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古诗鉴赏炼字分析(含解析)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古诗鉴赏炼字分析(含解析)第1页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古诗鉴赏炼字分析(含解析)第2页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古诗鉴赏炼字分析(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古诗鉴赏炼字分析(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古诗鉴赏炼字分析(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问方式,解答分析,答题步骤,答题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⑴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⑵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⑶从某句诗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作具体分析。
    ⑷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请作具体分析。
    ⑸对诗中某个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⑹诗中某字用得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⑺诗句中某个字换成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试作分析。
    ⑻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⑼这首诗(某句)的诗眼是某字,试作分析。
    2.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常用术语:深刻、含蓄、突出、生动、形象、传神等。
    炼字的角度:动词、形容词(重叠运用的、活用作动词的、表色彩的)、数词、虚词。
    3.答题步骤:
    ⑴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⑵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⑶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 “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步骤一)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二)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三)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TIPS
    习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请从炼字上,赏析“千骑卷平冈”一句。
    2.下列对词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A.上阙叙事,回顾过往生活;下阕抒情,思虑未来前途,慷慨悲歌。
    B.这首词精丁炼宁,上阙的“强”字唱出作者不甘命运摆布的心声。
    C.下阕借典抒情,化用“江州司马青衫湿”表达苦闷悔恨的复杂心理。
    D.这首词作于民族危机深重时,体现出秋瑾舍小家为大义的民族精神。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唐代)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情色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江水浩渺,两岸开阔,风帆高悬,舟船平顺,令人心情昂扬。
    C.颈联中“生”和“入”二字化静为动,写出了红日西沉,春色渐浓的江南美景。
    D.尾联紧承上联,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5.对下面的古诗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
    范中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6.诗歌鉴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诗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B.诗歌的领联,运用奥故,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C.诗的颈联,运用比喻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其中也包含着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D.诗的尾联,“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明诗人并不消极气馁,而是要重新抖擞振作。
    7.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饮酒(其五)
    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大多直抒胸臆。
    B.前两句写出了官场的喧闹和对自由的向往,表达诗人归隐无望的怅惘。
    C.“见”字写出一种无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营造闲远散淡的氛围。
    D.“真意”指的是自然的意趣,“忘言”留下了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 “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 “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 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9.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诗的开头,作者概写自己“二十三年”的被贬遭遇。“凄凉地”三个字,点明是被放逐、被“抛弃”。“弃置身”三个字,表现出诗人刚健昂扬的精神。
    B.第二联,用了两个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当年参加政治改革的诸多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第三联,格调从沉郁中振起,抛开个人的悲苦,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联堪称千古警语,充满哲理意味,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
    D.末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10.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②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云阳)到夔州(今重庆奉节),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②鹳:形似鹤的水鸟。
    A.《望岳》的七,八两句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B.《宿江边阁》的五,六两句将鹳、鹤追飞后的宁静安栖同材狼的争喧抢夺对比,一静一喧,渲染夜晚野外凄清与悲凉的气氛。
    C.古人用字颇为考究,《望岳》中的“割”字形象地写出泰山的高峻,《宿江边阁》中的“翻”字使诗歌描绘的画面充满动感。
    D.杜甫诗歌的主体风格为沉郁顿挫,《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1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时间地点,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环境的寥廓苍凉。
    B.边声、号角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祥和之气的战地画面。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
    D.“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黄鹤楼
    崔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黄鹤归去引出黄鹤楼,为黄鹤楼添加了神秘色彩。
    B.颔联紧承首联,写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历经千百年之久。仙人一去再也没有返回,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C.颈联写汉阳晴川和鹦鹅洲萧条凄清的景象,为下一联抒发感情作正面铺垫。
    D.全诗以“愁”字作结,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缥纱的意境相吻合,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下面对以上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篇采用“兴”的手法,以雎鸠相互应和的叫声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连用两个“悠”字,把男子思绪万千,以至长夜难眠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描写了男子和意中人相会、相处愉快的真实场景和结婚时的热闹场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D.这首诗表现了男子对爱情和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感情热烈浓郁,巧妙运用重章叠句,一咏三叹,富有节奏感。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①,夜寂静、寒声碎②。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③,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④,谙尽⑤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向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释]①香砌:有落花的台阶。②寒声碎:寒风吹动落叶发出的轻微细碎的声音。③练:白色的丝绸。④敧(qī):倾斜,斜靠。⑤谙尽:尝尽。
    对下面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渔家傲》中“酒一杯”写“家万里”的将士们借酒消愁,暂时忘记眼前的烦恼。”
    B.《御街行》“寒声碎”中的“寒”字用得极妙,既写出秋寒气候的感受,又写出孤寒处境的感受,兼写物境与心境。
    C.这两首词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御街行》还运用了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
    D.这两首词都是借景抒发情感。《渔家傲》 抒发了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御街行》抒发了秋夜离人相思之情。
    15.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B.诗的前二句写朋友对李白的深厚友情。“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都是渲染朋友为李白所设的饯行之宴的丰盛与隆重。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出了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表达了他那种积极入世的强烈要求。
    D.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是现实生活的写照,理解时不能随意象征为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16.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7.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此诗是诗人乘船出蜀入楚时所作,首联交代了出行目的。
    B.颔联“随”“入”二字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写出了楚地平野开阔、江水奔腾之景,同时也流露了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
    C.颈联“天镜”是指月亮,“海楼”是指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句写出了月下江水平静,天上云彩变幻多姿的奇妙美景。
    D.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船已至楚,江入大荒,诗人却将这长江水视为“故乡水”,一路送自己远行,言有尽而情无穷。
    18.下列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
    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
    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
    19.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颔联中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颈联中的“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20.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A.首联的“金樽清酒”、“玉盘珍羞”极言宴席的华美奢侈,渲染出欢乐的气氛,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
    B.颔联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C.诗人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任用他。还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在途中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山的情况。
    D.尾联的“破”和“挂”字极富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诗人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席卷之意,写出随从出列的队伍气势宏大,行进快,表达出作者的豪迈之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炼字能力。要注意结合词作的内容来分析其表达效果。“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 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以席卷而过的狂风来比喻疾驰的马队, 一个“卷” 字, 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之多, 行走之快, 势如磅礴倾涛, 何等雄壮。写出猎的壮阔场面, 表现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壮志以及踌躇的英雄气概。
    故答案为:“卷 ”字有席卷之意,写出随从出列的队伍气势宏大,行进快,表达出作者的豪迈之情。
    【点评】炼字角度赏析诗句,一是要写出该字在诗词中的意义,写出了什么样的情景,最后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即可。
    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
    C.有误,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3.【答案】D
    【解析】【分析】ABC.正确。D.有误,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二联感叹旧友凋零,直到颈联才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全诗沉郁中见豪放,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4.【答案】C
    【解析】【分析】C.有误,颈联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描写的是红日初生的早春之景。选项中“红日西沉,春色渐浓”错误。
    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分析的判断能力。《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
    【参考译文】
    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
    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5.【答案】D
    【解析】【分析】 D“羌管悠悠霜满地”不但写出边关寒冷,而且写出了边塞生活也非常艰苦。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了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①是要熟读并了解整首诗歌内容,②是要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表达的意思,③是要能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④是要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⑤是要识记有关的文学常识等。答题时需在对这首词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6.【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A:这首诗显示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表现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不是“忧国忧民”。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根据选项描述,深入分析相关词句,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7.【答案】B
    【解析】【分析】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两句的意思是“诗人虽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要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8.【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C项有误,刘禹锡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而不是以“千帆” “万木”自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9.【答案】A
    【解析】【分析】A.“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被贬的无数艰辛。“弃置身”三个字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点明是被放逐、被“抛弃”。“凄凉地”“弃置身”把诗人长年被贬偏远之地的苦楚委婉地表现出来,表现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要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10.【答案】D
    【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D项有误,“《望岳》和《宿江边阁》这两首诗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风格”理解和分析不恰当,《望岳》的风格不是“沉郁顿挫”而是“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豪放风格”。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11.【答案】B
    【解析】【分析】B.“充满祥和之气的战地画面”有错。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所见,是静景;边声、号角声,这是所闻,是动景。把所见所闻诸现象连缀起来,动静结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12.【答案】C
    【解析】【分析】《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这首诗首联巧用典故由仙人乘鹤归去引出黄鹤楼;颔联紧承首联,说自从仙人离去,黄鹤楼已经历经千百年之久;颈联诗意一转,进入景物描写,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之景;尾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嘹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的理解。ABD正确;B有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笔锋一转,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转而写诗人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对诗歌的表现手法的理解,要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13.【答案】C
    【解析】【分析】C 选项中,根据诗歌的意思可知,“琴瑟友之”是指男子用鼓瑟弹琴去吸引心爱的女子,努力去和她成为朋友,而“钟鼓乐之”是指用鸣钟和敲鼓吸引女子注意,让女子快乐。纯粹的爱情追求,还没有到结婚的步骤。故理解有错误。
    【点评】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14.【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理解赏析的能力。A项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是: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可见诗人为了戍守边疆忍受着思乡之痛.表达了戍边将士为了保卫边疆,为国家建功立业,甘愿忍受思乡之苦的思想感情,而不是借酒消愁,暂时忘记眼前的烦恼。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诗词句内容和手法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15.【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其中D项,诗中的“冰塞川”“雪满山”是比喻,现实生活的写照,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诗词句内容和手法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16.【答案】C
    【解析】【分析】C项,诗人没有以“千帆”“万木”自比之意,刘禹锡是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故C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结合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进行辨析。
    17.【答案】B
    【解析】【分析】《渡荆门送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蜀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李白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B.“流露了诗人行舟水上离家渐远的无限伤感”有误,“山随平野尽”,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著一“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句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豪情万丈,胸襟开阔。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18.【答案】C
    【解析】【分析】C.根据“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意思 “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可知,“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重要词句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在理解诗文含意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与想象,从修辞、炼字、内容、主旨思想感情等方面来判断。
    19.【答案】B
    【解析】【分析】颔联中的“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而不是“烂柯人”的典故,“烂柯人”典出《述异记》,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赏析。注意从内容、写作方法及情感几方面赏析。
    20.【答案】C
    【解析】【分析】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作者想象的,并不是实际的情况。故C项的“在途中遇到了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山的情况”不符合情况。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熟读的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思想情感、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等,要求考生对逐项进行逐项的辨析理解,判断正误。

    相关试卷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基础考查之字音字形(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基础考查之字音字形(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基础考查之句子排序(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基础考查之句子排序(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初读,复读,明确先后次序,精读巧排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基础考查之病句修改(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 二轮复习 专项备考宝典 基础考查之病句修改(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表意不明,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出现了关联词,可能是搭配不当,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表意不明,出现了疑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