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模块测试(一)-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

    模块测试(一)-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第1页
    模块测试(一)-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第2页
    模块测试(一)-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模块测试(一)-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模块测试(一)-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s-s键与p-p键的电子云图像都呈轴对称
    B.s轨道与s轨道不能形成键,p轨道与p轨道能形成键
    C.乙烯与乙烷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因为乙烯中的键不如键牢固
    D.1,3—丁二烯(CH2=CHCH=CH2)分子中含有7个键2个键
    2.某元素简化电子排布式为[Xe]4f46s2,其应在( )
    A.s区B.p区C.d区D.f区
    3.“原子”原意是“不可再分”的意思。20世纪初,人们才认识到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从电子层模型分析,Ca原子核外N能层中运动的电子数为
    A.8B.2C.18D.10
    4.P与Cl形成的化合物有PCl3、PCl5,其中PCl5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l5分子中5个P−Cl键键能完全相同
    B.PCl5分子中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PCl5受热失去两个Cl原子生成平面三角形的PCl3
    D.PCl5分子中键角(Cl−P−Cl)有90°、120°、180°三种
    5.在核电荷数为28的的价层电子排布中,处于基态的是
    A.B.
    C.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中,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
    C.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同一周期中,Ⅱ A与Ⅲ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都相差1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B.元素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
    C.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D.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系均有多种形式
    8.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二氧化硅和干冰的熔化
    B.氯化钠和铁的熔化
    C.烧碱和金刚砂的熔化
    D.冰和干冰的熔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轨道与电子云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
    B.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3个方面进行描述
    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4个σ键,1个π键
    10.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
    A.COB.CCl4C.ClOD.NH3
    11.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4s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中共有 25 个电子
    B.该元素原子核外有 4 个能层
    C.该元素原子共有 7个能级
    D.该元素原子 M 电子层共有 8 个电子
    12.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非极性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键,因而分子本身也没有极性
    B.非极性分子可以含有极性键,但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必须重合
    C.非极性分子可以含有极性键,但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必须等于零
    D.双原子分子的化合物一定是极性分子
    13.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释放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
    B.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ⅠA族,是s区元素
    C.24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44s2
    D.所有原子任一电子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但球的半径大小不同
    14.2021年4月9日,北京大学材料物理研究所叶堉团队利用相变和重结晶的方法,在非晶SiO2/Si表面上实现了二维半导体碲化钼( Te位于第五周期,第VIA族)单晶薄膜的无缝制备,发表在英国科学杂质《Science》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0.5ml碲化钼含有的中子数目为102ml
    B.碲原子有五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
    C.重结晶过程可使不纯的物质的获得纯化
    D.钼元素位于第五周期VIB族
    15.下列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
    C.Fe:[Ar]3d54s2
    D.Cu:[Ar]3d104s1
    16.某企业以辉铜矿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铜,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
    根据以上工艺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实现溶液C到溶液D的转化,加入过量后过滤即可
    B.溶液E和碳酸钠混合方式不同对产品的成分没有影响
    C.在制备产品时,溶液D中不直接加入溶液的原因是游离的浓度太低
    D.蒸氨过程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单质硼有无定形和结晶形两种,参考如表所示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晶体硼属于___________晶体,理由是___________。
    (2)已知晶体硼的结构单元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如图所示),该结构单元中有20个正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点,每个顶点上各有一个翻原子。通过观察图形及推算,得出此结构单元是由个___________硼原子构成的,其中B-B键的键角为___________,该结构单元共含有___________个B-B键。
    18.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请完成下列空白:
    (1)Zn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中华本草》等中医典籍中,记载了炉甘石()入药,可用于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中阴离子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C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19.尖晶石的主要成分是镁铝氧化物,常含有锰、铁、镍等元素,形成种类繁多的尖晶石型化合物,可研制成优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锰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羰基锰[]的结构如图所示,配体为CO,则配体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该结构中键与键个数比为___________。
    (3)容易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通常会水解生成棕色的,通过氢氧根形成双聚体,请写出该双聚体的结构(水分子中O—H键省略,其他化学键用短横线“—”表示)___________。
    (4)鉴定的特征反应如下所示:
    Ni2++2→+2H+
    将丁二酮肟加入溶液中,生成一种鲜红色的二丁二酮肟合镍(Ⅱ)螯合物,在该螯合物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组成该螯合物的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5)某镁铝尖晶石的晶胞由M区和N区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参数为a p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___g/cm3 (列出计算表达式)。
    20.B和Ni均为新材料的主角。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B原子的核外电子有__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Ni原子核外占据最高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的形状为__。
    (2)硼的卤化物的沸点如表所示:
    ①解释表中卤化物之间沸点差异的原因__。
    ②表中卤化物的立体构型均为__。
    (3)高氯酸三碳酰肼合镍[Ni(NH2NHCONHNH2)3](ClO4)2是一种新型起爆药。
    ①该物质中含有3个六元环,与C相连的N原子不能提供形成配位键的孤电子对。则1ml该物质中含有配位键的数目为__。
    ②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③ClO中Cl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该离子中的键角__(填“大于”或“小于”)N2H4中的键角。
    ④HClO4的酸性强于HClO2的原因为__。
    (4)硼化钙可用于新型半导体材料,一种硼化钙的晶胞结构及沿z轴方向的投影图如图所示,硼原子形成的正八面体占据顶角位置。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晶体密度ρ=__g•cm-3。
    参考答案
    1.D【解析】A.键为原子轨道通过同碰头方式电子云重叠形成,s-s轨道和p-p轨道形成的键均呈轴对称,故A正确;
    B.s轨道为球形,只能通过头碰头形成键,p轨道为哑铃型,既能通过头碰头形式成键也能通过肩并肩形式成p键,故B正确;
    C.乙烯中的键不如键牢固,键容易断裂,所以乙烯比乙烷活泼,故C正确;
    D.由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9个键2个键,故D错误。
    2.D【解析】某元素电子构型为[Xe]4f46s2,该元素为Nd元素,符合处于f区外围电子排布为(n-2)f1~14 ns1~2,处于周期表第六周期ⅢB族的镧系,处于f区,故选D。
    3.B【解析】Ca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分别对应符号K、L、M、N,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4层有2个电子,故 N能层运动的电子数有2个,故选B。
    4.D【解析】A.根据图中键长得出PCl5分子中其中3个5个P−Cl键键能与另外2个P−Cl键键能不相同,故A错误;
    B.PCl5分子中Cl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而P原子达到了10个电子,故B错误;
    C.PCl5受热失去两个Cl原子生成PCl3,P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1=4,因此PCl3为三角锥形,故C错误;
    D.根据图中结构和键角得出PCl5分子中键角(Cl−P−Cl)有90°、120°、180°三种,故D正确。
    5.D【解析】A.不符合洪特规则,故A错误;
    B.不符合构造原理,应先排4s,再排3d,故B错误;
    C.不符合构造原理,先排满4s,故C错误;
    D.Ni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题中所给轨道式符合构造原理、洪特规则,故D正确。
    6.A【解析】A.电子能量越低,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弱,在距离原子核近的区域运动;电子能量高,挣脱原子核束缚的能力强,在距离原子核远的区域运动,故A正确;
    B.M能层中d能级的能量高于N能层中s能级能量,填充完4s能级后才能填充3d能级,故B错误;
    C.同一周期中,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C错误;
    D.第四周期中,Ⅱ A与Ⅲ A族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差11,故D错误。
    7.D【解析】A.元素周期律揭示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主要化合价等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故A正确;
    B.元素按其原子核电荷数递增排列的序列称为元素周期系,是元素周期律发现前的摸索阶段,故B正确;
    C.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则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故C正确;
    D.元素周期系只有一种形式,元素周期表却有多种形式,故D错误。
    8.D【解析】A.二氧化硅和干冰的熔化克服的分别是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A不符合;
    B.氯化钠和铁的熔化克服的分别是离子键和金属键,B不符合;
    C.烧碱和金刚砂的熔化克服的分别是离子键和共价键,C不符合;
    D.冰和干冰形成的均是分子晶体,熔化克服的均是分子间作用力,D符合。
    9.A【解析】A.原子轨道和电子云都用来描述电子运动状态而不是表示电子运动轨迹,即都是用来形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故A正确;
    B.决定电子运动状态有四个量: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自旋量子数,所以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从能层、能级、轨道、自旋方向4个方面进行描述,故B错误;
    C.气体单质中,不一定有σ键,例如稀有气体,可能有π键,例如氮气等,故C错误;
    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σ键,1个π键,故D错误。
    10.A【解析】A.CO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为平面三角形,A符合题意;
    B.CCl4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正四面体形,B不符合题意;
    C.ClO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四面体形,C不符合题意;
    D.NH3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为三角锥形,D不符合题意。
    11.D【解析】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该原子含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2,原子序数为25,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VIIB族。
    A.该元素原子中共有2+8+13+2=25个电子,A正确;
    B.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能层序数最大值是4,所以该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能层,B正确;
    C.由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可知:该元素原子共有1s、2s、2p、3s、3p、3d、4s7个能级,C正确;
    D.该元素原子M电子层共有2+6+5=13个电子,而不是8个电子,D错误。
    12.A【解析】A.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键,如甲烷为非极性分子,含有极性键,故A错误;
    B.非极性分子可以含有极性键,如甲烷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含有极性键,故B正确;
    C.非极性分子可以含有极性键,如甲烷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为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
    D.双原子分子的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不同,只含有极性键,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一定为极性分子,故D正确。
    13.D【解析】A.3p轨道电子能量比3s轨道电子能量高,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原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故A错误;
    B.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ⅢA族,属于p区元素,故B错误;
    C. 由于3d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时能量较低,则24Cr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54s1,故C错误;
    D. 所有原子任一电子层的s电子云轮廓图都是球形,能层越大,球的半径越大,故D正确。
    14.A【解析】A.0.5mlMTe2的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02ml,数目应为102NA,选项A错误;
    B.碲与氧同主族,位于第五周期,原子有五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选项B正确;
    C.重结晶是一种常见的提纯方法,可使不纯的物质的获得纯化,选项C正确;
    D.钼元素位于第五周期VIB族,选项D正确。
    15.D【解析】A. 2p的3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同,,故A错误;
    B.F原子最外层只有7个电子 ,故B错误;
    C. 基态铁原子是26号,价电子数为8,Fe:[Ar]3d64s2,故C错误;
    D. 29号铜元素,价电子数为11,Cu:[Ar]3d104s1,故D正确。
    16.B【解析】辉铜矿在空气中煅烧后得到铜的氧化物和铁的氧化物,加盐酸溶解,得到含Cu2+和Fe3+的溶液,加入过量的氨水,Cu2+和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Cu(NH3)4]2+,Fe3+和氨水生成Fe(OH)3沉淀,过量后得到的溶液D中主要含有[Cu(NH3)4]2+和Cl-,蒸氨后得到氧化铜,加酸后生成Cu2+,再和碳酸钠反应得到碱式碳酸铜。
    A. 为实现溶液C到溶液D的转化,加入过量的NH3•H2O,Cu2+和过量的氨水形成[Cu(NH3)4]2+,Fe3+和氨水生成Fe(OH)3沉淀,过滤即可,故A正确;
    B. 溶液E中含Cu2+,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制取碱式碳酸铜,若将含Cu2+的溶液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由于碳酸钠溶液是碱性的,可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铜而不能得到纯净的碱式碳酸铜,所以混合方式不同对产品的成分有影响。制取碱式碳酸铜通常用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控制两者的比例和反应温度以及溶液的pH,最后可得到比较纯的碱式碳酸铜,故B错误;
    C. 在制备产品时,溶液D中主要含的离子是[Cu(NH3)4]2+,游离的Cu2+浓度太低,直接加入Na2CO3溶液,不能得到较多的产品,故C正确;
    D. 溶液D中主要含有[Cu(NH3)4]2+和Cl-,蒸氨后得到氧化铜,所以蒸氨过程发生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
    17.(1)共价; 晶体硼的熔、沸点高,硬度大(2)12 ;60;30
    【解析】 (1)从题表可知,晶体硼的熔、沸点以及硬度都介于晶体建和金刚石之间,而金刚石和晶体建均为共价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B与C相邻、与处于对角线位置,则晶体硼也属于共价晶体。
    (2)从题图可得出,每个顶点上的硼原子均为5个正三角形所共有,故分推到每个正三角形的硼原子数为,等个正三角形含有的硼原子数为,每个结构单元含有的硼原子数为,而每个键为2个正三角形所共有,则每个结构单元含键的个数为。
    18.(1)1s22s22p63s23p63d104s2(2) 平面三角形;sp2
    【解析】(1)Zn元素是第30号元素,第四周期IIB族,四个电子层,最外层2个电子,次外层18个电子满,所以其电子排布式应填“1s22s22p63s23p63d104s2”;
    (2)中C原子有3个δ键,孤电子对数为,所以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3,孤电子对数为0,离子的空间构型对应是平面三角形,所以本问第一空应填“平面三角形”;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原子其原子轨道杂化为sp2,所以本问第二空应填“sp2”。
    19.(1)
    (2) ;21∶20
    (3)
    (4) sp3、sp2;N>O>C
    (5) MgAl2O4;
    【解析】(1)Mn元素属于过渡元素,价层电子包括最外层和次外层的d能级,即排布式为3d54s2,即轨道式为;故答案为;
    (2)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CO的电子式与N2的电子式相同,即CO的电子式为;成键原子之间只能形成一个σ键,叁键之间有2个π键,根据Mn2(CO)10的结构,含有的σ键数目为21,π键的数目为20,因此σ键和π键个数比为21∶20;故答案为;21∶20;
    (3)H2O和Fe之间以配位键结合,双聚体通过OH-中的氧原子将两个结合,即双聚体的结构为;故答案为;
    (4)螯合物中有两种碳原子,分别是甲基上的碳原子和环上的碳原子,根据杂化轨道数等于价层电子对数,甲基上的碳原子杂化类型为sp3,环上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为3,则碳原子杂化类型为sp2;该螯合物中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为C、N、O,根据同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增大趋势,但ⅡA>ⅢA,ⅤA>ⅥA,C、N、O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N>O>C;故答案为sp3、sp2;N>O>C;
    (5)根据晶胞图以及M区和N区,判断出Mg2+位于晶胞的顶点、面上和体内,个数为8×+6×+4=8, Al3+位于晶胞内部有,个数为4×4=16,O2-位于晶胞内部,个数为4×8=32个,因此化学式为MgAl2O4;该晶胞的质量为=,晶胞的边长为apm,则晶胞的体积为(a×10-10)3cm3,根据密度的定义,该晶胞的密度为=g/cm3;故答案为MgAl2O4;。
    20.(1)5;球形(2)①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②平面三角形(3)①6NA②N>O>C③sp3;大于④HClO4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比HClO2的多,HClO4中Cl的正电性更高,导致Cl-O-H中的电子向Cl偏移程度比HClO2的大,HClO4更易电离出氢离子(4)
    【解析】 (1)B原子序数为5,核外有5个电子,占据3个不同轨道,有3种运动状态;Ni有28个电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最高能层第4层,4s为球形;故答案为:5;球形。
    (2)①BF3、BCl3、BBr3为分子晶体,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相对分子质量高,沸点高,故答案为: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②B形成3个δ键,孤电子对数为0,为sp2杂化,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
    (3)①1ml该物质中含有配位键数目为6NA;故答案为:6NA。
    ②C、N、O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N>O>C;故答案为:N>O>C。
    ③ClO中Cl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Cl的孤电子对为0,价层电子数为4,该离子中的键角大于N2H4中的键角;故答案为:sp3;大于。
    ④HClO4的酸性强于HClO2的原因:HClO4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比HClO2的多,HClO4中Cl的正电性更高,导致Cl-O-H中的电子向Cl偏移程度比HClO2的大,HClO4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故答案为:HClO4中非羟基氧的数目比HClO2的多,HClO4中Cl的正电性更高,导致Cl-O-H中的电子向Cl偏移程度比HClO2的大,HClO4更易电离出氢离子。
    (4)晶胞中B个数,,Ca为1,,。
    故答案为:。金刚石
    晶体硅
    晶体硼
    熔点/℃
    >3500
    1412
    2573
    沸点/℃
    5100
    2628
    2823
    硬度
    10
    7.0
    9.5
    卤化物
    BF3
    BCl3
    BBr3
    沸点/℃
    -100.3
    12.5
    90

    相关试卷

    模块测试(三)-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

    这是一份模块测试(三)-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排列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模块测试(二)-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

    这是一份模块测试(二)-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M层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34号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晶体结构与性质(二)-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

    这是一份专题07 晶体结构与性质(二)-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疑难剖析、突破与练习,共22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