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走进化学世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42944/0-17114629825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走进化学世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42944/0-17114629825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走进化学世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42944/0-171146298256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年中考化学--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
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走进化学世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走进化学世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在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三课航天员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毛细效应、水球变“懒”、太空趣味饮水、会调头的扳手等实验,下列选项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水球变“懒”B.趣味饮水C.点火发射D.调头的扳手
2.(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九州之中,历史文化厚重,下列成语或典故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上浇油B.亡羊补牢C.愚公移山D.罄竹难书
3.(2023·河南焦作·统考一模)下列是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工艺,其主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宝丰酒酿造工艺B.卢氏剪纸工艺
C.朱仙镇木版年画D.镇平玉雕工艺
4.(2023·河南濮阳·统考二模)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的是
A.桂花飘香B.铁锅生锈C.湿衣晾干D.电灯发光
5.(2023·河南新乡·统考三模)下列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清明节——放风筝B.端午节——赛龙舟
C.中秋节——吃月饼D.春节——放烟花
6.(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下列成语的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花香四溢C.绳锯木断D.火上浇油
7.(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二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B.云蒸霞蔚C.风吹草动D.水滴石穿
8.(2023·河南驻马店·统考三模)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下列制作景泰蓝的操作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裁剪紫铜板B.金线掐花纹
C.釉料点花纹D.烧制景泰蓝
9.(2023·河南开封·统考二模)《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著作。书中记载的内容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陶瓷烧制B.制糖脱色C.金属冶炼D.酒药焙制
10.(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1.(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晒海盐B.烧瓷器C.钉木舟D.织布衣
12.(2023·河南濮阳·统考二模)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风俗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包粽子B.赛龙舟C.挂艾叶D.酿黄酒
13.(2023·河南洛阳·统考模拟预测)华夏大地,人杰地灵,造物历史悠久,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水车灌溉B.烧制陶瓷C.雕刻石像D.海水晒盐
14.(2023·河南信阳·模拟预测)板栗营养丰富。下列有关过程中一定有其他物质生成的是
A.去壳取仁B.风干栗仁
C.栗仁磨粉D.栗粉酿酒
15.(2023·河南鹤壁·统考一模)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雪糕融化B.菜刀生锈C.酒精挥发D.水结成冰
16.(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钉生锈B.剩饭变馊C.瓷碗破碎D.自酿米酒
17.(2023·河南三门峡·统考一模)漠河冬季漫长寒冷,当我们把一杯热水洒向天空时,水会迅速变成像烟一样的物质,该过程涉及的变化是
A.化学变化B.沸点变化C.质量变化D.物理变化
18.(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铁丝折弯C.纸张燃烧D.干冰升华
19.(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在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中,某同学做稀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加入碳酸钠 B.加稀盐酸
C.冲洗滴管 D.洗涤试管
20.(2023·河南濮阳·一模)图中“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标签受损B.试剂污染
C.打破试管底D.读数偏小
21.(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D.检查气密性
22.(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小明在完成“CO2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D.闻气体气味
二、实验题
23.(2023·河南商丘·统考模拟预测)如图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1)写出X的名称_______。
(2)用B装置制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NH3,若选用A装置制取和收集NH3并不合理?请分析并解释原因: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水球变“懒” 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趣味饮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点火发射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D、扳手掉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A、火上浇油过程中,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亡羊补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愚公移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罄竹难书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
【详解】A、宝丰酒酿造工艺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卢氏剪纸工艺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朱仙镇木版年画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镇平玉雕工艺制作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A、桂花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C、湿衣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灯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D
【详解】A、放风筝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赛龙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吃月饼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放烟花,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花香四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绳锯木断,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火上浇油,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7.A
【详解】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星火燎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
B. 云蒸霞蔚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风吹草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水滴石穿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A.铜板裁剪,属于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金丝掐成图案,属于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釉料点花纹,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烧制景泰蓝,需到炉温大约800摄氏度的高炉中烘烧,色釉由砂粒状固体熔化为液体,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陶瓷烧制过程中陶土转变成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制糖脱色,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使红糖脱色为白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金属冶炼过程中将金属矿物转化为金属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酒药焙制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存在爆竹的爆炸, 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A、晒海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烧瓷器,发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C、钉木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织布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B。
12.D
【详解】A、包粽子时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赛龙舟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挂艾叶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酿黄酒时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13.B
【详解】A、水车灌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烧制陶瓷,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雕刻石像,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故选B。
14.D
【详解】A、去壳取仁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风干栗仁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栗仁磨粉过程中形状改变,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栗粉酿酒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5.B
【详解】A、雪糕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16.C
【详解】A、铁钉生锈,有铁锈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剩饭变馊,发生了缓慢氧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瓷碗破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自酿米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17.D
【详解】A、该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沸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不会改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过程中质量不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8.C
【详解】A、石蜡熔化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铁丝折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D、干冰升华,二氧化碳由固体状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故选C。
19.B
【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而不能用镊子,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图示操作正确;
C、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D、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刷子,但用力不能过猛,图中易捅破试管底,故图示操作不正确。
故选B。
20.D
【详解】A、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应朝向手心,否则可能会使标签受损,故图示“错误操作”与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试剂时,滴管应悬于试管口上方滴加试剂,不能接触试管或伸入试管中,否则可能会使试剂污染,故图示“错误操作”与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C、取用铁钉时,应用镊子夹取,先将试管横放,把铁钉放入试管口,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铁钉缓缓地滑到试管底部,否则可能会使试管破裂,故图示“错误操作”与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
D、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为俯视读数,读数偏大,故图示“错误操作”与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
故选D。
21.B
【详解】A、倾倒液体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故A操作错误;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不能用手持试管,应用试管夹夹持,B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C图中用量筒作为容器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D图中用长颈漏斗跟容器相连,内外压强一样,无法检查装置气密性,错误;
故选B。
22.D
【详解】A、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错误;
B、倾倒液体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靠,错误;
C、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更不能和试管壁接触,错误;
D、闻气体气味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子,正确;
故选D。
23.(1)铁架台
(2)2H2O22H2O+O2↑
(3)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详解】(1)图中所示,X为铁架台;
(2)实验室,采用二氧化锰与过氧化氢溶液不加热制取氧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3)因为氨气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盐 化肥,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黑龙江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走进化学世界,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3.2 溶液一课一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