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年二分二至日及该年11月初晨线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冬至日晨线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传统节日中,其晨线位置与11月初最接近的是( )
A.春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是在中生代的陆地地层“红层”上形成的。下图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3~5题。
3.和图中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
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大理岩
4.该地彩色丘陵区( )
A.中间岩层较新,两翼较老B.地表以内力挤压作用为主
C.断裂下陷形成低地D.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
5.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
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断裂抬升—风化侵蚀
C.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
D.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一断裂抬升
下图为8月世界局部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
6.P、Q附近洋流对流经地区的影响是( )
A.P沿岸降水增多B.Q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C.Q沿岸降水减少D.P附近海水温度降低
7.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洋流、洋流B.纬度、洋流C.径流、纬度D.洋流、径流
植被是气候变化最直接、最灵敏的“指示器”,通过对植被的研究可获得气候变化信息。黄土高原南部白水河两岸分布有多处人类文明遗址,气候变化是影响该地区人类活动及文化演化的重要原因。下图为白水河流域距今5.53~4.12千年前各类种属植被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8~10题。
8.与现代相比,距今5.53~4.12千年前白水河流域植被最突出的特征是( )
A.有大量耐寒植物B.热带与亚热带种属数量多
C.温带物种比较有优势D.耐旱植物占比更大
9.距今5.53~4.12千年期间白水河流域气候变化总趋势是( )
A.暖湿→冷湿B.冷干→暖湿C.暖湿→暖干D.冷湿→暖湿
10.图示时期内气候变化影响该地区人类活动及文化演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大量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C.已开始工业化生产D.耕地面积持续增加
海峡群岛是美国南加州太平洋海面上的一系列岛屿,群岛历史悠久,因景观特殊、富有独特的动植物而被列为国家公园。下图示意海峡群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1~12题。
11.海峡群岛的气候特征是( )
A.终年炎热干燥,且伴有大风B.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2.海峡群岛上景观特殊、动植物独特,如植物开花比同纬度陆地晚,其主要原因是( )
A.岛屿地势高,热量不足B.植物进化慢,花期较短
C.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D.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勒拿河发源于西伯利亚中南部的贝加尔山脉,向北流入北冰洋,流域面积广大,流域内多年冻土广布。图(左)示意勒拿河流域位置,图(右)示意该流域气温、降水与径流变化。据此完成13~14题。
13.与5~6月相比,勒拿河7~8月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B.下渗量增多C.蒸发量增大D.生产生活用水增加明显
14.勒拿河流域降水量小于黄河流域,但径流量却是黄河的两倍,其原因主要有( )
①沼泽水补给量大②流域面积大
③蒸发、下渗量小④冻土融化补给量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年3~4月,某科学考察队从东北平原向西,经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最后到达塔里木盆地。读图,完成15~16题。
15.沿途干湿状况变化依次为( )
A.半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B.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
D.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6.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 )
A.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C.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总面积约为467km²,最高峰海拔约为1412m,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热带原始森林。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其中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低。下图示意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部分森林类型的垂直分布情况。
(1)植被类型受干湿状况影响,请分析尖峰岭山麓形成稀树草原的原因。(4分)
(2)分别说明常绿季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落叶季雨林和山地雨林低的原因。(4分)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推测苔藓矮林植被所处的环境特征。(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成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
(1)指出影响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并简要分析。(8分)
(2)指出1961—1989年各时期湖泊与湖滨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并说明理由。(8分)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绿洲面积有所增加,简述其带来的生态意义。(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土壤温度、积雪、植被覆盖影响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冻结时长。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往往发生逆温现象。伊犁河谷逆温现象在海拔800~1600m之间,非常典型。某校师生赴新疆伊犁地区开展以“伊犁河谷自然环境考察”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下图为伊犁河谷的位置及其年降水量和土壤冻结最大深度随海拔变化情况示意图。
(1)简述伊犁河谷冬季逆温典型的条件。(6分)
(2)分析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约1200m以上下降的原因。(6分)
(3)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区之一,考察组观察到伊犁河谷黄土呈带状分布于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且自西向东黄土颗粒逐渐变细。根据材料说明伊犁河谷黄土层形成过程。(4分)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晨线西侧为夜半球,东侧为昼半球,而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因此晨线与经线的夹角达到最大,④正确,③错误;①表示北半球昼长夜短,②表示昼夜平分,均错误。综上,故选D项。
2.【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晨线位置由太阳直射点位置决定,两日期晨线位置相接近,说明这两日太阳直射点位置相接近。清明节在公历4月份,端午节一般在公历6月份,中秋节一般在公历9月份,均与11月初相差较大,B、C、D项错误;春节一般在一月底,二月初左右,与冬至日大致相差一个半月,因此春节、11月初这两个日期在时间上大致关于冬至日对称,其太阳直射点位置相距最近,晨线位置也相接近,A项正确。故选A项。
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组成张掖丹霞陆地地层的主要岩石为泥岩、砂岩和砾岩,该岩层属于沉积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项正确;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A、C、D项错误。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中间岩层较新,两要较老,A项正确;根据图片可知,彩色丘陵区的岩层缺失较多,且地表有沟谷及河流分布,受外力侵蚀较强,B项错误;该处是断裂抬升,C项错误;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该处为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D项错误。故选A项。
5.【答案】C
【解析】张掖彩色丘陵区地质构造主要是沉积岩层、褶皱、断层和向斜成山,所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沉积物先经过固结成岩,产生沉积岩层,后受水平挤压出现褶皱,后褶皱岩层受力断裂,断裂部分相对抬升,岩层表面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向斜山及丘陵。综上所述,故选C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附近洋流由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Q附近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综上,故选D项。
7.【答案】D
【解析】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表明当地盐度相对两侧区域盐度较低。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海域有寒流流经,水温较低,海水的蒸发作用较弱,海水盐度较低;Q海域有亚马孙河注入,带来大量的淡水,导致海水盐度较低,因此导致P、Q海域等盐度线向高值方向凸出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洋流和径流。综上,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现在的白水河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从图中可知距今5.53~4.12千年前还有热带与亚热带种属植物,因此距今5.53~4.12千年前白水河流域最突出的特征是热带与亚热带种属数量多,B项正确;当时温度比较高,耐寒植物比较少,A项错误;温带物种在现代也优势明显,不是与现代相比,距今5.53~4.12千年前的突出特征,C项错误;现代白水河流域是温带季风气候,而当时有大量热带与亚热带种属,当时气候更湿润,因此现代耐旱物种占比更大,D项错误。故选B项。
9.【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知距今5.53~4.12千年期间,热带与亚热带种属数量在上升,说明气候总体在变暖;不耐旱种属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气候先变湿后变干,因此该时期气候变化总趋势是暖湿→暖干。故选C项。
10.【答案】B
【解析】图示时期内气候变化在前期气候变得暖湿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能保障人口生存的需要,不会出现大量人口减少,A项错误,B项正确;该时期还没有开始工业化,C项错误;该时期后期气候趋于暖干,耕地规模变小,D项错误。故选B项。
11.【答案】D
【解析】通过经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可以判定,海峡群岛地处30°~40°N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无风或微风,A项错误;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小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B项错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C项错误;地中海气候的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D项正确。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一般情况下,纬度相同,热量差异小,花期基本相同。海峡群岛上的植物开花时间比同纬度陆地上的晚,主要是由于海峡群岛附近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明显,因此开花比同纬度陆地晚,D项正确;海峡群岛海拔不高,对热量的影响不明显,A项错误;植物进化快慢对花期影响较小,B项错误;受寒流降温减湿影响,降水偏少,阴雨天气较少,C项错误。故选D项。
13.【答案】C
【解析】勒拿河7~8月的径流量减少,原因是7~8月流域内积雪基本融化殆尽,对河水补给量小;依图可知勒拿河流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小,对河水总体的补给量小,且降水量7~8月份最多,A项错误;降水量小,对河水总体的补给量小,下渗量小,B项错误;此时气温高,蒸发量大,地表水大量损失,C项正确;该区域为西伯利亚,人烟稀少,灌溉一般在春季,夏季灌溉用水耗水量较小。故选C项。
14.【答案】B
【解析】勒拿河纬度更高,流域内冻土分布更广,蒸发、下渗量小,③正确;黄河流域面积约80万平方公里,勒拿河流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②正确;冻土融化补给水量较小,对河流的水量影响较小,沼泽水主要起调节作用,且该区域主要是山地高原,沼泽地比较少,①④错误。综上,故选B项。
15.【答案】D
【解析】我国大兴安岭是季风与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以东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大兴安岭以西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东北平原东部蒸发弱,为湿润地区,西部为半湿润地区,大兴安岭西部、内蒙古高原东部为半干旱地区,内蒙古高原西部、甘肃西北部、新疆南部为干旱地区,故由东往西沿途干湿状况变化依次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综上,故选D项。
16.【答案】B
【解析】东北平原的气候是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高原水分条件变差,形成温带草原带,到我国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水极少,从而形成温带荒漠带。所以沿途自然植被变化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综上,故选B项。
17.【答案】(1)尖峰岭位于海南岛西侧东南风(东北风)的背风坡,降水量相对较少;尖峰岭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强,形成了热带稀树草原。(每点2分,2点4分)
(2)常绿季雨林位于落叶季雨林与山地雨林之间,其枯枝落叶量小于落叶季雨林,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少;相对山地雨林温度较高,土壤有机质分解较快,使得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每点2分,2点4分)
(3)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海拔高,风力较强;地形坡度较陡,土壤层薄,肥力低。(每点2分,3点6分)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尖峰岭林区位于海南岛西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尖峰岭位于海南岛西侧,地处东南(东北)季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相对较少;纬度低,位于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冬春季节晴天多,降水少,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形成了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常绿季雨林相对落叶季雨林,其枯枝落叶量小于落叶季雨林,腐殖质少,为土壤提供的有机质少,有机质含量较少;相对山地雨林,常绿季雨林分布海拔低,温度较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速度较快,使得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3)苔藓矮林植被分布海拔高,气温相对较低,水汽易凝结,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海拔高,风力较强,林木容易受到风力破坏;由图可知,苔藓矮林处地势起伏大,地形坡度较陡,水土易流失,土壤层较薄,肥力较低。
18.【答案】(1)主要因素:地表径流。(2分)
理由: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对水量变化影响小;(2分)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对水量变化影响小;(2分)入湖地表径流量变化明显(变幅大),对水量变化影响大,因此地表径流量是主要影响因素。(2分)
(2)1961—1969年,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2分)入湖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上升;(2分)1970—1989年,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2分)入湖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2分)
(3)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沙尘天气变少,提高了环境质量;调节湖泊区域气候;涵养水源。(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共6分)
【解析】(1)该湖泊位于中亚,该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地表径流汇入。降水量与蒸发量受气候因素影响,而一段时间里气候相对稳定,从图表数据也能反映出湖区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对水量变化影响小;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对湖泊水量变化影响小;据图表信息可知入湖地表径流量变化明显(变幅大),对水量变化影响大,因此地表径流量是主要影响因素。
(2)1961—1969年湖水水位上升,说明湖泊水分的收入大于支出,湖泊水分的收入是入湖地表径流量和降水量,支出主要是蒸发量,这表明入湖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由于湖泊水位高,所以湖泊水补给地下水;1970—1989年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湖泊水分收入小于支出,这段时间里入湖地表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由于湖泊水位低,所以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
(3)绿洲面积增加代表湿地面积增加,湿地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两节气候的功能,这会使沙尘天气变少,昼夜温差减少,气候趋于湿润,提高了环境质量,绿洲还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
19.【答案】(1)伊犁河谷向西开口,冬季有利于大西洋暖湿西风深入,谷底温度较高;天山山体高大,冬季高山冷空气下沉,集聚谷底;谷底暖空气被抬升,从而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层。(每点2分,3点6分)
(2)1200m以上降水量增多,季节性积雪厚度增大,减弱了冬季地面热量散失,保温作用增强;逆温效果明显。温度高;降水量增加和逆温现象显著使得1200m以上地区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高。(每点2分,3点6分)
(3)盛行西风携带来自中亚沙漠的沙尘(伊犁河中下游的沙尘),遇山地阻挡;在爬坡上升过程中动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而沉积。(每点2分,2点4分)
【解析】(1)逆温的形成是温度由近地面向高空递增,使得下冷上热: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往往发生逆温现象。读图可知,伊犁河谷位于天山北麓河谷地带,向西开口,冬季有利于大西洋暖湿西风深入,谷底温度较高;天山山体高大,冬季高山上温度低,冷空气下沉,集聚谷底;谷底暖空气被抬升,从而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层。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地的降水呈现“少多少”的规律,1200m以上降水量增多,季节性积雪厚度增大,会减弱冬季地面辐射散失热量,保温作用增强;伊犁河谷逆温效果明显,山坡上温度高;降水量增加和逆温现象显著使得1200m以上地区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高,故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约1200m以上下降。
(3)由材料可知,伊犁河谷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黄土分布区之一,考察组观察到伊犁河谷黄土呈带状分布于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且自西向东黄土颗粒逐渐变细,故受西风影响,风力沉积形成伊犁河谷黄土层。过程:盛行西风携带来自中亚沙漠的沙尘和伊犁河中下游的沙尘,遇天山山地的阻挡,风速减慢;在爬坡上升过程中动力减弱,搬运能力下降,在河流阶地、低山丘陵区逐渐沉积形成黄土层。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3月高一联考·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该地彩色丘陵区,与现代相比,距今5,距今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