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759/0-17115914741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759/0-17115914742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759/0-1711591474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759/1-171159147845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759/1-17115914784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759/1-171159147851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学你好!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1.本试卷共4页,共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一律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在试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变黄的银杏叶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A. 银杏树的生活需要营养
B. 银杏树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银杏树能进行呼吸
D. 银杏树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详解】A.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是指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存。例如,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 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A错误。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是指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有规律的反应,B错误。
C.银杏树能进行呼吸,是指需要不断地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C错误。
D.生物在生活的过程中,体内会不断产生许多废物,并且能将废物排出体外;如人出汗、排尿是将废物排出体外,植物的落叶也能带走一部分废物。因此,变黄的银杏叶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银杏树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D正确。
故选D。
2. 某研究小组要对校园中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采取措施不当的是( )
A. 调查前应设计调查路线
B. 沿着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调查
C. 空中偶尔飞过的鸟类不需要记录
D. 调查到的生物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森林资源进行清查、人口普查等都是调查;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详解】ABD.调查前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和调查范围,沿着设计好的路线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要认真如实记录,在调查结束后,将调查到的生物选某种共同特征进行归类整理,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都符合调查的要求,ABD正确。
C.如实记录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全部生物,不记录空中偶尔飞过的鸟类,不符合调查的要求,C错误。
故选C。
3. 下表为某组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 )
A. 保持光照相同B. 保持温度一致
C. 盒内不放土壤D. 减少鼠妇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就是为了防止其他因素的影响,再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它除了原实验本身改变的条件外,其他条件保持相同,最后与原实验所得结果进行对照,观察异同,对照实验用来证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确切影响。
【详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光,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而表格中光照不同、温度也不同,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应该保持温度一致(都保持25℃),只有变量光不同,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体现了下列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
①生产者 ②消费者 ③分解者 ④非生物部分
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详解】①生产者,诗句中翠柳属于生产者,①正确;②消费者,诗句中黄鹂、白鹭属于消费者,②正确; ③分解者,诗句中没有细菌、真菌等分解者,③错误;④非生物部分,诗句中青天属于非生物部分,④正确。由此可见,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 生物圈是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B. 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水圈的岩石圈的全部
C.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 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之间互不影响
【答案】A
【解析】
【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详解】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即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和,A正确。
B.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错误。
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D错误。
故选A。
6. 下图①-⑤为某光学显微镜的5个镜头,①②③为物镜,④⑤为目镜。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组合是( )
A. ①和⑤B. ①和④C. ②和④D. ③和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4倍物镜,②是10倍物镜,③是40倍物镜,④是10倍目镜,⑤是16倍目镜。
【详解】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乘以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所观察细胞的体积越大,而数量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所观察细胞的体积越小,而数量越多,因此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A(①和⑤)的放大倍数是4×16=64倍,B(①和④)的放大倍数是4×10=40倍,C(②和④)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D(③和⑤)的放大倍数是40×16=640倍,可见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数量最多的组合是①和④,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萝卜炖牛肉主要以牛肉和萝卜为材料,与萝卜细胞相比,下列选项中牛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线粒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详解】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萝卜属于植物,牛属于动物,因此,牛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8. 壁虎尾巴断掉后过不了太久尾巴又会再生出来。再生尾巴时细胞进行分裂,细胞内最先分裂的结构是( )
A. 液泡B. 细胞质C. 细胞核D. 细胞膜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详解】细胞分裂的过程:①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②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③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有所不同。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因此,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分裂的结构是细胞核,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 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细胞各结构的分工合作。下列细胞的不同结构与其功能相符的是( )
A. 液泡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 线粒体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
D. 叶绿体可将细胞中一些有机物储存的能力释放供细胞利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除外);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而动物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2)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详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等,A错误。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正确。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C错误。
D.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可将细胞中一些有机物储存的能力释放供细胞利用,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选项中,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裂;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形态相似、结构相同,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
【详解】A.图示为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错误。
B.图示为血液,属于结缔组织,B错误。
C.图示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C错误。
D.图示为心脏,属于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D正确。
故选D。
11. 草履虫个体微小,由一个细胞构成,体表的表膜能吸取水中的氧气,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草履虫能在水中自由的活动
B. 草履虫不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C. 草履虫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D. 草履虫虽小但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答案】B
【解析】
【分析】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行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
【详解】A.草履虫生活在水,呈倒转的草鞋底,依靠纤毛在水中旋转前进;故草履虫能在水中自由的活动,A正确。
B.草履虫的表膜能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完成呼吸作用;故草履虫能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
C.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草履虫虽然个体微小,但对污水有净化作用,人类生活关系密切,D正确。
故选B。
12. 同学们喜爱吃的“海苔”是由紫菜制作而成,其生活在海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下列与紫菜是同一类群的植物是( )
A. 马尾藻B. 葫芦藓C. 银杏树D. 铁线蕨
【答案】A
【解析】
【分析】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详解】A.马尾藻和紫菜都无根、茎、叶的分化,都属于藻类植物,A符合题意。
B.葫芦藓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属于苔藓植物,B不符合题意。
C.银杏树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属于裸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
D.铁线蕨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属于蕨类植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某小组同学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并绘制了两种种子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见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胚都是由①②③④组成
B. ④能为菜豆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
C. 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后⑤不会变蓝
D. 菜豆种子具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胚芽,②是胚轴,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胚乳。
【详解】A.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由①胚芽、②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故A正确。
B.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所以菜种子在萌发时从④子叶获取营养物质,故B正确。
C.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淀粉,因此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后⑤胚乳会变蓝,故C错误。
D.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双子叶植物,如大豆;凡是种子的胚具有一片子叶的植物叫做单子叶植物,如玉米。菜豆种子具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故D正确。
故选C。
14. 西瓜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农民常常将西瓜雄花摘下,用雄花花蕊与雌花花蕊接触几下,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弥补传粉不足B. 促进果实发育
C 增加开花数量D. 避免雄花争夺养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
【详解】植物的果穗常有缺粒的或空瘪的,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因此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帮助植物传粉、放养蜜蜂帮助植物传粉等。因此,农民常常将西瓜雄花摘下,用雄花花蕊与雌花花蕊接触几下,这样做的原因是弥补传粉不足,提高受精率,保证了丰产丰收。由此可见,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5. 一株玉米一生约从土壤中吸取200千克水,这些水中只有大约2.2千克是作为玉米植株的组成成分以及参与各种生理过程,其余大部分水经蒸腾作用散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玉米主要通过有大量根毛的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
B. 水分通过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到玉米的各个部分
C. 玉米通过蒸腾作用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D. 玉米吸收的大部分水经其叶片的上表皮细胞散失
【答案】D
【解析】
【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蒸腾作用的意义包括:能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还能使植物有效地散热;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详解】A.根尖的结构包括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四部分,其中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且分化出输导组织,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玉米主要通过有大量根毛的根尖成熟区吸收水分,A正确。
B.导管属于输导组织,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水分通过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到玉米的各个部分,B正确。
C.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能够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所以玉米通过蒸腾作用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C正确。
D.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玉米吸收的大部分水经其叶片的气孔散失,D错误。
故选D。
16. 很多同学爱吃的洋芋学名“马铃薯”,又名土豆,其埋在地下的黄色块茎含有丰富的淀粉,露出地面的茎和叶是绿色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光是马铃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B. 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C. 马铃薯叶片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原料是水和无机盐
D. 马铃薯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
【详解】A.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因此,光是马铃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A正确。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因此,马铃薯块茎中的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B正确。
C.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因此,马铃薯叶片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C错误。
D.马铃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直接的或间接的为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D正确。
故选C。
17. 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下列对①到④生理过程理解错误的是( )
A. ①是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 ②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③是蒸腾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 ④是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2)如图中,①分解作用、②光合作用、③④呼吸作用。
【详解】A.营腐生生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排泄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因此,①表示分解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②是光合作用,B不符合题意。
CD.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吸进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③④是呼吸作用,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49分)
18. 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福寿螺被作为食物引入我国,后因口感不佳而被养殖户丢弃。福寿螺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并侵占同一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这导致福寿螺很快侵入南方大多数水体,并经水域到达农田生态系统。
福寿螺食性广而杂,以取食植物为主,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福寿螺主要危害的作物是水稻,可造成水稻减产。为保证粮食的产量,在福寿螺繁殖高峰期时,农民会大规模放养鸭群到农田捕食幼螺及福寿螺卵。
(1)水稻能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福寿螺和鸭的关系是____;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由水稻、福寿螺和鸭组成的食物链:____。
(3)福寿螺侵入稻田后,会啃食水稻秧苗,造成粮食大量减产,还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严重破坏农田生态系统。这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能力是有限的。
(4)杀灭农田里的福寿螺,除放养鸭群这样的生物防治方法外,也可以采用喷洒“杀螺胺乙醇胺盐”(一种杀虫剂)的化学防治方法,但“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稻田里的鱼、蛙等也有很强的杀灭作用。你认为,____(请填写“放养鸭群”或“喷洒杀虫剂”)的方法更可取,原因是:____(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答案】18. 太阳能
19. ①. 捕食关系 ②. 水稻→福寿螺→鸭 20. 自动(自我)调节
21. ①. 放养鸭群 ②. 放养鸭群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或减少环境的污染等)
【解析】
【分析】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小问1详解】
水稻能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水稻通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小问2详解】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鸭吃福寿螺幼螺及福寿螺卵,它们是捕食关系;该生态系统中由水稻、福寿螺和鸭组成的食物链:水稻→福寿螺→鸭;
【小问3详解】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福寿螺侵入稻田后,会啃食水稻秧苗,造成粮食大量减产,还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严重破坏农田生态系统。这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小问4详解】
杀灭农田里的福寿螺,除放养鸭群这样的生物防治方法外,也可以采用喷洒“杀螺胺乙醇胺盐”(一种杀虫剂)的化学防治方法,但“杀螺胺乙醇胺盐”对稻田里的鱼、蛙等也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放养鸭群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减少环境的污染,因此,我认为放养鸭群的方法更可取。
19. 兴义甘蔗产于贵州兴义南盘江地区,属低热河谷地带。该地区降雨充沛、且春雨秋旱,气温适宜、冬夏温差大,四季分明、日照时间长,这样的环境条件对甘蔗生长和糖分的累积极为有利。因此兴义甘蔗蔗茎直立,蔗汁多,含糖丰富,属糖蔗。兴义甘蔗可用于制糖,也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种植历史较为悠久,经济效益较高,是当地传统经济作物。
(1)兴义甘蔗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
(2)食用兴义甘蔗时,人们吃的是甘蔗的“茎”。吃甘蔗前,需用刀把甘蔗茎外具有保护作用的坚韧“外皮”削去,削去的甘蔗“外皮”主要是____组织(填写一种),“茎”属于甘蔗的____器官。与动物体相比,兴义甘蔗植株没有____这一结构层次。
(3)兴义南盘江地区适合甘蔗生长,因为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有利于甘蔗生长和糖分累积。
(4)作为经济作物,决定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上的茎数、茎高和茎粗,若想获得高经济效益,在单位面积上应尽可能多的种甘蔗,同时又保障其充分的接受光照。因此,蔗农们可以采用____的方法提高甘蔗产量。
【答案】19. 细胞 20. ①. 保护 ②. 营养 ③. 系统
21. ①. 光照 ②. 温度 22. 合理密植
【解析】
【分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由茎运到叶等地方供植物体利用,在叶里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可见植物的根、茎、叶与营养物质有关,所以属于营养器官。
【小问1详解】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以兴义甘蔗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小问2详解】
植物的几种主要的组织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是由植物体表面的表皮构成,具有保护功能;因此,吃甘蔗前,需用刀把甘蔗茎外具有保护作用的坚韧“外皮”削去,削去的甘蔗“外皮"主要是保护组织;根据分析可知,“茎”属于甘蔗的营养器官。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与动物体相比,兴义甘蔗植株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小问3详解】
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包括温度、阳光、水分、土壤等;兴义南盘江地区适合甘蔗生长,因为温度、阳光、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利于甘蔗生长和糖分的累积。
【小问4详解】
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蔗农们可以采用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甘蔗产量,既能在单位面积上尽可能多的种甘蔗,同时又保障其充分的接受光照。
20. 辣椒是贵州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材,贵州本地培育有200多个辣椒品种,种植面积达500万亩,居全国第一。春芽劳动小组准备在学校实验田种植辣椒,他们通过检测“发芽率”的方法,来选择更适合于贵阳种植的辣椒品种,具体操作如下:
劳动小组筛选结构完整、颗粒饱满的A种子和B种子各40粒,用清水浸种6小时后,分别均分为两份播种到四个花盆中,然后将种子分别置于室外和温室内两种环境萌发。小组成员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记录如下表,请分析:
(1)A、B种子在室外萌发数均为0粒,而在室内均有萌发。据此劳动小组推测,造成辣椒种子无法萌发的原因是____。劳动小组通过查阅资料验证了推测,并得出在贵阳播种辣椒的时间3月以后比较适宜。
(2)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辣椒种子的萌发率高于80%则为良种,请判断____(填“A”或“B”)种子更适合贵阳栽种,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
(3)劳动小组将选出的辣椒种子播种到育苗袋中开始育种,4天左右种子有“小白尖”冒出,这是辣椒种子最先突破种皮的____,它会继续发育成根。随着辣椒种子的萌发,幼芽会向上生长,主要原因是芽顶端含有大量的____组织能产生新细胞,并继续发育为枝条。
(4)实验田结出了辣椒,一个辣椒里有很多种子,因为雌蕊的子房中有多个____。由此推测,辣椒属于____(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
【答案】20. 室外温度较低,不利于种子的萌发
21. ①. B ②. 种子在室内的萌发率为90%,为良种
22. ①. 胚根 ②. 分生
23. ①. 胚珠 ②. 被子植物
【解析】
【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小问1详解】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室内外温差较大,A、B种子在室外萌发数均为0粒,而在室内均有萌发。据此劳动小组推测,造成辣椒种子无法萌发的原因是室外温度较低,不利于种子的萌发。
【小问2详解】
A种子在室内的萌发率为:11÷20×100%=55%,B种子在室内的萌发率为:18÷20×100%=90%。故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辣椒种子的萌发率高于80%则为良种,B种子更适合贵阳栽种。
【小问3详解】
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故老动小组将选出的辣椒种子播种到育苗袋中开始育种,4天左右种子有“小白尖”冒出,这是辣椒种子最先突破种皮的这是辣椒种子的胚根,它会继续发育成根。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故随着辣椒种子的萌发,幼芽会向上生长,主要原因是芽顶端含有大量的分生组织能产生新细胞,并继续发育为枝条。
【小问4详解】
受精后,由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内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内胚珠的数目,一个辣椒内有许多种子,这是因为雌蕊子房内有许多个胚珠。辣椒属于被子植物,它的种子不裸露,包被在果皮之内。
21. 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某实验小组做了下列实验,实验过程如图一。请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前为了消耗天竺葵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需将天竺葵置于____一昼夜,请简述其原理:____。
(2)用黑纸片遮盖住叶片的一部分,移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进行脱色处理并滴加碘液,可以看到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____。
(3)为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小组提出用银边天竺葵重复图一实验(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呈白色,缺乏叶绿体),结果发现:银边天竺葵叶片未遮光部分中间变蓝,而白色边缘未变蓝(如图二),这说明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天竺葵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____运输到其各处细胞,促进天竺葵生长、发育、繁殖。
(5)绿色植物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爱护植被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作为中学生请你提出一条力所能及爱护植被的合理建议:____。
【答案】21. ①. 黑暗处 ②.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2. 淀粉 23. 叶绿体
24. 筛管 25. 不踩踏花草、不随便攀折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小问2详解】
淀粉遇碘变蓝色;因此,去掉遮光的纸片,进行脱色处理并滴加碘液,可以看到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是淀粉。
【小问3详解】
银边天竺葵叶片未遮光部分中间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变蓝;而白色边缘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不变蓝;这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小问4详解】
筛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故天竺葵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筛管运输到其各处细胞,促进天竺葵生长、发育、繁殖。
【小问5详解】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和能量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④提供了栖息环境等。因此,爱护植被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贵任,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不踩踏花草、不随便攀折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等。组别
鼠妇数量
实验盒底部
温度
光照
甲
10只
湿润土壤
25℃
明亮
乙
10只
湿润土壤
15℃
阴暗
种子品种
A种子
B种子
操作步骤
每天向花盆中浇等量清水保持土壤湿润,花盆下方留有排水口
萌发环境室外
(0-10℃)
温室内(20-25℃)
室外(0-10℃)
温室内(20-25℃)
供检测的种子数(粒)
20
20
20
20
萌发的种子数(粒)
0
11
0
1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