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综合应用动量和能量观点解决碰撞模型问题将仍是今后命题的热点,既可以将动量与力学知识结合,也可将动量和电学知识结合,作为理综试卷压轴计算题进行命题。
动量属于物理观念中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是解决力和运动问题常用的知识点之一。本卷第15题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动量守恒定律,这类题往往需要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等物理观念解决问题,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难度也比较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以及从n=3、4、5、6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的四条光谱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Hα、Hβ、Hγ、Hδ的频率依次增大
B.可求出这四条谱线的波长之比,Hα、Hβ、Hγ、Hδ的波长依次增大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要吸收3.4 eV的能量才能被电离
D.如果Hδ可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Hβ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答案 A
[试题解析] 根据hν=Em-En(m>n,m、n都只能取正整数),可以判定Hα、Hβ、Hγ、Hδ的频率依次增大,波长依次减小,且能定量地计算出频率或波长的大小之比,故A正确,B错误;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至少要吸收13.6 eV的能量才能被电离,故C错误;Hδ的频率大于Hβ的频率,根据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可以判定,Hδ可以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Hβ不一定可以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错误.故选A.
2.理论研究表明:通电长直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k eq \f(I1I2,r) ,k为一常数、r为直线电流之间的距离.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三根长度相同、平行通电直导线,它们在安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电流I1、I2、I3的大小可以使三根导线平衡的是( )
A.1A 、1A 、 2A
B.2A 、 2A 、 4A
C.2A 、 1A 、 2A
D.1A、 1A 、 1A
答案 C
[试题解析] 设A、B导线之间的距离为,B、C导线之间的距离为,则对于A导线
,对于C导线,整理后得,带入数据检验可知,只有C正确.故选C.
3.弹力球的弹性很好,一小孩释放弹力球后,仔细观察它在竖直方向上反复地“反弹-下落”过程,他发现弹力球每次反弹能达到的高度几乎不变,他要用位移-时间图像或速度-时间图像描述连续多次“反弹-下落”过程,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解析] CD.球从最高点释放,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弹回后速度大小不变做竖直上抛运动,加速度均为向下的g不变,则v-t图像的斜率不变,则选项C正确,D错误;AB.因球上升和下落过程都做匀变速运动,则x-t图像不可能是直线,选项AB错误.故选C.
4.“星下点”是指卫星和地心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图甲是人造地球卫星A的运行圆轨道及“星下点”示意图,卫星A的绕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M点是某时刻的“星下点”,图乙是卫星A的“星下点”在完整地球平面图上一段时间内的轨迹,已知地球同步卫星B(图中未画出)的轨道半径为r,则卫星A的轨道半径为( )
A. eq \f(r,5) B. eq \f(r,3) C. eq \f(r,\r(3,9)) D. eq \f(r,\r(3,3))
答案 C
[试题解析] 由轨迹图可知:地球自转一圈,卫星运动3圈,卫星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同步卫星的周期为,卫星A的周期为,则卫星A的轨道半径,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后,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模拟了如下实验:轻绳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在轻绳中点和另一端各固定一个等质量小球,开始时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处于水平状态,以下四幅图为两球由水平状态释放后向左运动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位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轻绳末端小球机械能正在减少
B.乙图中轻绳末端小球机械能达到最大值
C.丙图中轻绳末端小球机械能正在增加
D.丁图中轻绳末端小球机械能达到最大值
答案 B
[试题解析] A.甲图中轻绳对末端小球的拉力与末端小球运动方向夹角为锐角,拉力对小球做正功,末端小球机械能会增加,故A错误;B.乙图中轻绳对末端小球的拉力与末端小球运动方向垂直,拉力对小球做功功率为零,末端小球机械能达到最大值,故B正确;C.丙图中轻绳对末端小球的拉力与末端小球运动方向夹角为钝角,拉力对小球做负功,末端小球机械能会减少,故C错误;D.丁图中两球的重力势能之和与释放时相同,此时两球的速度为0,末端小球的机械能小于释放时的机械能,也一定小于图乙所示位置的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B.
6.2023年6月底投运的杭州柔性低频交流输电示范工程实现了杭州市富阳区、萧山区两大负荷中心互联互通,为杭州亚运会主场馆所在区域提供了最大功率为30.8万千瓦的灵活电能支撑.如图所示是该输电工程的原理简图,海上风力发电站输出电压U=880V,经升压变压器转换为220kV的高压后送入远距离输电线路,到达杭州电力中心通过降压变压器将电能分别输送给富阳和萧山负荷中心,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B.通过R的电流与通过富阳负荷中心的电流之比
C.仅当富阳负荷中心负载增加时,萧山负荷中心获得的电压增大
D.当换用传统电网输电时,远距离输电线路等效电阻R增大。若萧山和富阳负荷中心负载不变,则海上风力发电站输出功率减小
答案 D
[试题解析] A.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A错误;B.根据变压器的功率关系有,又,,整理得,可见通过R的电流与通过富阳负荷中心的电流之比,B错误;C.当富阳负荷中心负载增加时,功率增大,负载线路电流增大,则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输电线损耗的电压增大,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上得到的电压减小,萧山负荷中心获得的电压将减小,C错误;D.当换用传统电网输电时,发电站输出功率,设萧山和富阳负荷中心负载为,则有,由于远距离输电线路等效电阻R增大,则输电的电流I变小,则发电站输出功率减小,D正确。故选D.
7.球形飞行器安装了可提供任意方向推力的矢量发动机,总质量为M.飞行器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率平方成正比(即F阻=kv2,k为常量).当发动机关闭时,飞行器竖直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匀速下落的速率为10m/s;当发动机以最大推力推动飞行器竖直向上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飞行器匀速向上的速率为5m/s.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考虑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流动及飞行器质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为1.5Mg
B.当飞行器以5m/s匀速水平飞行时,发动机推力的大小为 eq \f(5,4)mg
C.发动机以最大推力推动飞行器匀速水平飞行时,飞行器速率为5 eq \r(,3)m/s
D.当飞行器以5m/s的速率飞行时,其加速度大小可以达到3g
答案 C
[试题解析] A.飞行器竖直下落,其匀速下落的速率为10m/s时,飞行器的合力为零解得Mg=100k,发动机以最大推力推动飞行器竖直向上运动,飞行器匀速向上的速率为5m/s时,飞行器的合力为零,解得Fmax=125k=1.25Mg,故A错误;B.当飞行器以5m/s匀速水平飞行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为F阻=k•52=25k=0.25Mg同时飞行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若要保持匀速飞行,发动机的推力应该跟阻力与重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受力分析如下图:由此可得,此时发动机的推力为
,故B错误;C.发动机以最大推力推动飞行器匀速水平飞行时,设飞行器速率为v;结合B中的方法可以求出飞行器受到的阻力大小为,而由A求得Mg=100k,所以,故C正确;D.当飞行器以5m/s的速率飞行时,产生的阻力大小为F阻'=k•52=25k=0.25Mg,飞行器的重力为Mg,最大推力为Fmax=1.25mg,当最大推力与重力同向时,飞行器向下运动,此时飞行器受到的合力最大,设此时的加速度为a1,则有1.25Mg+Mg-0.25Mg=Ma1,解得a1=2g,当飞行器以5m/s的速率是向上飞行时,由题意可知,飞行器在某种状态下可以保持这一速率做匀速飞行,即飞行器的最小加速度为0;所以飞行器的加速度范围是0≤a≤2g,故D错误;故选C.
8.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和霍尔效应的装置示意图.光电管和霍尔片串联,霍尔片的长、宽、高分别为a、b、c,该霍尔片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c边的匀强磁场中.闭合电键S,入射光照到阴极时,电流表A显示的示数为I,该电流I在霍尔片中形成沿电流方向的恒定电场为E,电子在霍尔片中的平均速度v=μE,其中电子迁移率μ为已知常数.电子电量为e,电子的质量为m.霍尔片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则( )
A.霍尔片前后侧面的电压为
B.霍尔片内的电场强度为
C.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使电流表的示数减为零
D.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移后,单位时间到达光电管阳极的光电子数一定大于
答案 B
[试题解析] A.设霍尔片前后侧面的电压为,根据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可得
其中,,联立解得,故A错误;B.霍尔片内沿前后侧面的电场强度大小为,沿电流方向的恒定电场为,则霍尔片内的电场强度为,故B正确;C.由于光电管所加的电压为正向电压,则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不可以使电流表的示数减为零,故C错误;D.若已经为光电效应达到的饱和电流,则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右移后,电流保持不变,则单位时间到达光电管阳极的光电子数等于,故D错误.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9.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xOz平面为介质Ⅰ和Ⅱ的分界面(z轴垂直纸面向外).在介质I中的P(0,4λ)处有一点波源,产生波长为λ、速度为v的波.波传到介质Ⅱ中,其速度为 eq \r(,2)v,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R和S点,此时波源也恰好位于波峰.M为O、R连线的中点,入射波与反射波在O点相干加强,则( )
A.介质Ⅱ中波的频率为B.S点的坐标为(0,)
C.入射波与反射波在M点相干减弱D.折射角的正弦值
答案 BD
[试题解析] A.波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故介质Ⅱ中波的频率为,故A错误;B.在介质Ⅱ中波长为,由于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R和S点,故S点的坐标为(0,),故B正确;C.由于S为波峰,且波传到介质Ⅱ中,其速度为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R和S点,则R也为波峰,故P到R比P到O多一个波峰,则,则由于|MO-PM|
,故不在减弱点,故C错误;D.根据则,解得,故D正确.故选BD.
10.最近,韩国声称“首次”发现了室温常压超导材料LK-99,而北航和中科院实验团队重新实验后发文称未能发现LK-99的超导性.某兴趣小红将柱形磁铁沿竖直方向缓慢向上移动,直至使一由LK-99制成、质量为m的导电圆环在t=0时刻悬浮在某一高度,此时导电圆环边缘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理论上,如果实现了室温超导,圆环的电阻率将为零,此后圆环将一直保持悬浮,经过一段时间t0后,小组同学发现该导电圆环缓慢下移了(动能变化量可视为零),如图1所示.圆环下移过程中线圈中电流的平力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2所示,圆环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圆环缓慢下移过程中感应电流的方向视为逆时针
B.t=0时,圆环所处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0~t0时间内,通过圆环电流的有效值为
D.由功能关系可求出导电圆环的电阻为
答案 BC
[试题解析] A.圆环缓慢下移过程中穿过圆环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从上往下看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故A错误;B.质量为的导电圆环在时刻悬浮在某一高度,处于平衡状态,对圆环受力分析,可等效成直导线,竖直方向有,圆环周长
联立解得,故B正确;CD. 根据焦耳定律有,变形有,可知图像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几何图形的面积表示得,0~t0时间内通过圆环电流的有效值为,联立解得,导电圆环缓慢下移了,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圆环产生的焦耳热,解得电圆环的电阻为
把代入得,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1.(6分)一位学生为了测量某一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为其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G(一只)、电流表(多个)、电压表(多个),滑动变阻器(多个)、电阻箱(多个)、定值电阻(若干)、学生电源(内阻很小)、开关、导线若干,该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Rx为待测电阻,R1为电阻箱,R3为定值电阻,R、R2为滑动变阻器,根据实验电路进行了如下实验:
(1)断开开关S1、S2,按照电路图连接好实验电路;
(2)闭合开关S1、S2前,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调至最 端(填“左”或“右”),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调至适当位置:
(3)闭合开关S1、S2,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逐步向右滑动,并反复调节R1和R2,使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零,此时电路中M、N两点的电势的关系满足φM φN(选填“>”、“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安徽省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1(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福建专用)(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福建专用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福建专用考试版docx、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福建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北京专用)(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北京专用Word版含解析docx、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北京专用考试版docx、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2北京专用参考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