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2课时课件PPT
展开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2课时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作家萧红的脚步,捕捉到鲁迅先生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初步把握了鲁迅的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进一步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情回顾1.文章写许先生,写海婴,跟写鲁迅有什么关系?分析讨论精读课文①许先生从早晨忙到晚上,在楼下陪客人……许先生每送一个客人,都要送到楼下的门口,替客人把门开开,客人走出去而后轻轻地关了门再上楼来。表现了许先生对鲁迅先生的支持,侧面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忙碌。②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许先生的话从侧面表现了鲁迅先生工作的时间之长,工作之专注。③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用许先生的话侧面表现鲁迅先生认真严谨的为人处事风格。④海婴不安地来回乱跑,鲁迅先生还招呼他和自己并排地坐下。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顽皮可爱,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2.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①更真实。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②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等许多感人之处。③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④更有表现力,即以小见大。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3.学习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感悟一: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面目严肃冷峻,这便是鲁迅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感悟二:文中的“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寥寥几笔就形神兼备地描绘出了鲁迅的一些习惯动作,我们平时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写法。课堂小结课文主旨1.笔法疏散,娓娓道来整篇文章没有统一的线索,几件事情之间也没有彼此关联,好像是作者在对我们随意讲述鲁迅先生的生活琐事,任意挥洒,不随意拔高,只是展现生活中真实的鲁迅,娓娓道来,文章读起来轻松自然,显示出萧红独特的写作风格。课堂小结写作特色2.语言质朴,形象鲜明作者用女性特有的敏锐目光细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的许多细节,以质朴浅白、清新隽永的语言,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鲁迅,将崇敬和爱戴之情不露痕迹地融在对琐事的叙述中,形象鲜明,个性突出。3.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细节,生动地展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气质和精神品质。如夜里看完电影,鲁迅先生让车给别人坐;深夜读青年的来信等,这些细节都在无言中表现出鲁迅先生克己待人的品质。神情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饮食起居:简单随意、体恤他人工作习惯:不顾身体、忘我精神日常琐事:淡泊名利、严谨认真敬仰赞美感激怀念待人接物:真诚随和、关爱他人休闲娱乐:幽默风趣、乐于助人板书设计课堂小结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积累拓展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臧克家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细节描写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表现对象的特点更加形象、具体、可感。写作培优【写法指导】写好细节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细致观察事物,发现独特细节。(2)细节必须真实。(3)抓住典型细节是关键。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深刻主题的细节才是正道。(4)精心锤炼词语,或巧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优秀示例】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通过用“攀”“缩”“微倾”等几个细节动作,非常准确传神地显示出父亲的行动不便,形象地刻画出父亲吃力的样子,让一个朴实、平易、慈爱的普通父亲形象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感人至深。】 (选自朱自清《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