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春教学设计
展开教材版本:统编版
适用对象:七年级上学期
教学背景
《春》是统编教材七年级秋季开学的第一篇课文,它以诗的笔调,抓住春的特点,用火热的情感、清丽的色彩,生动的描绘,画出了生机盎然的春之形象,给人以无限的希望和蓬勃的活力。学生对春天有直接的情感体验,能引发共鸣。但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全篇的写景抒情散文,处于只能直觉意会美而不能言传美的阶段,缺乏深刻的体会,理解不到作者的情感。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梳理,品读,感悟。这是本次教学的起点。
教学目标:
积累基础知识,理清文章结构,掌握重音和停连的朗读技巧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揣摩文字准确生动的词句,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技巧,
学习本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并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教学方法
情景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说“春”导入:
请大家来猜猜这是个什么字?不错,这是春的小篆字形。从“艹”,草木春时生长。“屯”字,亦兼作声符。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万物生长。
据此,你认为春会带给文人墨客怎样的灵感?
生机勃发的,给人新鲜力量的。春天带来了崭新的希望,所以历来文人墨客都喜欢描绘春天,赞美春天。让我们一起吟诵出来吧:
人们对春的描绘和赞美从不停止。今天,我们来共同欣赏朱自清的《春》。
【设计意图】从“春”到“春天”,以古引今的导入设计,为接下来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与情感基调作铺垫。
(二)初读积累
1.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有《匆匆》《绿》《春》《背影》《荷塘月色》。
2.字词标注:注意文中音形易错字。
窠巢:kē chá
应和:yìng hè
黄晕:huáng yùn
宛转:wǎn zhuǎn
嘹亮:liá liàng
成语快闪游戏:
[规则]每个成语闪现7秒,快速记忆,教师出示遮住重要释义的部分,请学生挑战答出。
繁华嫩叶:花儿繁茂叶子嫩绿,形容生命力旺盛。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
轻风流水:清凉的风,衬映着流动的湖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十分美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风格、理解文章的情感,而且加大关于文字常识的积累。识字正音是朗读的基础,通过红色颜色的放大效果,学生对音义易错字加深印象。成语快闪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抓住重要释义能更好掌握成语的使用。
(三)再读感知
同学们,预习提示里有这样的提示:“这是一篇散文”,那么,这是一篇____的散文呢?
预设: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描绘春天的景象,抒发对春的热爱之情。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读课文,思考作者一共描绘了哪几幅有关于春天的画面呢?用关键字概括。
2~7段中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二七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八段):赞春
小结:写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物,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是解读文本的基础,教师注意进行适当点拨,不以自己的预设出示代替学生的自主生成。
(四)美读品味
1. 第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反复,盼望春天来临的急切之心;拟人,写出看到春天来临的欣喜之情。
2.如何通过朗读,表达上述情感?
[知识卡片]
重音: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一般用着重号标在下方“ · ”
停连: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用“V”标在词语之间的上方;声音的延续,用“^”标在词语之间的上方。
例: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V近了。
朗读脚本:第二个“盼望着”字重读,表明“盼望”一直在进行着,很持久,更突出了对春天的渴望之情。“春天的脚步”后面稍作停顿,表现心中的期盼,“近了”要重读,因为期盼成为现实,春天真得来了。
3.请同学们小试牛刀:第四段该如何把握重音停连,才能读出作者的情感呢?
朗读处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V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V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V酝酿。
朗读脚本:“母亲的手”和“抚摸”重读,要读出语重而情深,“手”和“抚摸”之间要读出拖音,更能体现手的温柔。“风里带来些”“混着”“空气里”后面稍作停顿,加重亲切自然的舒缓感。“酝酿”读出重音,表现出空气中香味在融合,在发酵,越来越浓。“泥土的气息”和“青草味儿”“香”读出重音,就像真的闻到了一样。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是学生正确理解文本、领会作者表达意图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写景抒情的美妙,在实践指导中掌握朗读技巧。
(五)研读品析
1.同学们,预习提示里还有这样的提示:“又像一首诗”,请你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或者一段,说说它美在哪里。(提示:可以从手法美、炼字美、韵律美等角度加以探究。)
学生圈点勾画5分钟,分享交流,教师指导。
预设:A.手法美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牛毛多而密,花针亮而闪烁,细丝柔而绵长。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
(3)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虚实结合,由春花联想到秋实。
(4)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触觉、嗅觉、听觉等多感官描写,把风写得有形有味有声。
B.炼字美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vs小草快乐地从土里长出来
“偷偷地”写出小草不知不觉间萌出,新鲜、可爱而又胆怯、默默地生长过程。“钻”表现小草破土而出的旺盛生命力。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vs花下很多的蜜蜂嗡嗡地飞着
“成千成百”和后面的“飞来飞去”互相呼应,写出蜜蜂和蝴蝶之多。“闹”更能体现场景之盛。写蜜蜂、蝴蝶从侧面写出花香之浓、花开之旺,表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3)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Vs密密地下着、飘着笼着一层薄烟
“斜织”让人联想到巧手织雨帘,表现春雨细密绵长的特点。“笼”写出了“薄烟”轻轻覆盖的情状,充满诗情画意。
C.音韵美
(1)嫩嫩的、绿绿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大量叠字,增添了音乐美感
(2)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短句为主,轻快明丽,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
(3)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2.再次朗读,体会情感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设计意图】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通过搭建学习支架——手法、炼字和音韵,采用换词、联想等手段,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自主地探究中欣赏作者笔下的春天,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时,本环节教师再次指导朗读最后三段,在读中感悟,又让他们走进文本。
(六)读写反思
《春》是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之好,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哪些技巧呢?
1.用心观察,留意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征;
2.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
3.调动人的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
4.在平日学习中,要勤观察、抓特征、多揣摩、 多练笔、多读书、多运用。
延伸写作:以“秋”为主题写一段文字
【设计意图】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水到渠成,既锻炼学生写作,又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总结:
以学情分析为起点,以教学目标为终点,本课抓住《春》既是散文也是诗的特点,通过“初读积累—再读感知—美读品味—研读品析—读写反思”引导学生吟咏深入,始终把语言的研读作为解读文章的关键。既体现语文的本色,也让整个课堂呈现出如春一般的盎然生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课文,研讨课文,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 春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复习“单元提示”,听读课文,整体感知,美读课文,品味语言,跳读课文,借鉴写法,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1 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1 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检查预习工作.,集体朗读,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