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共4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感受“歌行体”的特点。
2.品味诗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体会作者内心感受 。
3.深刻理解作者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味诗中描写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诗句。
2.难点:体会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我要带你去旅行。我带着你,你带着书。(请大家看视频)
一位网友结合杜甫的经历,把他曾经游历过的地方在中国版图上做了标记。老师考考大家——他曾在泰山上,他抒发豪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长安城,他睹物伤怀: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战乱中,他心系黎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今天我们顺着诗人的脚步,定位成都的杜甫草堂,学习他曾经在这里写下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一次“草堂诗旅”。
(二)歌行体中显自由
(1)老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诗和一般的律诗绝句有什么区别?
屏显:1.篇幅可短可长;
2.保留叙事特点;
3.声律、韵脚自由;
4、句式比较灵活。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化体现了歌的特点,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富有动感,正因为自由,就可以充分的叙事、抒情,现实的触动,内心的渴望就能不假思索,从胸臆中自然涌现。接下来,我们就来聆听一个秋风秋雨中的故事,感受杜甫的情怀。
(2) 根据古乐府叙事的特点,细读课文,初步感知诗歌大意,并给每段拟写四字小标题,体会作者当时的复杂心情。
屏显:秋风破屋 (焦灼苦痛)
群童抱茅 (愤懑无奈)
屋漏难眠 (忧思不绝)
愿得广厦 (忧国忧民)
(三)风雨不改济世心
1、根据前面概括的每小节的诗意,小组合作,分成4组,抽一个小节。
秋风破屋:感受秋天,赏析充满画面感的诗句。
明确:“怒号”用了拟人的修辞,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
“卷”、“飞”、“洒”、“挂”、“飘”、“沉”,这些动词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一个接一个的动态描写,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狂风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这真是一个凄凉的秋天。
群童抱茅:观察冲突,审视群童及诗人的言行。
明确:“欺”、“为盗贼”、“公然”这些词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气愤、无奈,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能归来倚仗自叹息。
这声长叹,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跟自己一样的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们造成的痛苦。
屋漏难眠 :走进草堂,感受诗人的不幸遭遇。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是写布被又旧又破。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屋漏偏逢连阴雨。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于是诗人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愿得广厦 :聆听杜甫,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风雨飘摇中,诗人彻夜难眠。杜甫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普天下正在挨饿受冻的寒士们,他希望得到千万间的广厦,来庇护他们。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自己的房子毁坏,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他的悲天悯人,他的济世情怀,他的阔大襟怀,让人深深震撼。
2、从全诗中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仿照示例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
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明确: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
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四)拓展
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还有哪些人?
示例: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过戍轮台。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五)课堂小结
屏显:一间草堂,一根拐杖,一个垂暮的老人,却能用枯瘦的手,书写着时代的壮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诗圣”杜甫,这就是他如火的济世情怀!
(六)作业
1.背诵整首诗歌。
2.发挥想象,增加细节,将本诗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破屋 (焦灼苦痛)
群童抱茅 (愤懑无奈) 推己及人
屋漏难眠 (忧思不绝) 忧国忧民
愿得广厦 (忧国忧民)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题解,简介作者及背景,整体感知,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导入,倾情朗读,任务设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文学常识——歌,朗读课文,理解大意,检查字词,层次结构,精读课文,把握文章,合作探究,本文主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