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章末质量检测(五)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54140/0-1711726828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章末质量检测(五)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54140/0-17117268288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章末质量检测(五)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554140/0-17117268288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章末质量检测+综合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章末质量检测(五)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章末质量检测(五)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含答案,共13页。
章末质量检测五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本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有时候需要多代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生长素的发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达尔文通过光照和黑暗的对比,发现胚芽鞘会出现向光性弯曲B.温特命名了生长素,并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尖端会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伸长区传递D.鲍森·詹森发现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解析:选D 达尔文发现,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金丝雀草的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如果去掉胚芽鞘的尖端,或者用锡箔纸把尖端罩上,则不发生弯曲,如果罩上尖端下面的一段,胚芽鞘还会弯向光源生长,然而他并没有进行光照和黑暗的对比,A错误;温特命名了生长素,但没有证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B错误;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C错误;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正确。2.如图是研究植物向光性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b和c对照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a和f对照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d和e对照D.上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解析:选B 应设置b和c对照实验,来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有关。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c和d对照。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d和e对照。上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确保单一变量。3.植物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的生长,形成顶端优势。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B.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可促进侧芽生长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的顶端优势D.侧芽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解析:选C 顶芽附近生长素浓度低,促进顶芽生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抑制侧芽生长,则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既可促进也可抑制生长,A正确;去顶芽或抑制顶芽的生长素运输都可以使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生长,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侧芽生长形成侧枝,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减弱植物的顶端优势,C错误;由题意可知,侧芽生长可受到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调节,故其生长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调节,D正确。4.下图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从图中得到的信息错误的是( )A.生长素对某一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一样C.ab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越强D.bd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越强解析:选D 据图可知,生长素对某一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对某一器官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长,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A正确。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不一样,据图可知,根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大于芽,B正确。曲线ab段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作用最强,为促进根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C正确。bc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越弱,c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的生长效应为无影响即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而cd段表示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D错误。5.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以不设置空白对照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制好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中让其生根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D.实验的测量指标可以是相同时间内枝条的生根数量解析:选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浓度,而在预实验时浓度梯度较大,需要蒸馏水这组作为空白对照,来确定范围,从而缩小范围,因此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A正确;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进行扦插让其生根,不是在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中生根,B错误;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在最适浓度的两侧,可找到一个低浓度和一个高浓度,它们对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C正确;由于生长素能够促进生根,因此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D正确。6.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组的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介于a~d之间B.生根数多的实验组根的长度也更长C.若清水对照组中平均生根数为15,则该实验中最大浓度为cD.仅据此表不能判断各浓度对该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解析:选B a与d浓度下插条平均生根数目较多且相同,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促进该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介于a~d之间,A正确;从题干中不能得出生根数与根长之间的关系,B错误;生长素类调节剂在浓度过高时会抑制生根,与清水对照组比较,只有浓度c时表现为抑制,说明其浓度最高,C正确;判断各种浓度对该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是促进还是抑制,应与清水对照组比较生根数,而表格中无清水对照组,D正确。7.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蛋白能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蛋白能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而SOC蛋白的存在是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据此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有利于开花B.赤霉素有利于SPL蛋白发挥作用C.DEL蛋白是开花的激活因子D.DEL蛋白能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解析:选C 由题干可知,赤霉素能促进某些植物体内DEL蛋白的降解,DEL蛋白则不能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则赤霉素有利于开花,A、B正确;DEL蛋白能阻止SPL蛋白发挥作用,SPL蛋白能直接激活SOC编码基因的转录,故DEL蛋白能间接抑制SOC编码基因的转录,抑制植物开花,C错误,D正确。8.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解析:选A 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缩短,A错误;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产生α淀粉酶,进而催化淀粉分解,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有利于赤霉素发挥作用,能产生更多的α淀粉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B正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故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正确;NAA是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插条生根,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对生长素不敏感,所以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D正确。9.某植物幼苗根横放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的部分细胞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图是植物幼苗根部的显微镜下横切片图B.重力的方向是自b→aC.生长素在根部a侧与b侧的作用效果相同D.a侧细胞的细胞周期短解析:选B 据图可知,该图是植物幼苗根部的显微镜下纵切片图,A错误;由分析可知,a为近地侧, b为远地侧,重力的方向是自b→a,B正确;生长素在根部a侧抑制生长,在b侧促进生长,C错误;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在于促进细胞的伸长,不是作用于细胞周期,D错误。10.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赤霉素处理小麦种子,可以延长其休眠期以利于保存B.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分别能促进细胞伸长、诱导芽的分化、促进果实成熟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D.油菜开花期遇上长期阴雨天气,常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减少损失解析:选B 用赤霉素处理小麦种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打破种子休眠,A错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分别能促进细胞伸长、诱导芽的分化、促进果实成熟,B正确;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番茄幼苗的染色体数目不发生改变,故不能得到多倍体番茄,C错误;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由于油菜收获的是种子,油菜开花期遇上长期阴雨天气,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不能减少损失,D错误。11.下图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低于b浓度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协同关系D.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解析:选A 从图中可以看出,幼苗的正常生长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A正确;据图分析,b浓度的生长素促进幼苗生长,而a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一系列过程抑制幼苗生长,可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B错误;激素A促进细胞伸长,激素B抑制细胞伸长,故两者之间属于拮抗关系,C错误;激素A、B分别表示赤霉素、乙烯,D错误。12.如图是对向日葵向阳性产生原因的一种猜想。该猜想建立的基础是生长素( )A.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生理作用B.在茎中分布不均匀C.对茎生长有抑制作用D.在光照条件下才能产生解析:选B 据图分析可知,早上向日葵茎的横切面中左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右侧,向日葵向东生长;傍晚茎的横切面中右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左侧,向日葵向西面向太阳。故可以推测该现象建立的基础是生长素在茎中分布不均匀,B正确。13.用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称为春化作用。某些植物必须经过春化作用才能开花结实,高温、缺氧和缺水等均可以解除春化,一般植物在种子萌发后到植物营养生长的苗期感受低温而完成春化。下表是对冬小麦进行相关实验的研究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影响冬小麦抽穗开花的环境因素有温度、氧浓度、水分等B.春化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是由突变基因引起 C.春化使植物某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了稳定性差异,即出现了细胞分化D.春化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是春化作用(低温处理)激活了某些基因进行表达的产物解析:选B 由题干信息可知,温度、氧浓度和水分能够影响春化,因此能够影响冬小麦抽穗开花。低温引起春化,春化作用是由于低温激活了某些基因进行表达,使细胞分化,而并未引起基因突变。14.图甲表示某植物各部分名称,图乙表示植物某种器官或结构的生长素(IAA)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IAA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植物体中生长素都是由①②③④所示结构合成的B.若图乙曲线表示去掉①后②的IAA浓度变化,则A点时IAA既来自顶芽也来自侧芽C.去掉④不会对③的生长产生影响D.将图甲所示植物水平放置,图乙曲线可表示根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解析:选B 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包括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A错误;①表示顶芽,②表示侧芽,若图乙曲线表示去掉①后②的IAA浓度变化,则A时顶芽虽已去掉,但生长素浓度仍然较高,对侧芽的生长仍起抑制作用,说明原来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依然存在,B正确;③为侧根,④为主根,去掉④根尖的分生区,会解除根的顶端优势,对③的生长起促进作用,C错误;将植物水平放置,由于重力的作用,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下降,但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对根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与图乙所示曲线不符,D错误。15.烟草种子需要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野生型与突变体(此突变体为光敏色素合成相关的基因突变所造成)烟草于白光中种植后的发芽率,及其种子内所含脱落酸(ABA)的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脱落酸(ABA)含量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B.这种突变体烟草光敏色素功能异常,感受光信息能力下降C.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ABA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D.这种突变体烟草种子发芽率较低,是因为发芽的速度较慢解析:选D 分析题图可知,突变体烟草发芽率较低,但种子内ABA含量较野生型高,推测脱落酸(ABA)含量升高不利于烟草种子萌发,A正确;植物靠光受体感受光信息,光敏色素是常见的光受体,突变体感受光信息的能力下降,B正确;突变体烟草细胞的光敏色素异常,而ABA含量高于野生型,推测烟草细胞通过光敏色素调控与ABA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C正确;由图可知,该突变体烟草种子发芽率很低,经过一定时间浸水处理后也并没有提升至与野生型相同,可知其发芽慢并不是发芽率低的原因,D错误。16.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如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B.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C.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D.该图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解析:选B 由图可知,随着种子的萌发,脱落酸的含量不断降低,说明该激素抑制种子的萌发,A正确;在种子萌发早期,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两者之间是拮抗作用,B错误;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C正确;此图说明植物生命活动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17.(12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生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植物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去人们在密闭的米缸中点香,能使绿色香蕉变黄,科学家认为这是由于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________物质。(2)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该文所涉及的植物激素为________。从长时间的实践来看,一般浓度的该植物激素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无影响,你认为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清代《棉业图说》中记载棉花摘心(去顶端)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请用已学知识,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文所提到的植物激素具备哪些共同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即可)。解析:(1)绿色香蕉变黄是香蕉果实成熟的现象,而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故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的物质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2)能够促进插条生根的激素是生长素,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这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涉及的激素应是生长素。从长时间的实践来看,一般浓度的生长素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无影响,说明人体内虽然含有生长素,却不能发挥作用,最可能的原因是人体内不含有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3)棉花摘心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原因是棉花没摘心时有顶芽,存在顶端优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而对棉花去除顶芽,可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减少侧芽生长素的积累),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促进棉株多开花结实。(4)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共同特点有:植物能自身合成产生(或植物体内产生);都是微量、高效的有机化合物;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都是作为信息分子,对植物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答案:(1)乙烯 (2)生长素 人体内没有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3)对棉花去除顶芽,可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减少侧芽生长素的积累),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促进棉株多开花结实 (4)植物能自身合成产生(或植物体内产生);都是微量、高效的有机化合物;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都是作为信息分子,对植物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18.(12分)赤霉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下面是科学家以赤霉素为研究对象开展的实验研究。研究1: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植株,要比周围健康植株高很多,患病植株结实率很低。研究者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水稻幼苗上,也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并从赤霉菌培养基中提取出其中有效的活性物质——赤霉素。研究2:赤霉素与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回答相关问题:(1)研究1能否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3)从图中的作用机理可以看出,赤霉素对茎生长的作用是通过调节生长素的量得以实现的,由此可推知图中X表示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图中两种激素对于茎生长的作用关系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赤霉素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探究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溶液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1)研究1不能证明赤霉素是由植物体合成的,因此不能说明赤霉素是植物激素。(2)植物激素在发挥作用时,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或信号分子起作用。(3)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进而促进细胞伸长,因此可确定赤霉素对生长素的分解具有抑制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霉素与生长素都可使细胞伸长,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协同作用。(4)若要确定促进玉米种子萌发的赤霉素溶液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的浓度,因变量是种子的萌发率。答案:(1)不能 没有证明植物体可以合成赤霉素(2)信息分子或信号分子 (3)抑制 协同作用 (4)赤霉素溶液的浓度 种子的萌发率19.(12分)千年柴桑,美丽江州,11月浔城依然绿树成荫,四季桂的花开得正艳,香气袭人,沁人心脾。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相同浓度的植物激素A和激素B对四季桂生长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液体培养:培养液中含N的无机盐只有硝酸钾)。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甲、乙两图,推测激素B能抑制四季桂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甲、乙两图发现,四季桂干重的变化与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根系通过______方式吸收K+,该方式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点)。(4)60 h后,激素A处理组的培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很可能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激素B处理组。解析:(1)结合甲、乙两图,激素B能抑制四季桂生长的原因是激素B能降低四季桂叶绿素的含量,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抑制生长。(2)对照甲、乙两图发现,四季桂干重的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相同,说明除叶绿素的含量外,四季桂的光合作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3)植物根系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K+,该方式的特点有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4)60 h后,激素A处理组的培养液中硝酸根离子的浓度很可能小于激素B处理组,因为激素A处理组该植物光合作用强,生长旺盛,对于硝酸根离子的吸收多。答案:(1)激素B能降低四季桂叶绿素的含量,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抑制生长 (2)除叶绿素的含量外,四季桂的光合作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3)主动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需要消耗能量(4)小于20.(12分)香瓜果实芳香浓郁,有清热解暑、生津利尿的营养功效,深受人们喜爱。为研究乙烯对香瓜香气物质合成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1)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据图可知,乙烯进入靶细胞,与_________结合后,调控细胞合成L酶。在合成香气物质时,L酶起________作用。(2)若图中的A表示一种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则A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名称,举一例);A穿过膜结构的运输方式属于__________。(3)科研人员选取若干生长状态一致的香瓜,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知,内源乙烯产生量在第______天达到最高;外源乙烯对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在第7天最显著,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据图1可知,乙烯进入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调控细胞合成L酶。在合成香气物质时L酶起催化作用。(2)若图1中的A表示一种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则A可能是组蛋白、DNA聚合酶或解旋酶;核孔具有选择透过性,A由核孔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为主动运输。(3)据图2可知,内源乙烯产生量在第4天达到最高;外源乙烯对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在第7天最显著,理由是第7天,外源乙烯处理组与对照组的L酶活性差值最大。答案:(1)促进果实成熟 受体 催化 (2)组蛋白/DNA聚合酶/解旋酶 主动运输 (3)4 第7天,外源乙烯处理组与对照组的L酶活性差值最大21.(12分)单侧光照射水稻的根和茎,结果如下图甲所示。请回答:(1)在乙图标出甲图中 A、B、C、D 对应的位置。(2)单侧光和重力对根部生长素的分布影响相反。某兴趣小组欲用水稻幼苗作为材料进一步探究单侧光和重力对根部生长素分布影响程度的大小,供选实验装置如图丙、丁所示:①不适合本实验的装置图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根据选择的装置预测实验结果:a.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单侧光和重力对根部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力相同。b.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单侧光对根部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力小于重力。c.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单侧光对根部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力大于重力。解析:(1)茎具有向光性生长的特性,根具有背光性生长的特性。结合茎和根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以及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可知茎部A侧生长素浓度低于B侧,且B侧生长素对茎的促进作用大于A侧;根部C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D侧,C侧生长素对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据此可标出各点的位置(见答案)。(2)①由于丙图装置是旋转的,所以重力对根部的生长素的分布无影响,其不适合作为探究单侧光和重力对根部生长素分布影响程度大小的实验装置。②图丁B组属于对照装置,其根部一定向下弯曲生长。a.如果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力相同,则B组根部向下弯曲生长,A组根部水平生长;b.如果单侧光的影响小于重力,则A组中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根部向下弯曲生长,但其弯曲程度小于B组;c.如果单侧光的影响大于重力,则A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近地侧,根部向上弯曲生长。答案:(1)如右图所示(2)①丙图 由于丙图装置是旋转的,所以重力对根部的生长素的分布无影响 ②a.B组根部向下弯曲生长,A组根部水平生长 b.B组根部向下弯曲生长,A组根部向下弯曲生长,但其弯曲程度小于B组 c.A组根部向上弯曲生长,B组根部向下弯曲生长[教师备选题]1.如图为达尔文父子的实验,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 )A.胚芽鞘尖端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幼苗会弯向光源生长B.切去胚芽鞘尖端,幼苗不生长,也不弯曲C.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D.单侧光使尖端产生了促进幼苗生长的生长素解析:选D 图示表明,尖端在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幼苗会弯向光源生长;图中去尖端的幼苗,既不生长,也不弯曲;图示表明尖端是感光部位,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的伸长区;该实验无法证明单侧光使尖端产生了生长素。2.已知种子萌发时会产生淀粉酶,进而催化胚乳中淀粉水解。欲探究植物激素GA促进种子萌发的机理,某实验小组利用GA和大麦种子(种子纵切面模式图如图)做了如下表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结论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由第1组和第2组可推知,淀粉酶的合成与胚有关B.由第2组和第3组可推知,GA可诱导糊粉层细胞产生淀粉酶C.由第3组和第4组可推知,糊粉层细胞可产生淀粉酶D.综合四组实验可推知,种子萌发时胚可产生GA,进而诱导糊粉层细胞产生淀粉酶解析:选B 种子萌发时会产生淀粉酶,进而催化胚乳中淀粉水解,表格中实验组1和2对照说明淀粉酶的合成与胚有关,A正确; 由第2、3组可推知,GA可促进淀粉酶的生成,但是不能明确糊粉层细胞的作用,B错误; 由第3、4组可推知产生淀粉酶的是糊粉层细胞,C正确; 综合四组实验可推知,种子萌发时胚可产生GA,进而诱导糊粉层细胞产生淀粉酶,D正确。 3.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对黄化豌豆幼苗茎切段伸长和乙烯产生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需要设置IAA浓度为0的对照组B.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整个实验应在黑暗中进行C.该实验说明生长素低浓度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D.当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生长素浓度与乙烯的产生量呈正相关解析:选C 需设置IAA浓度为0的组别,以便与一定浓度的IAA进行对照,A正确;单侧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所以整个实验应在黑暗中进行,B正确;生长素浓度为0 mol/L的作为实验的对照组,曲线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只体现出促进作用,没有体现抑制作用,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生长素浓度与乙烯的产生量呈正相关,D正确。4.果实在成熟之后发生的细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下图为香蕉成熟后细胞中CO2释放量和乙烯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呼吸跃变导致乙烯含量剧增B.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诱导呼吸酶的合成量增加C.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D.乙烯的增加促进了果实的成熟解析:选A 由图可知,乙烯含量剧增影响呼吸作用,进而产生呼吸跃变现象,A错误;乙烯含量增加可能诱导呼吸酶的合成,使呼吸作用加强,B正确;据题干信息可知,果实在成熟之后发生的细胞呼吸突然升高的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是果实成熟达到可食程度的标志,C正确;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故乙烯的增加促进了果实的成熟,D正确。组别浓度a浓度b浓度c浓度d平均生根数2920729处理方式未经低温处理经低温处理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检测结果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有某些特殊蛋白质出现某些特殊蛋白质,高温处理后这些蛋白质消失现象不能抽穗开花抽穗开花不能抽穗开花组别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实验处理完整种子去胚去胚+GA去胚、去糊粉层+GA胚乳中淀粉是否水解水解不水解水解不水解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