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整理讲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555356/0-17117648697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整理讲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555356/0-17117648698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整理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技巧整理讲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形特征,地形区,典型地形区的特征,地势特点,东北大米品质优,城郊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地形特征:以什么地形为主(如: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
2.地形区:地名+地形名称(四川盆地)。
3.典型地形区的特征: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4.地势特点:
•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哪边高哪边低(注意:非洲东南高西北低)。
气候类型
1.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光照充足: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我国西北或西亚和北非的沙漠);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如青藏高原)。
3.热量不足:纬度高,热量少;海拔高,热量少。
4.热量和光照的区别:
青藏高原热量不足,但是光照充足;我国南方地区热量充足,但光照不足。
河流类型
1.影响河流流量多少、水位季节变化的因素。
•补给类型:大气降水;高山冰雪融水;
•支流数量:支流多流量大;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用水多,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蒸发:晴天多,温度高,蒸发强(如塔里木河)。
2.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
•江阔水深、水流平稳、无结冰期、河道平直、流经地区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3.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流量大和落差大。
4.河流流向:从上游流向下游的方向(长江由西向东流入东海)。
等高线类型
1.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适合修筑梯田或者爬山路线);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2.选择攀岩的位置:
•等高线重叠处是陡崖,适合攀岩。
3.水库大坝的选址:
•盆地地形的峡谷口利于筑坝:蓄水量大,工程量小。
4.修公路:
•两条等高线之间或者跨越等高线少,坡度缓(与等高线交点越多,地势起伏越大)。
交通运输类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
•铁路:运量大、运速快;公路:灵活性强;
•水路:运输运价低、运量大;航空运输:速度快;管道运输:连续性强。
2.交通路线分布形状:
•环形放射状(北京)、放射状(俄罗斯)、环岛分布(如台湾、海南)。
3.交通线路的走向:
•等高线稀疏区;人口密集区;资源丰富区;旅游资源丰富区等。
4.交通线修建的意义:
•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促进起讫点的合作交流等。
生态环境类
1.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植被稀少;黄土疏松;地表起伏。
•人为原因:乱砍乱伐,开矿修路。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打坝淤地;缓坡改梯田;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2.荒漠化(我国西北地区)
•自然原因: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蒸发强。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开垦。
•治理措施: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人口类型
1.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问题:粮食供应不足;就业问题严重; 措施:控制生育。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劳动力不足;国防兵力不足。
措施:鼓励移民;鼓励生育。
2.人口分布:
•“四密四疏”(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人口密集;太热、太冷、太干、太湿的四种地方人口稀疏)
•巴西和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发达。
农业类型
1.乳畜业(西欧、美国东北部)
•优势: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2.地中海葡萄种植业
•优势: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3.灌溉农业(我国西北地区)
•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
4.青藏河谷农业(青稞、小麦、油菜、豌豆)
•优势:地势低,气温较高,水热条件好。
•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5.东北大米品质优
•纬度较高,热量少,生长期长,农作物营养物质积累多;
•气温较低,病虫害少。
6.城郊农业(蔬菜、水果、肉奶蛋)
•靠近市场,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工业类型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优势:煤铁石油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
•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
•措施:开发新能源;治理环境污染;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2.长三角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势:地理位置优越;地形平坦,河网密布;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
3.珠三角轻工业基地
•优势:靠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地形平坦;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海陆交通便利。
4.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
•优势:丰富的铁、石油、煤炭、海盐等资源;科技人才众多;海陆交通便利;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资源缺乏,工业污染较严重。
5.岛屿国家和地区(典型日本、我国台湾)
•优势:多优良港湾;科技水平高;劳动力素质高;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岛内市场小;
•工业分布:沿海
•工业模式:进口—加工—出口
6.高新技术产业
•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人才(科研院所、大学);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自然灾害类
1.干旱(华北地区、西北)华北干旱原因:
•自然原因:春季蒸发旺盛,降水少。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春季农业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
2.洪涝(长江中下游)
•自然原因:雨季长,降水集中;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河道弯曲(荆江河段)。
•人为原因: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
3.沙尘暴(西北、华北)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春季大风日数多;地表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樵采、开垦。•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合理放牧。
4.滑坡、泥石流(我国西南)
•原因:地形起伏,山地广布;雨季长,降水集中;地处地震带。
•措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5.地震(日本)
•原因: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措施:加强防震演习;增强房屋的结构;普及防震保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地理中考冲刺:综合题答题技巧和训练——农业发展与条件分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习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地理中考冲刺:综合题答题技巧和训练——地形和地势类型及影响,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分析方法和技巧,习题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答题模板9 旅游发展评价类-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及解答指导,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