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45099/0-17115219693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二单元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45099/0-1711521969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二单元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545099/0-17115219693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新知导入,环节 1,环节 2,环节 3,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完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等有机物之后,再次从有机物的角度来学习天然的和合成的有机合成材料。 本课教材的设计特点:教材首先设置了一个探究,让学生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从元素组成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不同。
第一:有机合成材料作为有机物的一大分支,作了重点介绍,从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能和用途等角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
第二:通过塑料使用的利与弊,让学生认识到有机合成材料的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第三:学生的认识在层层推进,学生在意识到环境问题后,由此引出新型合成材料出现的必要性。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关有机合成材料的目标是:【内容要求】5.2 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健康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知道材料使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课标分解:
第一:所谓“了解”,是指学生能说出常见的有机高分子的分类及用途。
第二:“知道材料使用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是指让学生能知道常用合成材料——塑料使用的利弊,让学生知道塑料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通过上下册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形成了化学所具有的思维方式,能够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能深切的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校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但对于本课的学习兴趣较高,能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思考和学习,能够自主学习本课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有机合成材料等知识的掌握,有利于联系社会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能引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提高化学学科素养,有利于他们正确使用有机合成材料,尽量避免材料使用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环保意识。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课本内容,能够说出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及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和辩论赛,能够说出合成材料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树立环保意识。
3、通过自学课本内容,能说出常见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用途。
目标
教学活动
评价标准
针对目标1和2
【新知导入】多少人羡慕雄鹰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我们能否像它一样,请同学们从下面的视频中获取答案!
【环节 1】初识其分类
跟踪训练1下列所用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冰墩墩B.酚醛塑料手柄C.钢架雪车D.冬奥奖牌
参考答案 B
环节 1:能正确完成表格中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并进行分类;能够独立搜集信息,找出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能给同学们讲解跟踪训练 1。环节 2:能高效的完成小组实验,正确总结现象和结论;能说出使用塑料的利和弊,在辩论中语言严谨,论据充足
针对目标1和2
【环节 2】深知其利弊
实验探究---知性质
实验一:将保鲜膜纵向和横向拉伸,拉伸到同等程度,需要的力气是否一样?
实验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用酒精灯缓慢加热,观察现象。等熔化后,立即停止加热,待冷却固化后再加热。实验三: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酚醛塑料,用酒精灯缓慢加热,观察现象。
资料:具有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拉伸时,纵向和横向的力度不一样,加热时会熔化,冷却后又凝固,加热后又可以熔化,具有热塑性。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拉伸时,纵向和横向的力度一样,加热时一经加工成型,受热也不再熔化,具有热固性。
你言我语---说利弊
甲方-使用塑料的“利”
甲方---总结性陈述
1、轻便,占用空间小。
2、不导电,是很好的绝缘体。
3、制造成本较低,而且耐用、防水。
4、不与酸碱反应,抗腐蚀能力强。因此,我方认为塑料的“利”大于“弊”。
乙方-使用塑料的“弊”
乙方---总结性陈述
1、浪费石油资源。
2、有些塑料容易燃烧,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
3、大部分塑料不会腐烂,也不能被细菌分解,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4、回收利用废弃塑料时,分类十分困难,而且经济上不合算。因此,我方认为塑料的“弊”大于“利”。
环节 1:能完成表格中 4-5 种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能进行分类;能够独立搜集信息,找出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能及用途;能正确完成跟踪训练 1。环节 2:能高效的完成小组实验,正确总结现象;能说出使用塑料的利和弊,在辩论中语言不够严
环节 1:能完成表格中 2-3 种物质的化学式、组成元素,不会从有机和无机的角度进行分类;能够搜集信息,找出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能正确完成跟踪训练 1。环节 2:能完成小组实验,总结现象;能说出部分使用塑料的优点或缺点,在辩论中表现不够积极。
针对目标3
【环节 3】改变其性能资料卡片翼装是由韧性和张力极强的锦纶制成的冲压式膨胀气囊。翼装面料需要轻薄柔软,结构细密透气量小,选用了高性能锦纶。翼装飞行中的头盔一般也是由高性能纤维材料——碳纤维制成,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能够满足高强度的同时,还更为轻巧。
跟踪训练 2材料研制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快研发可降解塑料,解决由聚乙烯等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
B.合成纤维、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均是以石油为原料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C.用于航天工业的钛合金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强度高等性能,属于金属材料。
D.“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火星车的构造部件中使用了多种复合材料。
参考答案:B
A 能正确对复合材料进行分类,并找出复合材料的用途;能给同学们讲解跟踪训练 2
B 能正确对复合材料进行分类,不能找出复合材料的用途;能正确完成跟踪训练 2。
C 能正确对复合材料进行分类,不能找出复合材料的用途;不能正确完成跟踪训练 2。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附课后评测练习
1.属于有机物的是( )
A.葡萄糖 B.干冰 C.碳酸 D.木炭
2.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3.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塑料、合成橡胶、不锈钢都属于合成材料
B.羊毛、蚕丝、涤纶都属于天然材料
C.酒精、甲烷、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
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类
4.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是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B.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机玻璃、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D.钛合金、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5.颁奖服和比赛服也将“科技奥运”呈现得淋漓尽致。颁奖服内胆使用了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制作比赛服的合成纤维和聚氨酯材料属于____________(填“有机合成”或“复合”)材料。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课堂教学流程环环相扣,整体效果不错,但在教学评一致性方面、学生实验、达标检测等方面还有欠缺,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1.环节 1和环节 3设置了对学生掌握情况进行测评,缺少对学生表现的整体评价。
2.学生在实验时,浪费时间较长,因为保鲜膜与火焰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实验验时间过长。
3.达标检测环节,时间过于紧张,结束的过于匆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导入新课,学生活动,提出问题,交流回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媒体展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归纳总结,教师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教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