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45078/0-17115218211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八单元课题二金属的化学性质测试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45078/0-17115218211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达标测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2.下列物质中,能由金属和稀盐酸反应直接制取的是
3.现有质量相等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元素Y、Z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5.中国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6.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7.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9.现有质量相等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中,X不发生反应,元素Y、Z在生成物中均显价,Y、Z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0.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ag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11.有A、B、C三种金属,将他们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C表面有气泡,A、B无现象,将A放入B的盐溶液中不见任何现象,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12.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13.托盘天秤两端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其中盛有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烧杯中同时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
14.探究金属镁、锌的活动性强弱
(1)请利用金属能与酸反应的性质,自选仪器和药品,探究金属镁、锌的活动性强弱,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2)写出上述反应中镁与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的实质是_____。
(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变化中都容易失去电子是因为___,但是不同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不同,因此金属的活动性不同。
15.现有镁粉和硫酸镁粉末的混合固体5g,化学兴趣小组想测出其中镁粉的质量。将混合固体全部放入烧杯中,将40g稀硫酸分4次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实验结束后,氢气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
(2)求出混合固体中镁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结束后,烧杯内硫酸镁的质量为___________。
1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锡是“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具有质地柔软、熔点低和无毒等优良特性。自然界中的锡主要以氧化物(如锡石,主要成分为SnO2)和硫化物(如硫锡石,主要成分为SnS)的形式存在。宋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锡的冶炼:“凡煎炼亦用洪炉,入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鞴(指鼓入空气)熔化……点铅勾锡……”
常温下,锡露置于空气中能保持金属光泽,但易被酸腐蚀。锡与氯气反应生成的四氯化锡(SnCl4)可用于生产FTO导电玻璃,用来制作液晶显示屏。以锡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金属工艺品以色如银、亮如镜、声如磬、色泽历久常新的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锡还广泛用于电子信息、化工冶金及航天工业等。
(1)自然界中的锡主要以______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
(2)炼锡时“鼓入足量空气”与碳反应,来提高炉温,同时“点铅勾锡”即加铅能与锡形成合金,使其较易熔化流出,其理论依据是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4)FTO导电玻璃生产过程中,用SnCl4与水反应生成HCl和一种氧化物(SnO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O4、ZnSO4、FeSO4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处理废液,并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图:
请回答:
(1)该流程中用的过滤操作,实验室里该操作要用到的玻璃容器是______。
(2)固体A中含有_______。
(3)写出步骤④加入足量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大
A.
B.
C.
D.
A.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Z>X
B.相对原子质量:Y>Z
C.完全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Z>Y
D.生成氢气的质量:Y>Z
A.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无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中只涉及化学变化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中的金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与O2发生反应
D.“两编千片白雪茧,六百二斗青铜钱”中的“青铜”属于金属材料
A.图1所示实验黄铜表面的划痕比铜片表面的划痕深
B.图2所示实验结束冷却到室温后再将试管内的固体倒到石棉网上
C.图3面粉可以换成大理石粉末
D.图4所示只有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A.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A.电解水: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B.铁粉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高温条件下木炭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逐渐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的铜
D.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A.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Y>X
B.相对原子质量:Z>Y
C.完全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Z>Y
D.生成氢气的质量:Y>Z
A.滤液可能是蓝色溶液
B.滤渣中一定含有Cu、Mg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Mg2+
D.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A.A>B>C
B.B>C>A
C.C>B>A
D.A>C>B
A.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生成红色的铜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A.天平平衡
B.只有铁粉剩余
C.只有锌粉剩余
D.天平指针偏向锌粉一边
二、实验题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
______
镁比锌活泼
三、计算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每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产生气体总质量/g
0.06
0.12
0.18
0.2
四、填空与简答
A.锡通常为银白色
B.锡常温下不易被空气氧化
C.硫锡石炼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SO2
D.锡制品能够盛放含有柠檬酸的饮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pptx、金属与盐溶液反应mp4、铁和硫酸铜反应mp4、锌铜与硝酸银反应mp4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8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pptx、辨别真假黄金mp4、金属与酸的反应mp4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精练,共9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不能与铁发生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