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氧气的制法-【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
展开【学习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注意事项。
2.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B或C所示)
过氧化氢 水+氧气
H2O2 H2O + O2
(2)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另注:试管口需放棉花)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3)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KClO3 KCl + O2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使用如图D所示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比较稳定的氧气流。
2.收集方法:
(1)排水集气法:如图E(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如图F(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3.验满方法:
(1)排水集气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4.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
可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来记。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
(3)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预热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导管口有连续气泡产生时再收集氧气。
(6)离:实验结束,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要点诠释】
1.实验室(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注意的事项
(1)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
(2)铁夹要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3)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4)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5)试管口处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
(6)加热前导管不能伸入集气瓶口内,当导管口产生连续气泡时才能开始收集,因开始排出的气体含有装置内的空气。
(7)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沿导管倒流入热的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8)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的逸散。
要点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作触媒)。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要点诠释】
1.“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含义,不只包括“加快”。
2.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其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3.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并不是说反应过程中也不变。
4.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5.用过氧化氢或者氯酸钾制氧气时常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黑色粉末),但能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仅仅是二氧化锰一种。
6.在有些反应中,二氧化锰不是催化剂。如高锰酸钾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
7.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二不变”,“一变”是改变反应速率,“二不变”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要点三、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具体做法是: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
【要点诠释】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工业制取氧气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优点,但成本高,无法大量生产;而氧气的工业制法是利用廉价、易得的空气为原料,成本低,可以大量生产。
模块二、知识秀
类型一、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大试管、铁架台B.烧杯、玻璃棒C.集气瓶、酒精灯D.导管、单孔塞
【答案】B
【详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需要大试管(反应容器)、酒精灯(加热容器)、铁架台(固定)、单孔塞、导管,收集装置需要集气瓶、水槽等。不需要烧杯和玻璃棒。
故选B。
2.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时,始终收集不到较纯的——装置漏气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将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答案】C
【详解】铁丝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的水或细沙,防止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
3.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择制取气体的原理时,应考虑反应速率,且速率越快越好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提前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以便于收集气体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需要在瓶口处验满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答案】D
【详解】A、制取气体时,反应速率应适中,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收集气体,错误;
B、用排水法收集时,应当气泡均匀连续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样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错误;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错误;
D、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符合题意。
故选D。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装药品B.制备
C.收集D.验满
【答案】C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发生装置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为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验满氧气必须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不能伸入瓶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5.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B.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 D.结束时停止加热
【答案】A
【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插入水槽液面以下,双手握住试管,若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加热时排出的气体很大一部分是试管和导管中的空气,故加热后不能立即收集气体,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故B不正确;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收集满氧气后应在水槽中将玻璃片盖好再和集气瓶一同取出水面,故C不正确;
D、实验结束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中再移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故D不正确。故选A。
6.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
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
【答案】B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气体的密度,收集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可向下排空气法,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不需考虑气体的可燃性,符合题意;C、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不符合题意;D、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气体能否与水反应,与水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和是否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
A.试管、酒精灯、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铁架台
B.试管、酒精灯、水槽、集气瓶
C.集气瓶、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
D.铁架台、烧瓶、集气瓶、玻璃片
【答案】C
【详解】制取氧气采用固液加热型装置较为简单。需要铁架台、试管(或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组成发生装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较为简单,需要集气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所以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一组仪器是铁架台、试管(或锥形瓶)、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故选C。
8.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略大,且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一氧化氮的收集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D.排水法
【答案】D
【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并且气体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排空气法包括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当然气体与空气中的成分不反应。
【详解】A、密度比空气略大,且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此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故选项错误;
B、密度比空气略大,且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此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但一氧化氮能与空气中的氧迅速反应,故不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氮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
【答案】A
【详解】A、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的氧气是氧气浓度较大的氧气,空气中氧气浓度达不到复燃的浓度,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故A不正确;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C、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则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故C正确;
D、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则加热KClO3制O2可用MnO2作催化剂,故D正确。故选A。
10.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
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
【答案】A
【详解】A.为防止装置漏气,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将药品加入试管中,故A正确;
B.先开始加热,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故B错误;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用玻璃片将瓶盖好后,移出水面正放在桌子上,故C错误;
D.氧气收集完毕,如果先将酒精灯熄灭,则试管内压强变小,水会沿导管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炸裂,所以停止加热时,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D错误。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
B.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
C.加热高锰酸钾能够放出氧气,说明高锰酸钾中原来就有氧气
D.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在该方法中空气发生了分解反应
【答案】B
【详解】A、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到气泡冒出均匀后再收集,而不是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立即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不纯,故A错误;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B正确;
C、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高锰酸钾中不含有氧气,而是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
D、工业上生产氧气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B。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气体的性质,决定选用下列仪器或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决定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但由于该反应速率过快,需组装一套能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组装该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有______(填字母)。
(2)乙同学决定选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仪器为______(填字母),还缺少的仪器是 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3)丙同学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做相关的性质实验没有成功,经过分析得知收集的氧气不纯,她在实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ADG或BDEG
(2)BEHK 酒精灯
(3)刚开始有气泡冒出就立刻收集
【详解】(1)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加入的量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根据题意为得到稳定的气体流,需要使用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双孔橡皮塞的导管、或是使用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以及分液漏斗、带双孔橡皮塞的导管,故填:ADG或BDEG;
(2)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由于排空气法容易是收集的氧气不纯,故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加热高锰酸钾需要试管铁架台,由于需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此还需要如H型的带橡皮塞的导管,故填:BEHK;
因为需要加热故此还需的仪器是:酒精灯;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开始排出的气体含有空气,造成气体不纯,故需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时再收集,因此收集的氧气不纯的原因是:刚开始有气泡冒出就立刻收集。
1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把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得到如图2四种方案都可以得到氧气:
①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②通过方案甲制取氧气对环境较为友好,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③欣淇通过丙途径选用AE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取好高锰酸钾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迅速收集气体
C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D从水中取出集气瓶后正放在桌面
(3)卓宜要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
【答案】 试管 集气瓶 B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D E 集气瓶中会留有少量水,实验时可把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吸收掉,防止污染空气
【详解】(1)据图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
(2)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
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可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用C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判断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③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再装入高锰酸钾,错误;
B、当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就开始收集气体,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刚排出的是空气,错误;
C、实验结束后,先将酒精灯熄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导致水倒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错误;
D、从水中取出集气瓶后,正放在桌面上,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正确;
故选D;
(3)若收集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排水法收集,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且集气瓶中会留有少量水,实验时可把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吸收掉,防止污染空气;故填:E;集气瓶中会留有少量水,实验时可把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吸收掉,防止污染空气。
14.通过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A~F中的装置__________收集。
(3)按装置A组装并固定好仪器后,加热时试管发生的炸裂,原因是______。
(4)收集完氧气后,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是小王同学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D.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
(6)若用装置G、H组合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将导管______和c导管连接。
【答案】(1) 长颈漏斗 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2)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 D
(3)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等
(4)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5)BD (6)a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作用是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为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则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应选用装置A~F中的装置D收集。
(3)加热时,试管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珠使试管骤冷,导致试管炸裂,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冷凝水倒流,使试管骤冷,导致试管炸裂,则按装置A组装并固定好仪器后,加热时试管发生的炸裂,原因是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珠、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等。
(4)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收集完氧气后,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5)A、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对实验造成影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故A正确;
B、要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决定试管的高度,应该先放置酒精灯,后固定试管,故B错误;
C、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骤冷,炸裂试管,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故C正确;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要正放在桌面上,故D错误;
故选BD。
(6)氧气密度比水小,若用装置G、H组合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等于生成气体的体积,氧气从短管通入,水从长管排出,应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然后将导管a和c导管连接。
类型二、考查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5mL5%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橙红色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发现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为绿色(Cr3+)后又迅速变为淡橙红色,伸入带火星木条,木条复燃,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若重铬酸钾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则为催化剂
B.催化剂不能参与化学反应
C.产生气泡变快可能是重铬酸钾和H2O2 反应造成的
D.可能是反应生成了水稀释重铬酸钾,导致其溶液颜色变淡
【答案】B
【详解】A、重铬酸钾能够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且重铬酸钾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因此重铬酸钾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正确;
B、由题干可知重铬酸钾参与了反应,只不过反应后期又再次生成了重铬酸钾,错误;
C、由题意可知加入重铬酸钾的过氧化氢,产生了Cr3+,同时伴随着大量气泡产生,因此产生气泡变快可能是重铬酸钾和H2O2 反应造成的,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可能是水稀释重铬酸钾,导致其溶液颜色变淡,正确;
故选B。
2.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A是氯酸钾,B是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放入试管中同时加热,产生O2与加热时间关系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C
【分析】由题干可知:A是氯酸钾,B是氯酸钾与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且A、B两种固体质量相等,则A比B所含氯酸钾的质量多,所以完全反应,A比B产生的氧气多;但由于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产生氧气,而A却需要较高温度下才能缓慢产生氧气,所以B先产生氧气,A后产生氧气,最终A比B产生氧气多。
【详解】A、由分析可知:最终A比B产生氧气多,但B比A先产生氧气,图像中B和A一块产生氧气,故A选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B比A先产生氧气,但最终A比B产生氧气多,图像中产生氧气一样多,故B选项错误;
C、由分析可知:B比A先产生氧气,最终A比B产生氧气多,故C选项正确;
D、由分析可知:最终A比B产生氧气多,但B比A先产生氧气,图像中A比B先产生氧气,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3.Benjamin List 和 David W.C. MacMillan 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 2021 年诺贝尔化学奖。这对药物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使化学更加环保。有机催化剂有一个稳定的碳原子框架,更活跃的化学基团可以附着在上面。它们通常含有常见的元素,如氧、氮、硫或磷。这意味着这些催化剂既环保又便宜。那么有关有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均不改变
B.因为有机催化剂有稳定的碳原子框架,所以有机催化剂化学性质不活泼
C.通过有机催化剂可以进行“太阳能电池中捕捉光的分子” 的化学反应
D.由于有机催化剂驱动不对称催化的能力,该催化剂呈现两面性
【答案】D
【详解】A、有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是性质)均不改变,说法不正确;
B、因为有机催化剂可增加或降低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化学性质有活泼的,也有不活泼的,说法不正确;
C、催化剂并不参与化学反应,只增加或降低化学反应速率,说法不正确;
D、由于有机催化剂驱动不对称催化的能力,使反应物分子构建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形成两种不同分子的情况,它们就像我们的手一样,互为镜像,故该催化剂呈现两面性,说法正确。
故选D。
4.某品牌加酶洗衣粉使用方法中提示:用温水浸泡。某科学兴趣小组对该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判断,能正确表示温度对该酶催化效率影响的图象是( )
A.B.C.D.
【答案】B
【详解】除去奶渍所需时间越少,说明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越好,从表中数据可知在60℃的水温时,去污时间最短,说明在60℃的水温时,这种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加酶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都会降低。故选B。
5.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验证]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
[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足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___________ 。
【答案】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 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干燥 称量 反应前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详解】实验验证:实验一: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需设计对比实验,一组加入水泥块,一组不加,其它相同,故填: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实验二:现象为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气,说明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
讨论与反思:由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有没有改变;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出反应后水泥块的质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质量。可得出结论;
(6)验证该物质是否是催化剂,除了探究其是否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是否改变,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有没有改变。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的时间(秒)
28
12
6
4
12
17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慢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_____
第13讲 物质的组成-【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 这是一份第13讲 物质的组成-【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文件包含第13讲物质的组成-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原卷版docx、第13讲物质的组成-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讲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 这是一份第12讲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文件包含第12讲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原卷版docx、第12讲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 这是一份第10讲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文件包含第10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原卷版docx、第10讲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暑假弯道超车2023年新九年级化学暑假讲义沪教版·全国解析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