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展开1.建构发酵工程的概念。
2.概述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举例说明发酵工程的应用。
3.通过开展“高中生模拟创业答辩会”活动,进一步提升对发酵工程基本环节的认识,发展工程思维,认同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物产品。
4.关注发酵工程在食品、医药、农牧业的应用,倡导健康、安全地生活和生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发酵工程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三、教学思路
本节课从发酵工程的概念入手,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进而了解发酵工程的应用,认同发酵工程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物产品,丰富了人类的饮食需求。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教材中的“从社会中来”的素材,明确青霉素的成产成本和价格会因为发酵工程的应用而大大降低,引发学生追问发酵工程的奥秘,进而探讨“在工业生,青霉素究竟是怎样生产的呢”,由此,归纳出发酵工程的概念。
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早期科学家只能从青霉菌中提取少量,价格贵如金。随着高产菌种的选育、发酵技术的发展等,青霉素步入了产业化生产的道路。如今,一瓶规格160万单位青霉素注射剂的价格只要1元左右。那么,在工业上,青霉素究竟是怎样生产的呢?
总结发酵工程的概念:
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新课讲授】
(一)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教师让学生提前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发酵产品,画出利用发酵工程生产该产品的流程图,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说明。教师结合教材中介绍发酵工程基本环节的内容,结合图1-9,分析和讨论教材第23页的“思考·讨论”。
展示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和发酵罐示意图:
思考与讨论:
1.微生物菌种资源丰富,选择发酵工程用的菌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若生产的是微生物直接合成的产物,则可以从自然界中先分离出相应菌种,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诱变育种,从突变个体中筛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优良菌种。若生产的是微生物不能合成的产品,则可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方法对菌种的遗传特性进行定向改造,以构建工程菌,从而达到生产相应产品的目的,同时还应注意温度、pH、溶解氧等对菌种的影响)。
①在低成本的培养基上能迅速生长繁殖;
②生产所需代谢物的产量高;
③发酵条件易控制;
④菌种不易变异,退化等。
2.怎样对发酵条件进行调控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要?
(发酵条件直接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产品的质量,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溶解氧、通气量等。温度条件的调控可通过向冷却夹层通入冷水来调控;pH条件的调控可在培养基中加入缓冲液,在发酵过程中加酸或碱;溶解氧的调控需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若微生物是需氧型的,可通过空气入口通入空气,并调整搅拌叶轮转速增加溶解氧。若微生物是厌氧型的,需封闭空气入口,建立厌氧环境等)。
①反复试验确定培养基的配方;
②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进行严格的灭菌;
③随时检测培养液中微生物的数量、产物浓度等;
④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
⑤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氧量等发酵条件,使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各种条件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及反馈控制
3.在产物分离和提纯方面,发酵工程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有哪些改进之处?
(传统发酵技术的发酵产物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基本没有经过产物分离和提纯等步骤,或者仅采用简单的沉淀、过滤等方法来分离提纯产物。发酵工程的发酵产物根据产物的种类采取不同的分离、提纯方法,在产物的初分离阶段,常采用沉淀、萃取、膜分离、吸附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在进一步纯化阶段,会采用液相层析法、结晶法等方法。发酵工程产物无论是代谢物还是菌体本身,都需要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产品。)
4.在进行发酵生产时,排出的气体和废弃培养液等能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在发酵生产时,微生物及其代谢物中都可能含有危害环境的物质,这些都可能会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为了减少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清洁生产,应该对排出的气体和废气培养液进行二次清洁或灭菌处理。)
通过探讨教材中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和完善自己画的流程图,并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工程的复杂性,掌握系统分析的方法。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发酵工程以其生产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产物专一、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小和容易处理等特点,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农牧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大应用,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发酵工业。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发酵工程在食品工业上的各个应用,并以啤酒为例,展示“啤酒的工业化生产流程”,学生小组在观看完啤酒的生产化流程后,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教材中第25页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啤酒的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其中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主发酵阶段完成。主发酵结束后,发酵液还不适合饮用,要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储存一段时间进行后发酵,这样才能形成澄清、成熟的啤酒。发酵的温度和发酵的时间随啤酒品种和口味要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思考与讨论:
1.与传统的手工发酵相比,在下面啤酒的发酵生产过程中,哪些工程手段使啤酒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菌种的选育、对原材料的处理、发酵过程的控制、产品的消毒等,都有助于提高啤酒的产量和品质)。
2.现在市面上流行一种“精酿”啤酒,它的制作工艺与普通啤酒有所不同,如一般不添加食品添加剂、不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等。有人认为饮用“精酿”啤酒比饮用“工业”啤酒更健康,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精酿”啤酒是小规模酿造产品,发酵时间长、产量低和价格高,却依然有着市场需求,我们如何辩证地看待大规模生产与小规模制作?
(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一产品。一方面,这类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一些人对独特口感的需求,或者满足一些人的时尚追求。另一方面,这类产品是手工作坊式生产的,存在啤酒品质不稳定、价格昂贵的问题)
在了解啤酒的工业化流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我阅读教材的26-27页,并归纳出发酵工程在其他工业上的应用情况,并以小组为单位,讲述本组的归纳,教师给予肯定和评价,并在课件中展示出发酵工程在各个工业中的应用,让学生认同发酵工程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多样的生物产品,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归纳梳理:
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1)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如酱油、各种酒类等。发酵工程使这些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明显提高。
实例:
①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利用产生蛋白酶的霉菌(如黑曲霉),将原料中的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然后经淋洗、调制成的酱油产品。
②以谷物或水果等为原料,利用酿酒酵母发酵生产的各种酒类。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1)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植物或动物的基因转移到微生物中,获得具有某种药物生产能力的微生物。
(2)直接对菌种进行改造,再通过发酵技术大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3)实例:
①利用经过基因改造的微生物生产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②利用微生物生产过去只能从植物中分离提取的紫杉醇、青蒿素前体等化合物;
③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的微生物生产疫苗。将病原体的某个或某几个抗原基因转入适当的微生物细胞,获得的表达产物就可以作为疫苗使用。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1)生产微生物肥料。利用了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常见的有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等。有的微生物肥料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2)生产微生物农药。与传统的化学农药不同,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微生物农药作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
实例:苏云金杆菌→防治80多种农林虫害。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松毛虫等虫害。井冈霉素(一种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防治水稻枯纹病。
(3)生产微生物饲料。微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生长繁殖速度很快。
实例:①单细胞蛋白: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了大量的微生物菌体。单细胞蛋白的应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饲料等。②乳酸菌: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使饲料保鲜,动物食用后还能提高免疫力。
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解决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对纤维素水解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纤维废料发酵生产酒精、乙烯等能源物质已取得成功。
(2)将极端微生物应用于生产实践
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极端微生物,它们能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如高温、高压、高盐和低温等环境)中正常生活。例如嗜热菌、嗜盐菌可以用来生产洗涤剂,嗜低温菌有助于提高热敏性产品的产量。
五、板书设计
1.3 发酵工程的应用
一、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二、发酵工程的应用
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
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sw/tb_c40086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发酵工程的概念,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总结及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a href="/sw/tb_c400866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教案</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发酵工程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分析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发酵工程的应用,引导学生构建本节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