNA携带遗传信息作为翻译的模板
    C.经碱基修饰产生的mRNA显著增加了蛋白质产量,可能是碱基修饰促进了翻译过程
    D.经碱基修饰产生的mRNA显著增加了蛋白质产量,说明该修饰不会阻断基因表达过程
    7.水稻(2N)中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现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变异类型不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将水稻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幼苗是单倍体植株
    C.由表中数据可知,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雌配子有较高的致死率
    D.形成6号单体的原因是亲代在减数分裂I时,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8.稳态应激态是指生命体的一个稳态被破坏时,为维持生理机能的不致崩溃而逐渐形成的另一个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沙漠中的动物可调节自身体温上升,以减少出汗来应对高温缺水的状态
    B.生命体可从稳态应激态恢复到稳态,如高血压经药物治疗恢复到正常血压
    C.稳态应激态可形成一个新的动态平衡,相对于原有的稳态来说更加稳定
    D.生物体的内环境稳态被干扰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进行调节
    9.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依赖于神经系统复杂而精细的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眨眼反射由脑干控制,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
    B.条件反射的消退是反射的丧失,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
    D.兴奋剂一般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的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10.抗核抗体(ANA)是机体对细胞核内的DNA、RNA或这些物质的复合物等多种物质产生的一组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病重要的生物学标志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NA并非是单一种类的免疫球蛋白
    B.溶菌酶、ANA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C.分泌成RA的浆细胞都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D.过敏反应、风湿性心脏病等自身免疫病一般具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11.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刺激可作为春化信号,调控某些越冬植物开花
    B.光信号激活光敏色素,经过信号传导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
    C.植物激素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并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D.重力信号可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
    12.生物体同化的能量一般用于三个主要生命活动,即①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②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③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消耗。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生物同化的能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间分配的四种模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引入天敌,可使甲分配模式转变为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降低
    B.甲分配模式最可能出现在某种生物侵人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可能增大
    C.处于乙分配模式的生物与其他物种在生态位上的重叠程度大于其他模式
    D.种群同化的能量最终去向是呼吸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以及被分解者利用
    13.生态足迹是一种测定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生态经济学指标,可定量判断某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以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建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积极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说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
    C.科技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等会增大生态足迹
    D.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应处理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14.科学家在盐碱区域开创了“上粮下藕、藕鱼套养、鸭鹅混养”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盐碱地开挖鱼塘,挖出的泥土在塘边堆成台田种植作物,鱼塘养殖咸水鱼并种藕,台田经雨水冲淋后盐碱含量降低,田间杂草可以喂鱼和鸭、鹅,动物的排泄物能为藕和作物提供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式能改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该种养模式无需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就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上粮下藕”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养殖咸水鱼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整体原理
    D.该模式不但提高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增加了土壤的碳储量
    15.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培养基中以微小的颗粒状存在,PAHs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很慢,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科研人员欲从被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可扩大培养目的菌株
    B.培养基甲和培养基乙均应该以PAHs为唯一碳源
    C.③过程采用的接种方法为平板划线法,可用于后期微生物的计数
    D.若培养液中PAHs浓度过高,目的菌株对PAHs的降解能力可能下降
    16.研究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制造出了不能发育成完整胚胎的“拟原肠胚”模型,可用来研究人类的早期胚胎发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的早期胚胎、骨髓、神经系统中均存在干细胞
    B.对“拟原肠胚”进行胚胎分割,可以提高移植胚胎的利用率
    C.该模型可用于研究酒精、药物和病原体对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D.利用核移植技术也能获得胚胎干细胞,但其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供核体
    二、读图填空题
    17.下图为科研人员研制的人工光合系统,该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作用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肉细胞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请回答问题:
    (1)该系统的模块1和模块2相当于植物叶肉细胞内进行的___________。若给该系统提供H218O,则在物质____________中会检测到18O。该过程产生的____可提供给模块3使用。
    (2)模块3中的甲物质固定CO2后转变为乙物质,乙为_________(填物质名称)。通过人工光合系统,光能最终转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能。
    (3)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02,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量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植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与自然光合系统相比,人工光合系统的优势还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18.研究发现,人的体重与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一一瘦素有关,正常的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一”表示抑制)。有的高中生因学习任务重、昼夜节律紊乱、进食频率过高,会导致瘦素分泌增加,形成瘦素抵抗,改变了靶细胞中的信号通路,从而不能节制食欲,引起体重增加,形成“过劳肥”。请回答问题:
    (1)控制昼夜节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该器官中还存在调节____________的中枢(至少写出两个)。
    (2)瘦素基因在脂肪细胞中表达,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___________控制。瘦素的含量可以通过静脉采血测量,原因是__________。由图可知,人体食欲的调节方式
    为__________。
    (3)当瘦素分泌过多时,通过过程②可使其维持在正常水平,则②的含义是_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
    (4)形成瘦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19.生态学上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低起始数量又称M值。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在环境条件未受到破坏时的数量变化规律,如图为该种群的种群瞬时增长量随种群起始数量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有些生物在种群起始数量过少时,其种群数量不增反降,甚至灭绝,生态学家将该现象称为阿利氏效应。从种群水平上分析,阿利氏效应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
    从群落水平上分析,阿利氏效应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
    (2)联种群是由很多小种群构成的一个种群群体,而在各个小种群之间通常都存在个体的迁入和迁出现象,联种群会使阿利氏效应出现的概率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据图分析该生物种群的K值和M值分别为_______。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时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
    (4)若研究对象是某大型陆生肉食动物,研究人员通常采用红外相机调查其种群密度,与标志重捕法相比,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有_________(答两点),在选取红外相机放置地点时应遵循_____原则。
    三、实验探究题
    20.苜蓿的花冠有紫色和白色两种,由A/a基因控制;花托有锥形和筒形两种,由B/b基因控制。现将紫色锥形花托和白色筒形花托植株杂交,F2全部表现为紫色筒形花托。让F1自花传粉,得到的F2为紫色筒形花托510株、紫色锥形花托240株、白色筒形花托240株、白色锥形花托10株。请回答问题:
    (1)苜蓿的花冠颜色和花托形状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
    (2)若不存在突变或致死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可知,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________。
    (3)若要验证(2)的观点,请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物。常规的胰岛素制剂是从牛、猪等动物的胰腺中提取的,来源少、价格昂贵且疗效不甚理想,还容易发生过敏反应或者胰岛素抵抗。科研人员计划利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从牛的乳汁中大量获取人的胰岛素。请回答问题:
    (1)科研人员可使用____________酶从人的染色体DNA上提取胰岛素基因,再利用PCR技术扩增该基因,扩增时要使用____________酶,还需要两种__________与DNA的两条模板链结合。每扩增一次包含_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
    (2)牛属于单胎动物,产仔率低,科研人员欲采用胚胎工程提高其产仔率。为使供体母牛产生更多的卵细胞,需对其注射_________激素。受精卵发育至囊胚期时,可采集___________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
    (3)研究发现,改变人胰岛素B链上第20~29位的氨基酸,可以研制出更适合人体需要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这可以通过____________工程实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米饭、面条中的淀粉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B、素菜中的纤维素不能被消化,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C、“牛奶鸡蛋醒耕”中含有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等多种有机物,它们共有的化学元素是C、H、O,C正确;D、牛羊肉和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在烹制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使肽键暴露出来,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D正确。故选B。
    2.答案:D
    解析:A、线粒体基质含有核糖体和少量DNA,可以合成蛋白质,A错误;B、细菌和线粒体均不存在染色体,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相似的环状DNA,B错误;C、细菌只有细胞膜,故原始需氧细菌不具有生物膜系统,C错误;D、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故可推测推测被吞噬的细菌可从真核细胞中获取丙酮酸,D正确。故选D。
    3.答案:C
    解析:A、呼吸跃变过程中,果实衰老成熟,乙烯含量会增多,A正确;B、高CO2浓度条件下可抑制细胞呼吸,从而使呼吸跃变延后发生,B正确;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不能进入线粒体中分解,C错误;D、呼吸跃变发生后,呼吸速率升高,因此果实中有些酶的活性下降、有些上升,D正确。故选C.
    4.答案:A
    解析:A、由题意知,细胞色素C是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蛋白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所以细胞色素C参与的细胞呼吸过程伴随着H2O的生成,A正确;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色素C的浓度及是否有dATP,因变量是促细胞凋亡效果,B错误;
    C、由图知有dATP的情况下,随细胞色素C浓度的升高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升高,在同一细胞色素C浓度下存在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较不存在dATP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明显升高。因此,细胞中细胞色素C和dATP的含量升高,促凋亡效果明显,C错误。
    D、比较细胞色素C含量为0、有dATP和细胞色素C含量为0、无dATP的两组实验结果,细胞凋亡效果无明显差别;比较细胞色素C含量为0.01、有dATP和细胞色素C含量为0.01、无dATP的两组实验结果,细胞凋亡效果有明显差异,说明细胞色素C影响了dATP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D错误;
    故选A
    5.答案:D
    解析:AB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自由组合导致配子多样性,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使后代产生不同的基因组合,这些都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具有多样性,ABC错误;
    D、DNA分子复制差错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频率往往是很低的,具有普遍性,DNA分子复制差错会导致子代出现从未有的新性状,但这不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组合具有多样性的原因,D正确。故选D。
    6.答案:A
    解析:A、核酸均可携带遗传信息,DNA是细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A错误;B、蛋白质合成过程,即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需要mRNA携带遗传信息作为翻译的模板,B正确;C、题干信息:与未经修饰的mRNA相比,经碱基修饰产生的mRNA能显著增加蛋白质产量,推测可能是经碱基修饰产生的RNA显著增加了蛋白质产量,可能是碱基修饰促进了翻译过程,C正确;D、蛋白质合成过程就是翻译过程,经碱基修饰产生的mRNA显著增加了蛋白质产量,说明该修饰不会阻断基因表达过程,D正确。故选A。
    7.答案:B
    解析:
    8.答案:C
    解析:A、在沙漠中的动物,当它们处于缺水高温的状态时,可调节其体温上升,以减少出汗散热所导致的水分丧失,根据题意,这是机体通过变化积极或主动维持稳态的适应过程,A正确;B、稳态应激态是机体在应激后生理活动的等级,高血压属于稳态应激态,而正常的血压属于稳态,高血压经药物治疗恢复到正常血压,属于从稳态应激态恢复到稳态,B正确;C、稳态应激态可形成一个新的动态平衡,比如B选项中提到的高血压,所以相对于原有的稳态使机体内环境变得更加不稳定,C错误;D、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因此生物体的内环境稳态被干扰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进行调节,D正确。故选C.
    9.答案:B
    解析:A、眨眼是一个由脑干参与的眨眼反射,不需要位于大脑中的中枢参与也能够完成,A正确;B、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可见条件反射的消退,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C正确D、兴奋剂一般都通过作用于突触处,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D正确。故选B。
    10.答案:A
    解析:A、题干信息:ANA是一组自身抗体,可见其并非是单一种类的免疫球蛋白,A正确;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作用的物质;泪液中也含有溶菌酶,可见溶菌酶并非都是免疫细胞产生的,B错误;C、浆细胞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分泌ANA的浆细胞并不都是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C错误;D、过敏反应不属于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一般具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错误。故选A。
    11.答案:C
    解析:A、低温刺激可作为春化信号,调控某些越冬植物开花,A正确;
    B、对植物来说,光不只是起提供能量的作用,还能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光信号激活光敏色素,经过信号传导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B正确;
    C、植物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C错误;
    D、重力信号可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从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方向,D正确。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A、引入天敌可使生物的能量更多的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消耗的能量,分配模式向丙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A错误;B、某生物侵入新环境可能出现空间无限,资源无限,导致低竞争低捕食影响,可见甲分配模式最可能出现在某种生物侵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可能增大,B正确;C、乙分配模式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比例最大,说明该物种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有较大重叠,C正确;D、种群同化的能量等于摄入量减去粪便量,其最终去向是呼吸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以及被分解者利用,D正确。故选A。
    13.答案:C
    解析:A、积极的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碳的排放,从而降低生态足迹,A正确;B、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B正确;C、科技的发展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再生资源回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会降低生态足迹,C错误;D、我国的生态足迹总量较高,而且还将继续增大,因为我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未来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还将加速,应处理好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关系,D正确。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该模式能改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错误;B、该种养模式属于人工生态系统,需要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就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B错误;C、“上粮下藕"是指鱼塘种藕,在鱼塘旁边的台田种植作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在盐碱地养殖咸水鱼考虑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以及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整体原理,C错误;D、该模式增加了盐碱地地区的生物种类,不但提高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还增加了土壤碳储量,D正确。故选D.
    15.答案:C
    解析:A、液体培养基可用于扩大培养,分析题图可知,培养基甲为液体培养基,可扩大培养目的菌株,A正确;B、实验目的是分离出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故培养基甲和培养基乙均应该以PAHs为唯一碳源,B正确;C、接种方法分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者均可以分离纯化,但稀释涂布平板法才可以计数;③过程采用的接种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可用于后期微生物的计数,C错误;D、若培养液中PAHs浓度过高,导致培养基渗透压过高,目的菌株失水,代谢程度减弱,目的菌株对PAHs的降解能力可能下降,D正确。故选C.
    16.答案:B
    解析:A、干细胞是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的细胞,存在于动物的早期胚胎、骨髓、神经系统中,A正确;B、胚胎分割移植需要选择形态正常,发育良好的桑葚胚或囊胚,B错误;C、根据题意可推知,该模型可以研究酒精、药物和病原体对胚胎发育的影响,C正确;D、利用核移植技术也能获得胚胎干细胞,而核移植技术所得的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供核体,D正确。故选B。
    17.答案:(1)光反应;氧气(O2);ATP和NADPH
    (2)三碳化合物(C3);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3)高于;人工光合系统中没有呼吸作用消耗糖类;对环境中水的依赖程度较低,不受干旱、温度等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
    18.答案:(1)下丘脑;血糖、水盐平衡、体温
    (2)间接;瘦素通过血液输送至全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3)抑制;负反馈
    (4)靶细胞膜上的瘦素受体损坏或数量不足或受体对瘦素的敏感度下降
    19.答案:(1)当种群起始数量过低时不利于种群钠的个体有效地寻求配偶,从而导致种群出生率下降;当种群起始数量过低时不利于种群钠的个体有效躲避敌害,从而导致种群死亡率上升
    (2)降低
    (3)600、100;先降低后在600(K值)左右波动
    (4)对调查动物无伤害(对动物的生活干扰少)、可较长时间调查、监控范围广;随机
    解析:(1)如果种群数量太小不利于种群内的个体有效地寻求配偶,从而导致种群出生率下降,因此导致种群数量不增反降,甚至灭绝,群落水平上可能的原因是当种群起始数量过低时不利于种群内的个体有效躲避敌害,从而导致种群死亡率上升。
    (2)种群中各个小种群之间存在迁入和迁出现象,即各个种群之间存在交流,相当于增加了种群的数量,使阿利氏效应出现的概率降低。
    (3)由题图可知,当种群数量低于100或高于600时,种群瞬时增长量为负值,说明种群的K值为600,M值为100,当种群数量达到800时,瞬时增长量降低,而降至600以下,又会升高,所以当起始种群数量为800时,种群数量先降低后在600(K值)左右波动。
    (4)红外相机调查其种群密度的优点有对调查动物无伤害(对动物的生活干扰少)、可较长时间调查、监控范围广;选取红外相机放置地点时应是随机的。
    20.答案:(1)紫色、筒形
    (2)一对同源;不遵循;F2的性状分离比例不是9:3:3:1
    (3)实验思路:让F1和白色锥形花托植株测交,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子代中紫色筒形花托:紫色锥形花托:白色筒形花托:白色锥形花托不等于1:1:1:1
    21.答案:(1)限制性内切核酸(或限制);耐高温的DNA聚合(或Taq);引物;变性、复性、延伸
    (2)促性腺;滋养层
    (3)蛋白质
    杂交亲本
    实验结果
    6号单体(♀)×正常二倍体(♂)
    子代中单体占50%,正常二倍体占50%
    正常二倍体(♀)×6号单体(♂)
    子代中单体占5%,正常二倍体占95%

    相关试卷

    甘肃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份高考诊断考试(甘肃一诊)生物:

    这是一份甘肃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份高考诊断考试(甘肃一诊)生物,文件包含甘肃省2024届高三一月份高考诊断考试·生物试题pdf、甘肃省一月份高考诊断考试·生物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师大附中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师大附中高一生物3月月考试卷及答案,共9页。

    重庆市七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七校2023届高三下学期三诊(模)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题,五营养级,B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