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关于作者,关于奥林匹克运动,字音字词,品读语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演讲稿的特点,感知奥林匹克精神。 2.识记并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体会演讲词言简意赅,慷慨激昂的语言特色。 3.用演讲本文的方式加深理解,感受奥林匹克复兴人们的喜悦,掌握演讲的技巧。
五个环分别代表着五大洲, 奥运五环是一个整体,亚洲是黄色的,非洲是黑色的,欧洲是蓝色的,美洲是红色的,大洋洲是绿色的。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五色代表的是世界五大洲不同肤色的人民,五环连在一起代表着五大洲的人们能够友好相处。
现代奥运会计划每四年举办一届,1916年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第六届奥运会,却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1919年4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1.结合文体特点,梳理观点思路。
快速阅读,结合关键语句,找出文章观点,理清演讲思路。
1、回顾五年历史:奥林匹克挺过世界大战。(第1段) 阐述奥林匹克2、精神的内涵, 恢复奥林匹克 运动的原因。3、赞扬与会人员,表达美好祝愿,畅想美好前景。 ( 第8-10段)
一是“我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
“我们”为什么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
二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
第1自然段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反衬。通过阐述1914年到1919年这五年间“世界分崩离析”的事实,反衬出奥林匹克主义“没有成为 这场浩劫的牺牲品”所展现出的无所畏惧、无可指摘的魅力,以及它将呈现出的更开阔的视野和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一般体育运动带给运动员的是勇气,是拼搏的乐趣,是心理上自得其乐的愉悦感;而奥林匹克主义带给人的是自信、平和,是美感和荣誉感。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什么区别?
(1)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 (2)体育带给人的是美感; (3)体育能振奋人心。
作者认为如何将奥林匹克精神变成现实?
顾拜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大众参与。即使是“社会底层的人们”也应该能够享受这种精神。顾拜旦的名言“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同样强调了这一点。他是以全人类不断完善自我为出发点的,绝非仅仅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细读第7自然段,说说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 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但可以促进和平、公平、公正;虽“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 ”,但可以促进教育。“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
请你用一句话,结合全文概括一下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 奥林匹克精神包括又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他可以给人带来愉悦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推动社会的进步。
应如何理解第10自然段的内容?
这一段运用了象征手法,既是作者对冷峻现实的认识,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作者含蓄地描绘出奥林匹克主义美好、光明 的前景,与文章开头相照应,深化了主旨,强化了感情。
2.品读文章语言,分析演讲技巧。
1. 演讲者是如何借助语言技巧吸引听众、引起共鸣的?
示例: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
(1)用词典雅: 喷涌、奔放激情、绚丽梦想、诞生。(2)排比句式: 形象描绘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的美好感受,强烈的感染力。(3)诗意表达: 诗意盎然的想象与描写,令人神往。
①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②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怒放。③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①将自信比作良药,生动地表明自信在帮助人们克服恐惧方面的重要作用;把“平和”比作“自信”的姊妹,同时赋予二者人的感情,突出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②把奥林匹克主义的发展过程比作花“再次含苞怒放”,表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这次盛会召开的喜悦之情。③将战争带来的灾难比作“狂风骤雨”,将奥林匹克主义的美好前景比作“破晓的黎明”,将奥运会即将取得的丰硕成果比作“沉甸甸的金黄麦穗”,表达了作者对奥林匹克主义美好前景的期待与祝愿。
原文:①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②狂风骤雨之后,我们迎来破晓的黎明。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
赏析:①生动形象的情境描述,阐述“奥林匹克主义运动”与其他运动的不同,它带给人拼搏的愉悦。 ②针对特定的历史背景,用情景和时间隐喻,用时间、空间、物象、色彩、人物,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营造了开阔的、诗意的境界,表达坚定的信心和希望。
原文: 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 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
“喷涌”一词,一般用来写液体,指“喷射涌流”的意思,这里用来写愉悦的感情向外流露,突出了愉悦的程度之深,非常生动形象。 运用反问,强烈地表达出顾拜旦的观点,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将大众排 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有力地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需要大众参与”。
简要概括这篇演讲的主旨。
顾拜旦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他认为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表明了奥林匹克主义与一般体育运动的不同之处,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们的美感和荣誉感。
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所扮演的新角色———引出话题
阐述奥林匹克主义的新内涵及教育意义
平和自信教育意义大众参与
表达对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美好祝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材料,重点字注音,重点词语解释,整体感知,问题探究,包括但又超越,竞技精神自得其乐,······融为一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6《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背景图课件ppt,共20页。