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美丽滨州,是每一个滨州人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B.使用清洁能源C.积极植树造林D.深埋废旧电池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量筒读数B.吸取液体
C.倾倒液体D.液体加热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后质量减少
5.奥司他韦(化学式为)是目前治疗流感的药物之一,下列关于奥司他韦说法正确的是( )
A.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g
C.奥司他韦中含有氮分子D.奥司他韦是由50个原子构成
6.教材中的两个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集气瓶中的水和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相同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可以用木炭替代
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测量结果偏大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热水中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7.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
8.化学课程要培养核心素养。下列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化学观念: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理性质相似
B.科学思维: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
C.科学探究: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可以比较吸入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D.科学态度: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是保护空气的有效途径之一,应该多植树造林
9.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10.逻辑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方法正确的是( )
A.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和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点燃氢气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二、填空题
11.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______。
②家用净水机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
③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④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灭火,其原理是______。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
②℃时,取甲、乙两种固体各4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______(填“甲”或“乙”),烧杯a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12.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道路两旁、超市门口的垃圾箱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
(2)较铁制品而言,铝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3)为了检验铁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图(略去其中的夹持装置)所示三个对比实验。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铁丝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13.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则X是______(填化学式),Y转化Z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X为黑色固体,Y是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那么X的化学式为______,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选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中盛装的药品是______;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而C装置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却达不到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效果,原因是______。
三、实验题
15.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的废旧电器是一座“金属矿山”,某废旧电器中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铜和镍,做了如下的探究。
已知:硫酸镍(化学式)能溶于水。
实验一: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强弱
【提出猜想】兴趣小组结合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提出了以下猜想。
(1)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______。
【进行实验】
(2)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从含有锌、铜、镍三种金属的废旧电器中回收铜和镍
【设计方案】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质转化流程。
(3)步骤①中得到的A是______。
【反思评价】
(4)合理开发城市“金属矿山”的意义是______(答1条即可)。
四、计算题
16.生铁是铁的合金,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生铁样品5.8g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反应关系如图所示(生铁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回答下列问题:
(1)当滴加稀硫酸质量为______g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2)计算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0.1%)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煅烧石灰石,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结冰、下雪,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瀑布,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狂风怒号,卷走茅草,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2.答案:D
解析: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元素,深埋处理会污染水源和土壤,不利于保护环境。
3.答案:C
解析:A、量筒读数时,量筒要放平,要在有刻度的一侧读数,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故B操作错误;
C、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C操作正确;
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故D操作错误;
故选:C。
4.答案:D
解析:A、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不符合题意;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泡沫少、浮渣多,在软水中泡沫多、浮渣少,不符合题意;
C、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故选D。
5.答案:A
解析:A、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奥司他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所以奥司他韦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正确;
B、奥司他韦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28+14×2+16×4=312。B不正确;
C、奥司他韦由奥司他韦分子构成,1个奥司他韦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C不正确;
D、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16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即1个奥司他韦分子由50个原子构成。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6.答案:D
解析:A.图1集气瓶中的水是吸收红磷和水反应生成的有毒物质五氧化二磷,图2烧杯中的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提供热量,错误;
B.其他条件不变时,图1和图2中的红磷都不可以用木炭替代,因为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影响压强的变化,木炭的着火点太高,错误;
C.图1实验中装置气密性不好会导致最终压强变化量小,所以测量结果偏小,错误;
D.图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热水中的白磷仅仅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根据实验现象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故选:D。
7.答案:B
解析:【分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水在太阳光、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A、根据反应方程式,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分解反应,正确;
B、根据方程式: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发生改变,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正确;
D、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水分子聚集在催化剂表面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然后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即该过程可看出化学反应经历了原子重新组合,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物理性质不相同,说法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说明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说法正确;
C、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出现水雾,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因此可以比较吸入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说法正确;
D、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是保护空气的有效途径之一,应该多植树造林,说法正确。
故选A。
9.答案:D
解析:A、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是氮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B、加水溶解,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大理石不溶于水,可以过滤除去,能除去氯化钙中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应该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除去,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但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此选项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之前要验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要验纯,此选项正确;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但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1.答案:(1);吸附性;元素;隔绝氧气
(2)20g;乙;140
解析:(1)①甲烷的化学式为;
②家用净水机常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③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加铁酱油”中的铁是指元素;
④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火焰因缺乏氧气而熄灭,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2)①据图可知,℃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②℃时甲的溶解度是45g,乙的溶解度是40g,取甲、乙两种固体各4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则烧杯a中溶解的物质是乙,是因为乙不能完全溶解,溶解的乙的质量是40g,烧杯a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40g=140g。
12.答案:(1)铝合金内筒
(2)
(3)氧气、水
解析:(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由图可知,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铝合金内筒;
(2)铝制品放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甲中铁与氧气、水接触,乙中铁与水接触,不与氧气接触,丙中铁与氧气接触,不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甲中铁丝发生锈蚀且试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铁丝锈蚀的过程是铁丝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13.答案:(1);
(2)C;(合理即可)
解析:(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所以Z是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氧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X是过氧化氢,Y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X是;Y转化为Z的反应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若X为黑色固体,Y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Y是一氧化碳,Z和一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所以Z是二氧化碳,X会转化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所以X是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Y的化学式为;Y转化为Z的反应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合理即可)。
14.答案:(1)长颈漏斗
(2)AD;
(3)稀盐酸;;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
解析:(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且空气不易混入,故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D为收集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选择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所以长颈漏斗应盛放稀盐酸,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多孔隔板可以防止块状固体,而二氧化锰为粉末,不能放置在多孔隔板上。
15.答案:(1)
(2)一;
(3)铜或
(4)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1)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铜强,再将镍加入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因此猜想三:;
(2)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锌、铜、镍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三支试管中,根据实验现象: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快;镍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慢,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镍强,铜片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活动性最弱,即锌、铜、镍的活动性:,可知猜想一正确;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锌、镍的活动性比氢强,铜的活动性比氢弱,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锌、镍分别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硫酸镍和氢气,铜不与硫酸反应,则得到的A是铜或;
(4)合理开发城市“金属矿山”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16.答案:(1)50
(2)96.6%
解析:(1)由图可知,当加入稀硫酸质量为50g时,气体质量不再增加,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2)解: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g
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则
解得x=5.6g
则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96.6%。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和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鉴别和固体
加水溶解
C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
加入过量的大理石、过滤
D
除去中少量的
点燃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三支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然后将大小、形状相同的锌、铜、镍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三支试管中
锌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快:镍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慢;铜片无明显现象。
猜想______正确。
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