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九化学实验基础,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固液分离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B.C.D.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冷凝管时,从下口通入冷凝水
B.用碱式滴定管量取13.60 mL酸性KMnO4溶液
C.容量瓶、量筒洗涤后,在烘箱中烘干
D.过滤洗涤沉淀时,一边倒入蒸馏水,一边用玻璃棒搅拌沉淀
3.正确应用物质性质并规范操作是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上金属钠残渣用乙醇进行处理
B.苯酚不慎沾到皮肤上,用氢氧化钠溶液擦拭
C.大量氯气泄漏时,戴好防毒面具,喷稀碱液进行吸收
D.向电石上滴加饱和食盐水,将产生的气体验纯后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4.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Cl2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Mg(OH)2加入足量稀硫酸,加热浓缩,冷却结晶后得到硫酸镁晶体
B.氨水清除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C.可用稀硝酸鉴别MgI2、AgNO3、Na2CO3、NaAlO2四种溶液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
7.探究FeSO4的热分解产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乙和丙中盛有检验相应物质的常用试剂,实验完成后甲中残留固体为红棕色。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持续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空气
B.用盐酸和K3[Fe(CN)6]溶液检验残留固体的主要成分
C.乙装置中生成白色沉淀、丙装置中溶液褪色
D.丁装置中所盛装的试剂可用澄清石灰水替代
8.实验室用苯、浓硫酸和浓硝酸制备硝基苯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发生反应的方程式:+HO—NO2+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脱水剂
B.温度计的作用是测水浴的温度,长导管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气压
C.实验制得的硝基苯处于混合液的下层
D.从试管内混合物中分离出硝基苯可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再分液
9.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
B.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
C.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
D.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
10. 84消毒液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是NaClO,某研究小组探究NaClO溶液的性质,设计了下列实验: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lO-+Cl-+2H+Cl2↑+H2O
B.实验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ClO-+2I-+2H+Cl-+I2+H2O
C.实验③中该条件下氧化性强弱为ClO->Fe3+
D.实验④中ClO-与Al3+相互促进水解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1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反应温度不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就不同,可能是Cu或Cu2O,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但Cu2O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为探究反应后的红色固体的成分,他们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有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
假设三:红色固体中有Cu和Cu2O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溶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一和二都成立
B.少量红色固体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若溶液呈蓝色且仍有红色固体,则只有假设三成立
C.若将7.2克红色固体通入足量的H2还原,最后得到固体6.4克,则假设二成立
D.实验室可用向新制Cu(OH)2悬浊液(碱性)中加入葡萄糖后加热,来制取Cu2O
13.环己醇被高锰酸钾“氧化”发生的主要反应为KOOC(CH2)4COOK ΔHFe3+,C正确;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ClO-水解显碱性,Al3+水解显酸性,两者相互促进水解,D正确。
11.D 制取乙酸乙酯需要用浓硫酸作催化剂,A错误;1mL0.1ml·L-1的AgNO3溶液滴加几滴0.1ml·L-1的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AgNO3有剩余,再滴加几滴0.1ml·L-1的Na2S溶液,AgNO3与Na2S反应生成Ag2S沉淀,所以不能证明氯化银溶解度大于硫化银,B错误;乙烯、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该装置不能验证溴乙烷的消去产物是乙烯,C错误;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证明非金属性S>C,二氧化碳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证明非金属性C>Si,D正确。
12.CD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不含氧化亚铜,则假设一成立,假设二、三不成立,A错误;若看到溶液变成蓝色,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仍有红色固体,说明反应后还有红色固体铜存在,但不能说明原红色固体中含有铜,因为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也能生成铜,则假设二或三成立,B错误;假设二:红色固体只有Cu2O,则7.2gCu2O的物质的量n(Cu2O)==0.05ml,和H2反应后生成铜的物质的量为0.1ml,质量为6.4g,所以假设二成立,C正确;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以与新制的含NaOH的Cu(OH)2悬浊液在加热后制取Cu2O,D正确。
13.B “氧化”过程反应温度小于50℃,因此应采用热水浴加热,A正确;装置中用到的球形冷凝管不能用于蒸馏分离实验,蒸馏分离用直形冷凝管冷却,B错误;恒压滴液漏斗的漏斗上方和烧瓶已经平衡压强了,因此滴加环己醇时不需要打开恒压滴液漏斗上端活塞,C正确;根据环己醇0.031ml 失去电子为0.031ml×8=0.248ml,0.060ml 高锰酸钾得到电子为0.060ml×3=0.18ml,因此在滤纸上点1滴反应后混合物,未出现紫红色,说明高锰酸钾已经反应完,也说明反应已经完成,D正确。
14.AD 苯酚浊液中滴入Na2S溶液生成苯酚钠,可知C6H5O-结合H+的能力比S2-的弱,A正确;X可能为氯水、碘水等,滴在KI淀粉试纸上,试纸变蓝色,B错误;FeCl2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亚铁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不能说明Ag+的氧化性一定比Fe3+的强,C错误;Ksp小的先沉淀,由现象可知Ksp(AgI)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二化学计量,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项练习单元质检卷二化学计量,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0第十单元化学实验基础,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