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10.1统计调查(2)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10.2直方图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导学案 试卷 1 次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复习课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七年级下册数学章末复习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七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活动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数学数学活动导学案,共4页。
数学活动——画平行线一、导学1.导入课题:我们以前学过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知道木工师傅利用角尺画平行线,学完平行线的判定之后,你还能想出其他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讨这个问题.2.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弄清课本中三种平行线画法的道理.(3)通过探讨,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学习重、难点:重点:按指示的方法画平行线.难点:解释这样画平行线的道理和依据,并探究新的方法.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32活动1.(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动手画图,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研讨,弄清其中道理.(4)自学提纲:①分别按李强、张明、王玲的方法动手画图.②你能说说这三位同学的画法的道理吗?③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动手试一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提纲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①能否看懂李强画图中图(3)的作∠2=∠1的作图痕迹是怎样来的?②能否解决张明和王玲的画法的道理.(2)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个别指导、分类指导或集中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四、强化1.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突出学生发现的新方法:通过画相等的内错角、互补的同旁内角、相等的外错角、互补的同旁外角等来构造平行线.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除了目前所学的一些方法外,还可用后面要学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反思自己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平行线的哪些画法和判定方法)和不足.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教师根据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有独到的发现以及学习效果如何等予以评价.(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堂巡视,给有疑惑的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动手操作过程,使他们能够更好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b∥c,则a∥cB.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b⊥c,则a⊥cC.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b⊥c,则a∥cD.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b∥c,则a⊥c2.(10分)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B)A.∠3=∠4 B.∠1=∠2C.∠D=∠DCE D.∠D+∠ACD=180°3.(15分)如图,某人骑自行车自A向正东方向前进,到B处后,行驶方向改为东偏南15°,行驶到C处仍按正东方向行驶,画出继续行驶的路线.4.(15分)如图,∠1=30°,∠B=60°,AB⊥AC,AD与BC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解:AD∥BC,AB与CD不一定平行.∵AB⊥AC.∴∠DAB=∠1+∠BAC=120°.又∵∠B=60°.∴∠DAB+∠B=180°,∴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20分)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及其外面一点D,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D,并保留作图痕迹.解:△DEF即为所求平移后的三角形.二、综合运用(15分)6.如图,∠AOB内有一点P.(1)过点P画PC∥OB交OA于点C,画PD∥OA交OB于点D;(2)写出图中互补的角;(3)写出图中相等的角.解:(1)如图. (2)∠O与∠PDO,∠O与∠PCO,∠BDP与∠PDO,∠PCA与∠PCO(3)∠O=∠BDP,∠O=∠PCA,∠O=∠DPC,∠BDP=∠PCA,∠BDP=∠DPC,∠PCA=∠DPC.三、拓展延伸(15分)7.如图,已知∠1+∠2=180°,∠DEF=∠A,∠BED=60°,求∠ACB的度数.解:∵∠1+∠2=180°,且∠1+∠EFD=180°,∴∠2=∠EFD.又∵∠DEF=∠A,且∠EDF=180°-∠DEF-∠EFD,∠ACD=180°-∠A-∠2,∴∠ACD=∠EDF.∴DE∥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CB=∠BED=6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数学活动——画平行线一、导学1.导入课题:我们以前学过利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知道木工师傅利用角尺画平行线,学完平行线的判定之后,你还能想出其他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的新方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讨这个问题.2.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平行线的判定方法.(2)弄清课本中三种平行线画法的道理.(3)通过探讨,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学习重、难点:重点:按指示的方法画平行线.难点:解释这样画平行线的道理和依据,并探究新的方法.4.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课本P32活动1.(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动手画图,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研讨,弄清其中道理.(4)自学提纲:①分别按李强、张明、王玲的方法动手画图.②你能说说这三位同学的画法的道理吗?③你还有其他方法吗?动手试一试,与同学们交流一下.二、自学同学们可结合自学提纲进行自学.三、助学1.师助生:(1)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自学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①能否看懂李强画图中图(3)的作∠2=∠1的作图痕迹是怎样来的?②能否解决张明和王玲的画法的道理.(2)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个别指导、分类指导或集中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四、强化1.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突出学生发现的新方法:通过画相等的内错角、互补的同旁内角、相等的外错角、互补的同旁外角等来构造平行线.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除了目前所学的一些方法外,还可用后面要学的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五、评价1.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反思自己有哪些收获(掌握了平行线的哪些画法和判定方法)和不足.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教师根据本活动中学生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有独到的发现以及学习效果如何等予以评价.(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课堂巡视,给有疑惑的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动手操作过程,使他们能够更好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b∥c,则a∥cB.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b⊥c,则a⊥cC.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b⊥c,则a∥cD.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b,b∥c,则a⊥c2.(10分)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B)A.∠3=∠4 B.∠1=∠2C.∠D=∠DCE D.∠D+∠ACD=180°3.(15分)如图,某人骑自行车自A向正东方向前进,到B处后,行驶方向改为东偏南15°,行驶到C处仍按正东方向行驶,画出继续行驶的路线.4.(15分)如图,∠1=30°,∠B=60°,AB⊥AC,AD与BC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解:AD∥BC,AB与CD不一定平行.∵AB⊥AC.∴∠DAB=∠1+∠BAC=120°.又∵∠B=60°.∴∠DAB+∠B=180°,∴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20分)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及其外面一点D,平移三角形ABC,使点A移动到点D,并保留作图痕迹.解:△DEF即为所求平移后的三角形.二、综合运用(15分)6.如图,∠AOB内有一点P.(1)过点P画PC∥OB交OA于点C,画PD∥OA交OB于点D;(2)写出图中互补的角;(3)写出图中相等的角.解:(1)如图. (2)∠O与∠PDO,∠O与∠PCO,∠BDP与∠PDO,∠PCA与∠PCO(3)∠O=∠BDP,∠O=∠PCA,∠O=∠DPC,∠BDP=∠PCA,∠BDP=∠DPC,∠PCA=∠DPC.三、拓展延伸(15分)7.如图,已知∠1+∠2=180°,∠DEF=∠A,∠BED=60°,求∠ACB的度数.解:∵∠1+∠2=180°,且∠1+∠EFD=180°,∴∠2=∠EFD.又∵∠DEF=∠A,且∠EDF=180°-∠DEF-∠EFD,∠ACD=180°-∠A-∠2,∴∠ACD=∠EDF.∴DE∥A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CB=∠BED=6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