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1章~第3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含有的蛋白质比组织液和淋巴液中少
B 过敏反应会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C. 淋巴细胞产生的CO2直接通过组织液进入血浆
D. 人体内环境中Ca2+浓度过高可能会引起抽搐
2. 资料一:动物内耳中有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听毛细胞。当听毛细胞接受到声音刺激时,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进而在相应的中枢产生听觉。资料二:光化学烟雾是指汽车尾气中的化合物在强光照射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物质,可引发咳嗽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是反射产生的效应
B. 光化学烟雾引发的咳嗽属于条件反射过程
C. 参与光化学烟雾引发咳嗽过程的是高级神经中枢
D. 资料二说明化学物质可以作为产生反射的刺激
3. 某同学将两个离体的神经元甲和乙(能形成突触)置于含有K+和Na+的一定浓度的细胞培养液中,且用某种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给予神经元甲一适宜刺激后,测量神经元乙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降低溶液中Na+浓度,可能会使膜电位峰值上升
B. 该药物一定是与神经递质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C. 出现图示电位变化的原因与大量Na⁺流入神经元甲有关
D. 若只刺激神经元乙,该神经元上可能不会表现出图示电位变化
4. 正常人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为5~20μU/mL,人体血浆中胰岛素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空腹状态下让正常人,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与1型糖尿病人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检测一段时间内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糖尿病肥胖者的血脂水平可能高于正常人血脂水平
B. 口服葡萄糖两小时后,Ⅱ型糖尿病肥胖者体内的血糖浓度最高
C. 1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胰岛素可降低其血糖浓度
D. 两种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因都是缺少胰岛素,都表现出多饮多食
5. 实验室中用狗作为实验材料发现:食物尚未进入胃内甚至没有食物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分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胃泌素是一种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可能参与头期引起的胃液分泌
B. 胃腺细胞具有胃泌素受体,以便胃泌素的识别和发挥作用
C. 若胃液分泌过多,则会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D. 分泌胃液的胃腺细胞不属于内分泌细胞,但胃液能促进食物的消化
6.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迅速,发作时巨痒难耐,但消退迅速。过敏是荨麻疹的常见病因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父母中有荨麻疹病史的人一定会患荨麻疹
B. 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可能导致过敏反应
C. 机体出现过敏性荨麻疹症状,说明不止一次接触过敏原
D. 参与过敏性荨麻疹发生过程中的主要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
7. 切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同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丙三组,在相同时间内用相同强度单侧光处理下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a、b、c、d、e、f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段的倾斜角(弯曲程度)依次是 α1、α2、α3、α4、α5、α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B. c和d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倾斜角变化为α3<α4
C. e和f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倾斜角变化为5>α6
D. b和f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倾斜角变化为α2≈α6
8. 环境因素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到光照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向细胞核传递信息
B. 枫树的树叶在秋天变红与温度降低、日照变短等有关
C. “顶端优势”现象与重力因素促进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
D. 植物根的向地性说明环境因素与植物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生长
9. 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近年来,我国在近海采取渔业政策保护,规定大黄鱼准许捕捞的尺寸,禁止使用小网目尺寸的渔网,落实夏季休渔政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掌握大黄鱼在群落中的空间分布特性规律有利于精准捕捞
B. 控制使用网目尺寸是为了保证捕捞后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 随着大黄鱼种群数量增大,密度制约因素对其种群数量的作用增强
D. “休渔”举措将有利于提高鱼类种群的出生率使鱼类种群数量得到恢复
10. 生物群落内的生物是与其所处环境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仙人掌在夜间吸收CO2,有利于适应干旱生境
B. 由于春天多风,因此开放的花多为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
C. 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茎细长、细胞壁厚、叶绿体颗粒小,适合弱光生存
D. 湿地生物群落中的动植物物种十分丰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11.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实现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措施有助于减少的排放
B. 大气中的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转化为含碳有机物
C. 的排放增多导致了气温升高,该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D. 植树造林、人类减少对化学燃料燃烧的依赖等措施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12. 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x越大,说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B. y越大,则说明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C. 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值和y值的关系为正相关
D. a时间点一定是由于人为干预使该生态系统逐渐恢复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得0分。
13. 如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m、n、p、q均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
B. n为细胞毒性T细胞,需进行活化后才能发挥作用
C. p为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
D. 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14. 生态学家对某自然群落中的甲、乙两个种群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种群个体数量/上一年种群个体数量),绘制出如图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d点对应时刻甲种群数量达到K值
B. c点对应时刻甲、乙种群数量一定相等
C. 4年后乙种群的λ值始终保持不变
D. 在这4年中乙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15.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既可以统计群落中物种数,还可以统计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
B. 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小动物,记名计算法能统计出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C. 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不认识的小动物无需统计
D. 白天和晚上同一地点取样,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均相同
16. 某实验小组欲探索某种昆虫交配求偶的秘密,进行如下三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1与实验3对比,说明雌虫传递的信息具有挥发性
B. 若只进行实验2也能说明这种物质就是由雌虫的腹部分泌的
C. 若提取雌虫腹部产生的物质放在诱捕器中进行实验,会捕捉到同种雄虫
D. 若在实验3基础上,在诱捕器周围喷洒汽油,其目的是干扰该昆虫的信息传递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 甲、乙、丙三个神经细胞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A、B表示刺激位点,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突触间隙。回答下列问题: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主要与______(填结构)有关,图2中共有______个该结构。
(2)科学家为探究三个神经元之间的关系,先刺激A点,发现细胞丙产生兴奋,则说明神经元乙分泌的是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细胞丙兴奋部位膜电位表现为______;若刺激B点,检测发现突触间隙①中Cl-含量下降,神经元乙中Cl-含量上升,则说明神经元甲______。
(3)若图1中某兴奋能依次传递到三个神经元上,则传递的顺序为______(用神经元和箭头表示),原因是______。
18. 如图表示用植物生长调节剂(2,4-D)对杨树插条生根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2)图中可以显示2,4-D具有和生长素类似的生理作用特点,即______,在农业生产上优先选择使用2,4-D而非生长素的原因是______。
(3)现有两瓶浓度不同且失去标签的2,4-D溶液,使杨树扦插枝条生根的数目均是30条,请你结合图中数据设计实验进行区分,及结论(实验可能用到的材料:生理盐水、蒸馏水):2.4-D浓度(mg/L)
实验思路: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
19. 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这样的实验:他先将两种草履虫(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为食物,不久后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以及细菌数量达到平衡;然后再将数目相等的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同样的细菌混合培养16天。相关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高斯每隔12小时观察统计草履虫的数量。调查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计数时需要用到的关键工具有______(填两种)。单独培养时,与第4天相比,第12天对草履虫取样计数时需要增加对培养液的______,以便于计数。
(2)单独培养大草履虫,第4天种群数量为205个,此时增长速率最大,则该培养条件下大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个。有同学认为若不更换培养液继续单独培养两种草履虫,其种群数量会下降,分析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
(3)混合培养后,对______种群数量影响较小,原因是______。
20. 如图为某地区因乱砍滥伐导致100年内物种丰富度发生变化的数据,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回答下列问题:
(1)随时间的变化,该地区100年内物种丰富度逐渐______ ,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 。
(2)1950年在该地区欲引进一些新物种,在引入新物种时需要注意______ (答一点),引入新物种后该地区的物种数量逐渐增多,此过程发生的演替类型为______ 演替。
(3)已知该地区有松鼠和交嘴雀,二者都以松果为食,松鼠和交嘴雀的种间关系为______ ;在下图中画出松鼠个体数变化趋势_______ 。
21. 某农场中的能量流动如图,字母A~J代表能量,其中D和G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E和H为两个营养级同化的饲料中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中的能量,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入生产者再被利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
将未交配的雌虫先放到封闭的玻璃管中,再将玻璃管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捕捉到同种雄虫
实验2
将未交配的雌虫腹部用小刀割下,再将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未捕捉到同种雄虫
实验3
将未交配的雌虫放在诱捕器中,将诱捕器悬挂于田间,一夜后,发现捕捉到许多同种雄虫
2024安徽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江西高二下学期开学考-生物pdf、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