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原卷版+解析)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原卷版+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重要推论,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1.概念: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2.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无初速度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3.条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4.基本公式:
①速度与时间关系:
②位移与时间关系:
③速度与位移关系:
二、重要推论
①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相等:
此性质还可以表示为:
②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也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
③位移中点速度
不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都有:
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重要结论
①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
②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
③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四、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①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其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②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位移关系式:
2.竖直上抛
①定义: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②运动规律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位移关系式:
知识练习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本应用
1.解题思路
2.恰当选用公式
3.运动公式中符号的规定
一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若,一般以a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1、(2021·山东济南检测)出租车载客后,从高速公路入口处驶入高速公路,并从10时10分55秒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10 s时,速度计显示速度为54 km/h。
(1)求这时出租车离出发点的距离;
(2)出租车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计显示速度为108 km/h时,出租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10时12分35秒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应为多少千米?(车启动时,计价器里程表示数为零)
例2、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 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例3、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课堂随练
训练1、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的位移为s,末速度是初速度的3倍,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B.
C. D.
训练2、(2021·四川成都月考)一辆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第一个2 s内的位移与最后一个
2 s内的位移之比为3∶2,设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4 s内卡车通过的距离是( )
A.2.5 m B.4 m
C.12 m D.12.5 m
训练3、“歼-15”舰载机在“山东舰”航母上舰尾降落滑行的过程可以简化为沿水平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且舰载机滑行方向与航母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次试验时,航母静止,舰载机滑上跑道时的速度为80 m/s,刚好安全停在甲板上;第二次试验时,航母以20 m/s速度匀速航行,若两次在跑道上滑行过程中的加速度相同,已知跑道长为160 m。求第二次舰载机安全降落在航母上的最大速度。
考点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1.六种思想方法
例1、(多选)高铁进站的过程近似为高铁做匀减速运动,高铁车头依次经过A、B、C三个位置,已知AB=BC,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为30 m/s,BC段平均速度为20 m/s。根据这些信息可求得( )
A.高铁车头经过A、B、C的速度
B.高铁车头在AB段和BC段运动的时间
C.高铁运动的加速度
D.高铁车头经过AB段和BC段时间之比
例2、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A点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到达斜面最高点C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所示,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eq \f(3,4)l处的B点时,所用时间为t,求物体从B滑到C所用的时间。
例3、一小球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 m,BC=10 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2 s,则小球经过A、B、C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2 m/s,3 m/s,4 m/s
B.2 m/s,4 m/s,6 m/s
C.3 m/s,4 m/s,5 m/s
D.3 m/s,5 m/s,7 m/s
课堂随练
训练1、(2022·广东四校联考)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内与第6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通过第3个1 m与通过第6个1 m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1∶v2,则( )
A.x1∶x2=1∶4 B.x1∶x2=5∶11
C.v1∶v2=1∶eq \r(2) D.v1∶v2=eq \r(3)∶eq \r(6)
训练2、从固定斜面上的O点每隔0.1 s由静止释放一个同样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拍下小球在斜面滚动的照片,如图所示。测得小球相邻位置间的距离xAB=4 cm,xBC=8 cm。已知O点距离斜面底端的长度为l=35 cm。由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
A.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2 m/s2
B.小球在A点的速度为0
C.斜面上最多有5个小球在滚动
D.该照片是距第一个小球释放后0.3 s拍摄的
训练3、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
1.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
①对称性
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为途中的任意两点,C为最高点,则:
②多解性: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多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性。
例1、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eq \f(t,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A.gt2 B.eq \f(3,8)gt2
C.eq \f(3,4)gt2 D.eq \f(1,4)gt2
例2、研究人员为检验某一产品的抗撞击能力,乘坐热气球并携带该产品竖直升空,当热气球以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到某一高度时,研究人员从热气球上将产品自由释放,测得经11 s产品撞击地面。不计产品所受的空气阻力,求产品的释放位置距地面的高度。(g取10 m/s2)
例3、(2019·高考全国卷Ⅰ,T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eq \f(H,4)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eq \f(H,4)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eq \f(t2,t1)满足( )
A.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二讲人造卫星与宇宙航行(原卷版+解析),共4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体运行问题分析,物理量随轨道半径变化的规律,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二讲抛体运动(原卷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平抛运动的规律,斜抛运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讲精练第二讲牛顿第二定律(原卷版+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牛顿第二定律,单位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