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注意,填空题,计算题,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0℃的水不具有内能
B. 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越多
C. 物体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 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也可能发生热传递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管温度多低,所以0℃的水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
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B错误;
C.物体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可能改变,如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故C错误;
D.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两个物体内能相同,温度可能不同,所以在它们相互接触时,也可以发生热传递,故D正确。
2.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之所以张开是由于( )
A.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 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如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一个电表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示数不变,则故障可能是( )
A. 电阻短路B. 灯断路C. 电阻断路D. 电源短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R两端的电压;
A、若电阻R短路,则R两端的电压变为0,即电压表V2的示数为0,示数减小,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示数不变,故A项不符合题意;
B、若灯L断路,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示数不变,电压表V2与电源之间是断开的,无示数,示数变小,故B项不符合题意;
C、若电阻R断路,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示数不变,电压表V2测量的是也是电源电压,其示数变大,故C项符合题意;
D、若电源短路,整个电路短路,电压表示数都为0,两表示数都变小,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如图是某款电压力锅,当电压力锅内部气压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R就会停止工作。图中S1为过压保护开关,S2为过热保护开关,压强过大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下列各图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C.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源发生短路,用电器不工作,故AC不符合题意;
B.当电压力锅内部气压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R不会停止工作,故B不符合题意;
D.压强过大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两者都会造成发热器停止工作,说明两开关串联共同控制发热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1.5A”字样,乙标有“22Ω,0.5A”字样,现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是( )
A. 19VB. 41VC. 35VD. 57V
【答案】A
【解析】
【详解】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两定值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为I甲=1.5A、I乙=0.5A,所以两定值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由可得,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
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6. 如图所示,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左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甲图中,电压表V示数不变,电流表A1、A2示数均变大
B. 在甲图中,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电流表A2示数均不变
C. 在乙图中,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流表A、电压表V2示数均变小
D. 在乙图中,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甲图中,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A1测通过变阻器R1的电流,A2测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因电源电压不变,则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示数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左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I=可知通过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即A1示数变小;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则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总电流变小,即A2示数变小,故AB错误;
CD.乙图中,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串联,V1测电源电压,V2测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不变,则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1示数不变;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左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电阻的串联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变阻器R1的电压变大,即V2示数变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7. 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硝化棉被点燃,表明筒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B. 下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C. 下压活塞过程中,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D. 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答案】AC
【解析】
【详解】ABC.迅速压下活塞,此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变大,温度升高,空气和棉花之间发生热传递,使得棉花的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故AC正确,B错误;
D.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AC。
8. 如图电路中三个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U1、U2、U3,三个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测量时,V1和V3两个电压表的指针恰好指在同一位置处,则( )
A. U1=U2=U3B. I1=I2+I3
C. U1:U2=1:4D. I1=I2=I3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把电压表所在的位置当成通路,把电流表所在的位置当成断路,分析电路图可知,两定值电阻串联,三个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所以三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即
I1=I2=I3
电压表V1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电压表V2测量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电压表V3测量两个电阻串联两端的总电压U3,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得
U3=U1+U2
因为V1和V3两个电压表的指针恰好指在同一位置处,所以电压表大量程和小量程之比为5:1,得出
5U1=U1+U2
可得,U1:U2=1:4,故AB不符合题意,CD符合题意。
故选CD。
9. 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R1、R2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6V
B. 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C. 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3A
D. 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Ω
【答案】ABC
【解析】
【详解】由图甲可知,定值电路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变大,由此可判断图乙中,乙是定值电阻R1的U﹣I图像,甲是滑动变阻器R2的U﹣I图像;
A.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最小电流为0.2A,此时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2V,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4V,电源电压为
故A正确;
B.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
故B正确;
C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
当滑片P在中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阻值的,即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电路中的电流为
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由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Ω可知,滑动变阻器R2阻值的变化范围是0~20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0. 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______现象;如图把两块表面平整且干净的铅块压紧后两块铅就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答案】 ①. 扩散 ②. 引力
【解析】
【分析】
【详解】[1][2]食物“窜味”是两种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属于扩散现象;两块表面平整且干净的铅块相互接触的部位分子间距小,分子引力大,所以下面挂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1. 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1、S2断开,S3、S4闭合时,发光的灯泡是________,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当开关S1闭合,S2、S3、S4断开时,发光的灯泡是________,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当开关S1断开,S2、S3、S4闭合时,发光的灯泡是________,它们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当开关S1、S3同时闭合时,会出现________现象。
【答案】 ①. L1、L2 ②. 并 ③. L1、L2 ④. 串 ⑤. L1、L2、L3 ⑥. 并 ⑦. 短路
【解析】
【详解】[1][2]由图知,当开关S1、S2断开,S3、S4闭合时,L1、L2并联连接,因此灯泡L1、L2发光。
[3][4]当开关S1闭合,S2、S3、S4断开时,L1、L2串联连接,因此灯泡L1、L2发光。
[5][6]当开关S2、S3、S4闭合,S1断开时,L1、L2、L3并联连接,因此灯泡L1、L2、L3发光。
[7]当同时闭合开关S1、S3时,形成电源短路,灯泡都不会发光。
12.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插入盐水中,这就组成了一个电池。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与接线可知:这个电池的电压为______V,______片是它的正极。
【答案】 ①. 0.6 ②. 铜
【解析】
【详解】[1][2]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与接线可知:电压表使用了0~3V量程,分度值为0.1V,所以示数为0.6V;铜片连接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所以铜片是正极。
13.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为两节旧的干电池。闭合开关S1、S2,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5A,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________A,此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2.8V,则灯L1两端电压为________V;再将S1断开时,电表的示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选填“A1”、“A2”或“V”)。(假设小灯泡电阻不变,不考虑导线和电流表的电阻)
【答案】 ①. 0.2 ②. 2.8 ③. A1
【解析】
【详解】[1]由实物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时,L1、L2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即电源电压;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0.3A、0.5A,即通过灯L1的电流
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灯L2的电流为
[2][3]两开关都闭合时,两灯并联,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电压表V的示数为2.8V,则L1两端电压为2.8V;将S1断开,电路为L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都测L1的电流;因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则通过L1的电流不变,即A1的示数不变;由于电压表并联在L2两端,将S1断开,L2不能接在电源上,则电压表的示数减小为0V,所以电表“V”的示数减小到零。
14. 如图所示,甲为亮度可调的台灯,电位器是调节其亮度的装置;乙为电位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旋钮带动滑片转动。若顺时针旋转旋钮时灯泡发光变亮,则需将 _____(选填“a和b”、“a和c”或“b和c”)接线柱接入电路。关于电位器上电阻丝的材料,应该选用 _____(选填“铜丝”或“镍铬合金丝”)。
【答案】 ①. b和c ②. 镍铬合金丝
【解析】
【详解】[1]顺时针旋转旋片时,灯泡变亮,则电流变大,故电路中电阻变小,则应连接接线柱b和c接入电路。
[2]在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情况下,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大,这样在移动滑片改变相同的长度时,镍铬合金丝的阻值会有明显的变化,起到明显改变电阻的目的,而用铜丝制作的话,起不到明显改变电阻的目的。
15. 如图所示电路是简易电子秤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为4.5V保持不变,R0是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当闭合开关S后,在秤盘中放入物体,所称量的物体质量越大,滑片向下移动的距离也越大,电压表的示数就会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R的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答案】 ①. 越大 ②. 0.15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电路,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秤盘中物体质量越大,滑片向下移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越大,根据
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根据可知,当电源电压不变时,电路中的电流越小,根据可得,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越小,根据
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越大,即电压表示数越大。
[2]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R的a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即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3V,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
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
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
三、计算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16. 国庆节后,天气转凉,气温逐渐降低,小明喝牛奶前,需要用热水烫一下加温,如图所示。小明用60℃的热水加热200g的袋装牛奶,使牛奶的温度由15℃升高到4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 J/(kg·℃)。若不计包装袋吸热及其它热损失,求:
(1)牛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
(2)加热牛奶至少需要多少千克60℃的热水?
【答案】(1)1.5×104J;(2)0.238kg
【解析】
【详解】解:(1)牛奶的质量为
m牛奶=200g=0.2kg
牛奶吸收的热量为
(2)若不计包装袋吸热及其它热损失,所以热水放出的热量为
Q放=Q吸=1.5×104J
由Q放=c水m水(t02﹣t)得至少需要热水的质量为
答:(1)牛奶吸收的热量是1.5×104J;
(2)加热牛奶至少需要0.238千克60℃的热水。
17. 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V,电阻R1=20Ω、R2=10Ω.
(1)当开关S1、S2均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求电流表的示数和R3的阻值.
(2)当开关S1、S2均闭合时,求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答案】(1)0.4A; 5Ω;(2)6V和0.9A.
【解析】
【分析】(1)当S1、S2均断开,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流表的示数,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3的阻值;
(2)当S1、S2均闭合时,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利用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电流,进而求出电流表的示数.
【详解】(1)当S1、S2均断开,R2与R3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R3两端的电压:U3=U-U2=6V-4V=2V,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3的阻值:;
(2)当S1、S2均闭合时,R3被短路,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则电压表的示数为6V,通过R1的电流:,通过R2的电流:,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I1+I2′=0.3A+0.6A=0.9A.
答:(1)电流表的示数为0.4A;R3的阻值为5Ω;
(2)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0.9A.
四、实验、作图题(共22分)
18. 小明为了“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2所示图像。
(1)实验中,除了要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另外还应选择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为了______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在相同时间内,两个电加热器对水和食用油放出的热量相同
B.在相同时间内,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的温度相同
(2)图2是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图线①表示的是________吸热升温情况。(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食用油
【答案】 ①. A ②. B
【解析】
【详解】(1)[1]由转换法可知,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选择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为了在相同时间内,两个电加热器对水和食用油放出的热量相同,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由图像可知,加热相同时间,由于水的比热容比食用油的大,因此水升温慢,故可知,图线①表示的是食用油的吸热升温情况。故B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 小明和小亮组成的物理实验小组选用了一些器材来“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如图甲所示电路,小明闭合开关,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小明排除故障,正确进行操作,测得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3)如表所示是小亮在实验中用两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测得的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小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你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①________;②________。
【答案】 ①. 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 0.24 ③. 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④. 选用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灯泡
【解析】
【详解】(1)[1]闭合开关,由图乙所示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
(2)[2]由如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
(3)[3][4]由题意可知,小明同学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了一组实验数据,由于使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20.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实验。
(1)小明在测量完L1两端的电压后,再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将电压表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你认为小明的操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小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测得ab、ac间电压表示数分别如表所示,其中bc间电压如图2所示,示数为________V,同一实验小组的小亮认为小明在测量bc间电压时的操作还有待改进,请你写出小明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
【答案】 ①. 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 2 ③. 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解析】
【详解】(1)[1]测量L1两端的电压时,与a相连的为电压表正接线柱,与b相连的为电压表的负接线柱;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将电压表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接点c上,则电流从电压表负接线柱流入了,这样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指针反向偏转。
(2)[2]由Uac=4.5V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分度值为0.5V,示数为2V。
[3]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应该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21.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5Ω、10Ω、15Ω、20Ω各一个),一个标有“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
(1)这个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这根导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_________;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3)①小明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5Ω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5V,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中;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动,小明将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更换成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为了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不变,接下来应该将滑片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5V时,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中;
③小明再将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更换成阻值为15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重复实验,记录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1.5V时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
【答案】 ①. ②. 左 ③. 左 ④.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解析】
【详解】(1)[1]原电路图中,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后与电阻并联是错误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电阻、滑动变阻器和电流表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阻两端,如下图所示
(2)[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处,即最左端。
(3)②[3]实验中,当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根据分压原理,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大,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要控制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要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分压原理,要增大滑动变阻器电阻阻值,故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直到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5V时,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中。
③[4]由表中数据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UV=IR=03A×5Ω=……=0.1A×15Ω=1.5V
为一定值,故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2. 小明有一个标有“3.8V”字样的小灯泡,他想知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于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并从学校实验室找来一些器材,连接实物,进行实验。
(1)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电压表均有较小示数且不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小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________Ω;
(2)同组的小亮认为这样测量的小灯泡的电阻值不准确,应该再多测几组数据求平均值,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小亮的想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因为________;
(3)做实验过程中由于电流表发生故障,小明向老师要来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借助部分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同样测量出了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到触点________(选填“1”或“2”);
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U1为________V;
②变阻器滑片的位置________(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动”),再将开关S2拨到另一触点,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则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的表达式为R=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答案】 ①. 滑动变阻器接了下面的两个接线柱 ②. 10 ③. 错误 ④. 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⑤. 2 ⑥. 3.8 ⑦. 不动 ⑧.
【解析】
【详解】(1)[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较小的示数,则电路为通路,电路的电流较小,电路的电阻较大,且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说明变阻器没有改变电路电阻的作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接了下面的两个接线柱(此时滑动变阻器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电流表在测量小灯泡电流时选择的量程是小量程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为0.38A,故灯泡的电阻
(2)[3][4]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在不同电压和电流下,灯丝的温度不同,灯丝电阻也不同,所以小亮的想法是错误的。
(3)[5][6]连接好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1,将开关S2拨到触点2;此时电路是灯泡和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组成的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U1为3.8V,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7]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动,电路连接形式不变,再将开关S2拨到另一触点,此时电压表测量灯泡和定值电阻R0两端的总电压,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
,
[8]则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的表达式为
a点电流Ia
b点电流Ib
c点电流Ic
0.16A
0.16A
0.32A
Uab/V
Ubc/V
Uac/V
2.5
4.5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3
0.15
0.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注意,填空题,计算题,实验,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