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新《木兰诗》随堂真题演练 基础+阅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52788/0-17117034109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最新《木兰诗》随堂真题演练 基础+阅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52788/0-17117034110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最新《木兰诗》随堂真题演练 基础+阅读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552788/0-17117034110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同步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机杼(shū) 辔头(pèi) 云鬓(bìn) 策勋(xūn)B.军帖(tiě) 燕山(yān) 赏赐(cì) 阿姊(zǐ)
C.可汗(hàn) 朔气(shuò) 骏马(jùn) 雌兔(cí)D.鞍鞯(jiān) 金柝(chì) 戎机(róng) 傍地(bàng)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啾啾(jiū) 辔头(pèi) 云鬓(bìn) 赏赐(chì)
B.金柝(duò) 溅溅(jiān) 朔气(shuò) 鞍鞯(jiān)
C.机杼(zhù) 阿姊(zǐ) 戎机(róng) 胡骑(jì)
D.策勋(xún) 可汗(hán) 霍霍(huò) 红妆(zhuāng)
3.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阿姊(jiě) 策勋(xūn) 啾啾(qiū) 暮宿(sù)
B.可汗(kě) 辔头(qèi) 霍霍(huò) 唧(jì)
C.戎机(jiè) 机杼(zù) 胡骑(qí) 军帖(tiě)
D.鞍鞯(ān)(jiān) 金柝(tuò) 雄雌(cí)
4.下列语句停顿恰当的一项(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5.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D.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7.下列对《木兰诗》中的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这几句虽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出木兰的自述,但它与木兰替父从军没有任何直接的关联。
B.“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很好地渲染了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充分地表现了木兰义无反顾地替父从军的主动性和坚决性。
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六句生动地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后终于得到团聚时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一家人准备为木兰洗尘,都是写迎接,而又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点。
D.“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用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表现了木兰归来后对故居产生的亲切感和恢复女儿妆的喜悦心情,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做铺垫。
8.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A.《木兰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就其表达方式看,是抒情诗。
C.《木兰诗》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巾帼英雄形象,充满了北朝民歌爽朗质朴的风味。
D.《木兰诗》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9.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10.下面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描写征途遥远而辛苦,表现出木兰不畏劳苦、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
B.描写征途艰辛,表现出木兰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决心。
C.描写频繁征战,表现出木兰不畏艰险、英勇杀敌的豪情。
D.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
11.下列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2.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想的是什么)B.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集市)
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扶持)D.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1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又叫《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
B.木兰替父从军既是为国尽忠,也是为父尽孝。
C.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D.最后一段用双兔作比喻,妙趣横生,对木兰女扮男装作了赞叹,韵味无穷。
14.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气氛的紧张,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对偶,突出战事紧急)
15.对《木兰诗》“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16.下面加点字注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B.赏赐百千强 强:强盛
C.双兔傍地走 走:跑D.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17.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营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百千”表示多数。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B.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C.西市买鞍鞯 坐我西阁床D.唯闻女叹息 闻之于宋君
二、填空题
19.填空。
(1)《木兰诗》选自 朝 编的《乐府诗集》,这是 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它的姐妹篇是 。
(2)这首叙事诗以 为线索,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安排了“替爷征”(以下都用三个字概括)“ ”“赴戎机”和“ ”“ ”五个情节。
2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西市买鞍鞯( )(2)南市买辔头( )
(3)朔气传金柝( )(4)出郭相扶将( )
2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 机杼( ) 胡骑( ) 燕山( ) 朔气( ) 金柝( )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
(1)阿爷无大儿古义: 今义:
(2)策勋十二转古义: 今义:
(3)双兔傍地走古义: 今义:
23.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木兰当户织: 唯闻女叹息:
愿为市鞍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赏赐百千强: 出郭相扶将:
2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①策勋十二转( ) ②赏赐百千强( )
③愿为市鞍马( ) ④愿驰千里足( )
⑤从此替爷征( ) ⑥万里赴戎机( )
⑦朔气传金柝( ) ⑧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
2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木兰当户织( ) (2)万里赴戎机( )
(3)关山度若飞( ) (4)木兰不用尚书郎( )
(5)出郭相扶将( ) (6)对镜帖花黄( )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唧唧复唧唧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策勋十二转 (4)出郭相扶将
(5)雄兔脚扑朔 (6)雌兔眼迷离
27.判定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4)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2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2)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
(3)写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
(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
29.填空。
(1)《木兰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读《木兰诗》,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 , 。
(3)读《木兰诗》,一家人喜迎木兰归乡的句子 , 。 , 。 , 。
(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一句诗文。
(5)《木兰诗》中表现军情紧急、将士奔赴战场行军急促的句子 , 。
(6)读《木兰诗》,描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句子 , 。
(7)课文《木兰诗》中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8)《木兰诗》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 。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30.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诗中哪句诗以重复的句式、写出了木兰踏上征途,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受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 , , 。 , , , 。
(2) , 两句诗写出了了战场艰苦的生活环境,侧面烘托了木兰的勇敢坚强 。
(3) , 两句诗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旷日持久。
(4) , 两句诗写出了木兰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体现了木兰不慕荣华富贵的高贵品质。
31.默写。
(1)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2)双兔傍地走, ? (《木兰诗》)
(3)《木兰诗》中描写出征前的准备的诗句是:“ , , , ”。
(4)《木兰诗》中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 ”。
(5)《木兰诗》中写寒气凛冽、月光映雪,表现将土们边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
32.阅读课文后填空。
(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 , , 。
(2)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的诗句是: , 。
(3)诗中的“ , ”两句,用 和 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
33.填空。
(1)《木兰诗》选自 朝 (人名)编的《 》,这是 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 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 的女英雄形象。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6)写木兰一家人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
34.根据要求默写句子。
①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 , , , 。
②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③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 。
④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 。
⑤《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 。
⑥《木兰诗》中从侧面表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35理解性默写
1.《木兰诗》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1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6.《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9.《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0.《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中考链接课内
一、课内阅读
(一)(2021·陕西·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有同学将前四句的意思理解为,“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大家都说他的理解不对。请你说服他。
2.有评论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一句点出了木兰当时的处境和身份。请对此做简要分析。
(二)(2023春·北京朝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木兰诗》,完成问题。
木兰诗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这是一首北朝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① ”的故事。全诗略写木兰的② ,详写生活场景和女儿情态,表达了作者③ 的情感。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上下句的意思是相互交错、补充的。下列选项与其手法一致的一项是( )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5.诗歌用凝练的语言塑造形象。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唧唧复唧唧”的画面,并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
(三)(2023春·湖南邵阳·七年级统考期末)课内文言文阅读。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出郭相扶将: (2)愿为市鞍马:
(3)策勋十二转: (4)对镜帖花黄: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9.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读完选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四)(2022春·湖南娄底·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下列语句停顿不恰当的一项( )
A.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B.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D.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B.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C.西市买鞍鞯 坐我西阁床D.唯闻女叹息 闻之于宋君
1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塞和山岭,像飞一样,展现了木兰的矫健英姿。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⑴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⑵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4.《木兰诗》为叙事长诗,详略安排独具匠心,请概括诗中哪些部分详写,哪些部分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综合阅读
(一)(2021·福建·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5.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队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16.“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2023春·广西梧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万里赴戎机
(2)策勋十二转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9.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0.联系全诗,简要评价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三)(2023春·天津东丽·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①。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注释】①皆次当行: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次,编次。当行,在征发之列。
2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长而益精 ( )
(2)木兰乃易男装 ( )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2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木兰的形象。
(四)(2022春·天津南开·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木兰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朔气传金柝(sù)B.但闻燕(yàn)山胡骑鸣啾啾
C.可汗(kè hán)大点兵D.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àn)
2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市:买)
B.赏赐百千强(有余)
C.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郭:内城)
D.关山度若飞(度:越过)
26.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7.从下列诗句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哪些优秀品质?
①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②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28.《木兰诗》中木兰见到“军帖”时,心理活动一定是很复杂的。请你站在木兰的角度,想想她会对自己说什么。
中考模拟
一、课内阅读
(一)(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题木兰庙
杜牧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①上祝明妃②。
【注释】①拂云堆:地名,在今天的内蒙古,堆上有明妃祠。②明妃:汉元帝宫女王嫱,又称王昭君。她自请和番,远嫁匈奴。
1.两首诗都塑造了巾帼英雄木兰:《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和《题木兰庙》中“① ”分别表现出木兰奔赴沙场与战斗的飒爽身姿,“理云鬓”“帖花黄”“画眉”等则生动表现出了木兰的② 。
2.有人认为,“两诗均写到木兰思归故乡,但人物志趣却见不同。”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这个看法的理解。
(二)(2023·福建·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乐府诗集》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B.诗歌以排比、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展开描写和叙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通过“朔气”“寒光”两个词表现边塞天气寒冷。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百战”是虚指,“十年”是实指,虚实相应。
4.全诗写人叙事,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请结合节选部分的诗句分析这一手法。
(三)(2023·广东深圳·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乙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5.下面对以上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与《十五从军征》属于乐府诗,乙诗属于格律诗,乙诗作者是唐代的李贺。
B.这两首诗都表现出战争的旷日持久和惨烈悲壮,都表现出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C.甲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众多的铺陈排比,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乙诗颈联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地表现出因敌军偷袭导致士气低落的情形。
6.任选一处画波浪线的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其呈现的画面。
7.小明在吟诵乙诗结尾句时将重音放在“为”字上,小亮认为这样处理不妥,请你代替小亮说给小明听。
(四)(2023·广西·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8.下列对诗歌节选部分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选段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巧设悬念。
B.“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写出了木兰代父从军的主要原因。
C.诗歌选段以“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的声音表现军旅途中的快乐。
D.“旦辞”“暮至”极言时间之短促,夸张地表现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9.“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这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二、对比阅读
(一)(2023·江苏常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问题。
【文本一】
十年春……对曰:“夫战……故逐之。”
(选文略,见课文《曹刿论战》)
【文本二】
万里赴戎机……不知木兰是女郎。
(选文略,见课文《木兰诗》)
【文本三】
秦王怫然怒……挺剑而起。
(选文略,见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任务一:掌握词语有办法
10.理解词义的变化,填写表格,掌握实词
任务二:了解义项,掌握词语
11.根据“从”的义项归纳,解释下面句子中的“从”。(只填序号)
“从”本义是“两个人在路上相随而行”。读cóng时的义项:A.[动词]跟随,跟从;B.[动词]听从,顺从;C.[形容词]和顺;D.[介词]自、由;E.[介词]向
(1)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
(2)战则请从( )
(3)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4)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5)便舍船,从口入( )
(6)从此替爷征( )
任务三:朗读和翻译句子
12.小语和小文对“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朗读停顿产生了分歧。小语认为应该读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小文则认为“轼”是“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是用来扶的,不能“登”,她认为应该这样停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你赞同谁的朗读停顿?请选择并按照该停顿翻译句子。
任务四:说英魂内涵
13.三个文本中的人物,都有英雄气概。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探究英雄的丰富内涵。
任务五:了解数字作用
14.三个文本都运用了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和下面的对话加以探究,把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横线上。
小文:文本一中“齐人三鼓”的“三”是三次,另外文本三中“此三子者”“与臣而将四矣”“伏尸二人”中的数字,都是确数,那么“流血五步”中的“五步”是确数吗?
小语:我发现文本二里的数字比较多,先有“壮士十年归”,后有“同行十二年”,到底几年呀?这首诗里的“十二”很多,除此之外,还有“百”“千”“万”。
小文:文本三里“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也用了“百”“千”。
小语、小文: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呢?
你:
(二)(2022·山东济宁·统考二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节选自《木兰诗》)
【乙】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节选自《英烈夫人祠记》)
1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愿驰千里足 (驰:赶马快跑)B.出郭相扶将(将:将军,指木兰)
C.恨身不为男儿(恨:遗憾)D.于是意少懈(意:心情)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
A.屠惧,投以骨B.以汗巾裹腹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红玉因意识松懈而遭遇敌军伏击,后被敌军残忍斩杀,说明沙场征战须知己知彼,随时保持警惕。
B.两文均刻画了为国奉献的“女英雄”形象,打破传统认知中“男英雄”的形象定式,纤弱柔美的女性亦可有作为。
C.【甲】文侧重写木兰战后归来及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厌恶战争的思想;【乙】文侧重写梁红玉与金人作战的激烈画面,刻画了梁红玉向往和平的形象。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描写了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得胜归来却辞官回乡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普通农家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9.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二处。
梁 氏 多 力 通 技 击 能 开 强 弓 射 二 百 步 无 不 中 的。
(2022·浙江宁波·统考一模)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节选自《木兰诗》)
【乙】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节选自《英烈夫人祠记》)
【丙】
王昭君(其二)
李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颊。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注】①王昭君:名嫱,字昭君。元帝时,将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后昭君出塞,单于上书表示愿意永保塞上边境。
20.参考下表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
21.用“/”给【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限断两处)。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
23.下列是关于三篇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梁红玉因意识松懈而遭遇敌军伏击,后被敌军残忍斩杀,说明沙场征战须知己知彼,随时保持警惕。
B.王昭君为保大汉和平,出塞匈奴。李白用“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热情赞扬了昭君出塞的大义之举。
C.三篇选文均刻画了为国奉献的“女英雄”形象,打破传统认知中“男英雄”的形象定式,纤弱柔美的女性亦有可作为。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描写了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得胜归来却辞官回乡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普通农家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24.三篇选文分别写了花木兰、梁红玉、王昭君三位巾帼英雄,但在内容,主题思想方面各有异同。【甲】文侧重写木兰战后归来及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表达了编写者(1) 的思想;【乙】文侧重写梁红玉与金人作战的激烈画面,刻画了梁红玉(2) 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其的赞扬;【丙】文李白侧重写昭君(3) 的场景,并抒发了个人感慨。
(四)(2022·广西钦州·统考一模)文言文阅读
木兰诗(节选)
北朝民歌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类文阅读】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①。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②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注释】①马千乘:字肖容,明朝将军,官至石柱宣抚使。②别:另外。
2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朔气传金柝 朔:
②出郭相扶将 郭:
③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 裹:
④千乘为部民所讼 讼:
26.下面对选文和类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讲述了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乡的故事。
B.选文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铺陈和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
C.选文和类文都塑造了为国杀敌、英勇善战、不贪功名、勇于担当的巾帼英雄形象。
D.两文都是关于战争的,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目的是为了歌颂尚武精神。
27.把选文和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贼平,良玉不言功。
28.下面的对联拟描述这两位女英雄。请从以下句子中,选择最合适的两句,按上下联的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上联: 下联:
①木兰代父从军屡建功勋 ②辞官还乡百代传 ③替父从军美名扬
④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 ⑤代夫领兵战功立 ⑥代父从军千载诵
29.我国从古至今涌现了许多巾帼英雄,如梁红玉、刘胡兰、秋瑾、江姐、屠呦呦、王亚平等。请你举出一例,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英雄故事。
(五)(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古诗文阅读。
甲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节选自《木兰诗》)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①,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②。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③,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
丙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鞲④理丝簧。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选自唐·韦元甫《木兰歌》)
[注]:①习骑:练习骑马。②当行:在征发之列。③驱驰:策马疾驰。④巾鞲:古时用于束衣袖的臂套。
30.下列各组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A.当户理红妆(夜不闭户)B.木兰乃易男装 (平易近人)
C.死战誓不渝(矢志不渝)D.言声虽是颜貌殊(殊途同归)
31.把[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2.[甲]文与[乙]文分别侧重塑造木兰哪方面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33.同为抒发对木兰的赞美之情,[甲]文与[丙]文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附答案
一、课内:
(一)【答案】1.这四句使用了互文的手法,意思相互交错、补充。应该理解为,“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2.①借“不闻”点出木兰替父丛军、奔赴战场的处境;②借“唤女声”点出木兰的女子身份。或:借木兰对父母的依恋、思念,点出她替父从军、奔赴战场的处境和她的女子身份。
(二)【答案】3. 替爷征 军旅生涯 向往美好生活 4.D 5.答案示例:木兰坐在织机旁,表情凝重,无心织布。听不到织机作响,只听见木兰一阵阵的叹息声,原来她是因为“可汗大点兵”而停机长叹。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忧愁苦闷的木兰。
(三)【答案】6. 外城 买 记功 同“贴” 7.(1)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些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2)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8.写征途和战地生活分别渲染悲凉和紧张森严的气氛。 9.木兰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因为在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关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家园生活,而且木兰身上还寄托了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木兰让人感动的品格主要有: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的品格最让我感动,木兰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关爱双亲、多愁善感的普通人,同时她又敢于担当,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立下赫赫战功,身上有一股英雄豪气。(言之有理即可)
(四)【答案】10.A 11.C 12.C 13.(1)(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2)对着窗户梳理柔美的鬓发,照着镜子贴上花黄。 14.详写:①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及过程 ②木兰行前准备 及晓行夜宿思亲的场景 ③木兰返乡的场景。略写:①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 ②天子封赏。木兰辞官的场景。好处:这样有详有略,使内容全面,叙事完整,重点突出;全诗重点在于刻画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形象,对战争的残酷一笔带过,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综合阅读
(一)【答案】15.C 16.放弃功名;思乡之情。
(二)【答案】17. 奔赴 记功 18.①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
②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19.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木兰的机智,又使诗歌结尾余音袅袅。 20.木兰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巾帼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坚毅勇敢的报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多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身份一直没暴露。在凯旋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回乡过简朴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优秀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三)【答案】21. (1)更加 (2)更换 22.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23.木兰是一位孝敬父母(代父从军)(替父从军)、武艺高强、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女(巾帼)英雄。
(四)【答案】24.C 25.C 26.①互文;②顶真;③对偶;④反问
27.①孝亲,深明大义,替父从军,不怕牺牲。
②淡泊名利,孝亲。
28.示例:国家有难,皇上在大规模征兵,征兵名册上每册都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已经年老,弟弟还没有长大,怎么办呢?我要是男儿身就好了,就可以替父出征保家卫国了。对,我装扮成男儿不是也可以吗?我一定能行,男子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艰苦、危险,我都不怕。我一定会成为英勇的战士,报国孝亲。
中考模拟
一、课内阅读
(一)【答案】1. 弯弓征战(作男儿) 女儿情怀/对美的追求…… 2.示例:(1)人物志趣有不同。《木兰诗》中写木兰不要天子的巨额赏赐,一心思归,见其对家园的眷恋、名利的淡泊。《题木兰庙》写木兰把酒思乡,想到汉朝和亲的明妃,意指两人都承载着国家、民族的重大责任。此诗凸显木兰为国家远赴战场的担当。
(2)两首诗都有思归内容,但人物志趣没有太大不同。《木兰诗》中的木兰是战争结束后胜利归来,虽然初衷是替父从军,但也达成了保家卫国的结果。《题木兰庙》中的木兰,思归时联想到明妃,更凸显她对国家、民族的担当。
(二)【答案】3.D 4.“泼墨如水”即详写,“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具体描写木兰出征前的准备(或:“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具体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场面); “惜墨如金”即略写,“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概写木兰的征战生活。
(三)【答案】5.D 6.示例一:战场上,木兰一行人正在修整,黑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得到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声,寒冷的月光照在铠甲上!北方夜晚的寒风冰凉刺骨,月光显得如此清幽,宿营地旁将士们裹紧铠甲,蜷缩在地上,巡夜的士兵用打更的梆子到处巡逻。
示例二: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7.小明,“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的是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壮志豪情,故重音应在“君”字上。
(四)【答案】8.C 9.示例:这四句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购置战马鞍具等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二、对比阅读
(一)【答案】10. 赐福,保佑 浅陋,目光短浅 11. B A E A D D 12.示例一:我赞同“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翻译:(曹刿)向下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
示例二:我赞同“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翻译:(曹刿)向下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 13. 不顾乡人的反对,主动请见。 以死抗争,维护国家尊严。 从军多年,没被发现是女子。 14.文本一中的数字,体现了长勺之战的进攻过程,表现了曹刿的指挥才能。文本二中的数字均为虚指,是“很多”“很远”的意思,突出了木兰英勇善战,功勋卓著、不慕名利的形象,体现出了叙事性民歌情节传奇、夸张的特点。文本三中的数字均出自秦王与唐雎的对话,秦王用“百”“千”强调天子怒的威力之大,是夸张的说法,是用来吓唬唐雎的。而唐雎的回答,先用了三个确数,表明“士之怒”自古有之,以此表明自己的以死抗争的决心;“流血五步”我认为是虚指,和“流血千里”形成对比,突出“士之怒”死伤虽少,但影响巨大,是对秦王的有力反击。
(二)【答案】15.B 16.C 17.C 18.将士们身经百战,所剩无几,多年后胜利归来。 19.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三)【答案】20. 赶马快跑 遗憾 ② 被 21.梁 氏 多 力 通 技 击 /能 开 强 弓 /射 二 百 步 无 不 中 的 22.(1)将士们身经百战,所剩无几,多年后胜利归来;
(2)梁氏的血浸透了层层铠甲,她冲入敌阵又杀死十几个敌人,最终气力衰竭,落马而死。 23.B 24. 表达了编写者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对于战争的厌恶(答出2点) 英勇善战,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答出2点) 刻画王昭君离开大汉时啼哭愁苦的场景。
(四)【答案】25. 北方 外城 携带 诬告 26.D 27.(1)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得胜归来。(2)平息贼乱后,秦良玉没有向朝廷请功。 28. 上联:代夫领兵战功立 下联:替父从军美名传 29.示例一:刘胡兰10岁的时候就开始参加革命工作,14岁时她便配合武工队队员处决了当时的反动村长,为村民除去了一个大恶霸。之后,敌人对其怀恨在心,一直想要找机会报复。在次年敌军包围村庄时,刘胡兰被叛徒出卖,不幸被捕。最后她被敌人残忍杀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示例二:20世纪60年代,为了寻找治疗疟疾新型有效药物,屠呦呦带领科研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得灵感,历经380多次失败,不断进行分析研究、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发现了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为人类治疗和控制疟疾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屠呦呦也因此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五)【答案】30.B 31.当着窗子,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32.[甲]文侧重塑造木兰淡泊名利、珍惜亲情的普通人形象;[乙]文侧重塑造木兰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 33.[甲]文的结尾以兔作喻,委婉含蓄地对木兰进行讴歌和赞美;[丙]文结尾是直抒胸臆,以议论语句直接表达对木兰功绩的评价和赞美。
实词
词义的变化
(1)福
“福”的甲骨文字形,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的形象、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的意义,本义就是(① ),如“神弗福也”的“福”。祭祀后要把祭品分别送人,这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名词“福”,如“五福临门”的“福”。
(2)鄙
鄙的古字是“啚”,本义是在城外所建的粮仓。由于“啚”一般都在郊外甚至更远,因而“鄙”引申义为边远之地,如“边鄙之地”的“鄙”。在中心城市人的眼中,边远地方的人没有他们见多识,因此,“鄙”引申为形容词(② ),如“肉食者鄙”的“鄙”。
英雄
忠
(1)曹刿
木兰代父从军
勇
(2)唐雎
木兰英勇杀敌,凯旋
智
曹秽善抓战机,指挥若定
(3)木兰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愿驰千里足
课内积累法
(1)
恨身不为男儿
课内迁移法: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
于是意少懈
查阅字典法:①意料。②心情。③情趣。
(3) (填序号)
腰腹为敌刃割裂
成语解词法:鲜为人知
(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十七 名著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点十七名著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原卷版docx、考点十七名著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十四 散文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点十四散文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原卷版docx、考点十四散文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十三 小说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文件包含考点十三小说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原卷版docx、考点十三小说阅读好题冲关·真题演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