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三)(考查范围:板块三、四) 专题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三)(考查范围:板块三、四)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三考查范围板块三四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三考查范围板块三四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阶段综合检测(三)(考查范围:板块三、四)
(6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3·泉州模拟)灵源万应茶饼的制作过程中有100多道工序,下列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A.土炒 B.粉碎C.过筛D.包装
2.(2023·福州三模)中国菜肴讲究色、香、味、形、器,一代代厨师研究出五花八门的菜式极受大众喜爱,例如北京烤鸭、兰州拉面、福州牛滑等,其中福州牛滑主要富含的营养成分是(C)
A.无机盐B.维生素
C.蛋白质D.糖类
3.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下列冬奥会用品涉及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C)
A.“冰墩墩”——PET纤维
B.场馆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晶体硅
C.速滑冰刀——钛合金
D.冰壶——花岗岩
4.(2023·重庆中考A卷)《汉书·食货志》对酿酒有这样的记载:“用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D)
A.“粗米”到“得酒”发生了缓慢氧化
B.“曲”在酿酒过程中可起催化作用
C.“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属于有机物
D.“酒”中的乙醇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5.(2023·泉州一模)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相匹配的是(B)
A.活性炭吸附性强——干燥剂
B.干冰易升华吸热——制冷剂
C.浓硫酸脱水性强——脱色剂
D.汽油能去除油污——乳化剂
6.(2023·怀化中考)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2023·济宁中考)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A.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Cu+2AgNO32Ag+Cu(NO3)2
B.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C.铁粉与稀硫酸的反应2Fe+3H2SO4Fe2(SO4)3+3H2↑
D.制取氨气的反应NH4Cl+Ca(OH)2CaCl+NH3↑+H2O
8.(2023·苏州中考节选)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黄、硝酸钾、木炭,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关于黑火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黑火药爆炸时产生大量气体
B.黑火药爆炸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C.黑火药爆炸时可能有SO2生成
D.黑火药保存时应该远离火源
9.在反应X+2Y2Q+R中,1.6 g X与足量的Y完全反应,生成4.4 g R,则a∶b等于(D)
A.23∶9 B.46∶9 C.32∶9 D.16∶9
10.(2023·厦门二模)我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构筑原子级分散的钌催化剂实现高效氮气电还原合成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参加反应的氮分子和水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
D.反应生成的氨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7∶24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70分。
11.(8分)苯乙烯是石油化工产品,是制作橡胶、塑料的重要原料。我国科学家利用在石墨烯包覆镍纳米颗粒上构建钯单原子催化剂,实现了苯乙炔(C8H6)高效选择性加氢制取苯乙烯,如图3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除石油外,还有煤和 天然气 。
(2)图1是镍原子结构示意图,图中“X”数值是 2 。
(3)图2是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06.4 。
(4)写出苯乙炔在钯催化下制取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C8H6+H2C8H8 ,在该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B(2分) (填序号)。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数目
12.(7分)(2023·怀化中考)人类的日常生活处处与化学紧密相连,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硬水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通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含有洗涤剂的水清洗,因为洗涤剂对油污有 乳化 作用。
(2)中考期间,小红妈妈为小红制定了午餐食谱:糙米饭、蛋汤、红烧牛肉、凉拌黄瓜、牛奶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 凉拌黄瓜 。
(3)必需的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其中缺铁会引起 贫血 。
(4)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纤维织成的,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C (填字母)。
A.腈纶 B.涤纶 C.棉花 D.尼龙
(5)2022年夏季因持续干旱,我市多地淡水资源紧缺,请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用洗菜水浇花(合理即可) 。
13.(11分)(2023·广西中考改编)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X。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②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 质量 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①的能量转化形式中存在 光能 转化为 化学能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产生的H2、O2的体积比约为 2∶1(2分)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4H2O+X,则X的化学式为 C2H4 ,可用 澄清石灰水 (填试剂名称)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O2。
(4)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其原因是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①中消耗水的量大于反应②中生成水的量 。
14.(8分)(2023·福州模拟改编)如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在B图方框中把微观粒子补充完整。
答: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A图所示物质属于 混合物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O22NO ,该反应属于 化合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一氧化氮质量比为 8∶15(2分) 。
15.(10分)某火力发电厂设计如图工艺流程,从燃煤产生的废气(含较多的SO2)中得到硫酸,并用硫酸回收煤渣中含有的较多的氧化铝。
(1)反应Ⅰ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变为 +2价 ,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4FeSO4+O2+2H2SO42Fe2(SO4)3+2H2O 。
(2)“酸浸”前将煤渣粉碎成粉煤灰的目的是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
(3)“沉淀”时可加入的药品是 氢氧化钠 。
(4)“煅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OH)3Al2O3+3H2O ,该反应属于 分解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16.(8分)化学实验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同学们更加喜爱实验探究。
(1)实验一:去除粗盐中的泥沙。过滤器的制作过程如图1所示,正确操作的顺序为 ③①②(2分) (填序号)。蒸发过程中,提供热源的玻璃仪器名称为 酒精灯 。
(2)实验二: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白磷化学式为P4,着火点为40 ℃)。
向图2装置中通入O2后, 乙 (填“甲”或“乙”)烧杯中的白磷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P4+5O22P2O5 。比较乙烧杯中通入O2前、后的现象,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C (填序号)。
A.可燃物 B.温度达到着火点 C.需要氧气参与
17.(12分)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给农作物施肥。课后同学查阅资料,得知草木灰是一种重要的农家肥,碳酸钾含量高。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
【查阅资料】Ⅰ.常见草木灰钾含量(以碳酸钾表示)
如表:
Ⅱ.提取碳酸钾主要过程是秸秆→草木灰→滤液→固体
(1)表格中钾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 向日葵秆灰 ,同学们选用这种秸秆灰提取碳酸钾。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提取碳酸钾
第一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 g。
第二步:用60 ℃水浸洗草木灰(如图1)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
第三步:蒸发滤液,烘干得到9.90 g固体。
(2)图1实验中,用60 ℃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 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提高溶解效率 。
(3)根据图2,搅拌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 500 转,浸取时间为 20 分钟,比较适宜。
实验二:测定碳酸钾含量
取实验一中所得固体3.30 g 进行图3实验。
(4)实验中需缓慢滴入稀硫酸,原因是 有利于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 。
(5)装置B的作用是 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2分) 。
【数据与解释】
(6)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0.92 g。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43.28(2分) %,与表格中数据相比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 bc(2分) (填序号)。
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
b.固体含有其他钾盐
c.固体含有氯化钠
【反思与评价】(7)我国秸秆产量巨大,可作为生物质发电的原料,还可利用其燃烧发电产生的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其优点有 资源综合利用 (写一条)。
18.(6分)(2023·包头中考)铁铜金属粉末常用于生产机械零件。为测定某铁铜金属粉末中铁粉的含量,取20 g样品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金属粉末中铁粉的质量为20 g-6 g=14 g
设参加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x。
Fe + H2SO4FeSO4+H2↑
5698
14 gx
5698=14 gx x=24.5 g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g100 g×100%=24.5%。
答: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物质
X
Y
Q
R
相对分子质量
18
44
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
1.6
a
b
4.4
草木灰
种类
小灌
木灰
稻草
灰
小麦
秆灰
棉壳
灰
棉秆
灰
向日葵
秆灰
K2CO3(%)
8.66
2.63
20.26
32.28
16.44
51.9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一)(考查范围:板块一)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一考查范围板块一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一考查范围板块一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四)(考查范围:板块五)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四考查范围板块五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四考查范围板块五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 人教版化学 福建中考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检测(二)(考查范围:板块二) 专题练习,文件包含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二考查范围板块二专题练习教师版docx、2023-2024人教版化学福建中考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二考查范围板块二专题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