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第3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甲、乙两图均为连续分裂的细胞的细胞周期图示,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A. 甲中的a、乙中的B→A时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 甲中a+b,c+d可分别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C. 图乙中细胞周期可以是A到B再到A
    D. 图乙中细胞周期可以是B到A再到B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分析可知, a 和 c 表示分裂间期, b 和 d 段表示分裂期,其中 a + b 、 c + d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由图乙分析可知, B→A 表示分裂间期, A→B 表示分裂期, B→B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详解】A 、甲中 a 、乙中 B→A 都表示分裂间期,分裂间期的主要变化是 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 A 正确;
    B 、甲中a 和 c 表示分裂间期, b 和 d 段表示分裂期,其中 a + b 、 c + d 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 正确;
    CD、细胞周期是从分裂间期开始,乙图中 B→B 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C 错误, D正确。
    故选C。
    2. 某细胞核DNA数量发生了2n→4n→2n的周期性变化,该细胞不可能是( )
    A. 叶片表皮细胞B. 人体造血干细胞
    C. 人的宫颈癌细胞D. 根尖分生区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为2n→4n→2n;细胞内核DNA数量变化为:2n→4n→2n。
    【详解】A、叶片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细胞核DNA数量不会发生2n→4n→2n的周期性变化,A正确;
    BCD、某细胞核DNA数量发生了2n→4n→2n的周期性变化,说明该细胞进行了有丝分裂,根尖分生区细胞、人体造血干细胞以及人的宫颈癌细胞都能进行有丝分裂,BCD错误。
    故选A。
    3. 图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物为一种植物
    B. 该细胞中含有8个DNA,8条染色单体
    C. 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 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含有细胞壁,但不含中心体,属于植物细胞。该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详解】A、图示细胞没有中心体,含有细胞壁,属于高等植物细胞,A正确;
    BC、该细胞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不含染色单体,B错误,C正确;
    D、图示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4.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明显不同的是
    ①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②后期有着丝点的分裂 ③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⑤末期在细胞中央不形成细胞板
    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③⑤D. ②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详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有染色体的复制,①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②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③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到末期染色体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④错误;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板,最后将细胞一分为二,⑤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 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选用高等植物的根尖或芽尖作为观察实验的材料
    B. 细胞中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着色
    C. 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 需要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羔玻片。
    5、观察: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详解】A、高等植物的根尖或芽尖分裂能力强,可以选用高等植物的根尖或芽尖作为观察实验的材料,A正确;
    B、细胞中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甲紫溶液着色,B正确;
    C、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
    D、显微镜下观察到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细胞在解离时已经死亡,不能持续观察一个细胞,而是观察多个细胞,所以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D正确。
    故选C。
    6. 关于细胞的全能性正确的是( )
    A. 克隆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 细胞分化在生物内可逆
    C. 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D. 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强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和不变性;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的种类增多,细胞中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改变,细胞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克隆技术体现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错误;
    B、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B错误;
    C、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C正确;
    D、细胞的分化程度与分裂能力呈反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低,D错误。
    故选C。
    7.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和衰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 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C. 所有生物的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都不同步
    D. “自由基学说”认为衰老是因为端粒损伤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都是细胞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衰老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
    【详解】细胞分化的过程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使一个或一种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A错误。衰老细胞的细胞大小、结构、形态和功能都会发生改变,B正确。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和死亡,对多细胞来说,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与个体的衰老和死亡不是同步的,但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C错误。端粒损伤是“端粒学说”,不是“自由基学说”,“自由基学说”是指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在反应中产生了自由基,D错误。
    8.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随细胞不断增殖,端粒逐渐缩短。端粒酶能延长缩短的端粒,从而增强细胞的增殖能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端粒的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B. 在正常人体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被抑制,在癌细胞中被重新激活
    C. 恶性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能促进DNA合成,端粒不随细胞分裂而变短
    D. 端粒DNA序列缩短最终会引起内侧的DNA序列受损,导致细胞坏死
    【答案】D
    【解析】
    【分析】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序列。
    (1)结构特点:由简单串联重复的序列组成,富含G,长度可达十几到几千个碱基对;端粒DNA具有取向性;染色体末端与特定蛋白形成复合物。
    (2)功能:保持染色体的稳定,决定细胞的寿命;在肿瘤增殖的维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详解】A、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
    B、一般的体细胞在体内执行特定的功能,不能继续增殖,故端粒酶在一般的体细胞中活性被抑制,在癌细胞中被重新激活,B正确;
    C、恶性肿瘤细胞中可能存在较高活性的端粒酶,端粒酶能促进DNA合成,端粒不随细胞分裂而变短,C正确;
    D、根据“端粒学说”,随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逐渐缩短,导致染色体内部的DNA序列受损,从而引起细胞的衰老,D错误。
    故选D。
    9. 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其80%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实验表明,将2cm长的涡虫切成200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下列叙述欠妥当的是( )
    A. 被切成小块的涡虫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B. 离体涡虫切块的细胞发育成完整涡虫的过程中会发生增殖分化
    C. 涡虫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方式增殖
    D. 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利于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详解】AB、将2cm长的涡虫切成200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说明被切成小块的涡虫具有发育的全能性,离体涡虫切块的细胞发育成完整涡虫的过程中会发生增殖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AB正确;
    C、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所以涡虫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C错误;
    D、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其80%的基因与人类同源,所以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利于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D正确。
    故选C。
    10. 下列图1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图2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1中有丝分裂发生的时间顺序可能是c →a → b → c
    B. 图1中a时期与图2中②之后时期对应,此时可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 图2中0到①时期细胞中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 图2中①到②之间对应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与DNA数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中a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都是4n,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图2每条染色体的DNA是1的时候表示DNA分子复制之前或着丝粒断裂之后,2表示DNA复制之后到着丝粒分裂之前。
    【详解】A、图1中a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都是4n,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表示有丝分裂末期结束或间期,根据图1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可知,有丝分裂发生的时间顺序是c→b→a→c,A错误;
    B、图1中a为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上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图2中②之后时期姐妹染色单体消失,与图1中时期对应,此时细胞中不可能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
    C、图2中0到①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此期细胞中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图2中①到②之间,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时期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此时细胞染色体数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而核DNA数是染色体的2倍,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B. 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C. 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D. 亲代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详解】A、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不一定为显性性状,如Aa×aa杂交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A错误;
    B、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直毛和卷毛是同一性状不同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正确;
    C、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子杂交,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隐性性状F2中也可以显现出来,隐性性状不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错误;
    D、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D错误。
    故选B。
    12. 下图是豌豆杂交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应在开花后进行B. 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应在母本去雄后立即进行
    C. 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D. ①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②的操作后不用对雌蕊套袋
    【答案】C
    【解析】
    【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只能进行自交,要进行杂交实验,需要进行人工异花授粉,其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雌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详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须在开花前进行,A错误;
    B、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对母本去雄后,需待花粉成熟时再进行人工授粉并套袋,B错误;
    C、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须在开花前进行,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需待花粉成熟时再进行,C正确;
    D、①②的操作后,都要对雌蕊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错误。
    故选C。
    13. 利用黄球(标有D)和白球(标有d)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每个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形状、轻重必须一致
    B. 两个小桶内同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不相等,不影响实验结果
    C. 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目的是下一次抓取每种小球组合的概率相等
    D. 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组成一组是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D),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d),而且基因成对存在,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为纯合子,不同的为杂合子。动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甲、乙两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大小、形状、质量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随机抓取,A正确;
    B、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模拟的是雌雄配子,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故两个小桶内同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不相等,不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每次抓取之后将抓取的小球放回桶中,目的是保证每次抓取D和d的小球几率相等,C错误;
    D、随机从每个小桶中抓取一个小球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而组成一组是模拟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14. “假说—演绎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四个基本环节,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孟德尔假设的核心内容是“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C 由F2出现了“3:1”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预测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属于“验证假说”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以假说为依据,预期测交实验结果的过程。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那么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就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后代。
    ④实验验证:比较测交实验的实际结果与演绎推理的预期结果,如果一致,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否则假说是错误的。
    ⑤得出结论。
    【详解】A、孟德尔通过观察纯合豌豆亲本杂交和F1自交子代的表现,提出了有关问题,A正确;
    B、孟德尔所做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正确;
    C、孟德尔根据F2出现3:1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F2出现3:1的分离比,C正确;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D错误。
    故选D。
    15. 金鱼草的花色有红色、粉色、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选用粉花植株分别与红花、白花、粉花植株杂交,结果如下。
    粉色×红色→398粉色,395红色; 粉色×白色→200粉色,205白色;
    粉色×粉色→98红色,190粉色,94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白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红花个体的基因型是AA
    B. 白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
    C. 红花个体和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全部是粉花个体
    D. 可用粉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根据题意,金鱼草的花有红色、粉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粉色×粉色→98红色,190粉色,94白色,即后代中红色:粉色:白色=1:2:1,可知粉色为杂合子,红色和白色均为纯合子,但不能确定红色和白色谁是显性纯合子或谁是隐性纯合子,A错误;
    B、白花植株是纯合子,故白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均为白花植株,B正确;
    C、红花个体和白花个体都是纯合子,故红花个体和白花个体杂交,后代全部是粉花个体,C正确;
    D、粉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后代粉色:白色=1:1,,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A。
    16. 人类白化病是常见的遗传病,人群中男女患病机率均等。下图是某家系白化病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
    B. 第I代的1、2、3、4遗传因子的组成完全相同
    C. Ⅱ-6和Ⅱ-7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9
    D. 若Ⅱ-6和Ⅱ-7已有一个患病孩子,则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机率为8/9
    【答案】D
    【解析】
    【分析】单基因遗传病包括: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通常隔代遗传,发病率低,与性别无关。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代代遗传,发病率高,与性别无关。
    3、伴X显性遗传病:女患者多,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4、伴X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5、伴Y遗传病:患者均为男性,且传男不传女。
    【详解】A、分析题图,Ⅰ-1和Ⅰ-2的表现正常,Ⅱ-5患白化病,Ⅰ-3和Ⅰ-4的表现正常,Ⅱ-6患白化病,由此可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A正确;
    BCD、设白化病由A/a基因控制,Ⅱ-5和Ⅱ-9患病,基因型为aa,则第I代的1、2、3、4遗传因子的组成完全相同,均为Aa,则Ⅱ-6和Ⅱ-7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则Ⅱ-6和Ⅱ-7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2/3×1/4=1/9,若Ⅱ-6和Ⅱ-7已有一个患病孩子,则Ⅱ-6和Ⅱ-7的基因型均为Aa,则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机率为3/4,BC正确,D错误。
    故选D。
    17. 植物的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胚由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组成。豌豆种子的颜色,是从种皮透出的子叶的颜色。纯种黄粒(父本)与纯种绿粒(母本)豌豆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色子叶,子二代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母本植株所结种子均为绿粒
    B. 每一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理论上3/4为黄色种子,1/4为绿色种子
    C. 约3/4F2植株上结黄色种子,1/4F2植株上结绿色种子
    D. 每一F2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理论上3/4为黄色种子,1/4为绿色种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分析题意,纯种黄粒(父本)与纯种绿粒(母本)豌豆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色子叶,子二代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由此可知黄色子叶是显性性状,则母本植株所结种子有黄粒和绿粒,A错误;
    BCD、纯种黄粒(父本)与纯种绿粒(母本)豌豆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色子叶,子二代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由此可知,每一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理论上3/4为黄色种子,1/4为绿色种子,每一F2植株上黄色种子和绿色种子的比值无法确定,也无法确定F2植株有多少结黄色种子,多少结绿色种子,B正确、CD错误。
    故选B。
    18. 下列基因型个体中,若每对基因都是独立遗传的,则能产生4种配子的是( )
    A. AaBBB. EeffC. MmNnTTD. 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AaBB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2×1=2种,A错误;
    B、Eeff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2×1=2种,B错误;
    C、MmNnTT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2×2×1=4种,C正确;
    D、BbCcDd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数是2×2×2=8种,D错误。
    故选C。
    19. 以植物为实验材料,在无致死现象且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及其证明,错误的是( )
    A.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 让F1进行自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
    C. 让F1进行测交,若子代出现1:1的表现型比,则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D. 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杂交,F1只出现高茎,则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
    【答案】D
    【解析】
    【分析】按照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杂合子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离。
    【详解】A、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A正确;
    B、F1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原因是F1产生两种1:1的雌配子,和两种1:1的雄配子,且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而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
    C、让F1进行测交,子代出现1:1的表现型比,原因是F1产生两种1:1的配子,隐性个体产生一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因而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正确;
    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亲本杂交,F1只出现高茎,不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错误。
    故选D。
    20. 若一个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B,且形成过程无基因突变、染色体互换发生,则其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是( )
    A. 一个AB和两个abB. 一个Ab和两个aB
    C. 一个ab和两个ABD. 一个aB和两个Ab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 可以产生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 同时形成三个极体。
    【详解】由一个卵原细胞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由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组成相同,由第一极体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互补, 已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是AB,且卵细胞的基因型是AB,故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B、ab、ab,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1. 已知小麦抗锈病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让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得F1,再自交得F2,从理论上计算,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占总数的( )
    A. 1/4B. 1/6C. 1/8D. 3/8
    【答案】D
    【解析】
    【分析】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第n代个体中杂合子占(1/2)n ,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各占1/2×[1- (1/2)n ]。
    【详解】一株杂合子小麦自交两代,F2中不抗锈病植株(即隐性纯合子)占总数的1/2×[1- (1/2)2 ]=3/8,D正确。
    故选D。
    22. 将基因型为Aa、aa且比例为2:1的某玉米群体自由传粉,每棵植株结实相同的条件下,F1中aa所占的比例分别为( )
    A. 2/3B. 4/9C. 1/3D. 2/3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aa且比例为2:1,自由交配时,A的频率为2/3×1/2=1/3,a的频率为1/3+2/3×1/2=2/3,F1中aa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3×2/3=4/9,B正确。
    故选B。
    23. 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本实验模拟的是雌、雄亲本产生配子的比例
    B. 正常情况下雌配子较雄配子体积大,所以要选大小两种小球
    C. 每次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桶
    D. 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AA、Aa、aa的数量应为10、20、10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生物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当杂合子自交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本实验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以及产生后代的性状比例关系,A错误;
    B、选取的小球大小应该相等,B错误;
    C、为了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次抓取小球统计后,应将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C正确;
    D、小球的组合统计的次数要足够的多,AA:Aa:aa的数量比才接近1:2:1,因此,统计40次小球组合中AA 、Aa、aa的数量不一定为10、20、10,D错误。
    故选C。
    24. 基因型为Aa的自花传粉植物,若基因A的花粉和基因A的卵细胞100%均不育,则其产生的F1中AA:Aa:aa的比例是( )
    A. 0:0:1B. 2:0:1C. 0:3:2D. 0:5:0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由于含基因A的花粉和基因A的卵细胞都是100%均不育,所以精子中只含a的配子;卵细胞中也只含a的配子。因此,自花传粉后,产生的子代中AA个体所占的比例是0,aa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Aa个体所占的比例是0,F1中AA∶Aa∶aa的比例是0:0:1,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5. 下表是用棋盘法分析两对基因的遗传所得的结果,其中部分基因型并未列出,而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1、2、3、4的基因型分别为RRYY、RrYY、RRYy和RrYy
    B. 1、2、3、4的表现型都一样
    C. 在此棋盘方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
    D. 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4>1>3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表中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的基因型,推出亲本的基因型都是RrYy,产生四种配子的概率都是1/4,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2、3、4的基因型分别为RRYY、RrYY、RRYy和RrYy。表格中共有9种基因型,其种类及比例分别为1RRYY、2RRYy、2RrYY、4RrYy、1RRyy、2Rryy、1rrYY、2rrYy、1rryy。
    【详解】AB、据表可知1、2、3、4的基因型分别为RRYY,RrYY,RRYy和RrYy,1、2、3、4的表现型都一样,是双显性,AB正确;
    C、在此棋盘方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概率为1/16,C正确;
    D、据表可知1、3、4的基因型分别为RRYY,RRYy和RrYy,出现机率分别为1/16、2/16、4/16,大小顺序为4>3>1,D错误。
    故选D。
    26. 下列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范围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适用生物:真核生物B. 适用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C. 适用遗传方式:细胞核遗传因子的遗传D. 孟德尔遗传举例:融合遗传
    【答案】D
    【解析】
    【分析】孟德尔根据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归纳出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适用与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中的细胞核遗传因子的遗传,融合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是孟德尔遗传举例,综上所述,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27. 孟德尔实验中F2出现9:3:3:1的条件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且遗传因子要完全显性
    B. F1能产生1:1:1:1的配子
    C. 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D. 实验的群体不需要足够大都能出现此种比例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孟德尔进行实验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且遗传因子要完全显性,孟德尔实验中F2才会出现9:3:3:1的比例,A正确;
    B、孟德尔实验中F1的基因型为YyRr,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正确;
    C、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才能保证F1产生比例为1:1:1:1的配子,且受精的机会均等,才会出现9:3:3:1的比例,C正确;
    D、孟德尔实验中采用统计学的方法统计实验结果,故实验的群体需要足够大才能出现9:3:3:1的比例,D错误。
    故选D。
    28. 某种竹鼠的黑毛对灰毛为显性,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果一对杂合的雌雄黑毛竹鼠交配,产生了4只幼崽,它们的表型可能是( )
    A. 一黑三灰B. 三黑一灰
    C. 二黑二灰D. 以上三种情况皆有可能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分析题意,黑毛对灰毛为显性,一对杂合的雌雄黑毛竹鼠交配,产生了4只幼崽,每一只幼崽具有3/4的概率为黑色,1/4的概率为灰色,这4只幼崽的表型可能是一黑三灰、或三黑一灰、或二黑二灰,或全为黑色或全为灰色,即A、B、C三种情况皆有可能。D符合题意。
    故选D。
    29. 对下列遗传图解的理解,叙述错误的是( )
    A. ⑥过程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体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B. ①②④⑤过程中发生减数分裂
    C. ③过程具有随机、均等性,所以Aa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 ①②过程发生了基因的分离和④⑤过程发生了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1是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2是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首先都经过减数分裂①、②、④、⑤形成配子,之后来自父方和母方的配子随机结合(③和⑥),以形成子代的新的基因型。
    【详解】AD、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①和②(基因的分离)、④和⑤(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而③和⑥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A错误,D正确;
    B、①②④⑤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发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
    C、③过程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具有随机性、均等性,所以Aa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C正确。
    故选A。
    30. 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②F1测交后代的表型比例③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④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⑤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杂种子一代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有4种,比例为1∶1∶1∶1;自交后代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有9种,比例为1∶2∶2∶4∶1∶2:1∶2∶1;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
    【详解】①杂种F1(YyRr)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为YR∶Yr∶yR∶yr=1∶1∶1∶1,①正确;
    ②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的杂交,即F1(YyRr)与yyrr杂交,后代的表型比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②正确;
    ③F1(YyRr)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1∶1∶1,③正确;
    ④F1(YyRr)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黄圆Y_R_∶黄皱Y_rr∶绿圆yyR_∶绿皱yyrr=9∶3∶3∶1,④错误;
    ⑤F1(YyRr)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1∶2∶1)=1∶2∶2∶4∶1∶2∶1∶2∶1,⑤错误。
    综上分析,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A。
    31. 下列叙述中的交配方式均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不考虑染色体互换,不考虑变异,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abbDd产生4种配子
    B. 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雌雄配子间结合方式有32种
    C. 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18种基因型
    D. 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6种表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可以利用“拆分法”解决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问题,即将亲本中的多对基因拆分为每一对,单独求解后,再利用乘法定理相乘,即可得到结果。如AaBbCc与AaBBCc杂交,按照“拆分法”进行计算,Aa×Aa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Bb×BB的后代有2种基因型,Cc×Cc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故其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
    【详解】A、AabbDd产生的配子种类=2×1×2=4种,A正确;
    B、AaBbCc与AaBbCC杂交,AaBbCc产生的配子有2×2×2=8种,AaBbCC产生的配子有2×2×1=4种,故雌雄配子间的结合方式=8×4=32种,B正确;
    C、AaBbCc与AaBBCc杂交,按照“拆分法”进行计算,Aa×Aa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Bb×BB的后代有2种基因型,Cc×Cc的后代有3种基因型,故其后代有3×2×3=18种基因型,C正确;
    D、AaBbCc与AabbCc杂交,按照“拆分法”进行计算,Aa×Aa的后代有2种表型,Bb×bb的后代有2种表型,Cc×Cc的后代有2种表型,故其后代有2×2×2=8种表型,D错误。
    故选D。
    32. 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A)为隐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和正常指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
    A. 1/2 B. 3/4C. 1/4D. 1/4
    【答案】A
    【解析】
    【详解】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父亲的基因型为A_T_,母亲的基因型为A_tt,患白化病和手指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aatt,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Tt×Aatt,他们所生孩子患多指的概率为1/2,不患多指的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不患白化病的概率为3/4。所以他们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的概率为1−1/2×1/4−1/2×3/4=1/2。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根据题干信息推断出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其次利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出后代患多指的概率和患白化病的概率,再根据题干要求采用乘法法则计算即可。
    33. 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15:1和9:6:1,那么对应的AaBb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A. 1 :2 :1;3 :1和1 :2 :1B. 1 :3;3 :1和1 :2 :1
    C. 1 :3;3 :1和1 :1 : 2D. 1 :3;3 :1和1 :1
    【答案】B
    【解析】
    【分析】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时,F2中出现的表现型异常比例分析:
    (1)12:3:1 即(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2)9:6:1 即 9A_B_:(3A_bb+3aaB_):1aabb;
    (3)9:3:4 即 9A_B_:3A_bb:(3aaB_+1aabb)或9A_B_:3aaB_:(3A_bb+1aabb);
    (4)13:3 即(9A_B_+3A_bb+1aabb):3aaB_或(9A_B_+3aaB_+1aabb):3A_bb;
    (5)15:1 即(9A_B_+3A_bb+3aaB_):1aabb;
    (6)9:7 即 9A_B_:(3A_bb+3aaB_+1aabb)。
    【详解】根据题意和分析可知:如果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7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对应的AaBb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_B_:(A_bb+aaB_+aabb)=1:3;
    如果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5: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对应的AaBb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_B_:A_bb+aaB_)+aabb=3:1;
    如果AaBb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6:1时,说明生物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1aabb,那么对应的AaBb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A_B_:(A_bb+aaB_)+aabb=1:2:1;
    故选B。
    34. 下列有关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联会现象既可以出现在减数分裂也可以出现在有丝分裂
    B.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同时染色单体消失
    D. 减数分裂时,互换的染色体片段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完成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自由组合;(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完成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详解】A、联会现象可以出现在减数分裂,但不可以出现在有丝分裂,A错误;
    B、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例如性染色体X和Y的形态大小不相同,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此时染色单体尚未消失,C错误;
    D、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发生互换染色体片段的现象,D正确。
    故选D。
    35. 如图为精细胞形成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精细胞形成过程的顺序为甲→丙→乙→丁
    B. 图甲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 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
    D. 图丙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经分裂,属于精细胞。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图甲细胞为精原细胞,图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图丙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丁为精细胞,故精子形成过程的顺序为甲→丙→乙→丁,A正确;
    B.图甲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B错误;
    C.图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C正确;
    D.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的,因此图丙细胞中含有两个四分体,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6.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
    A. 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联会→着丝点分裂
    B. 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C. 同源染色体联会→染色体复制→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
    D. 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
    【答案】D
    【解析】
    【详解】染色体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同源染色体发生两两配对即联会现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故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关染色体行为变化的正确顺序是染色体复制→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分裂;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37. 甲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乙图、丙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乙图所示的情况
    B.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丙图所示的情况
    C. 甲图可表示成熟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
    D. 甲图可表示成熟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甲图中某种物质或结构的含量先减半再加倍最后又减半,可以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乙图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图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已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又因为其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详解】A、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因此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中可以出现乙图所示的情况,A错误;
    B、卵细胞是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且其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因此会出现丙图所述的情况,B错误;
    C、成熟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核DNA数目先加倍,然后连续两次减半,因此不可以用甲图表示,C错误;
    D、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可表示成熟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D正确。
    故选D。
    38.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现象为( )
    ①染色体复制一次 ②有着丝点的分裂 ③有新细胞的产生
    ④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⑤能进行基因自由组合 ⑥有纺锤体出现
    A. ①②⑤⑥B. ①②④⑥C. ②③④⑥D. ①②③⑥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
    【详解】①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会发生一次染色体的复制,①正确;②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②正确;
    ③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会产生新细胞,③正确;
    ④同源染色体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错误;
    ⑤基因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⑤错误;
    ⑥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⑥正确。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9.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的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EF、KL段都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 着丝粒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
    C. CD、GH及OP段染色体数目相同
    D. MN段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曲线图分析:a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b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规律;c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其中LM表示受精作用后染色体数目加倍,M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
    【详解】A、EF表示有丝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及减数分裂期的间期,这个期间的细胞是存在同源染色体的;KL段表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以及形成配子的时期,该阶段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
    B、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对应与CD段、IJ段以及NO段,B错误;
    C、CD包含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粒断裂,染色体数目会加倍,是体细胞的2倍;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这个过程中染色体数量与体细胞相同;而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所以三个阶段的染色体数并不相同,C错误;
    D、MN段表示间期、有丝分裂前、中期,此时,相对于AB段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D正确。
    故选D。
    40. 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体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B. 过程②存在细胞的分裂、分化等过程
    C. 过程④中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复制1次,而细胞连续分裂2次
    D. 过程①和④有利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
    2、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详解】A、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都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而过程①表示受精作用,A错误;
    B、过程②是早期胚胎发育等过程,具有细胞的分裂、分化等过程,B正确;
    C、过程④为减数分裂过程,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细胞连续分裂2次,C正确;
    D、过程①为受精作用、过程④为减数分裂,都有利于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出多样性,D正确。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41. 甲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乙图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丙图为该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①→②过程发生在乙图的______(填字母)阶段。
    (2)分析乙图中DNA含量的变化,可推知乙图中b阶段的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_条。
    (3)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______→漂洗→______→制片。应选择丙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区域的细胞进行观察。
    (4)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DNA和蛋白质 ②. a
    (2) 20或40 (3) ①. 解离 ②. 染色 ③. ⑤
    (4)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甲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的形态变化,①→②表示间期染色体的复制。乙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一个细胞核中DNA含量的变化,其中a表示间期,b表示分裂期,c表示分裂结束形成的子细胞核中的DNA。丙图中③是根毛细胞,含有大液泡;④是伸长区细胞;⑤是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旺盛。
    【小问1详解】
    甲图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①→②过程为DNA复制的过程,发生在乙图的a阶段。
    【小问2详解】
    分裂期的前期和中期DNA分子数:染色体数=2:1,后期着丝粒分裂,DNA分子数:染色体数=1:1,分析乙图中DNA含量的变化,可推知乙图中b阶段的细胞中有染色体20或40条。
    【小问3详解】
    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应选择丙图中的分生区区域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该区域分裂能力旺盛,能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小问4详解】
    由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90%~95%),分裂期持续时间短(5%~10%),所以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在分裂间期,少数处在分裂期,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42. 现有以下牵牛花的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 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
    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 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
    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数量为298,蓝花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
    (1)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组和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是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种,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有人分别用AA和aa对其进行测定。
    ①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
    ②若用aa与待测植株杂交,则可以判断出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B
    (2)Aa×Aa (3) ①. 4 ②. A+A+和aa ③. A+A
    【解析】
    【分析】1、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能直接确定。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若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蓝花,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蓝花是显性性状;而B组中,蓝花×蓝花→后代出现红花,说明蓝花相对于红花是显性性状。由此可见,A组和B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小问2详解】
    假设花色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则B组中,由于A+对A为显性,故子代红花植株不含A+,基因型为aa,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所用的两个亲代蓝花基因型组合方式是Aa×Aa。
    【小问3详解】
    若(2)中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即A+A+、A+A、A+a、aa。为了测定其基因型,某人分别用AA和aa对其进行测定。①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待测红花植株杂交:A+A+×AA→A+A(全为红花);A+A×AA→A+A(红花):AA(蓝花)=1:1;A+a×AA→A+A(红花):Aa(蓝花)=1:1;aa×AA→Aa(全为蓝花),则根据F1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出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和aa。②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待测红花植株杂交:A+A+×aa→A+a(全为红花);A+A×aa→A+a(红花):Aa(蓝花)=l:l;A+a×aa→A+a、aa(全为红花);aa×aa→aa(全为红花),则根据F1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出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
    【点睛】本题以某种植物的花生为素材,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显隐性关系;根据题中假设判断相应的基因型及种类,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43. 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用B、b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第1组杂交实验的结果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判断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这两对相对性状中能够确定的隐性性状是___。
    (2)由上述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可知,这三种番茄的基因型分别是①___、②___、③___。
    (3)第2组杂交子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___,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
    (4)若将紫茎缺刻叶③与绿茎马铃薯叶番茄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
    【答案】(1) ①. 能 ②. 绿茎、马铃薯叶
    (2) ①. AABb ②. aaBb ③. AaBb
    (3) ①. aaBB和aabb ②. 1/4
    (4)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1:1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第1组中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
    小问1详解】
    由组1中紫茎与绿茎番茄杂交后代均紫茎可知,紫茎为显性性状;由组1中缺刻叶与缺刻叶番茄杂交后代中出现马铃薯叶可知,缺刻叶为显性性状。
    【小问2详解】
    紫茎缺刻叶(A_B_)与②aaBb杂交,后代紫茎与绿茎之比为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③的基因型为AaBb,②的基因型为aaBb。第1组中紫茎和绿茎植株杂交,子代均是紫茎,说明紫茎是显性性状,且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为缺刻叶和马铃薯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第1组亲本的紫茎缺刻叶①的基因型是AABb。
    【小问3详解】
    第2组杂交组合是aaBb×AaBb,子代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纯合子所占比例是(1/2×1/4)+(1/2×1/4)=1/4。
    【小问4详解】
    若将紫茎缺刻叶③AaBb与绿茎马铃薯叶番茄aabb杂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1∶1,表型及比例为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绿茎缺刻叶:绿茎马铃薯叶=1∶1∶1∶1。
    44. 下图是某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中仅表示该生物部分染色体)。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是______(填“雌性”或“雄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⑤含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条染色单体。
    (3)细胞①中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这种现象称为______,细胞②的名称是______,细胞③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时期为____________。
    (4)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填序号)。
    【答案】(1) ①. 雄性 ②. 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此时细胞均等分裂,所以判断该动物为雄性
    (2) ①. 8 ②. 0
    (3) ①. 联会 ②. 次级精母细胞 ③. 有丝分裂中期 (4)①③④⑤
    【解析】
    【分析】根据题图可以得知,该哺乳动物为雄性,体细胞染色体数为4。
    【小问1详解】
    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I后期,此时细胞质均等分裂,故判断该动物为雄性。
    【小问2详解】
    细胞⑤着丝粒分裂,含有8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
    【小问3详解】
    细胞①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I前期;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此时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③有同源染色体,但没有联会配对,且着丝粒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故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小问4详解】
    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③④⑤。高等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配子
    RY
    Ry
    rY
    ry
    RY
    1
    3
    RrYY
    RrYy
    Ry
    RRYy
    RRyy
    4
    Rryy
    rY
    2
    RrYy
    rrYY
    rrYy
    ry
    RrYy
    Rryy
    rrYy
    rryy
    比较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
    间期
    减I前的间期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联会与四分体
    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
    分离与组合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着丝点的
    行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上
    断裂
    后期
    减II后期

    相关试卷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广元市广元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四川省广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