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第六单元【B卷】(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docx
    • 解析
      第六单元【B卷】(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docx
    第六单元【B卷】(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第1页
    第六单元【B卷】(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第2页
    第六单元【B卷】(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第3页
    第六单元【B卷】(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第1页
    第六单元【B卷】(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第2页
    第六单元【B卷】(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六单元【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六单元【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文件包含第六单元B卷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docx、第六单元B卷解析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速记·巧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一部分 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玉帛(bó)   臣妾(qiè)   昳丽(yì)  朝服衣冠(cháo)B旗靡(mǐ)   孰与(shú)  臧否(pǐ)  猥自枉屈(wěi)C.未孚(fú)   窥镜(kuī)   期年(qī)  妄自菲薄(fěi)D.忿恚(huì)  攘除(rǎng)  崩殂(cú)  时时而间进(jiān)2.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置人所罾鱼腹中 D.小信未孚,神弗福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明日,徐公来D.使内外异法也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脱贫是我国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B.2019年国庆前夕,中国女排辉煌取得了十一连胜的战绩。C.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约85%左右是靠视觉得到的。D.只要充分保护私权,才能全面保障和维护公民的切身利益。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黎民、庶民都有百姓的意思。B.“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C.古诗词中常能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6.诗文名句默写。(1)苟全性命于乱世, 。(2) ,雉从梁上飞。(3)瀚海阑干百丈冰, 。(4)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潼关路。(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中实写史事的两句是“ , ”。(5)《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诗句是“ ? ”。7.综合性学习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1)根据上表,写出你探究得出的结论。(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第二部分 阅读能力(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小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咏雪”为主线,不断变换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冬景写春景,设喻新颖,写出边塞风光。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承上启下,既点明环境,又渲染送别氛围。D.“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奇丽形象,体现戍边将士不畏艰苦、昂扬勇毅的精神风貌。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跗④,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释】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少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跗:曲着身体,弯着前肢。⑤务:一心,一定。10.给下列句子断句。(每句断两处)(1)今 齐 地 方 千 里(2)此 三 者 皆 务 欲 得 其 前 利 而 不 顾 其 后 之 有 患 也11.解释下列加点字。(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子来!何苦沾衣如此( )(4)如是者三旦( )12.翻译句子。(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13.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归纳)出一个成语。14.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三)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小题。杏花如雪肖复兴(1)两年前的春天,我对面一楼的房子易主。新主人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妇女,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女儿。她们娘儿俩住进之后,一天到晚脚不拾闲地忙乎。把屋子和院子收拾利索之后,娘儿俩买来了三棵小树。汽车把树拉来,工人把树扛到院里,和娘儿俩一起把树种下。正是春天花红柳绿的时候,小树的枝叶葱茏,绿得格外清新,给小院一下子带来了春天的气息。枝叶摇曳在窗前和门前,屋子也显得神清气爽。(2)几乎每天下楼,我都会和这娘儿俩打照面。彼此寒暄之后,渐渐熟络了起来。我问她们这种的是什么树?她们告诉我是杏树。我知道杏树开白花,但梨树也开白花,山桃最初开出的小花也是白色的。分不清这三种树,闲聊时候,便好奇地请教她们娘儿俩。(3)母亲很耐心地告诉我:山桃开花早,这三种树,山桃最先开。然后,杏花才开;最后,梨花才开。梨花一般要到清明前后才开的。你分清这前后的次序,就好分辨了。(4)我依然好奇,母亲怎么知道这么多,分得清桃杏梨花的。(5)母亲对我说:从小在农村长大。原来老家屋前就种着杏树……女儿抢过母亲的话说:是我姥姥种的,种了好多棵,结的大白杏,可好吃呢!母亲望着女儿,又笑了起来。(6)她们娘儿俩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夏天刚刚到来的时候,来了一辆宝马小汽车,从车上下来一个男人,像是女孩的父亲,帮她们从屋子里扛出行李等好多东西,锁上了大门,像是要离开的样子。(7)我走过去,问母亲:你这是要去哪儿啊?(8)母亲告诉我:我家住沈阳,这不,孩子他爸爸来接我们回去了,在这里住的时间不短了,家里也需要照顾。(9)我又问她:你什么时候回来呀?她说:明年,明年开春就回来,带我妈一起回来,买这个房子,就是为了给我妈住的。老太太在农村辛苦一辈子了,我爸爸前不久去世了,就剩下老太太一个人,想让她到城里享享福。孩子她爸爸说到沈阳住,我就对孩子他爸爸说,这些年,你做生意挣了钱,不差这点儿钱,老太太就想去北京,就满足老太太的愿望吧!到时候,我就提前办了退休手续,让孩子他爸爸把公司开到北京来,一起陪陪老太太。(10)这不,老太太稀罕老家门前的杏树,我特意先来北京买房,把杏树顺便也种上,明年,老太太来的时候,就能看见杏花开了!(11)听了她的这一番话,我的心里挺感动,难得有这样孝顺贴心的孩子。我不由得冲她,也冲她的男人竖起了大拇指。(12)第二年的春天,她家门前的三棵杏树都开花了。别看杏树长得都不高,开出的花却密密实实的,非常繁茂。我仔细看杏花,和山桃,和梨花,都是五瓣,都是白色,还是分不清它们,好像它们是一母同生的三胞姊妹。(13)可是,这家人都没有来。杏花落了一地,厚厚一层,洁白如雪。房门还是紧锁着。(14)今年的春天,杏花又开了,又落了一地,洁白如雪。依然没有看到这家人来。(15)一地杏花,那么得厚,被风也一点点地吹干净了。叶子长出来了,先小后大,先红后绿,三棵杏树换装了,似乎不急了,静静地等候着来年春天再开花的时候迎接主人。(16)清明到了,梨花一片雪,替班一样,接替了杏花,用几乎同样的容颜装扮着这个渐行渐远的春天。对面一楼那座房子还是空着,长满绿叶的杏树,寂寞无主,摇曳在门前和窗前。(17)清明过后的一个夜晚,我忽然看见对面一楼房子的灯亮了。主人回来了。尽管没有赶上杏花盛开,毕竟还是回来了。忽然,心里高兴起来,为那个孝顺的女人,为那个从未见过面的老太太。(18)第二天上午,我在院子里看见了那个女人,触目惊心的是,她的臂膀上戴着黑纱。问起来才知道,去年春天要来北京的时候,老太太查出了病,住进了医院,盼望着老太太病好,却没有想到老太太没有熬过去年的冬天。今年清明,把母亲的骨灰埋葬在老家,祭扫之后,她就一个人来到北京。(19)她有些伤感地告诉我,这次来北京,是要把房子卖了。母亲不来住了,房子没有意义了。(20)房子卖了,三棵杏树还在。每年的春天,还会花开一片如雪。(选自《意林》,有删改)15.“我”对面一楼的房子从易主到再次易主,“我”和文中的“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从中可以看出“我”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全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16.“我”始终无法分清杏花、山桃花和梨花,为什么文中的“母亲”却能分得清桃杏梨花?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的结尾句“房子卖了,三棵杏树还在。每年的春天,还会花开一片如雪”的理解。18.在那个杏花如雪的季节,“我”对文中的“母亲”有怎样的情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从她的身上你得到了怎样的启发。(四)名著阅读。19 阅读名著语段,请按照要求完成问题。酒至数巡,食供两次,晁盖和他盘话;但提起聚义一事,他便用闲话支吾开去。吴用把眼来看林冲时,只见林冲侧坐在椅上把眼瞅他身上。看看饮酒至午后,他回头叫小喽啰取来,三四个人去不多时,只见一人捧个大盘子,里面放着五锭大银。他便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敞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晁盖道:“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一迳地特来投托入伙;若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行告退。重蒙所赐白金,绝不敢领。非敢自夸丰富,小可聊有些盘缠使用,速请纳回厚礼,只此告别。”(1)选段中的“他”是 ,此事的结局是 。(2)《儒林外史》片段A(人名)头一年跟着一个卖柴的客人来省城杭州,在柴行里记账,不想客人消折了本钱,不得回家,于是流落在此。遇到马二先生,受到夸奖:“又勤学,又敏捷。可敬可敬!”并且得到他十两银子的资助。马二先生让他回乡读书,“图个日后宦途相见”,并且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从马二先生这里,A第一次知道能够求取功名富贵,“显亲扬名”“才是大孝”。这是马二先生给他上的第一课。选段中的A是 (填人物姓名)。书中A的性格(品质)由良变劣,导致其性格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3)《水浒传》中鲁智深在野猪林是如何解救林冲的?由此看出鲁智深怎样的性格?第三部分 写作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晒”是流行的网络用语,意为展示、分享、倡导等。晒出自己的“幸福”,分享快乐甜蜜;晒出自己的好友,分享真挚的情谊;晒出自己的家人,分享浓浓的亲情;晒出自己的梦想,分享成长的经历;晒出自己的感悟,分享成长的体验;晒出自己的才艺,分享青春的风采;也可晒出自己的“光盘”行动,提倡节约新风尚,晒出自己喜欢的书籍,展现高雅兴趣……同学们,让我们晒出生活正能量。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事件内心的变化我和“母亲”的初次见面①②③我和“母亲”再次相见遗憾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