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819/0-1711592103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819/0-171159210388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819/1-1711592106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819/1-17115921067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5547819/1-17115921067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 下列农业生产措施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带土移宅栽——保护幼根和根毛
B. 中耕松土——增大根部细胞的呼吸作用
C. 给植物挂液——给植物补充有机物和无机盐
D. 植物傍晚移栽——降低植物蒸腾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详解】A.移栽植物应尽量在幼苗期,幼苗期植物的根系较小,有利于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提高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植株的成活率,故A正确。
B.中耕松土是为了让空气进入土壤内部,有利于根的呼吸,故B正确。
C.给植物挂液主要是给植物补充水和无机盐,故C错误。
D.植物傍晚移栽是降低植物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体成活,故D正确。
故选C。
2. 下图为植物体的某些器官或结构的示意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胚是由1、2、3组成
B. 乙图中的a、b是由甲图中的1发育成的
C. 丙图中的B和C可以使根不断长长
D. 丁图中的③发育成乙图中的b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1胚芽、2胚根、3子叶;图乙是一个枝条:a叶、b茎、c侧芽;图丙是根尖的结构: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图丁是枝芽的结构:①生长点、②幼叶、③芽轴。
【详解】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它包括甲图中3子叶、1胚芽、胚轴、2胚根四部分组成,A错误。
B.乙图中的a叶、b茎是由甲图中的1胚芽发育成的,B正确。
C.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丙图中的B伸长区的不断长长和C分生区的不断分裂的缘故,C正确。
D.丁图中的③芽轴将来发育成乙图中的茎,D正确。
故选A。
3.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
B. 图中的四种生物数量最多的是乙
C. 图中甲与乙两种生物是竞争和捕食关系
D.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所含的有机物最多,图中丙为生产者,乙为最高级消费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详解】A.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所含的有机物最多,图中丙为生产者,乙为最高级消费者。所以,图中食物链为丙→丁→甲→乙,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所含的有机物最多,图中丙含有机物的总量最多,数量最多,B错误。
C.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丙→丁→甲→乙,所以甲与乙两种生物是捕食关系,C错误。
D.图中食物链为:丙→丁→甲→乙,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乙捕食甲,所以乙的数量增多;甲捕食丁,丁的数量减少导致丙的数量增加,D正确。
故选D。
4. 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血液在身体中的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
B. 将体循环和肺循环连接成一个完整循环途径的结构是心脏和肺
C. 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 经过体循环,血液直接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提供了营养
【答案】C
【解析】
【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详解】A.血液在身体中的循环包括肺循环和体循环,A错误。
B.体循环和肺循环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循环途径,都是从心脏的心室出发又回到心脏的心房,最终在心脏处连在一起,B错误。
C.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C正确。
D.经过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为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提供营养,D错误。
故选C。
5. 下列不属于小肠适合吸收营养物质的特点的是( )
A. 小肠内表面上有许多环形的皱襞
B. 小肠较长,一般长5—6米
C. 小肠内表面环形皱襞上有小肠绒毛
D. 小肠内表面有肠腺,分泌的肠液中有多种消化酶
【答案】D
【解析】
【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而内表面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
【详解】A.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肠壁,皱襞上有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与吸收有关,A正确。
B.小肠较长,成人小肠一般5-6米,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与吸收有关,B正确。
C.小肠绒毛壁很薄,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与吸收有关,C正确。
D.小肠内表面有肠腺,可分泌多种消化酶,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无直接关系,D不正确。
故选D。
6. 小明星期二观看了八年级学生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
A. 小明观看时感受刺激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
B 某一刻小明看见篮球朝自己飞来,此时小明晶状体曲度变化——由大变小
C. 每当球员投球得分,同学们一起拍手欢呼——此反射是复杂反射
D. 八号队员将球投出的过程中——八号队员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答案】B
【解析】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在眼球的结构中,能够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睫状体;晶状体曲度的变化,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
【详解】A.视觉的形成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故A正确。
B.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看见篮球朝自己飞来是由远及近,此时小明晶状体曲度变化是由小变小大,故B错误。
C.每当球员投球得分,同学们一起拍手欢呼是由人的大脑皮层参与的复杂反射,故C正确。
D.八号队员将球投出的过程中由屈肘变为伸肘,所有此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故D正确。
故选B。
7.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指生物种类多样
B. 大力引进外来物种可以丰富我国动物资源
C.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地措施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详解】A.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A错误。
B.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会大量繁殖,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反而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错误。
C.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弱,C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D正确。
故选D。
8. 动物地形态结构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下列动物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地是( )
A. 青蛙的肺发达——可完全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B. 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避免被寄主体内的消化液侵蚀
C. 蚯蚓的体表能分泌黏液——适应在干燥的沙地生活
D.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能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了解生物的结构与其功能是解题关键。
【详解】A.青蛙的肺不太发达,不能满足身体对氧的需求,靠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A错误。
B.蛔虫的体表角质层,能起到保护作用,免受消化液的侵蚀,适应寄生生活,B正确。
C.蚯蚓的体表能分泌黏液,能溶解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蝗虫的外骨骼能保护身体内部结构,也能防止水分蒸发,D错误。
故选B。
9. 下列关于染色体与基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B. 所有细胞中染色体都是成对的
C. 基因决定的性状可能不表现
D. 男性正常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XY
【答案】B
【解析】
【分析】(1)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2)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精子或卵细胞只获得成对染色体中的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又恢复成成对存在。
(3)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详解】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通常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A正确。
B.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精子或卵细胞只获得成对染色体中的一个。所以,并不是所有细胞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B错误。
C.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C正确。
D.男性正常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XY,女性正常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是XX,D正确。
故选B。
10. 下列有关动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受精的鸟卵中能能发育成胚胎的结构是胚盘
B. 将酸甜味的桔子树的枝条嫁接到味酸涩的橘子树上,所结的果实是味酸甜的桔子
C. 青蛙的的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环境,成体可完全离开水环境而生存
D. 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其蛹期和成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完全来自于幼体时期的取食
【答案】C
【解析】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A.胚盘是鸟卵的主要结构,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A正确。
B.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性状,即接穗的优良性状。因此将酸甜味的桔子树的枝条嫁接到味酸涩的橘子树上,所结的果实是味酸甜的桔子,B正确。
C.青蛙的生殖和幼体发育离不开水环境,成体也不能完全离开水环境而生存,只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C错误。
D.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家蚕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就停止取食,然后吐丝作茧,化为不食不动的蛹,蛹过一段时间羽化为成虫。可见家蚕在幼虫期取食是为了积累养料,D正确。
故选C。
11.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及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与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细胞核的染色体都是46条
B. A表示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c和d中染色体都是23条
C. e是受精卵染色体为46条
D. f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2对+XX或22对+XY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详解】A.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46条,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图中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均为23对46条,A正确。
B.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c精子、d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B正确。
C.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B过程是受精,e细胞是受精卵,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即46条,C正确。
D.男性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是22对+XX,因此f体细胞染色体是22对+XX,D错误。
故选D。
12. 小明对青蛙、蛇、蝙蝠和孔雀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是孔雀,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B. 乙是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C. 丙是蛇,有鳞片防止体内水分蒸发D. 丁是青蛙,前肢短小有力,适于跳跃
【答案】C
【解析】
【分析】孔雀属于鸟类,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蛇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甲有齿,体温恒定应是蝙蝠;乙无齿,体温恒定,应属于孔雀;丙体温不恒定,肺发达,应是蛇;丁的体温不恒定,肺不发达,应是青蛙。
【详解】A.甲孔雀属于鸟类,无齿,体温恒定,卵生、用气囊辅助呼吸,A错误。
B.乙蝙蝠,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有齿,B错误。
C.丙蛇属于爬行动物,有鳞片,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因此丙是蛇,C正确。
D.丁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前肢短小,后肢发达,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3. 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的影响,(实验1数据25度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属于______(填藻类,苔藓,蕨类或种子)植物用孢子繁殖。
(2)实验1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实验2的变量是______。
(4)海带生长率增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______之间据此分析夏季高温不宜种植海带的原因是______。
(5)李进同学对实验2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13. 藻类 14. 温度影响海带的生长率吗?或温度影响海带的生长吗?(合理即可)
15.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含量
16. ①. 10-15 ②. 温度过高海带的生长率降低(合理即可)
17. ①. 不同意 ②. 二氧化碳含量超过700ppm时,海带的生长率降低(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海带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小问2详解】
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所以据此实验1探究的问题: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实验的变量是温度,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
【小问3详解】
实验2,探究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其它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
【小问4详解】
据直方图可见:海带在10℃~15℃之间,生长率增长。由于夏季温度太高,不利于海带的生长,所以夏季不宜种植海带。
【小问5详解】
据直方图可见:二氧化碳影响海带的在生长率,但并不是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因此,不同意该同学的结论,理由是数据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7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减缓。
14.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各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如图甲是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图,乙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丙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图丁是眼球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小明的爷爷长期患病,需要长期服用一种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这种药物是以淀粉作胶囊,药物以淀粉作胶囊的原因是胃液中不含______,不能消化淀粉,药物随胶囊直接进入小肠。
(2)小明的爸爸今年报名参加了马拉松比赛,在最后的1公里处他深吸一口气,准备最后的冲刺,此时他处于图乙中曲线______-段。
(3)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葡萄糖由图丙中③的______作用,进入结构②,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可能是因为肾单位中【⑥】______不能将原尿中葡萄糖全部吸收,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也可能是因为内分泌腺______产生的激素不足引起的。
(4)小明在终点看到爸爸越来越近,此时图丁中(2)曲度变化是______。
【答案】(1)淀粉酶 (2)AB
(3) ①. 过滤或滤过 ②. 肾小管 ③. 胰岛
(4)由小变大
【解析】
【分析】图甲:①肝脏、②胆囊、③肛门、④大肠、⑤胃、⑥胰腺、⑦小肠;
图乙: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吸气过程;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呼气过程;
图丙:①入球小动脉,②出球小动脉,③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⑥肾小管,⑦肾静脉,⑧收集管;
图丁:①角膜,②晶状体,③玻璃体。
【小问1详解】
胃液中不含淀粉酶,不能消化淀粉,所以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可以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使药物能顺利到达小肠被吸收利用。
【小问2详解】
小明爸爸深吸了一口气,完成吸气,吸气时膈肌和肋间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肺。图乙曲线AB段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此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完成吸气过程。
【小问3详解】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中的葡萄糖由图乙中③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④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⑥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正常人的原尿和尿的成分主要区别是:尿中不含葡萄糖。糖尿病患者可能是因为图乙的肾单位中⑥肾小管不能将原尿中全部葡萄糖重吸收,导致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也可能是因为内分泌腺胰岛产生的激素量不足,导致血糖浓度过高,部分葡萄糖从尿液中排出形成糖尿。
【小问4详解】
晶状体的调节使人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所以小明在终点看到了爸爸,在此过程中,小明通过调节图丁中②晶状体的曲度看清了爸爸。
15. 桃子依据果皮上是否长毛分为毛桃和光桃,其性状受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B,b表示)某科研人员用毛桃,光桃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1)桃子果皮有毛和光滑一对______。
(2)依据表中第______组实验结果,可判断______(填有毛或光滑)为显性性状。
(3)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是______。
(4)丁组子代中,理论上表现为毛桃的概率为______。
(5)毛桃在酸性适中的土壤种植结出果实味酸甜,若种在碱性适中的土壤种植结出的果实味甜,发生这种现象原因是______引起了生物性状的改变,是______变异。
【答案】15. 相对性状
16. ①. 丁 ②. 光滑
17. bb×Bb 18. 25%
19. ①. 环境 ②. 不可遗传
【解析】
【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小问1详解】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桃子果皮有毛和光滑是一对相对性状。
【小问2详解】
表格中第丁组,亲代是光桃×光桃,子代出现了毛桃,表明毛桃是隐性性状,光桃是显性性状。因此只有通过丁组数据,才能判断光桃为显性性状。
【小问3详解】
丙组中:毛桃的基因组成为bb,又因为子代出现毛桃,基因组成是bb,故光桃必定遗传一个基因b给毛桃,则光桃的基因组成是Bb。
【小问4详解】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丁组亲代的基因组成是Bb×Bb,所有丁组子代中,理论上表现为毛桃的概率为25%,遗传图解为:
【小问5详解】
毛桃在酸性适中的土壤种植结出果实味酸甜,若种在碱性适中的土壤种植结出的果实味甜,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种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
16.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细菌真菌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这些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A与C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D通过产生【a】______来繁殖后代。
(2)兴趣小组了解到人类从B生物体内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但该抗生素却不能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原因是______。有些微生物会导致食品腐败,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常把食品放入冰箱保存其原理是______。
(3)兴趣小组还了解到C生物用于制作面包馒头等,为了探究C生物的发酵过程及影响因素,设计了下图实验:
一段时间后观察,气球膨大的装置是______,若要证明温度对C生物发酵作用的影响应该选择的一组实验装置是______。
【答案】(1) ①.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 孢子
(2) ①. 抗生素只对细菌有作用或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合理即可) ②. 低温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合理即可)
(3) ①. 甲 ②. 甲丁
【解析】
【分析】图中A是细菌,B是青霉,C是酵母菌,D是蘑菇,其中a是孢子。
【小问1详解】
图A是细菌,图C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因此A与C结构上主要区别是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图中的a是孢子,D蘑菇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
【小问2详解】
抗生素是一类能够杀死细菌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使用抗生素时,致病菌和包括有益菌在内的多种细菌被一起杀死,但抗生素对病毒引起的疾病不起作用。可见,抗生素不能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原因是新冠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而抗生素是用来治疗细菌引发的疾病。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为了防止食品腐败,人们常把食品放入冰箱保存,其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小问3详解】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在氧气充足时,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相同。但缺氧时,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增大。甲装置的物质条件和温度条件都适宜,装置乙、丙和丁的条件都不适宜,无法产生气体,因此气球涨大的装置是甲;若要选择对照实验装置甲和丁,实验变量是温度,可探究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组别
甲
乙
丙
丁
亲代
毛桃×毛桃
毛桃×光桃
毛桃×光桃
光桃×光桃
子代
毛桃
118株
0
47株
32株
光桃
0
106株
50株
106株
2022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学业水平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学业水平检测(一模)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学业水平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学业水平检测(一模)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022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学业水平检测一模生物试题pdf、2022年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学业水平检测一模生物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1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