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章末综合检测(一)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章末综合检测(一)动量守恒定律含答案,共8页。
章末综合检测(一) 动量守恒定律(本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无法判定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解析:选B 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在此过程中,有摩擦力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B正确,A、C、D错误。2.某同学质量为60 kg,在军事训练中要求他从岸上以2 m/s的速度跳到一艘向他缓缓飘来的小船上,然后去执行任务。小船的质量是140 kg,原来的速度是0.5 m/s。该同学上船后又跑了几步,最终停在船上。不计阻力,则此时小船的速度是( )A.0.25 m/s,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B.0.25 m/s,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反C.0.5 m/s,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D.0.5 m/s,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反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该同学和小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该同学原来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m2)v′,v′=eq \f(m1v1-m2v2,m1+m2)=0.25 m/s,解得结果为正值,表明最终小船的速度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故A正确。3.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了尽可能地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在汽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设置了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猛烈撞击时安全气囊将自动弹出。则该安全气囊的功能是( )A.减小驾乘人员的动量变化率B.减小驾乘人员受到的冲量C.减小驾乘人员的动量变化量D.减小驾乘人员与气囊的作用时间解析:选A 汽车发生碰撞过程,驾乘人员从运动变为静止,动量的变化量Δp一定,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受到的冲量大小一定;安全气囊可以增加驾乘人员的减速的时间t,由动量定理Δp=Ft得:动量的变化率eq \f(Δp,Δt)=F,延长时间t,动量的变化率减小,即人受到的冲击力减小,可以减小人受到的伤害,故A正确,B、C、D错误。4.太空中的尘埃对飞船的碰撞会阻碍飞船的飞行,质量为M的飞船飞入太空尘埃密集区域时,需要开动引擎提供大小为F的平均推力才能维持飞船以恒定速度v匀速飞行。已知尘埃与飞船碰撞后将完全黏附在飞船上,则在太空尘埃密集区域单位时间内黏附在飞船上尘埃的质量为( )A.M+eq \f(F,v) B.eq \f(F,v)-MC.M-eq \f(F,v) D.eq \f(F,v)解析:选D 设单位时间内黏附在飞船上尘埃的质量为m。以单位时间内黏附在飞船上的尘埃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有:Ft=mv-0,其中t=1 s,可得:m=eq \f(F,v),D正确。5.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开始起跳,经Δt的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地面对他作用的冲量大小和做的功分别为( )A.mv+mgΔt,eq \f(1,2)mv2 B.mv,eq \f(1,2)mv2C.mv+mgΔt,0 D.mv-mgΔt,0解析:选C 人的速度原来为零,刚好离开地面时速度变为v,则由动量定理可得:I-mgΔt=Δmv=mv,故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I=mv+mgΔt;由于支持力的作用点没有位移,故地面对运动员做功为零,选项C正确。6.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用位置x和动量p描述,称为相,对应p-x图像中的一个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用p-x图像中的一条曲线来描述,称为相轨迹。假如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应的相轨迹可能是( )解析:选D 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v2=2ax可得v=eq \r(2ax),设质点的质量为m,则质点的动量p=meq \r(2ax),由于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变,则质点动量p的方向始终沿x轴正方向,根据数学知识可知D正确。7.如图所示,质量为M、底边长为a的三角形木块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的顶部有一质量为m、底边长为b的三角形木块B,且两三角形木块的底边平行。若B从A的顶端由静止滑至底部,则A后退的距离为( )A.eq \f(ma,M+m) B.eq \f(Ma,M+m)C.eq \f(ma-b,M+m) D.eq \f(Ma-b,M+m)解析:选C 由A、B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且水平方向上初态总动量为0,在水平方向属于人船模型。设木块B滑至底部的过程向左滑行的水平距离为L2,木块A后退的距离为L1,有ML1=mL2且L1+L2=a-b,解得L1=eq \f(m,M+m)(a-b),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上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 A.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槽不做功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能回到槽上高h处解析:选BC 在小球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槽做功,选项A错误;在小球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选项B正确;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球与槽的质量相等,小球沿槽下滑,球与槽分离后,小球与槽的速度大小相等,小球被弹簧反弹后与槽的速度相等,小球和槽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故小球和槽都做匀速运动,则小球不能滑到槽上,选项C正确,D错误。9.一质量为2 kg 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B.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C.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解析:选AB 解法一:根据F-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为合外力F的冲量,可知在0~1 s、0~2 s、0~3 s、0~4 s内合外力冲量分别为2 N·s、4 N·s、3 N·s、2 N·s,应用动量定理I=mΔv可知物块在1 s、2 s、3 s、4 s末的速率分别为1 m/s、2 m/s、1.5 m/s、1 m/s,物块在这些时刻的动量大小分别为2 kg·m/s、4 kg·m/s、3 kg·m/s、2 kg·m/s,则A、B项正确,C、D项错误。解法二:前2 s内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eq \f(F1,m)=eq \f(2,2) m/s2=1 m/s2,t=1 s时物块的速率v1=a1t1=1 m/s,A正确;t=2 s时物块的速率v2=a1t2=2 m/s,动量大小为p2=mv2=4 kg·m/s,B正确;物块在2~4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2=eq \f(F2,m)=0.5 m/s2,t=3 s时物块的速率v3=v2-a2t3=(2-0.5×1) m/s=1.5 m/s,动量大小为p3=mv3=3 kg·m/s,C错误;t=4 s时物块的速率v4=v2-a2t4=(2-0.5×2) m/s=1 m/s,D错误。10.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B物体上部半圆形槽的半径为R,将物体A(可视为质点)从圆槽右侧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则( ) A.A能到达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B.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A的速率为 eq \r(\f(gR,3))C.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 eq \r(\f(4gR,3))D.B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小为eq \f(2R,3)解析:选AD 运动过程不计一切摩擦,故物体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两物体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那么A可以到达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且A在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时,A、B的速度都为零,故A正确;A、B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故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所以A运动到圆槽最低点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A-2mvB=0,即vA=2vB,A的水平速度向左,B的水平速度向右,设B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位移为d,则m(2R-d)=2md,解得d=eq \f(2,3)R,故D正确;对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R=eq \f(1,2)mvA2+eq \f(1,2)·2mvB2=3mvB2,解得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vB= eq \r(\f(1,3)gR),A的速率为:vA=2vB= eq \r(\f(4,3)gR),故B、C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11.(9分)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两个材质相同、体积不等的立方体滑块A和B,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步骤1:在A、B的相撞面分别装上尼龙拉扣,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够立刻结为整体;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甲,铝质轨道槽的左端是倾斜槽,右端是长直水平槽,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弧连接,轨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轨道槽的侧面与轨道等高且适当远处装一台数码频闪照相机;步骤3:让滑块B静置于水平槽的某处,滑块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频闪拍摄,直到A、B停止运动,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来,将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图乙所示。(1)由图分析可知,滑块A与滑块B碰撞发生的位置在________。①P5、P6之间 ②P6处 ③P6、P7之间(2)为了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测量或读取的物理量是________。①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②滑块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③频闪照相的周期④照片尺寸和实际尺寸的比例⑤照片上测得的s45、s56和s67、s78⑥照片上测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⑦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写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实验准确度或改进实验原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图可知碰撞位置发生在P5、P6之间或P6处,又由于P6位置滑块速度明显减小,故A、B相撞的位置在P6处,故②正确。(2)设碰撞前滑块A在P4、P5、P6的速度分别为v4、v5、v6,碰撞后,整体在P6、P7、P8的速度分别为v6′、v7、v8,则v4=eq \f(s34+s45,2T),v5=eq \f(s45+s56,2T),又v5=eq \f(v4+v6,2),解得碰撞前滑块A速度v6=eq \f(2s56+s45-s34,2T),同理,碰撞后整体的速度v6′=eq \f(2s67+s78-s89,2T),需要验证的方程为m1v6=(m1+m2)v6′,将以上两式代入整理得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故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及s34、s45、s56和s67、s78、s89,故①、⑥正确。(3)提高实验准确度或改进实验原理的建议:①使用更平整的轨道槽,轨道要平整,防止各段摩擦力不同,滑块做非匀变速运动。②在足够成像的前提下,缩短频闪照相每次曝光的时间,碰撞时间很短,缩短频闪照相每次曝光的时间,使滑块碰撞位置拍摄更清晰、准确。③适当增大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较小时,由于镜头拍摄引起的距离误差增大,应适当增大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④将轨道的一端垫起少许,平衡摩擦力,使得滑块碰撞前后都做匀速运动。答案:(1)②(2)①⑥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3)见解析(任意一条即可)12.(13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木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A=2 kg、mB=1 kg、mC=2 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碰撞。求A与C发生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解析:长木板A与滑块C处于光滑水平面上,两滑块碰撞时间极短,碰撞过程中滑块B与长木板A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设碰后瞬间A、C的速度分别为vA、vC,长木板A与滑块C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mAv0=mAvA+mCvCA、C碰撞后,对于长木板A与滑块B组成的系统,在两者达到共同速度v之前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则mAvA+mBv0=(mA+mB)v长木板A和滑块B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滑块C碰撞,可知最后三者速度相等,即vC=v联立解得vA=2 m/s。答案:2 m/s13.(14分)(2021·广东高考)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中心带孔的相同算珠可在算盘的固定导杆上滑动,使用前算珠需要归零。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算盘中有甲、乙两颗算珠未在归零位置,甲靠边框b,甲、乙相隔s1=3.5×10-2 m,乙与边框a相隔s2=2.0×10-2 m,算珠与导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用手指将甲以0.4 m/s的初速度拨出,甲、乙碰撞后甲的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不变,碰撞时间极短且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通过计算,判断乙算珠能否滑动到边框a;(2)求甲算珠从拨出到停下所需的时间。解析:(1)甲算珠从被拨出到与乙算珠碰撞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1=eq \f(μmg,m)=1 m/s2,设甲算珠与乙算珠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1,则v12-v2=2(-a1)s1,解得v1=0.3 m/s,甲、乙两算珠碰撞时,由题意可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取甲算珠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mv1=mv1′+mv乙,其中v1′=0.1 m/s,解得碰撞后乙算珠的速度v乙=0.2 m/s,碰撞后,乙算珠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eq \f(μmg,m)=1 m/s2,设乙算珠能运动的最远距离为x,则x=eq \f(v乙2,2a2)=0.02 m,由于x=s2,所以乙算珠能够滑动到边框a。(2)甲算珠从拨出到与乙算珠碰撞所用时间t1=eq \f(v-v1,a1)=0.1 s,碰撞后甲算珠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所用时间t2=eq \f(v1′,a1)=0.1 s,所以甲算珠从拨出到停下所需的时间t=t1+t2=0.2 s。答案:(1)能,计算过程见解析 (2)0.2 s14.(18分)(2022·广东高考)某同学受自动雨伞开伞过程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滑杆上套有一个滑块,初始时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块从A处以初速度v0为10 m/s向上滑动时,受到滑杆的摩擦力f为1 N,滑块滑到B处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带动滑杆离开桌面一起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0.2 kg,滑杆的质量M=0.6 kg,A、B间的距离l=1.2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在静止时和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桌面对滑杆支持力的大小N1和N2;(2)滑块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1;(3)滑杆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h。解析:(1)滑块静止时,对滑块和滑杆整体分析如图甲所示,可得N1=(M+m)g代入数据解得N1=8 N,滑块向上滑动时,对滑杆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得N2+f=Mg代入数据解得N2=5 N。(2)滑块向上运动过程中,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mgl-fl=eq \f(1,2)mv12-eq \f(1,2)mv02代入数据解得v1=8 m/s。(3)滑块滑到B处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后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m)v′再由动能定理得:-(M+m)gh=0-eq \f(1,2)(M+m)v′2代入数据解得:h=0.2 m。答案:(1)8 N 5 N (2)8 m/s (3)0.2 m
章末综合检测(一) 动量守恒定律(本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D.无法判定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解析:选B 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在此过程中,有摩擦力做功,所以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B正确,A、C、D错误。2.某同学质量为60 kg,在军事训练中要求他从岸上以2 m/s的速度跳到一艘向他缓缓飘来的小船上,然后去执行任务。小船的质量是140 kg,原来的速度是0.5 m/s。该同学上船后又跑了几步,最终停在船上。不计阻力,则此时小船的速度是( )A.0.25 m/s,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B.0.25 m/s,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反C.0.5 m/s,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D.0.5 m/s,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反解析:选A 由题意可知,该同学和小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该同学原来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m2)v′,v′=eq \f(m1v1-m2v2,m1+m2)=0.25 m/s,解得结果为正值,表明最终小船的速度方向与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故A正确。3.当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为了尽可能地减轻驾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在汽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设置了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猛烈撞击时安全气囊将自动弹出。则该安全气囊的功能是( )A.减小驾乘人员的动量变化率B.减小驾乘人员受到的冲量C.减小驾乘人员的动量变化量D.减小驾乘人员与气囊的作用时间解析:选A 汽车发生碰撞过程,驾乘人员从运动变为静止,动量的变化量Δp一定,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受到的冲量大小一定;安全气囊可以增加驾乘人员的减速的时间t,由动量定理Δp=Ft得:动量的变化率eq \f(Δp,Δt)=F,延长时间t,动量的变化率减小,即人受到的冲击力减小,可以减小人受到的伤害,故A正确,B、C、D错误。4.太空中的尘埃对飞船的碰撞会阻碍飞船的飞行,质量为M的飞船飞入太空尘埃密集区域时,需要开动引擎提供大小为F的平均推力才能维持飞船以恒定速度v匀速飞行。已知尘埃与飞船碰撞后将完全黏附在飞船上,则在太空尘埃密集区域单位时间内黏附在飞船上尘埃的质量为( )A.M+eq \f(F,v) B.eq \f(F,v)-MC.M-eq \f(F,v) D.eq \f(F,v)解析:选D 设单位时间内黏附在飞船上尘埃的质量为m。以单位时间内黏附在飞船上的尘埃为研究对象,根据动量定理有:Ft=mv-0,其中t=1 s,可得:m=eq \f(F,v),D正确。5.一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开始起跳,经Δt的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地面对他作用的冲量大小和做的功分别为( )A.mv+mgΔt,eq \f(1,2)mv2 B.mv,eq \f(1,2)mv2C.mv+mgΔt,0 D.mv-mgΔt,0解析:选C 人的速度原来为零,刚好离开地面时速度变为v,则由动量定理可得:I-mgΔt=Δmv=mv,故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I=mv+mgΔt;由于支持力的作用点没有位移,故地面对运动员做功为零,选项C正确。6.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用位置x和动量p描述,称为相,对应p-x图像中的一个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可用p-x图像中的一条曲线来描述,称为相轨迹。假如一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对应的相轨迹可能是( )解析:选D 质点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v2=2ax可得v=eq \r(2ax),设质点的质量为m,则质点的动量p=meq \r(2ax),由于质点的速度方向不变,则质点动量p的方向始终沿x轴正方向,根据数学知识可知D正确。7.如图所示,质量为M、底边长为a的三角形木块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在A的顶部有一质量为m、底边长为b的三角形木块B,且两三角形木块的底边平行。若B从A的顶端由静止滑至底部,则A后退的距离为( )A.eq \f(ma,M+m) B.eq \f(Ma,M+m)C.eq \f(ma-b,M+m) D.eq \f(Ma-b,M+m)解析:选C 由A、B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且水平方向上初态总动量为0,在水平方向属于人船模型。设木块B滑至底部的过程向左滑行的水平距离为L2,木块A后退的距离为L1,有ML1=mL2且L1+L2=a-b,解得L1=eq \f(m,M+m)(a-b),C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上高h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 ) A.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槽不做功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能回到槽上高h处解析:选BC 在小球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槽做功,选项A错误;在小球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选项B正确;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球与槽的质量相等,小球沿槽下滑,球与槽分离后,小球与槽的速度大小相等,小球被弹簧反弹后与槽的速度相等,小球和槽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故小球和槽都做匀速运动,则小球不能滑到槽上,选项C正确,D错误。9.一质量为2 kg 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B.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C.t=3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解析:选AB 解法一:根据F-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物理意义为合外力F的冲量,可知在0~1 s、0~2 s、0~3 s、0~4 s内合外力冲量分别为2 N·s、4 N·s、3 N·s、2 N·s,应用动量定理I=mΔv可知物块在1 s、2 s、3 s、4 s末的速率分别为1 m/s、2 m/s、1.5 m/s、1 m/s,物块在这些时刻的动量大小分别为2 kg·m/s、4 kg·m/s、3 kg·m/s、2 kg·m/s,则A、B项正确,C、D项错误。解法二:前2 s内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eq \f(F1,m)=eq \f(2,2) m/s2=1 m/s2,t=1 s时物块的速率v1=a1t1=1 m/s,A正确;t=2 s时物块的速率v2=a1t2=2 m/s,动量大小为p2=mv2=4 kg·m/s,B正确;物块在2~4 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2=eq \f(F2,m)=0.5 m/s2,t=3 s时物块的速率v3=v2-a2t3=(2-0.5×1) m/s=1.5 m/s,动量大小为p3=mv3=3 kg·m/s,C错误;t=4 s时物块的速率v4=v2-a2t4=(2-0.5×2) m/s=1 m/s,D错误。10.如图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物体B置于水平面上,B物体上部半圆形槽的半径为R,将物体A(可视为质点)从圆槽右侧顶端由静止释放,一切摩擦均不计。则( ) A.A能到达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B.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A的速率为 eq \r(\f(gR,3))C.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 eq \r(\f(4gR,3))D.B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大小为eq \f(2R,3)解析:选AD 运动过程不计一切摩擦,故物体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两物体水平方向动量守恒,那么A可以到达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且A在B圆槽的左侧最高点时,A、B的速度都为零,故A正确;A、B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合外力为零,故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所以A运动到圆槽最低点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A-2mvB=0,即vA=2vB,A的水平速度向左,B的水平速度向右,设B在水平方向上的最大位移为d,则m(2R-d)=2md,解得d=eq \f(2,3)R,故D正确;对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的运动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R=eq \f(1,2)mvA2+eq \f(1,2)·2mvB2=3mvB2,解得A运动到圆槽的最低点时B的速率为:vB= eq \r(\f(1,3)gR),A的速率为:vA=2vB= eq \r(\f(4,3)gR),故B、C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11.(9分)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两个材质相同、体积不等的立方体滑块A和B,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步骤1:在A、B的相撞面分别装上尼龙拉扣,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够立刻结为整体;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甲,铝质轨道槽的左端是倾斜槽,右端是长直水平槽,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弧连接,轨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轨道槽的侧面与轨道等高且适当远处装一台数码频闪照相机;步骤3:让滑块B静置于水平槽的某处,滑块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频闪拍摄,直到A、B停止运动,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来,将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图乙所示。(1)由图分析可知,滑块A与滑块B碰撞发生的位置在________。①P5、P6之间 ②P6处 ③P6、P7之间(2)为了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测量或读取的物理量是________。①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②滑块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③频闪照相的周期④照片尺寸和实际尺寸的比例⑤照片上测得的s45、s56和s67、s78⑥照片上测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⑦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写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实验准确度或改进实验原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由题图可知碰撞位置发生在P5、P6之间或P6处,又由于P6位置滑块速度明显减小,故A、B相撞的位置在P6处,故②正确。(2)设碰撞前滑块A在P4、P5、P6的速度分别为v4、v5、v6,碰撞后,整体在P6、P7、P8的速度分别为v6′、v7、v8,则v4=eq \f(s34+s45,2T),v5=eq \f(s45+s56,2T),又v5=eq \f(v4+v6,2),解得碰撞前滑块A速度v6=eq \f(2s56+s45-s34,2T),同理,碰撞后整体的速度v6′=eq \f(2s67+s78-s89,2T),需要验证的方程为m1v6=(m1+m2)v6′,将以上两式代入整理得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故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A、B两个滑块的质量m1和m2及s34、s45、s56和s67、s78、s89,故①、⑥正确。(3)提高实验准确度或改进实验原理的建议:①使用更平整的轨道槽,轨道要平整,防止各段摩擦力不同,滑块做非匀变速运动。②在足够成像的前提下,缩短频闪照相每次曝光的时间,碰撞时间很短,缩短频闪照相每次曝光的时间,使滑块碰撞位置拍摄更清晰、准确。③适当增大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较小时,由于镜头拍摄引起的距离误差增大,应适当增大相机和轨道槽的距离。④将轨道的一端垫起少许,平衡摩擦力,使得滑块碰撞前后都做匀速运动。答案:(1)②(2)①⑥m1(2s56+s45-s34)=(m1+m2)(2s67+s78-s89)(3)见解析(任意一条即可)12.(13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放置长木板A(上表面粗糙)和滑块C,滑块B置于A的左端,三者质量分别为mA=2 kg、mB=1 kg、mC=2 kg。开始时C静止,A、B一起以v0=5 m/s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A与C发生碰撞(时间极短)后C向右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B再次达到共同速度一起向右运动,且恰好不再与C碰撞。求A与C发生碰撞后瞬间A的速度大小。解析:长木板A与滑块C处于光滑水平面上,两滑块碰撞时间极短,碰撞过程中滑块B与长木板A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设碰后瞬间A、C的速度分别为vA、vC,长木板A与滑块C组成的系统在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mAv0=mAvA+mCvCA、C碰撞后,对于长木板A与滑块B组成的系统,在两者达到共同速度v之前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则mAvA+mBv0=(mA+mB)v长木板A和滑块B达到共同速度后,恰好不再与滑块C碰撞,可知最后三者速度相等,即vC=v联立解得vA=2 m/s。答案:2 m/s13.(14分)(2021·广东高考)算盘是我国古老的计算工具,中心带孔的相同算珠可在算盘的固定导杆上滑动,使用前算珠需要归零。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算盘中有甲、乙两颗算珠未在归零位置,甲靠边框b,甲、乙相隔s1=3.5×10-2 m,乙与边框a相隔s2=2.0×10-2 m,算珠与导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现用手指将甲以0.4 m/s的初速度拨出,甲、乙碰撞后甲的速度大小为0.1 m/s,方向不变,碰撞时间极短且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1)通过计算,判断乙算珠能否滑动到边框a;(2)求甲算珠从拨出到停下所需的时间。解析:(1)甲算珠从被拨出到与乙算珠碰撞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1=eq \f(μmg,m)=1 m/s2,设甲算珠与乙算珠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1,则v12-v2=2(-a1)s1,解得v1=0.3 m/s,甲、乙两算珠碰撞时,由题意可知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取甲算珠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mv1=mv1′+mv乙,其中v1′=0.1 m/s,解得碰撞后乙算珠的速度v乙=0.2 m/s,碰撞后,乙算珠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eq \f(μmg,m)=1 m/s2,设乙算珠能运动的最远距离为x,则x=eq \f(v乙2,2a2)=0.02 m,由于x=s2,所以乙算珠能够滑动到边框a。(2)甲算珠从拨出到与乙算珠碰撞所用时间t1=eq \f(v-v1,a1)=0.1 s,碰撞后甲算珠继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所用时间t2=eq \f(v1′,a1)=0.1 s,所以甲算珠从拨出到停下所需的时间t=t1+t2=0.2 s。答案:(1)能,计算过程见解析 (2)0.2 s14.(18分)(2022·广东高考)某同学受自动雨伞开伞过程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滑杆上套有一个滑块,初始时它们处于静止状态。当滑块从A处以初速度v0为10 m/s向上滑动时,受到滑杆的摩擦力f为1 N,滑块滑到B处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带动滑杆离开桌面一起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0.2 kg,滑杆的质量M=0.6 kg,A、B间的距离l=1.2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滑块在静止时和向上滑动的过程中,桌面对滑杆支持力的大小N1和N2;(2)滑块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1;(3)滑杆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h。解析:(1)滑块静止时,对滑块和滑杆整体分析如图甲所示,可得N1=(M+m)g代入数据解得N1=8 N,滑块向上滑动时,对滑杆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得N2+f=Mg代入数据解得N2=5 N。(2)滑块向上运动过程中,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mgl-fl=eq \f(1,2)mv12-eq \f(1,2)mv02代入数据解得v1=8 m/s。(3)滑块滑到B处与滑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后速度为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m)v′再由动能定理得:-(M+m)gh=0-eq \f(1,2)(M+m)v′2代入数据解得:h=0.2 m。答案:(1)8 N 5 N (2)8 m/s (3)0.2 m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